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終於明白了“拳擊”發力原理和技巧

 一年前,在廣場健身時遇到了一些“武林中人”,那是刀槍劍戟、各門流派都有,自己是機緣巧合對“拳擊”(健身)有點興趣,在練習打沙袋時就經常遇到“老師”指導,要學會用整個身體的力量打拳,而不是胳膊!可自己一直搞不清楚用全身發力是怎麼一回事!

我終於明白了“拳擊”發力原理和技巧


其實自己年輕時接觸過擒敵拳(表演)訓練,教官(非專業)只是籠統說要出拳要轉腳蹬地扭胯轉肩等標準動作來發力,其實他可能自己也不懂為什麼!就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學生了,那時心理就存在這樣的疑問?扭胯轉肩好理解,為什麼要轉腳蹬地啊?感覺很不適應!那時也只是表演,不求甚解,也沒有刨根問底問清楚。

現在又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不論是傳統武術還是現代搏擊,對發力形式上雖然表述不一樣,但最終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就是出拳時要儘可能的調動起全身力量!可問題就出在這,他們都這樣說,那肯定是有一定道理,可自己一直也體會不到他們所說的發力技巧。那不會不要緊,反正只是興趣愛好,最多也是朋友間相互切磋,又不是參加比賽爭強好勝,也沒太在意,能健身就行了。

那在上萬遍枯燥動作練習中,才慢慢領悟到如何利用全身力量把拳打出去!現在看來很簡單,就是先調動起全身力量然後再出拳,而我們一般常用的王八拳,則是直接出拳,最好的情況也就用上半身來發力,腿部無非就是為了移動和穩定支撐,也就沒把力量最大的“腿”用到“拳頭”上!

我終於明白了“拳擊”發力原理和技巧


當然凡事皆有利弊,這裡有一個“自相矛盾”的問題:如果調動全身的力量,那勢必會影響速度!誰都清楚速度在格鬥中的作用!反之只有速度,沒有力量,並不能給對方造成更大傷害!因此,最好的選擇是根據當時境況在速度和力量之間取一個最佳平衡點。這也是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很多職業選手也沒有轉腳動作?這也是同樣的道理,那轉腳蹬地等動作雖然能發揮最大力量,但速度肯定變慢,對手又不是木頭!如果你每一拳都按“最佳動作”發揮最大力量,那結局大多是打不到對方,自己消耗體力不說,而且會被對方打反擊。

  那除了經過長時間磨練來體會發力技巧外,想到一個技巧更有助於瞭解什麼是全身發力。那就是在基本抱架上練習轉腳蹬地扭胯轉肩等動作,先不要出拳,胳膊放鬆,想象這胳膊不是你的,只是綁在你身上,自己要用腳蹬地扭胯轉肩的力量把胳膊和拳頭送出去打人。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我相信很快就能體會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我終於明白了“拳擊”發力原理和技巧


  當然還有一句話:即使懂得了道理,也會了技巧,但在實戰中怎麼運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本來為健身而練習拳擊,可慢慢發現其中有很多門道,也非常有意思!希望有共同愛好的歡迎相互探討,當然更希望專業人員能指點意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