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刨腹產(刨宮產)是用手術的方式將孕婦的腹壁和子宮切開,無需經過產道就可以直接將胎兒從子宮中取出。在一個婦產科的病房裡,可能就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孕婦是通過手術的形式將胎兒分娩出來的,我也是其中一個。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選擇刨腹產的原因很多,大體就是這幾種:

1.孕婦曾經有刨宮產史

第一胎是刨宮產的孕婦,醫生會建議生產時選擇刨宮產。

2.胎位是臀位

胎位一般在做B超的時候就能知道,胎位在孕後期前期還是不能確定生產時候的胎位。異常胎位有:臀位,枕後位,橫位

3.宮口未充分打開到10釐米(難產)

有好多孕婦,疼了一天一夜還是沒能將胎兒分娩,一般第一次生產出現這種情況的比較多。這時,孕婦體力不支,胎兒也會缺氧,造成風險,會自然經陰道分娩轉為刨宮產分娩。這種情況應該是最折磨人的了,痛了兩次。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4.醫生認為自然陰道分娩不適合胎兒

胎兒過大等等,自然經陰道分娩可能威脅胎兒的健康。

5.緊急分娩——胎兒有分險(胎心率過慢或不規則)

除了這幾種,在我們國家貌似還有一個刨宮產的理由——生辰八字。

胎兒在子宮內一般都是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準備降生。但是每100個新生兒中有3個臀部、足部或者兩者同時在生產的時候先露出來的情況。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而我從沒想過自己要刨宮產才能生產,但最終在37周的時候被緊急分娩了。應該算是理由5吧。我是在週日定期產檢的時候突然被產檢醫生“抓”去住院了,原因是高血壓,血壓指標在臨界點,要求留院觀察。因為水腫很厲害(告誡孕媽們,孕後期胎兒壓迫肝臟夜,宵別吃太油膩,別熬夜,別走太多路),告訴醫生住院可以,能不能不掛點滴,因為一掛點滴,身體腫的沒法動了,更危險。可惜,我剛住進病房,護士帶著點滴就來了,而且是令人難受的硫酸鎂。不料,當晚硫酸鎂還沒掛完,呼吸很困難,熬不住了,要求停止輸液。護士一量血壓後趕緊打電話給主治醫生後然後停止輸液。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我是被安排在一間4個人的病房,一位孕媽是血糖高住了很久了,之後分配到婦產科待產,基本確定週一刨宮產;一位孕媽安胎的;另一位待產--過幾天順產,而我--留院觀察。一屋子裡,我們就好像待宰的羔羊,次日就要生產的那位孕媽最緊張。

第二天,剛做完B超回來的我遇上醫生查房。我端著南瓜粥,看著醫生走到對面準備生產的孕媽那兒,一拉簾子,明確告知今天生。我剛喝下一口,醫生就上我這來了,沒等我反應過來,醫生告訴我:“你也是,今天幫你生掉。”說得好乾脆,說得我一臉懵逼。說好的留院觀察,說好的只量血壓,為何有一種小孩被哄騙了的感覺。但我還是相信醫生的做法是理智的。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以什麼樣的方式生產,有時候真的不是你所能決定的。一間病房,4個孕婦,其中一位是打算順產來醫院待產的。她在媽媽的陪同下,與我們住一間,連孕婦睡覺用的U形枕都帶上了。起初我以為她是常住,看她的架勢,身型看上去又很嬌小,肚子也不是很大,真不像是來生產的。後來聊起來才知道,她是準備待產,並且選擇順產的。每天她都要在婦產科的大廳裡走幾圈,直到在我生產完第4天準備出院的時候,醫生準備將她催生。

帶你瞭解刨腹產——我的刨腹產經歷

我心裡想著能看見她生產就好了--只有她是順產的。我以為,那天出院後,對她的消息就此中斷了。誰曾想,一個禮拜多了,家寶出生時就有的眼屎還不見好轉,便去了醫院。碰到了那位孕婦的媽媽,得知催生當天順產沒能生出來,半夜又進的手術室,值班醫生給刨的。她應該就是理由3了吧。

所以什麼時候刨腹產,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身體素質好,你可以自己選擇,如果身體條件差,還是聽醫生的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