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讓學生抱著手機上網課等於讓孫悟空去看蟠桃園,對此你怎麼看?

靈靈九冰雪


這個比喻很形象,它道出了學生網課期間的真實寫照。

這個看潘桃園的孫猴子,我們統稱為自制力差的學生。前幾天有一位家長特意給我打電話,他說因為開設網課,孩子(他家孩子是女生)接觸手機的時間比較多,可是卻發現孩子作業都沒有按時完成,聽課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整天吵著要玩手機,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估計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困擾之處,打著用手機上課的旗號,實際在偷偷地用手機打遊戲。

但是你也不能說這個網課沒有效果,對於自制力強的學生來說這是彎道賽車的好時機,每次上課期間能看到一些同學積極回答問題,課後作業也都是及時上交,作業正確而又美觀。

總結:“停課不停學”是在疫情之下應運而生的,現在上網課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面不能出去,總不能整天讓孩子關在家裡無所事事吧,多少學習一下,也是對新學期知識的提前預習。

一個班級裡面優秀的學生是少數,極差的學生是個別,大多數學生都是普通的,所以開設這個網課還是相當必要的,當然這不是最好的狀態,還是期待疫情儘早散去,孩子們開開心心的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


挽江南


如果說讓學生抱著手機上網,可是孫悟空看著蟠桃園的話,那根據我的判斷,絕對是家裡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

現在很多家庭中的父母,真的就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樣,每天就端坐在沙發上,或者是床上玩自己的手機,看自己的電視,或者是忙自己的工作,可能沒有時間去監管孩子的學習,孩子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肯定會用手機玩遊戲看直播,這都是人之常情,換做是你,你也會這麼做。

我們要理解孩子,因為手機對孩子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大人也難以抵抗手機的誘惑,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誘惑擺在身邊,不犯錯誤是很難的。

所以我們大人應該反思的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或者是家庭生活當中有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精神,有沒有在家庭教育中丟失過自己的監管責任,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認真的看著網課學習,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不能夠做到?

手機真的就像蟠桃一樣,他充滿著巨大的誘惑,但是他卻沒有錯誤,真正錯的永遠是人,孩子有錯家長更有錯,這需要我們認真的去反思自己,勇於承認錯誤並且改正,希望廣大家長能夠多學一點,科學管理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這樣對於以後的家庭教育來說有著極大的好處。


宇宙最好老師


首先,這個說法有其合理性。

因為這正是目前全民網課中所呈現出來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真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君山這裡來看。現在每天要求學生打卡學習。但是打卡率其實並不高。也可以肯定,打卡的這部分學生裡,也有很多是表面文章、在濫竽充數。那麼,就更遑論那些連表面文章也不做、現在連打理都不來搭理你的那些學生了。他們鐵定是拿著手機,在遊戲的世界裡、醉生夢死。

作為老師,不得不擔心啊。等到開學之後,肯定又要有大批的學生淪陷在手機裡了。

但是,現在談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什麼必要。

為什麼呢?

因為疫情這麼嚴重的當下,我們除了讓學生抱著手機上網課以外,其實我們根本別無選擇。

換個角度去想,我們難到不組織網課,這段時間學生在家,他無所事事,就不玩手機了麼?

所以,這段時間沉不沉謎於手機,與學生個體有關、與家長的管理也有關係。

至少有一點兒吧,我們開網課的初衷總是沒有問題的。

談談該怎麼辦!

其實,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如何去避免讓孩子上網課卻成了“孫悟空去看蟠桃園”——監守自盜的問題。

具體怎麼去解決呢?說幾點看法:

  • 1、學校層面,安排的課程儘量有趣些。因為網課枯燥、無趣,這是嚇跑很多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孩子原先可能是想聽的,但是一聽就犯困,那麼索性睡覺去了、或者玩遊戲去了;

  • 2、老師層面,該督促的工作我們還是要做到位。可能救不了所有的學生吧。但是能挽救一位是一位嘛。照樣是功德無量的;

  • 3、家長層面。有空的家長,在家多監督。沒空的家長,就儘量利用網課的錄播功能。在無法管控的時間裡,別給孩子手機,在自己下班之後,可以安排孩子看看網課。當然,這樣做對於家長的要求顯然還是挺高的。

結束語:

網課是目前情況下一種無奈的選擇。

各方反饋都不好,但是,抱怨是沒有用的,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想想解決的辦法。

然後,堅持堅持、熬一熬,等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第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第一方面,我覺得現在如果在網上上課的話,那麼學生是缺少監管力的可能很多父母會很有體驗,學生很喜歡聽老師的話,但是不喜歡聽家長的話,所以說在家裡的話很多家長是完全控制不住孩子的行為而且孩子在家裡也會比較隨意根本就缺少了在學校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方面,學生在學校的話是一個集體學習的行為,他們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雖然偶有攀比心理,但是這也真是這些問題促進了他們能更健康的學習,給你健康的進行人際關係基礎的建立,讓以後步入社會以後才不至於有自閉的行為,如果是天天呆在家裡的話,那麼由於缺乏交往,因為畢竟在家裡同年齡的小孩不是很多,在學生的生長期多少都會有一些影響。

所以如果是在家裡上課的話,還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當然,如果是短期的話,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是長期的話,那還是影響很大。現在是疫情發展期,對於在家裡上課還是不得已而為之,隨州我們國家對這個疫情的控制力度加強,現在這個疫情已經逐漸減弱,相信很快就可以恢復學校上課,那麼孩子就可以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監管,家長也就可以不用再這麼擔心。


A學必有用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一不小心就陷進去無法自拔了。

一,孩子用手機上網課,自制力太差。

這次的網課,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總比讓孩子在家完全不顧學習的要好一點,但是這也讓許多家長叫苦不迭,很多家長表示好不容易用盡辦法使盡招數,才讓孩子遠離手機,可是現在卻讓孩子每天拿著手機。雖然是要做正經事,但是有很多學生是會動歪心思的。

老師在屏幕的那端上課,看不到孩子真實的一個狀態,到底是什麼樣?老師是不能有效的去監督孩子。有老師反映,一節課幾十個學生卻有上萬的點贊量。

並且由於網絡授課這種方式並不直接,所以有時候孩子聽不懂,可能聽著聽著就不想聽了,睡著了或者打個小差看個直播。這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一個很挑戰。父母能夠在身邊陪伴,監督可能還會好一點。很多父母無法時刻的陪在孩子身邊,所以效果可能並不太好。

二,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先吃苦後享受的思想。

在《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中說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過自律我們才會面對問題,知道如何從學習成長中獲得益處,我們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們雙方如何忍受痛苦獲得成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自律消除人生痛苦的簡單。主要包括4個方面,對此延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此序。對於孩子來說,他現在就要好好上課,避免去玩遊戲,享受這一時的快樂,而讓自己以後的人生痛苦
其實在小時候我們就可以學會自律的原則,比如幼兒園的時候做遊戲需要輪流參與,讓同伴先玩遊戲,最後自己在玩,放學的時候父母告訴孩子先做功課,再去看電視。

但是有很多學生無法做到先吃苦後享受,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很大部分的跡象表明,家庭教育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所以父母在小學的時候就應該給孩子灌輸先吃苦,後享受的思想,必須做完作業才可以去看電視,或者是和孩子進行遊戲,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吃巧克力,那麼就可以告訴如果他可以每天堅持只吃一顆,堅持三天之後,可以多吃兩顆。但是如果他一天就把三顆吃完了,那麼以後3天就沒有巧克力可以吃。


在疫情期間雖然有很多學生無法認真聽課,但是同樣也有一批學生,他們家庭可能沒有網絡,但是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去上網課。
三,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孩子。

如果孩子特別容易受到遊戲或者是短視頻的吸引,那麼家長可以把這些軟件都卸載掉,只留學生需要用的到的上課軟件。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孩子能夠認真聽課,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讓孩子體驗到先吃苦後享受的好處。認真上一節課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相信孩子應該會很樂意吧。

如果父母現在還沒有復工,那麼就要儘量的陪伴孩子監督孩子在孩子學習期間。


父母要做好榜樣,可以自己辦公或者是在旁邊看書,切記千萬不要打遊戲,看抖音。這樣是會給孩子做一個壞榜樣,孩子心裡會不平衡,為什麼你就可以玩,我就要在這裡學習呢,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


小鹿教育觀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特別是對於中小學孩子而言,本來手機、電腦、平板本身對孩子的吸引力要明顯高於課程本身。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額葉沒有發育完全,自控能力極弱,再者網課的監督性和互動性又是網課的致命弱點,這樣很容易讓孩子上網課分心,導致上課效果極差。也就是所說的讓孩子抱著手機上網課,就想當於讓孫悟空老管蟠桃園。

那麼,既然知道了這個弊端,在疫情期間,孩子無法進學校上課,只能在家上網課的情況下,我們家長應該如果做,才能提高孩子上網課的效果呢?大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家長陪孩子一起學習

如果家長有時間,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學習網課,這樣孩子從內心會對網課重視起來,同時家長可以在陪學的過程中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孩子,觀察並分析孩子的學習弱項,尋找提高解決的方法,一起為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做好課程計劃,提前做好課程預習

在學習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做好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目標,讓孩子明確自己每天及每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並提前對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孩子學習起來相對就會輕鬆很多,孩子學會了、學懂了,孩子就會更加愛學,學習效果相對也會好很多。再者要做好課前預習,孩子胸有成竹,他會更加自信,那麼也會更有動力,學習起來也會容易很多。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的基礎,不僅需要學習環境乾淨、整齊,還需要安靜、無外界干擾,這樣孩子學習起來才會更加投入,才不容易因外界原因受到干擾而分心。

建立網課的儀式感

在上網課之前,需要給孩子建立網課的儀式感,讓孩子明白上網課和在學校上課是一樣重要的,而不是在完任務或者在走過場,讓孩子從內心對網課重視起來,學習才會更加有效。

勞逸結合,設計親子游戲環節

在學習之餘,還要讓孩子勞逸結合,讓孩子的大腦有休息的時間,還可以設計一些親子游戲環節,增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及信任感。同時還需要讓孩子抽時間做一些眼保健操,保護孩子的眼睛,畢竟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因為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上網課是比較傷害眼睛的,所以要儘量低的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我是大剛,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喜歡請關注大剛,謝謝!


大剛課堂


這個比方的確很形象貼切!孩子愛玩手機就像家長愛抱著手機一個樣!都是猴子🐒愛蟠桃!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防止孩子打著上網課的幌子玩手機?

一是家長要有原則性。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馬狠狠掐斷消滅!最好再給孩子一點教訓,讓他死了藉口上課玩手機的心!

二是要家長重視。自覺的孩子極少,所以還是要靠大人管理。孩子上課自覺,做作業主動,家長一定要及時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自律的幸福和滿足感。孩子不自覺,做作業拖拉,家長更要重視,及時干涉,保證孩子改正缺點為止!而不是嘴上叨叨幾句或者打罵一下,然後有順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

三是家長要做好榜樣。孩子在上課,家長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請問給孩子樹立什麼榜樣?孩子能安心學習嗎?能聽你的話,乖乖聽課嗎?能服氣你的管教,認真上課嗎?都說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努力認真的,那麼你就要放下手機,去工作,去暈家務,去那本書看,去練練字,或者,去找點健身項目都可以!反正,要讓孩子感覺到,你也在努力!!


yeyuyuan


凡事具有兩面性,不能這麼絕對。

首先,要肯定的是——線上教學確實在本次疫情期間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停課不停學”,既保證了大家的生命健康,也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教學的正常進行。

再者,線上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家裡學習,環境更加安靜,有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對於自制力比較強或者有家長監督的學生來說,線上學習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線上學習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是由於疫情期間,耽誤的是整個教學週期,學生在家學習,課程安排較多,用眼過度,容易疲勞或者近視,雖然每個學校都縮短了課程時間,增加了活動時間,但依舊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視力。

二是部分制止力差的學生,容易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跑神或者做一些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得不到有效管制,課程學習效果大大折扣。尤其是程度較好但是自制力差的學生,開學後成績必定會有大幅下降。

三是線上教學互動要弱於線下教學,絕大多數學生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答,日積月累,會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線下學習至少還可以和老師、同學當面交流,及時解決,現在只能問家長,家長解決不了,有的學生就不了了之。

綜上,我認為,這次疫情,對於每個學生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開學後,必定會有很多黑馬誕生,也會有一些巨星隕落。





中考數學輔導


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上網課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不能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好的那面我們也應該認真對待。

現在是疫情時期,學生不能到校上學,也是為了學生好。國家鼓勵停課不停學,這是有它必要的一面,但是效果下來不怎麼好,很多家長反應很多問題,這是正常的。每一種新事物的產生,它必須有一個過程,網課也是一樣。剛開始手機本就學生有很大的誘惑,手機裡面的遊戲更是在吸引學生,但是網課也有好的一面。

第一、初三、高三的學生馬上面對中考和高考,如果沒有一定的教學引導,那麼他們自學的效果不一定好。

第二、對於那些有自制力的學生,其實也能學很多知識的,有些學生還做作業上交,這個要比他們在家玩一天要好很多。

第三、可以根據孩子的上網課情況,來有差異的培養孩子的習慣,有時間你慢慢的觀察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等。發現問題我們就可以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孩子。

困難總是有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不能一遇到一些困難我們就說他不好,每種教育方式都讓孩子接收一下,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那麼才能終身學習。

就算網課學不好也沒關係,開學了教師也會給孩子們補課的。



孤獨中成長ty


大家好,我是(靈邦博智)教育領域創作者,目前我從事的是教育培訓行業,再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的是十多餘年,非常的有經驗,平時愛好是喜歡看書,喜歡閱讀作文,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針對筆友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我用闡述下我的看法:

我們必須瞭解孩子,因為手機對孩子的誘惑太大了,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難抵制手機的誘惑,所以對於孩子來說,當這種誘惑存在時,很難不犯錯誤。

因此,我們成年人應該反思的是,我們的孩子是否在日常教育活動或家庭生活中培養了自律精神,我們是否在家庭教育中失去了監督責任,為什麼其他家庭的孩子可以認真地看網課學習,而他們的孩子卻不能?

手機真的很像桃子。他充滿了巨大的誘惑,但他沒有錯誤。人們總是那些真正錯誤的人。有孩子錯誤的父母甚至更錯。這要求我們認真反省自己,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我希望大多數家長能學到更多,科學地管理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這對未來的家庭教育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