12.24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李诞——假佛系,真努力

在《奇葩说》的四位导师中,李诞绝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年纪最轻,阅历最浅,没有光鲜的履历文凭,也没有耀眼的家庭背景,但他一张口却舌灿莲花、惊艳四座,平淡的语句中总是藏着清新脱俗的观点。

朋友说:“看一期《奇葩说》觉得李诞就会插科打诨,但是再多看一期,你就会发现,李诞特别有才。”

确实如此。

李诞表面上总给人一种特别佛系、特别丧的感觉,他说自己的愿望就是当一条咸鱼,说《奇葩说》的任何人都比自己厉害。但是如果你只看到他说的这些,那就真的被他骗了。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真实的李诞其实是《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总策划人、笑果文化的老板,两年内上过37档综艺节目,业余时间还要读大量名著、苦研佛学、写书,而他一上辩场就打得奇葩之王黄执中措手不及。

思文在《脱口秀大会》上,就曾吐槽过李诞:

每次在公司一见他,喝酒去了!拍婚纱去了!没过两天,人家出了一本新书。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李诞在《奇葩说》上口口声声说自己想当咸鱼,可当薛教授问他是不是一条咸鱼时,他的回复却是“我不回答你这个问题”。

显然,李诞表面的风轻云淡背后,藏着的是他刻意掩饰的闷头努力。

假装不努力的李诞,像极了上学时那些上课睡觉、下课胡闹,一考试就名列前茅的同学,也像极了那些说自己不在乎升职加薪,却常常躲在家里学技能、考证书的同事。

这些表面佛系、背后努力的人,常被人说成“装”,但如果撕开那层掩饰的外衣,我们就能看到他们真正的诉求。

“假装不努力”其实是一种[策略性减压]

在很多公开场合,演讲人上台后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我说得不好,请大家多包涵”。演讲人说这句话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缓解尴尬,更是为了降低预期,避免观众和自己对演讲结果感到失望。

除此之外,在学校和职场,“假装不努力”还会给竞争者传达一种假象——别人都在混日子。因此,接收到“虚假”信号的竞争者,便会懈怠、懒惰,使得整个竞争氛围变得没那么激烈,但其实,那些假装不努力的人,都在暗处使劲儿。

因此可以说,那些假装不努力的人,其实为了避免别人和自己失望,以及减少竞争。

而避开这两点的直接收益就是——使得个体的压力减轻。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他人的期望”能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压力?

《无声告白》里说: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竞争”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有句俗语说: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而无论是降低他人和自己的期望,还是减少竞争,其实都是为了减轻压力,以更好地完成目标。

因此,那些表面佛系、背后努力的人,其实是在用“声东击西”的方法策略性解压。

表面佛系、背后努力,更能超预期地交出工作成果

有人说,职场人靠谱的标志之一就是[超预期地交出工作成果]

比如,老板给出100万的销售目标,你完成了110万;客户要的A级方案,你做到了A+级。

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些总爱夸大其词却毫不务实的人,他们张扬着自己的能力和功劳,却无法脚踏实地地交出成绩。

这样的人,难免让人失望。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而那些表面佛系、背后努力的人,通过在表达上降低他人的期望,然后在工作上交出超预期的成果,来使这种对比更加明显,从而大大提升他人的满意度。

有一个公式可以表达“满意度”、“做事结果”和“期望”之间的关系:

满意度=事情结果-期望

也就是说,工作成果越高,期望值越低,满意度就越高。

这一点,李诞做得就非常高明。

比如,在《奇葩说》第四期节目中,导师要下场辩论。辩前采访时,李诞说:“我谁都怕,谁都比我厉害。”这种表态其实就是在告诉观众:别对我抱太大希望,我实力不行。

可到了辩场上,李诞却舌灿莲花、金句频出,用“近处的哭声”驳斥黄执中“远方的哭声”,赢得了满堂彩。

黄执中夸他的辩论令人震慑,詹青云说他才是奇葩之王。

李诞辩前的期望管理和辨场上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惊艳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差,而这种反差使他的辩场表现显得更加出色。

表面佛系、背后努力的人,更想告诉自己:生活并没有那么苦

三毛说:

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

李诞身上的佛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希望和目标,但其实那恰恰是一种焦虑的对冲。就是因为我们的路是往左走的,所以我们需要右边的灯光。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三毛说的“那颗糖”和马东说的“右边的灯光”,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

生活不易,我们需要一点甜头和光亮,来安慰自己:还好,我没有那么苦。

同样的,“表面佛系”和“背后努力”所呈现出来的矛盾效果,其实也是当事人给自己的自我安慰:我的努力都在暗处,但表面看起来,我并没有那么苦。——“表面佛系”的安逸缓解了“背后努力”的苦逼,由此,假装不努力的人,获得了有效的心理安慰。

几年前,朋友小尼刚到北京时,在一家公司当文员,工资不高,还经常加班。但即便这样,小尼还是花1800租了个条件不错的单间,别人问她,挣这么少的钱,为什么还不在房租上省一省。

小尼说:如果我一直觉得自己苦兮兮的,可能我撑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北京。但如果住的地方条件能稍微好一点,我还可以自我安慰:还好,我过得也不差。

小尼花1800租的那间房,就是三毛的那颗糖和马东的那束灯光,同时也是那些默默努力的人假装出来的“佛系”,这些因素可以对冲那些焦虑、苦逼和无人问津的辛酸。

“假装不努力”的反面

尽管“表面佛系、背后努力”的行为,对当事人而言有多重益处,但我们也要警惕它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我们错失重要的机会。

李诞:那些不在乎升职加薪的人,可能比谁都努力

比如,文章开头我那位朋友说“看一期《奇葩说》觉得李诞就会插科打诨”,这就意味着,“表面佛系”很可能会被不熟悉的人理解为“内外佛系”,因此,在某些场合,比如面试,我们要慎用这种“技巧”,否则很有可能被人误解为“不求上进”,毕竟,面试时间太短,没有人会对你深入了解。

而作为“假装很努力”的大多数,我们也要保持一份清醒,那就是——当身边的同事告诉你,他不在乎升职加薪,每天回家就是刷剧打游戏时,不要过份相信。因为,人家很有可能表面佛系、背后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