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目前仍有一些朋友在等待復工中,這期間工資怎麼算?用年假抵是否合理?未返崗期間不給工資?怎麼算?別急,最新回覆來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3月3日,官方發文,針對疫情中企業復工、工資計算、在家辦公、勞動關係都做出了明確。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劃重點:

1、對繼續在家延遲復工,但卻用完各類假期的員工,且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的工資,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支付工資、發放生活費。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2、履行依法隔離期、醫療期職工,企業應當承擔工資支付義務,安排以靈活方式在家上班的職工,企業應與員工協商一致,如無特殊情況,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支付工資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3、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企業,引導職工與企業協商延期支付,並制定支付計劃並監督執行、保障實施。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4、無故拖欠職工工資行為,請行政執法部門及時予以糾正。


5、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依法督促所在企業不得在疫情防控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


這個通知,在大多數公司復工後公佈,意味深長,也是對某些地區、某些企業的一次警醒!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2月工資未發,3月補發

個稅怎麼扣?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最近很多人問:2月一直沒復工,2月份公司的工資也未發,但是會併入3月工資發放,那麼2月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申報如何做?


大家理清幾個關鍵點:

1、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的當月依法代扣,次月申報代繳。

2、如果當月沒有發放工資薪金,需要做零申報,不能因為沒實際發放就不申報。也不能因為當月沒有發放就按計提的來申報。

3、如果多月工資合併發放,必須合併在發放當月計稅並代扣代繳


所以,如果2月份沒有實際發放工資,那2月所屬期的個人所得稅扣繳就進行零申報處理。2月的工資和3月的合併在3月發放,那麼就合併代扣,稅款算3月所屬期,在4月申報期內申報。


具體如何操作?


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選擇2月所屬期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直接生成零工資記錄即可申報。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新個稅下,工資薪金的個稅是累計預扣法,說白了就是按年累計算的,就算你一個月未發工資,這個月的5000都可以累到後面扣除。


這個算法有點類似企業所得稅的算法。企業所得稅也是按年計算徵收,按月或者按季預繳,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這種按年計算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利好,有效避免了累發工資個稅多交的問題。


例如:在單位拿工資,2020年1月工資5000,2月5000,3月10000(有季度獎金),其他季度和一季度一致,專項附加扣除每個月2000,不考慮三險一金扣除。


假如是以前按月算個稅,全年個人所得稅如下:

(新個稅之前算法)

延遲復工不發工資?人社部發通知!支付工資明確這樣處理


如果月度有扣除項多的,這個是不能用到其他月份去的,其他月份扣除項不夠該交稅還是要交稅。如果是補發工資,那未發那個月的扣除都浪費掉了。


如果是按全年計稅,那麼這種情況是沒有個稅的,而且全年算下來還有4000的扣除額度沒用夠,當然個人所得稅不會跨年彌補,4000沒扣完也就沒用了。


所以,這就是新個人所得稅法按年計稅的好處,可以用足減除費用和各種扣除項,不至於因為納稅人月度之間收入的不均衡導致多交稅。


覺得文章不錯

就轉發擴散吧!


來源二哥稅稅念、馬靖昊說會計、人民政府官網、高頓新媒體中心、會計家

看到這裡,大家對哪些財稅資訊政策還想了解~~如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後臺留言,諮詢小編哦~~我們會奉上全面系統化的財稅資訊與解決方法。

有任何財稅問題,歡迎大家找思思互動交流答疑。

  由於本號無法鑑別所有轉載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著作權人發現本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通知我們,本號將及時處理。 凡未註明久思財稅原創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