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聚焦」羅思義:對“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增長強勁”深度解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5700字,讀完共需7分鐘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作者羅思義系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10月6日“新財迷”微信公眾號。

美國正在兩條戰線上與中國進行貿易戰。

• 首先,美國正對中國外部經濟進行攻擊,主要是利用關稅打擊中國出口。這是美國為給中國經濟製造問題而設計的。

• 其次,美國試圖引發中國內部矛盾。比如,利用美國宣傳機構傳播一些關於國際形勢和美國經濟真實狀況的錯誤報道。

第二條戰線的主要手段是宣傳造假,試圖呈現美國經濟正強勁增長的假象,以令人產生一種錯覺:美國經濟非常具有活力,中國與美國對抗毫無意義,因此中國應接受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主張,放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照搬美國模式。遺憾的是,部分中國媒體卻被美國宣傳機構這種拙劣的伎倆所矇騙,不知不覺間成了他們的傳聲筒,肆意傳播他們的一些誤導性報道,淪為特朗普政府對付中國的幫兇。

美國宣傳的“美國經濟正強勁增長”的說法,與事實正好相反。這凸顯照搬美國錯誤說法的部分中國媒體的不負責任。因為現實情況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遠談不上強勁增長。相反,他治下的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因此,本文旨在還原事實,實事求是地呈現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

闡述事實對中國判斷中美貿易爭端走向,以及解釋為何部分中國媒體不應照搬美國有違事實的虛假宣傳,非常重要。美國對付中國,並非是因為美國經濟正強勁增長,而是因為按照歷史標準衡量美國經濟增速降至較低水平所致。

特朗普聯大自誇美國經濟引鬨笑,美國媒體給差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25日在聯合國大會演講中稱,美國經濟空前繁榮。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裡,我領導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了我們國家任何一屆政府。正如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的此番言論引起全場鬨笑。《華盛頓郵報》在題為“特朗普就是全世界的笑柄”的報道中指出:“特朗普2014年曾發推特稱,美國不需要一個成為全世界笑柄的總統。如今他的演講引起全場鬨笑,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英國《金融時報》同樣指出:“特朗普總統聯大演講引發鬨笑。”

特朗普宣稱的“美國經濟空前繁榮”的說法完全不實。但令人驚訝的是,部分中國媒體還是迎合他的說法。美國第二季度GDP數據公佈時,特朗普自誇稱“在我任期內,美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的增長”,這部分中國媒體也是如此。

事實上,如上所述,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遠談不上強勁復甦。相反,他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二戰後美國經濟週期變化

先對反映二戰後美國經濟表現的最全面數據進行分析。圖1和表1呈現的是二戰後美國各個經濟週期的增長數據。表1所示的是以時間順序排列的二戰後美國八個經濟週期的數據。因為經濟週期時間長短不同,所以比較數據是取週期間的年均增速(見最後一欄)。

從這些數據可以明顯看出來,美國當前經濟週期增速是二戰後所有經濟週期中最低的。要評估特朗普所宣稱的“美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的增長”的說法是否屬實,就有必要做一個全面的比較。二戰後美國經濟週期的最高年均增速是1948-1953年的4.7%,是美國當前經濟週期的年均增速(1.5%)的三倍。此外,還可以看出,二戰後美國經濟週期的所有年均增速均高於當前經濟週期增速。

如圖1所示,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美國經濟增長並沒有顯著加快(詳見下文分析)。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1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為更全面清晰地反映二戰後美國經濟增長趨勢,圖2呈現二戰後美國經濟週期GDP增速。有必要指出的是,數據是按增速降序而非時間順序列出:

· 二戰後美國經濟週期的GDP年均增長峰值是1948-1953年的 4.7%;

· 第二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57-1969年的4.3%;

· 第三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69-1973的3.4%;

· 第四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80-1990年的3.1%;

· 第五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90-2007年的3.0%;

· 第六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73-1980年的2.9%;

· 第七高的GDP年均增速是1953-1957年的2.5%;

· 最慢的GDP年均增速是 2007 年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5%。

因此,圖2清楚地顯示,美國當前經濟週期的GDP增速是二戰後所有經濟週期中最慢的。也即是說,“美國經濟由於科技快速創新呈現活力性增長態勢”或者特朗普所稱的“美國經濟空前繁榮”的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2

特朗普治下的GDP增長峰值是21世紀的4任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此前對二戰後美國八個經濟週期GDP增速進行了分析。但特朗普總統任期只涵蓋美國當前經濟週期的一部分,這一經濟週期也包括小布什和奧巴馬總統任期。

僅僅比較這一經濟週期數據,可能會得出結論,特朗普治下的GDP增長峰值較快,而小布什和奧巴馬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較為疲軟。但數據再次顯示,事實完全相反:特朗普治下的GDP增長峰值較為疲軟。

為便於大家對此有進一步的認識,圖3呈現按照美國GDP統計(年化季率增長)方法計算的21世紀美國GDP增長數據。按照年化季率增長計算,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增速是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增速與第一季度美國GDP增速作比,然後乘以4。如圖3所示:

· 克林頓總統任期內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2000年第2季度的7.5%,這是克林頓總統任期內最快的GDP增速。

· 小布什總統任期內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2003年第3季度的7.0%;

· 奧巴馬總統任期內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2014年第2季度的5.1%;

· 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2018年第2季度的4.1%,不僅低於小布什和克林頓時期,而且也低於奧巴馬時期。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3

如上所述,即便按照美國GDP增長方法計算,特朗普執政時期的GDP增長峰值也是低於奧巴馬、小布什和克林頓執政時期。但按照美國GDP增長方法計算的美國GDP數據存在重大問題。這是因為:

· 首先,因為僅使用三個月數據,會導致短期因素扭曲數據;

· 其次,因為要把這些短期因素的影響加大約四倍,會導致它們的影響被誇大。這導致所有美國總統任期的GDP增長峰值被誇大。比如,克林頓執政時期的美國GDP全年增速事實上從未達到過 7.5%,小布什執政時期的美國GDP全年增速從未達到過7.0%等等。

· 第三,因為是不同的季度進行比較,為確保數據準確,需要在計算時進行季節性調整。美國經濟學家以及統計機構普遍意識到這個問題,但迄今沒有成功地解決這一問題——當年第一個季度的數據被低估,意味著接下來幾個季度的增長率將會被誇大。

中國的GDP計算方法比美國的更穩健。中國是按照同比增長計算GDP增長率,即本年GDP增速與去年同期GDP增速作比。比如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是2018年第二季度GDP增速與2017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作比。

按照中國GDP計算方法公佈的GDP數據更經得起推敲,原因有兩方面:

· 首先,以年度為基準計算,可消除天氣等純粹的短期因素的影響;

· 其次,與按環比增長計算不同,按同比增長計算不需要進行季節性調整。

圖4為大家呈現的是21世紀不同季度的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比較。可以看出,這實際降低了按照美國GDP計算方法的美國GDP增速。比如,按照同比增長計算,克林頓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為5.3%,而非 7.5%。雖然按照同比增長計算更能反映實際GDP增速,但即便如此,結果還是一致: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同樣是21世紀的4任美國總統中最低的。詳細來看:

· 克林頓時期的美國GDP增長峰值為 5.3%;

· 小布什時期的美國GDP增長峰值為4.3%;

· 奧巴馬時期的美國GDP增長峰值為3.8%;

· 特朗普時期的美國GDP增長峰值僅為2.9%。

很明顯,數據再次顯示,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並非有多快,而是有多慢。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4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上文僅對21世紀美國4位總統任期內的美國GDP增長峰值,進行了比較。如果對二戰結束以來的美國所有總統任期內的GDP增長峰值進行比較,那麼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表現將變得更糟。事實上,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為證明這一點,表2和圖5為大家呈現的是按照年化季率增長計算的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執政時期的GDP增長峰值比較。數據清楚地表明,二戰後所有美國前總統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都高於特朗普時期。

如表2所示,特朗普執政時期的GDP增長峰值為2018年第2季度的4.1%,顯著低於奧巴馬時期的5.1%。但奧巴馬時期的GDP增長峰值,遠低於其他幾任美國前總統執政時期的峰值。比如尼克松執政時期的峰值為10.3%。二戰後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杜魯門時期的16.7%,比特朗普時期的 4.2% 的峰值快4倍多。

很顯然,按照美國GDP計算方法計算,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位居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的末位。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5

為再次驗證這一情況,本節將運用中國GDP計算方法分析美國GDP數據。表3和圖6呈現的是按照同比增長計算的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執政時期的GDP增長峰值比較: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2018年第二季度的2.9%,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可以看出,特朗普治下的2.9% 的美國GDP增長峰值,不僅低於奧巴馬時期((3.8%)、小布什時期(4.3%)和克林頓時期(5.3%),而且也低於老布什時期(4.4%)、福特時期(6.2%)、卡特時期(6.7%)、尼克松時期(7.6%)、肯尼迪時期(7.6%)、約翰遜時期(8.5%)、里根時期(8.6%)、艾森豪威爾時期(9.1%)和杜魯門時期(13.4%)。

換言之,無論是按照美國所用的GDP計算方法,還是中國和大多數國家所用的計算方法計算,數據都再次顯示,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都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6

美國經濟週期將經歷下行

雖然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但他敢宣稱“美國GDP實現了歷史性的增長”的唯一原因,是與2016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速降低至1.3%的極差表現相比(圖7)。但圖7同樣表明,2016年美國經濟放緩,以及此後的復甦,完全是美國經濟週期的正常波動而已。

詳細分析美國經濟週期趨勢可以看出,美國長期平均增長率為 2.2%。但當然,美國經濟週期是圍繞這一範圍內上下波動。美國最近的經濟週期低谷是2016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3%,比其長期增速低0.9%。假設美國經濟處於經濟週期的頂部,要維持長期平均增速,美國GDP年增長率就必須超過長期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 ,即要達到3.1%,而這實際上高於2.9%的最新增速。因此,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2.9%並不算高。

特朗普宣稱“美國經濟實現歷史性增長”的說法,僅僅代表美國經濟週期的正常波動而已,絲毫不會改變他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這一事實。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7

此外,隨著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呈現態勢性好轉後,美國經濟週期將經歷下行。事實上,這可根據美國長期平均增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做的預測數據預測到。正如圖8所示,根據IMF預測,繼2016年全年GDP同比增速(1.6%)的極差表現後,2018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速升至2.9%。但在這之後,2020年美國GDP同比增速將降至1.9%,2021年則將降至1.7%——這是美國經濟週期的正常波動。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8

要認識這一趨勢對美國內政的影響,就有必要了解美國人口增長率相對較快——2017年美國人口增長0.7%。圖9呈現的是2017年美國人均GDP實際增速,以及IMF預測的2017年後的美國人均GDP增速。根據IMF預測,2018年前美國人均GDP增速將升至2.1%,2020年將降至 1.1%,2021年則將至0.9%。也即是說,美國人均GDP增速實際上顯著低於美國GDP增速。此外,由於美國不平等加劇,美國大多數民眾的實際收入增速低於美國人均GDP增速。

由於美國人均GDP增長放緩,美國內政動盪仍將持續,正如2016年以來美國國內尖銳衝突不斷一樣。

「聚焦」罗思义: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深度解剖!

圖9

結論:部分中國媒體不應當特朗普的傳聲筒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將對中國和美國內政產生諸多影響。但分析這些影響的前提是論述事實,這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事實顯而易見。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美國當前經濟週期增速也是二戰結束以來最低的。總的來說,美國政策將受到其經濟放緩及其GDP增長峰值處於歷史低點影響。

部分中國媒體不應當特朗普的傳聲筒,反覆替其宣傳“美國經濟實現歷史性的增長”的不實說法。特朗普在聯大演講遭到嘲笑更具有真實感。對特朗普政府的任何言論分析的出發點應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國GDP增長峰值是二戰結束以來的13位美國總統中最低的。一旦瞭解這一點,那麼就會明白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目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