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感觉20年前的瓶装啤酒都是640毫升,现在都少了,有580毫升,有550毫升的,为什么?

遇上你是我的缘60592321


640毫升的啤酒,大绿棒子,现在基本见不到,如果一家啤酒生产企业生产640毫升的那种绿棒子啤酒,不管啤酒是不是啤水,那么在视觉上就能把620毫升的夺命大乌苏拉下马!



纵观现在的玻璃瓶啤酒,除了异军突起的泰山原浆7日鲜大瓶装比大乌苏容积大之外,几乎再也没有没有比新疆大乌苏的容量够大的啤酒了。

而新疆乌苏啤酒的容量只比常规的青岛纯生玻璃瓶多出仅仅20毫升而已,连一两的量都没有多出来!

雪花啤酒就是500毫升的先行者,而且是透明瓶,不管口味如何,总之让人在视觉上就没有想喝一口的好奇心了!


除此之外,国内的百威啤酒常规大瓶也分600毫升和580毫升,如果你长时间喝下去,你会认为600毫升的竟然比580毫升的百威口感还要好一些,国内百威啤酒,品质稳定性远远落后于青岛啤酒,这是事实。

那么20年前的啤酒为什么都是清一色的大容积量?现在为什么都瘦身了呢?

这个问题其实怎么说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借鉴牙膏行业的销售方式!很多年前以前,牙膏生产企业为了销售更多的牙膏,其中一个销售秘诀被一个老太点破了!


众所周知,老太是这样说的:把牙膏的开口直径弄大一点,大家挤牙膏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挤出来更多的牙膏,这就加速了牙膏的使用量,当然人们在单位时间内会买更多的牙膏。

鉴于这个道理,啤酒可不是这样,不能把啤酒瓶口子农大一点。而是在啤酒体积上做文章,船小好掉头,瓶小卖的快!

当人们喝一大瓶啤酒的时候,满足感或许就到头了,但是喝小容积的啤酒时,感觉不过瘾,就会多喝几瓶。就像泡面一样,一包吃不饱,两包吃不完!


而且,人们对于迷你型的东西天生有偏爱,从视觉感官上也有征服的心理,比如,哎呀我可以十瓶啤酒!

如果换算成大瓶装,就喝区区三四瓶,感觉没有成就感!当然任何一种工业产品,都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来平均工业设计!

比如可乐的罐装是330毫升,啤酒也是这样的容量,而迷你型的啤酒更多,青岛金质啤酒小棕瓶,俗称小炮弹,其容积更少!

一句话,容量少的啤酒,不仅卖的快,价格还不低,减少主要原材料成本,还能加速啤酒的生产周期,人们喝的还有成就感,何乐而不作为呢!餐饮专供不都是500ml吗!


20年前,正确的说应该25年前,啤酒都是清一色大瓶子,容量都在600以上,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当然也和啤酒工业的生产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啤酒瓶磨具都是统一规格,当然也只能装一个规格一个容量的啤酒!

时代不同了,工业生产方式早就变了又变,当现在的人们对小容量啤酒见怪不怪时,突然遇到了类似大乌苏那样容量的啤酒,又被复古的情怀所打动,所以,这个世界不能一味个性,也不能同一个模式不变,只有交替出现,才有打动人心的时刻,比方说现在啤酒市场,不论品牌,又出现统一的640毫升的啤酒,那是多么令人心花怒放!一秒回到25年前!


楼兰餐厅老王


20年前啤酒都是640ml,现在是580ml或者是550ml的,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赚钱了,为了利润。

记得在20多年前,一家啤酒厂家工作人员找到一个广告公司,要求给啤酒设计啤酒瓶外包装,其实他们的外包装刚刚换过不久,广告公司设计就问厂家人员为什么,厂家回答是换标我就可以上报加价啊,那个时候制定价格还没有放开,需要有关部门审批。

别小看100ml的差别,你知道一个啤酒厂一天的产量吗?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公司2018年预算产量12万千升,一天就是328千升,按550ml灌装约是596300瓶。按640ml灌装约是512500瓶。一天相差约83800瓶,一年相差300多万瓶啊。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吧!



刘哥美食


据资料显示全球71%的啤酒灌装在玻璃啤酒瓶中,而中国也是世界上玻璃啤酒瓶使用比例较高的国家,占全球玻璃啤酒瓶的55%,每年已超过500亿个,中国产啤酒原来大部分是640毫升,后来渐渐出现500毫升,330毫升的啤酒瓶,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常见的易拉罐和高阻隔PET瓶,绿色啤酒瓶成为啤酒包装的主流,大家都知道啤酒行业竞争激烈,降价促销是难免的事情,要是想降低1毛钱,抠啤酒本身的生产成本费劲,厂家只能从啤酒液体装瓶量下手了,500毫升啤酒瓶名正言顺出现了,500毫升要比640毫升少了不少呢。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厂家是不是赚了更多,等大家都习惯了500毫升啤酒的价格,就会忘记640毫升啤酒。” 也有的市民表示可以理解。“酒瓶的设计和更新确实需要适应潮流。像国内不少大啤酒的包装方法在国外已是被淘汰的,这种包装的落后就是国产啤酒与进口啤酒的差距。” ,还有消费者认为“虽然标价上没变化,但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所购买的商品量减少了,这明明白白属于价格变相调整。”

专家指出640毫升啤酒瓶容易炸裂,330毫升和500毫升啤酒瓶的小瓶可以减少爆瓶危险,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有些人认为大瓶装啤酒打开之后口感不一样,我反正认为啥包装都要看看价格吧,现在同一个品牌有很多型号的啤酒,1000毫升、750毫升、500毫升、330毫升,要是750毫升PET瓶啤酒比330毫升只贵了一倍,我会算计一下买750毫升的啤酒。


也有些朋友认为,640毫升啤酒一次喝2瓶喝不下去,一瓶还不够,要是500毫升两瓶正好,神逻辑。

关于啤酒的颜色和材质,现在流行高阻隔PET瓶,比起玻璃瓶更加结实,价格可能比玻璃瓶贵一点,但是不容易炸裂伤人,出门带着这样啤酒瓶安全放心,目前PET瓶在韩国啤酒市场中已经占到总量的17%。啤酒不像其他酒类,酒本身娇贵,既怕冷又怕热,还不能有蛋白质沉淀,保鲜要求条件高。啤酒瓶主要有棕色和绿色的区别。与绿色酒瓶相比,棕色啤酒瓶更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各种棕色酒瓶装啤酒更受欢迎。


等大家习惯了500毫升啤酒,厂家推出750毫升啤酒,价格涨了一倍,


辽沈美食


说起啤酒相信大家多是喜欢喝的,毕竟每当我们朋友小聚,或是自已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会买上一二瓶喝喝的,但是在我们购买啤酒的时候,有没有感觉现在的啤酒多是550毫升左右了,

基本没有以前的640毫升啤酒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这些啤酒了,是因为这些啤酒不好卖了,还是因为这些啤酒成本过高了了,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一位做酒水生意的朋友,今天就把他告诉我的答案整理整理给大家


为什么没有640毫升啤酒了?

根据我这位朋友所说,之所以现在没有640毫升啤酒了,主要就是因为营销问题了,因为以前640毫升啤酒要是一个人喝的话,勉强还可以喝个痛快,而一但喝的有点痛快了,那么也就不想再去买了

但是现在的550毫升啤酒了,就只能喝个感觉了,而一但没有喝到痛快了,那么肯定就要再去买上一瓶的,所以为了多销售点啤酒,这些酒水厂家也要将容量从640毫升改到550毫升了,


何况以前的640毫升啤酒在安全上面也有点问题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像这些容量比较大,又装满液体的酒水,只要储存不妥当就会出现爆瓶现象的,而一但在爆瓶的时候有人在身边了

那么有可能就会对人产生影响了,所以为了安全方面考虑,这些酒水厂家也要将容量从640毫升变成550毫升了,但这些仅是我的个人推断而已,具体是不是这回事我也不知道,不过为了营销这块那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了


七哥美食记


当年啤酒瓶是“薄皮大馅”,如今的啤酒瓶是“厚皮小馅”,一来二去,啤酒瓶里的啤酒自然而然就少了。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制作啤酒的原料和人工费都在增加,为了保持原有的啤酒价格或稍稍的抬高一点价格,只好从减少啤酒的灌装量入手,灌入的啤酒越少,成本当然越低。啤酒量少了,啤酒瓶就没有必要做那么大了。

二是国家对啤酒瓶的质量有了国标,原来的老式啤酒瓶灌装量虽大,但啤酒瓶壁较薄,容易发生破裂事故,特别是在灌装和运输途中更易爆裂破损,造成人员受伤。如今的啤酒瓶,感觉瓶子小了,瓶子厚了,变瓷实了,安全系数也提升了。



一风2008


为了挣钱,企业都下功夫降低成本,不惜使用加价减量,原料以次充好,过度包装等手段。如今物美价廉的产品都不生产了,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要涨,交了各项保险税收,加上广告促销活动费,产品利润空间没有了。企业的亏损,商品的调价最终都从消费者身上找回来。

简单的感冒,过去吃一两片包好,现在吃几盒都不管用了,还多花不少钱……


手机用户张和新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认真一点就能发现,其实不仅是装啤酒的量变少了,不少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食物量也是变少了。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3点造成的结果。 第一,成本的增高。其实按理来说,在这样一个好的时代里,什么东西都不缺了,那么东西的售价应该降低才对。但事实上,由于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都有了富余的钱,所以各种物价其实是在不断的上涨。这就导致造酒的成本也因此而变高了,那么为了节约成本,为了卖出去后能赚到更多的钱,所以一瓶酒的量也就变低了。


第二,利润的变低。在以前大家赚钱有限的年代,能解决温饱都是很不错的了,哪还有多余的闲钱能够买酒。所以那个时候,酒属于一种高消费的物品,因为买的人少,那肯定就要一次多赚一点钱,这样才能多赚一点利润。但是发展到了现在,酒已经不缺销量了,而且还有很多酒品牌,这就意味着酒这个行业里的竞争压力也很大。这种情况下,酒就卖不起价格,只能低价来进行薄利多销。酒的利润变低了,那肯定要把量降低,这样才能将利益最大化。做商人的人都是有头脑的,他们肯定不愿意吃太多的亏。
第三,量降低了之后,更适合一次性喝完。以前很多人买酒,都是为了招待客人,所以将酒的量定高一点,这样就可以几个人一起分享。但现在一瓶酒,往往都是一个人喝,这种量就适合一个人一瓶,而且还正好能一次喝完,这样就降低了浪费的可能性。同时,量降低了之后,瓶子也就能做得更小,也会变得更坚固。我们都知道,越小的东西,越牢固的东西,往往就越不容易被打破。酒量降低了,瓶子变小了,拿着也安全一点,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不会容易出问题。所以从安全性这个方面考虑的话,降低量也算是比较合理的一个举动。
综上来说,如今的商人从一瓶酒身上赚到的钱远没有以前那么多,考虑到成本和利润问题,再考虑到运输安全问题,这才导致了酒的量被降低了。再说了,喝酒伤身,一瓶酒量少一点,那么喝进去的酒也会少一点,从而还能控制酒量摄入,对身体也有一点点的好处。


合肥美食达人


啤酒是人类最为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与葡萄酒和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虽然只在19世纪末才进入我国,但现如今也是比较受欢迎的酒类,直到现在啤酒已经是排在水和茶之外世界第三大消耗量的饮品。

现在的我算是一个啤酒爱好者吧,也喝过差不多有至少两三百款国内外的啤酒了。虽然20年前我年纪还比较小,当时也只能是偶尔帮家里大人去买啤酒而已,自己是没有喝的份的,但是回想起来以前的啤酒跟现在确实有些区别,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关于啤酒的问题吧:

【感觉20年前的瓶装啤酒都是640毫升,现在都少了,有580毫升,有550毫升的,为什么?】

这个原因其实不难解答,主要就是归根结底的“大原因”就是成本的问题。

相信很多朋友一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应都能想到改小瓶的原因,觉得“无非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呗。”,确实主要就是因为如此。毕竟瓶子小了酒就少了,每1瓶相对的成本就低一些了,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涨价。其实“涨价”这个事情哪怕我作为一个啤酒消费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20年前北京房价才3000一平米,啤酒涨点价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少20年后的今天,每天消费几瓶啤酒的压力要比20年前小多了,虽然不管什么商品涨价都不是消费者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咱们也得讲道理啊。

  • 不过抛去这个直接的降低成本(涨价)的原因之外,啤酒瓶改小还另有原因,比如降低啤酒爆瓶几率。

一般来讲啤酒爆瓶有很多因素,比如骤热骤冷的温度变化、酒瓶撞击、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等等,而事实上越大瓶的啤酒爆瓶的几率就越高一些。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大瓶的酒液多,温差变化的时候释放的气体也多,撞击的时候力度也强一点。而且爆掉一瓶大的跟爆掉一瓶小的,哪个损失的多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从降低爆瓶率的角度来说,玻璃瓶的啤酒改小容量也算是有点道理的。

  •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实这个问题也与“酒”与“瓶”之间多年的纠葛有关。

啤酒生产厂是不会自己生产啤酒瓶的,所以酒厂与玻璃瓶厂之间就会有一种“相爱相杀”似得关系。为了降低爆瓶意外发生,参考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啤酒厂一方希望可以像欧洲、日本那样重点放在支持可回收瓶的使用,但是这就要求玻璃瓶的重容比达到0.9以上。而玻璃瓶厂一方希望参考美国式的标准,使用一次性的、轻量化、低重容比的新瓶生产。

简单点说就是啤酒厂希望生产更厚实更重的可回收啤酒瓶,而玻璃瓶厂希望生产更轻薄的一次性啤酒瓶,所以这两边就这么较上劲了。直到后来易拉罐、甚至PET等其他材质的罐装开始出现,这两边发现好像再这么纠结下去,一旦这些新材质的罐装方式占据了市场,那将是一个“双输”的局面。所以最终达成了相互妥协,一次性瓶和可回收瓶都被保留了下来了,旧瓶的使用以各项检测指标为准,所以现在市面上各种容量、各种规格的啤酒瓶多少都能见得到,但出于安全起见以往那种非常大容量的玻璃瓶确实不多见了。

最后总结一下:

啤酒容量变小了,主要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其次也是降低爆瓶的几率。其实相比较起啤酒容量变小这件事情,我更觉得难受的是现在的啤酒越来越寡淡,原料也开始使用大米、玉米之类的代替麦芽,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以前工业产能、运输能力有限,玻璃行业也是,酒瓶子越大越省玻璃,也节省运费,啤酒厂都出640的,节约成本。那时的生啤比瓶啤便宜很多,很大原因是包装、运输成本低,其实那时的散啤真的很好喝,与现在的原浆一样。

现在产能过剩,瓶子成本、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大大降低,所以改小瓶。当然也有市场受众和营销方面的考虑:夜店里,成打地上,炫酷地对瓶吹,640的不适合……


大青果葯丸


这些都是变相提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