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能和伊朗鏖战八年,为何在海湾战争中两个月都坚持不了?

大东北的小豆包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历时仅42天的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以来军事技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战争。双方投入的高技术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之大, 种类之多, 使用范围之广均超过以往历次战争。

伊拉克军队主要武器

苏制T-72、T-80主战坦克、各型装甲输送车、各型火炮、米格-29战斗机、“萨姆-6”防空导弹、“飞毛腿”地对地战术导弹。

T-72

T-72主战坦克是苏联在1967年开始研制的主战坦克,于1977年11月苏联纪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红场阅兵式上首次公诸于世。T-72可说是苏联追求于欧洲进行大规模纵深作战的产物,以大量性能适中且低成本的主战坦克集群进行突击,是冷战的一大标志。

T-72最为人所知的缺陷是炮塔底下容纳大部分炮弹的自动装弹机转盘。当这里面的弹药被引爆后,其连锁效应往往会造成炮塔被炸离车体。

米格-29

米格-29的作战效能也很低,18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载弹量仅为4500公斤,且早期米格-29无对海攻击能力。其空战作战半径满载状态下仅500公里,对地攻击满载状态仅200公里。

米格-29的名声之所以不好大抵是由在海湾战争以来的不对称战果所致,但客观的说,任何一个武器都有问世的时空背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米格-29,甚至苏-27、米格-31等苏/俄飞机皆是如此。

萨姆-6

回忆往昔,萨姆-6导弹常常暗自垂泪。它饱尝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初出茅庐便一战成名,之后的9年间红极一时;随后遭受致命一击便风采尽失,再也难以达到昔日的辉煌。

斋月战争是萨姆-6欢乐时光的开始。1973年赎罪日,以色列士兵正饥肠辘辘地守斋戒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色列迅速派出了王牌空军部队,迎击东西两面来攻的埃及和叙利亚。

多国军队主要武器

EF—111、EA—6B和EC—130H等型电子战飞机,F—117、F—111DAEAF、B—52等型战略轰炸机,A—6、A—10、AV—8B、RF-4C、EF—14、F—15E、F—16和F/A—18E等型攻击机,AH-64“阿帕奇”、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M2A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M1A1主战坦克,“密苏里号”、“依阿华”战列舰,航空母舰,“战斧”巡航导弹等各型精确制导武器。

EC-130H

EC-130H电子战飞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运输机的衍生机种,于1982年服役。主要用于对敌方无线电通信和指挥系统以及导航等设备实施干扰。

F—117

F-117“夜鹰”隐身战斗轰炸机是由美国洛马公司于1970年代设计,1983年服役,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备战斗力的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共出动1270余架次。搭载BGM-109战斧式巡航导弹摧毁了40%的伊拉克目标。

在对南斯拉夫的的狂轰乱炸中,F-117充当主力军,凭借自己的出色隐身性能,变得更加肆无忌惮,1999 年 3 月 27 日夜,一架编号为 AF-82-806 的“夜鹰”却折戟沉沙,被南联盟的防空导弹击中。

AH-64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机长17.76米;旋翼直径14.63米;机高4.05米;旋翼面积168.11平方米;空重5,16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0,433公斤;动力系统2×T-700-GE-701发动机(和黑鹰一样一样的);最大速度365公里每小时;航程1,900公里;作战半径480公里;实用升限6,400米;爬升率12.7米/秒;机炮1×30毫米(1.18英寸)M-203链炮;4个外挂点。

M2A2

“布雷德利”战车可以近距离接近敌人并消灭他们,从而为车上或车下的步兵和骑兵部队提供支援。目前,“布雷德利”战车家族包括两种战车:M2步兵战车和M3骑兵战车。就像它的前辈M113家族一样,“布雷德利”战车将最终成为大范围的支援车辆。与被它替代的M113家族不同,“布雷德利”战车不是简单的“战场出租车”,“布雷德利”战车是先进的武器平台,可以为其运送的步兵提供直接的强大火力支援。

“布雷德利”战车的作用包括:把步兵安全运达战场上的要地;为下车作战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击毁对其运送士兵造成威胁的敌人坦克和其它车辆。

后语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

海湾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王铭苇


伊拉克和伊朗能够鏖战八年,因为伊拉克的对手是伊朗,在海湾战争连两个月都支撑不住,是因为对手是美国。

1980年的9月份,伊拉克和伊朗战争正式打响,伊拉克空军首先对伊朗十五座重要城市实施轰炸,希望率先取得战争的制空权,随后,伊拉克的三个装甲集群也开入了伊朗境内,在伊朗国土推进了80公里。此后,双方开始进入拉锯战,到次年五月份,伊朗进入反攻,一年以后,伊朗收复全部失地。


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伊拉克还是伊朗都,他们都是实力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在战争开始以前,都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是无论伊拉克还是伊朗都没能很好的构成现代的作战体系,战争中,还是以前“人海战术”“地道战”。

到时候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人的进攻节奏就像是两伊战争中初期伊拉克的翻版“快,准,狠”,让伊拉克毫无还手的机会。一开始一波高强度轰炸,让伊拉克的对空力量,指挥系统都被大幅度削弱,以至于后来美国大兵入境的时候,伊拉克根本没有组织有限的抵抗。所以很多军事专家都认为,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第一枪。


海湾战争之所以被认为是现代化战争,就是因为美军在这场战争中战略,战术的表现太超前。先进的武器,恰如其分的指挥,合理的运用,这些都不是伊拉克当年的对手伊朗可以相比的。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是阿维啊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说它有意思是,问题的本身就有包含一部分答案。正是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军队和伊朗鏖战了八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好比强弩之末,在海湾战争才两个月都坚持不了。

另外,如果对手是伊朗或者其他地区大国,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或许可以坚持更长时间,但是对手却是美国。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曾经给伊拉克提供大量援助,并将伊拉克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撤除,并销售武器给伊拉克,美国中情局还向伊拉克军队提供情报和指导。伊拉克能够在两伊战争中支持八年和美国背后的支持关系密切。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应对的还是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据战后统计,多国部队共出动分级近10万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美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了一系列最新式的飞机和各种精准知道武器,对选定目标进行了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伊拉克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被极大削弱。

伊拉克在后期选择了消极抵抗,对以色列、萨特和巴林等国发射飞毛腿导弹。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多国部队的注意力。事实上,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一边倒”的结果。伊拉克向其他目标发射导弹的战术一定程度上给多国部队的行动造成了一定干扰,使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歼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

再对比一下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军队的综合实力:多国部队人数为69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伊拉克在科威特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在以上综合力量对比上看,伊拉克除了在军队总人数上和多国部队相当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忽略。海湾战争也是美国领导多国联盟进行的一场高科技战争。在战争之初,伊拉克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因此,坚持两个月是后面发动的扰乱性的飞毛腿导弹进攻拖延了一定的时间,发挥了一定作用,否则,持续时间会更短。



黄日涵副教授


两伊战争打了八年,伊拉克和伊朗互有胜负,实际上就打了个平手。这只能说两伊之间的实力是旗鼓相当,半斤八两,是一场对等的常规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是美英联军对萨达姆政权的军队,是两个发达国家打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所以,无论是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两方都是不对等的。特别是在空中打击和防空能力上,萨达姆政权与美英联军相比,得分几乎是零。另外就是,萨达姆在中东号称数一数二的陆军,特别是名声响亮的共和国卫队,几乎没有看到有像样的抵抗就灰飞烟灭了。这是为啥呢?原因主要有几点:1.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萨达姆政权就受到了美国的经济制裁,严重影响了伊拉克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削弱了其综合国力。2.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强大的空中优势,给予了伊军地面部队毁灭性的打击。在战争的初期,就把萨达姆政权军队的士气给打垮了,一见到美军飞机都无心恋战,只顾逃命藏身。3.美国对伊拉克一些军方的上层进行了策反,分化了萨达姆政权的军事力量。所以,在两伊战争中,双方用的都是传统常规战争技术和装备,打了八年都难决胜负。第二次海湾战争,一方用的是最新一代的高科技常规战争技术和装备,另一方还是用的是落后传统的战争技术和装备。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后者被前者打得稀里哗啦,就是很好理解的了。


一线天


两伊战争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如一只白狗一只黄狗之间的争斗,而海湾战争是藏獒与羚羊之间的战斗。

记得我们小时候,十来岁,七九年八O年的样子,两伊战争爆发,每天去看电视,天天听到两伊战争的新闻,从一个无知少年打到知识青年,整整八年,那时电视里一天不听见两伊两个字就不正常,打来打去,八人年结束了,总算消停了一段时光。

伊朗伊拉克两个都是实力相差无几的发展中国家。战争装备与战争模式都是陈旧的二战期装备和人海战术。伊拉克只是从刚开始有点气势,一下突入伊朗近百公里,不到半年,相互进入拉锯战,耗费耗力八年。最后以伊朗收复全部失地而结束。

九一年的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国军事科技与理论得到大发展。已经发展出一套相当成熟的陆海空立体战争理论与模式,加上美苏争霸时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已经有了导弹巡航技术的运用。所有这些理论,模式,及新技术都需要一场实战来检验,而这时,骄傲的萨达姆因为一心想控制科威特,仍旧以两伊战争初期模式攻入科威特,给了美国人一个大试身手的好借口。

海湾战争刚刚开始,全世界,包括中国许多军事专家都纷纷猜测:要征服伊拉克,美国要至少三五年,死亡几万人……

然而,巡航导弹从距伊拉克千里之外波斯湾腾空升起,准确命中巴格达军政重要部门开始,一场狼与羊的冲突结果很快摆在世人面前。

上百枚巡航制导炸弹的精确轰炸,让伊拉克军队还不知道对手在哪就被炸的晕头转向,F一117隐型轰炸机,F一18大黄蜂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在超视距卫星制导下,扑向伊拉克的以歼7歼8为主的战斗机群,还没来得及飞起一架,就被对手轰得趴趴窝,那些坦克,更是成了美国人飞机的轰炸靶子,一下成为绵延几百公里的废铁……

伊拉克人懵了,一个多月,号称海湾最强伊拉克军队等于不存在了,世界各国也懵了,中国人也懵了,当我们还在研究近海防御,密集防空火炮等时,人家已经是浩荡荡的航母战斗群,有用卫星指挥的导弹,有让雷达看不见的轰炸机,新型快速战斗机,来无影,去无踪……,而看看自己的装备,训练模式,想想真的一身冷汗。

海湾战争,惊醒了中国军工界……炸出了国人强军的梦想。


风轻云淡有情天


能和伊朗鏖战八年就很牛吗,小区里打作一团的野猫,放进老虎笼子里能坚持几分钟?

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一打就是八年,海湾战争却连两个月都坚持不下来,显然是因为对手的实力天差地别。

虽然自封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萨达姆也许不知道“世界第三”的迷之诅咒),一场两伊战争就暴露出伊拉克军队外强中干的本质,也正是被两伊战争拖垮了经济,萨达姆才会铤而走险,入侵对其毫无威胁的科威特。

两伊战争前的伊拉克,号称大军百万,全套苏制装备,面对实力一般的伊朗,八年时间里居然毫无所得,外界对这场战争的评价是“现代化的武器加一战的战术”,地上士兵蜂拥冲锋,天上战机四处乱飞,说难听点就是两只菜鸡互啄,除浪费弹药、污染环境外,唯一的收获就是几十万士兵的冤魂。

伊军的实力,两伊战争已有所暴露,外界却还有一些将信将疑。

海湾战争爆发前夕,悍然入侵科威特、杀害其王室成员的伊拉克众叛亲离,联合国已授权多国部队对其进行打击,萨达姆仍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跃跃欲试。

盘点一下伊拉克武装力量,陆军员额数十万,几千辆苏制坦克、装甲车,空军几百架米格战斗机,外加大量苏制地空导弹和高射炮,至于海军,伊拉克海岸线实在太短、不提也罢,这样一套硬件基础,甚至比同时期的中国军队都更豪华,也难怪萨达姆踌躇满志,要让美军“像在越南那样可耻的失败”。

然而战前张牙舞爪,一旦遭遇空袭,伊拉克防空体系的崩溃之迅速令人大跌眼镜。

现代战争,制空权是关键,伊拉克在这方面并非没有准备,不仅引进法国专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自动化防空指挥体系,还大量部署地空导弹、高炮,再加上米格-23、米格-25、米格-29战斗机,这一套系统看似无懈可击,然而战前美军就通过秘密渠道获得了大量情报,摸清伊拉克雷达的工作频段,“沙漠风波”行动开始后,一顿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压制,伊拉克防空网当场耳聋眼瞎,只能被动挨打。

地面防空濒临崩溃,伊拉克空军的战斗机也表现糟糕,一方面受联军的电子干扰、指挥不畅,另一方面伊拉克飞行员的作战素养和战斗意志也较差,甚至飞到伊朗避战,多国部队的空袭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制空权一旦丢失,伊拉克的失败就已经注定。

尽管如此,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如果伊拉克军队能不怕牺牲、与多国部队死战,虽然从战术层面上讲仍不免失败,也可以令多国部队有所顾忌、甚至知难而退,争取一个体面谈判的资格。

然而地面战爆发后,萨达姆寄予厚望的“共和国卫队”表现糟糕,几次接战均告失利。

亲兵尚且如此,伊拉克的杂牌部队更是一盘散沙、沿高速公路向巴格达溃退,结果被联军战机狂轰滥炸,大量武器装备甚至一枪未放就被摧毁、丢弃,画面通过媒体传遍全世界,伊拉克军队的颜面荡然无存。

海湾战争的结局,固然是因为多国部队的实力强悍,伊军的战力低下才是根本原因。

评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能只看装备,和孱弱对手的交战记录更不靠谱,其实笔者倒认为,从“伊拉克和伊朗鏖战八年”这一事实,就能看出伊军实力之差。

不说别的,倘若两伊战争的任何一方换成美军、苏军,战争恐将在两个月内结束!

伊朗孱弱,多国部队超强,伊拉克的虎头蛇尾便在所难免。

——


炎黄军武


萨达姆和伊朗打了八年,海湾战争中却一触即溃,因为对手是完全不同啊……

题主这问题问得太古怪了。两只狼咬了八年,一只狼在一头老虎面前坚持不到两个月,不是很正常么?

首先,伊朗和美国完全是不同档次的对手。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而且从其掌握的技术看,战争方式甚至比同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还高了一个档次。而伊朗和伊拉克,充其量能算是二流强国。两者至少差了两个档次到三个档次,怎么能简单对比呢?

差距不光表现在硬实力,还保存在战术方式。伊朗和伊拉克的八年战争,基本上就是双方用冷战时期的武器装备(称得上二线装备了),打了一场一战时期的仗。各种新式武器,什么坦克、三代机、导弹,都只有一个怼,如同两头蛮牛,你冲过来,我顶过去,你进我退,最后活生生绞肉八年。

而美国则是完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战争手段,先用电子战让伊拉克的防空和情报、指挥系统变成聋子、瞎子、哑巴,然后用优势空军持续轰炸,最后等到把伊拉克完全炸散了,再出动精锐的陆军,在海空军配合下挺进。这种战术不要说伊朗伊拉克,就是苏联都吓了一大跳。

实力差两三个档次,战术思想差了七八十年,这仗怎么打赢?

除此之外,两次战争中伊拉克面临的国际环境也不一样。之前伊朗因为发动伊斯兰革命,同时得罪了美苏两家,所以伊拉克基本上算是得到了两个超级大国支持,阿拉伯国家的逊尼派也支持他去打什叶派的伊朗。就这样,他也不过是打成平手。而在海湾战争中,因为入侵科威特,萨达姆空前孤立,不但遭到美国及北约盟友的围攻,阿拉伯国家也都倒向美国一边,苏联也仅仅是斡旋不战。这等于是以伊拉克区区一国对抗大半个世界,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了。


巴山夜雨涮锅


到入侵科威特时,伊拉克在军力上看着很强大,但是除了庞大的陆军之外,空军和海军都很弱,而美军当时也是冷战时期最强的,为进行欧洲大规模作战而提出的空地一体战作战思想正好在伊拉克身上用到了。

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初,美军就利用优势的空海军航空兵力量对伊拉克进行猛烈空袭,这实际上是总结1972年北越“后卫”战役的经验,一开始就是高强度空袭,而不是逐步升级,目的就是通过暴击瘫痪对手。面对美军首轮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接下来有航天、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支援的现代化空袭机群,伊拉克的防空力量根本无从招架,指挥、控制、情报等能力被大幅削弱。在战争期间,伊军最高统帅部与科威特战区的前线部队就无法进行有效联系,战区各部队之间也通信瘫痪,只能启用汽车、摩托车传令兵这样的原始方式沟通联络。由于失去侦察能力,伊军也无法察觉美军为首的多国地面部队的调防,被人家一记“左勾拳”切断了后路,包围在科威特。

整个海湾战争中,伊军除了海夫吉主动出击外,再无主动出击行为,完全是被动防御,始终挨打。其针对伊朗军队的那一套防御体系,在技术优势明显的美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海湾战争,伊军是从装备、作战思想到战斗意志的全面性落后,而伊科沙漠一览无余的地形又给了美军充分发挥其装备技术优势、机动作战优势的最佳作战环境。一个蹩脚的对手、一个特殊的地形,最终成就了美军以微小代价取得大胜的神话。(S)


联合防务


两个原因。第一,伊朗伊拉克的军力水平与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存在代差,第二,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有阿拉伯世界乃至美国的支持,在海湾战争中则孤立无援。

先说说军力水平的问题。海湾战争被称作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前,伊拉克(主要是萨达姆)认为凭借自己“阿拉伯第一军事强国”的名头,坚固的工事,对战争的承受力,可以像越南那样拖垮美国,迫使国际社会接受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事实。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在多国部队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伊拉克根本不堪一击。如果说伊拉克还停留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那么,使用了天基信息系统,巡航导弹,隐身飞机,反导,战略轰炸机防区外发射的多国部队则实现了战场单向透明和精确打击与毁伤评估。说实话,这仗是没法打的,什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非对称作战,在不处于一个时代的军队面前,这些东西都派不上用场。

这你就明白了,何以海湾战争打得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一边倒。反观两伊战争,说实话逗比的成分大过战争的成分。其实,伊朗伊拉克当时都属于富国,从西方苏联购买了很多性能优良的武器,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近程弹道导弹等,但由于双方没有掌握使用技术,维修保养也差,这些装备对战争进程没有发挥多大影响。比如两国都有防空导弹,但彼此的飞机居然都可以深入对方国土对重要目标进行空袭,这在现代战争中简直不可想象。所以,两伊战争被称作是用高技术武器打低技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毒气,地雷这些比较原始的手段都用上了,可以看出双方作战能力和理念之Low。

再说说援助的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新的神权政权取代了巴列维的世俗政权。由于其意识形态的极端性,导致伊朗成为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公敌,处境极其孤立。伊拉克挑起两伊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代表自己,也代表了阿拉伯世界甚至西方,因此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大力支持,这是伊拉克能坚持8年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海湾战争中,除了脑子进水的阿拉法特(本身也是流浪状态),没有一个国家支持它。而它的对手不仅有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阿拉伯世界的兄弟,这恐怕是美国迄今为止集合起来的最为庞大的军事力量了。你说,伊拉克怎么坚持?这也牵扯到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弱国抵抗强国的表象,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支撑力量,越南战争中中苏对越南的支持,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伊斯兰国家对阿富汗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力量,光凭弱国的那点实力,也没那么容易就拖垮超级大国的。


进击的女武神


这个问题,就好像拿一个平时考40分的学生和平时考90分的同学比一样,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

美国和伊朗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最主要的美国和伊朗对于伊拉克来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这是实力差距无法改变的。美国当时已经基本完成了军事现代化、信息化的转型,对伊拉克的打击让世界都为之一震,信息化战争已经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模式。而两伊战争持续八年,是两个自命不凡而且军事观念落后、装备能力较弱的传统国家的对抗,两伊实力半斤八两。美国和伊朗对于伊拉克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是重量级拳击手,一个是没练过武的胖子。



美国不是一国对伊拉克开战

其次,两伊战争是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对抗,而海湾战争是一个并不算强的伊拉克面对众多西方国家组成的联军和道义上全方位的压力,伊拉克怎么可能有胜算呢?这么多国在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和道义上的压力让萨达姆极为被动,输的那么惨那么快是必然。


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追求的是速胜,与伊朗的作战战略和目的不同


最后笔者认为是美国和伊朗对伊拉克作战的战略和目的不同,海湾战争之所以震惊世界,最突出的就是“47天击溃百万伊拉克大军”,美国采取的是速胜的战略和目的,一举击溃吞并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达到驱逐伊拉克军队出境的军事目的和打服萨达姆的政治目的。当然这是建立在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和战斗力优势、理念优势之上的,所以美国才敢对“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采取速胜战略。而伊朗自知和伊拉克半斤八两,谁也干不掉谁,只能互相长期消耗,否则也不可能打了八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