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面对春光只会“哇”“赞”,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

野立


当曾经以众多国学大师们,所倡导的改文言文为白话文来作为文化传承中,传播的主要载体那时起,白话文犹如满天飞舞的柳絮一般,对这种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情景,人们大多的心思已沉溺到无视无顾中去了。

白活文本身具有的表达信息的特点:直白简洁,通俗易懂,所以减少了它在人们思考中的停留时间。既然,其意思在快节奏中己经明了无遗!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快速抛开该款信息语句呢?!这里,姑且概括为白话文负载价值上的短时性!

但,同时这种短时性,却严重削弱了人们对不停进化的,对思想中锤炼语言的驾驭能力!

而不再是曾经的古人们,因为文言文等的晦涩难懂(但,其语句的涵盖广义,凝炼有力的表达优势是并存的!)而潜心苦读,痴心钻研,平仄对仗,起承转合,格律压韵等规则讲究的文言诗章!

当然,在古时人们的这种学习的努力中,作为语言载体的诗词语句们,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一定是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的锤炼加提练的。

所以,以他们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那时在他们的手上便诞生了太多精典的诗词华章。对此,姑且称之为文言文在思考中的的延时性!凭借古语延时性中产生的优势,古人对真正的柳絮便可常常即兴赋诗一首。赋予可赖以状景咏物的飞花精灵们,以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花样诗意了!

现在呢?这着实让人感慨万千,不胜遗憾!

当然,这里并非去消弥掉或者贬低白话文在促进文化进步中的负载价值!

这种状况就象,以文言文,白话文为左右的一辆双驾语言马车。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价值与优势。

既然,面对春光仅剩下向其捧奉太多"哇!""赞!"的苍白的无奈……。

那么,在社会语言文化的发展进步中,对其若有一刀切的续凫截鹤之举,能否各自进行一下毫末之功的纠正呢?

片面之见,诚邀斧正。


稷桑望野


面对无限美好的春光,“哇”!这一声赞美真的很形象,它能把一个面对自然,热爱生活,拥抱生活,活波可爱的少女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除了一声“哇”再无下文,这不是语言没有魅力,而是自己对词汇的储存量不够,缺乏了表达美景的词汇的原因。但那一声“哇”!真的,很美很美。这里,附散文《虞美人》。

雨后初晴,雪白的云朵在水洗过的碧空里徜徉着。太阳暖暖地照着,官道边大片的虞美人开花了,一眼望去,像片欲燃的火海。风轻轻地吹来,空气象久酿的甘醇一样地清香,虞美人叶尖上,花瓣上欲散还在的露珠儿,象迷醉的星眼一样地闪烁着。

一眼望去,花海和青山连在一起,山沟间弥漫着如烟似雾的青岚,山头上的青月庵在云雾之间隐约可见,恍若仙境一般。向前走,一条小河穿过官道,石砌的小桥略显几分古朴,河水依然还是那样清澈地流淌着,不因昨夜的雨而显浑浊。



再往前,顺河一道绿色的画屏把花海一分为二而又隐约相连。在画屏的那边,有一个穿红衣的少女不停地走动着,仿佛是一道流动的火焰。往前走,心底升起一股暖暖的爱意,这火一样的花海,也许是为她而种,为她而开吧。虞美人,这一让词给染上悲色的花朵,要不,怎么总是到春尾才开。


黄土情愫


集所有的声流于此一吐“哇″!

这一顿挫.“哇赞″

短而长调的情花心放,

是对钟仪美景的感慨!

对美对好!

能句能叹能诗,

每个人的表达不同,

但微笑和深情于环境的感发特色,

都好,都是纯心的流露!


印真1975


像河南人说话——简练。中!


夏日之冰1


对于只会哇、赞的人,语言贫乏很正常,但不代表所有人


登峰说历史


个人认为这只是大部分人看到美景时一瞬间的感叹,并不能代表语言的退化。当然也有大神看到美景立马出口成章。如果给你10分钟考虑时间描述一下美景,那你只会“哇,赞”,😛😛😛。哇:你语言是真的退化了耶



享受阳光的向日葵


从主观上讲,词汇确实贫乏,且毫无新意大径相同,但从客观上讲,语言本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即使贫乏的词汇,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同样是对景色的直观感受


张三依


并不是我们自身的文化积淀匮乏了,而是语言环境变了。中国孩子从小学习的传统文化精华并不少,可为什么成年后很少用到呢?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环境的改变,现代人多用白话文表达,传统诗词成语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加上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倾向于直截了当简洁的表达方式。


职业画画爱好文玩


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


Hayaa\n


中国人说话很多人喜欢用脑 而真正会说话的人是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