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修好自己的一顆心,萬事心想事成,將改變命運、百毒不侵

作為平凡人的你,是否會經常覺得諸事不順?為了生活能夠好過點,為了事業可以順利點,你熬壞了身體,得來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這是為什麼?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當你為了生活拼了命,而生活卻無所回應的時候,此時的你要做的是將目光投向內心,去反省內心的陋習,跨越自己心中的那道坎;而不是在外到處碰壁,最後頭破血流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若能邁過心中的那道坎,修好自己這顆心,學業、家業、事業將會有所改觀,人生問題就能順勢解決。

那麼如何修好這顆心呢?

要修好自己這顆心,首先就是減輕內心的負擔

讀書很累?工作很累?生活很累?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現代人都被自己的個人得失計較所牽累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內耗”,稱之為“精神內耗”

舉個例子:老闆有一個重要任務交給你做,問你接不接招?你內心是非常想去做的,因為你知道做好了就會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但是你同時又會非常害怕做不好,非常糾結。會思慮做得好會怎樣、做不好會怎樣,這樣內耗也就開始了。

過多無謂的思考不但會導致內耗,消耗你的信心與時間;還會讓你產生焦慮。在精神內耗產生的這段時間裡,你必定會患得患失、雜念叢生,完全不能進入專注的狀態,勢必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導致做任何事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如何防止“精神內耗”?

佛曰:“念起即斷,念起不隨,念起即覺,覺之既無。”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無心是一切,一切即吾心!”

也就是說,只要心靈提升到一定境界,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不會給心造成牽累;即使有了牽累,也容易察覺並去掉。

修好自己的一顆心,萬事心想事成,將改變命運、百毒不侵

自古聖人之心都像明鏡,清清明明,任何事物來了都可以照見,等它們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跡。

說到這裡,就講到了減輕內心負擔的核心方法——那就是學會追求快樂!一個人連快樂都感受不到,是不可能擁有幸福感的。

在當今物慾橫流、膨脹到爆炸的社會,人們總是為了成功在拼搏,卻徹底忘記了快樂是什麼,都認為在成功的那一刻的感受就是快樂、就是幸福。其實那是錯的,古人云:欲速則不達。現代的人為了追求成功,就是什麼事都要“加速度”,追求快。

殊不知,當你在追求快的時候,心理急躁,就會失去冷靜、從容處理事情的能力,就會感到艱難和痛苦,就會以更糟的心情來對待生活,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其實我們的心靈本來有著驚人的能力和智慧,在心外無物、寧靜平和的狀態下,能以更高的效率、更正確的方式來應對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要做到心無外物、寧靜平和,你只需要記住一個字——“閒”,要做到人忙心不忙。莊子說過:“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要修好這顆心,其次還需要有高度的自律

有人說過:“成功的背後,一定是有高度的自律。”

王陽明也說:“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白天做功夫覺得煩擾,就靜坐;如果懶得看書,就去看書;這是對症下藥。

他告訴我們,修心的要點,在於做到克己自制,有一種自律的精神。

自從人類出現開始,懶惰就一直是人類的天性。我們一生都將與懶惰做鬥爭。懶惰是人間神偷,它將容光煥發、妝容精緻的女子替換為衣著隨便、邋里邋遢的女人;它將“穿衣顯瘦,脫衣顯肌肉”的健美型身材偷換為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

懶惰會偷走我們的精彩人生,留給我們的將會是枯燥無味的生活。而自律是懶惰的最大天敵!人生,哪怕只是做出一點點改變,都需要自律。很多事情我們說很容易,比如說我要做一間世界五百強公司,只要踐行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就夠了,看起來很容易,畢竟稻盛和夫自己都做了三家世界五百強;可是一旦真正做起來,才發現做到街道500強都難。因為很多環節因為缺乏自律,沒有很好的執行!

可以說,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被逼出來的,人必須強迫自己,才能將自身潛在的才華和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切的偉人和成功的人,都是對自己夠狠的人。

人都有習氣,矇蔽了自己的心,習氣和矇蔽越重,強迫自己就越艱難。但別無他法,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在一次次強迫的磨礪中,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壞習氣,才能恢復心的本來光明。這就是王陽明為我們指出的路。

所以,凡事多強迫自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修為和成功。

只要修好我們這顆心,就可以百病不侵

癌症是很多人的噩耗,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它就是死神的代名詞。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聽到很多人從這死神的手裡逃脫,倖免於這個噩耗之中。能從這些死神手裡逃脫的那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性格開朗,能用樂觀的心態看待疾病。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心情對疾病的影響是極大的,同一疾病,心態不同治療效果就完全不同。

不管遇到什麼艱難困苦,只要心態樂觀,凡事就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充滿樂觀的意念大腦處於這種和諧的狀態,就會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激素。

在明朝,發生在王陽明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在被貶往貴州龍場的途中,隨從陳九川病倒。陽明說:“關於病這個東西,格也很困難,你感覺如何?”陳九川說:“功夫的確很難。”王陽明說:“經常保持快樂、樂觀的心情,即為功夫。”

佛曰:“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可見,心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往往會關係到一個人的境遇。所以,一個人想要有好的境遇就應該修好這顆心,只要修好了內心,你就可以“百毒不侵”了!

只要修好這顆心,就可以改變命運

大家都知道王陽明的書法很好,可是王陽明的書法天生就寫的很好嗎?不是的!

王陽明曾經向大家透露過一個練習書法的方法,他說:古人不論什麼事情,隨時都在心上學習,等到心精明透徹了,字自然也就寫得好了。這種方法他總結為八個字:

凝思靜慮,擬形於心。

修好自己的一顆心,萬事心想事成,將改變命運、百毒不侵

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有“心想事成”一說。而“心想事成”法則就是王陽明所說的:凝思靜慮,擬形於心。

這也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偉大的秘密: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圖像,會將與之相應的事物吸引過來。

漢字成語中還有一個詞叫做“絕處逢生”,而王陽明的一生就是這樣過來的。他的一生非常坎坷,雖然無數坎坷,歷經磨難,但令人驚奇的是,每當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總有貴人出現,機遇也總在那看似無望的時候到來。這就是王陽明在有意無意中都是用了“心想事成”這樣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想在人生中獲得幸福,就得 “凝思靜慮,擬形於心”,讓自己的心靈安靜下來,在腦海中經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讓它形成一幅穩定、生動的心理圖像,發揮主導作用。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價值的事情上,這樣才可能達到成功。

修好自己的一顆心,萬事心想事成,將改變命運、百毒不侵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