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家对抱团养老怎么看?有没有好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

木椟渔猎


抱团养老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够竟成功与失败,我无从孝证,因为我不知道。以我的看法,富人可以,穷人难。原因如下:

富人可以

因为富人有的是钱,胸怀大有大局思想,她们的生活要求是,高质量安逸生活,她们是享受人生,这些人可以同圈子里那些,志同道合兴趣爱好相同的好朋友,一起抱团养老。

她们可以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建养老所。请专业的管理公司打理物业。招聘家庭医生护工,打理日常生活起居。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身体条件好大家还可以一齐外出旅游。闲时按各人的爱好打牌、下棋、等等,各自玩喜欢的游戏。因为这些人兴趣爱好都差不多,一起相处比较融合,话题也会投入。她们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里,減少小家庭里寂寞,过上这样神仙一般的生活,你说她们不高兴不快乐吗?

穷人难

因为建一个养老机构,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如果单纯组合一个养老团,就合过日子那肯定矛盾重重。

原因很简单,正以为穷人,思想狭隘,事事斤斤计较,而且还自私,如果这些人一起抱团养老,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猪八戒散伙。

人性本身是自私的,在一个小家庭,俩口子过日子都还经常争论不休,更何况一个抱团养老的大家庭呢?

我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人人有大局的胸怀,自我付出的心态,我为人人的思想,周密的管理方式,抱团养老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对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


温木桂


报团养老必须有个前提条件:没啥大毛病,腿脚还好,能吃能睡,生活起居能够自理。一般年龄在六十岁至八十岁,为最佳报团养老时段,也是每个退休人愿意报团养老最快乐,最无牵挂劳累,最幸福的时光了。但是,人过了八十岁,有相当的老人腿脚确实是不听使唤了,显然不再适合报团养老了,因为大家的身体状况都差不多,谁还能去照顾谁啊?所以健康问题,特别是保养好自己的腿脚利索,能迈开腿,能自理尤为关键。当然,咱们最好五十岁后得注意保养自己,诸如什么动作最伤膝盖?怎么运动不伤人的膝盖软骨?怎么才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还有饮食疗法,保护膝盖,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健健康康自我照顾自我,直至终老,不拖累子孙,是件很幸福的事,也是很难做到的。我也是退休老人,身体棒棒的,关于这话题,也愿意跟大家交流,传经送宝。祝大家晚年生活,健康快乐!





用户小民看世界


抱团养老是现在比较时髦的一种养老模式,我赞同这种养老方式。但有些操作细节需要商讨。根据我的认知提供以下思路:

一,抱团养老的首要条件

抱团:顾名思义,有一种亲密的意思。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能抱团吗?肯定不能。

所以,抱团养老适合的人群,应该是大家都熟悉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有啥子爱好,身体状况如果,彼此知根知底。

比如:亲戚之间,它包括子女双方父母长辈;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有就是其他七姑八姨等。朋友之间,它包括同学,战友,同事等。还有一种就是,有相同的爱好,平时经常在一起,聊天打牌唱歌跳舞等等。

抱团养老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人们在一起,有话说有嗑唠。高兴时有人陪,心情不好时有人相劝。抱团就是为了满足老人精神上的需求。

所以,老人之间首先要有基础,相互认识、了解、熟悉,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一起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才能够相互帮忙,相互关爱。

二,抱团养老的形式

1,居家型抱团养老。这种模式只适合少量3一5人。适合像俩亲家,子女的双方父母。有问题时,小两口也好相互沟通,亲家之间相处好了,也给孩子减轻很多麻烦和生活压力。

对老人来说,想帮子女的忙,亲家两家住一起,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有一方肯定要作出牺牲,只有能吃亏,才能打得堆。

还有就是兄弟姐妹,也适合在一起养老。兄弟姐妹之间,同根同源,几十年的人生过去,大家能在一起,说明之间的关系不错,遇到事情也好商量。

2,田园式抱团养老。这种模式适合很多人,只要大家有这个兴趣爱好,喜欢这种生活,都是不错的养老方式。

选择田园式养老,首先要注意选对地方。它应该是交通便利,离城区不太运,有事回城方便。环境好有山有水,居住条件不能太差,要能满足老人生活的最低要求。最好是有地能种菜,有水能钓鱼。

这种方式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尽情享受大家庭带来的快乐。空余时间种点菜,养点鸡鸭,能给生活增添很多乐趣。远离闹市带来的那种宁静,那种诗情画意般的环境,对老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

但每个人要做好吃苦,毕竟不是在自已家里,很多生活上的不便,需要慢慢适应。回归大自然,就要参加劳动,浇水种菜。那怕是最简单的劳动,都与在城里不一样,需要付出精力和劳力,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小问题,最起码需要有一个懂行的,什么季节做什么,都是有说法的,不然出了劳力,没有好结果。

3,养老社区和养老院养老。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生活不用自已操心,能省去很多麻烦事。

选择这种抱团养老,首先要选一家大家都满意的养老机构或者养老院,环境好、服务好、生活好,大家邀约一起养老。只需要付出金钱,其它都不用大家去操心。

三,抱团养老需要注意的细节

1,操作模式要提前设计好。任何一种养老形式都不会十全十养,特别是抱团养老,有它的特性。说白了就是自助养老,大家在一起生活,需要花钱,这个钱怎么出,每天的钱怎么花。老人生病怎么办,我今天没有吃饭怎么处理等等。

所以,在开始时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操作的模式,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大家都认可这个模式。在实际执行中,要根据很多生活上的细节,不断修改和完善。

如果不这样话,很可能在养老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造成抱团养老半途而废。

2,要选举第一负责人。抱团养老肯定不会是一人两人,人多了就会有很多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作主负责管。所以要通过民主选举一个负责人,按照抱团养老的管理模式,认真负责的为大家服好务。

小结:抱团养老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有相互认识、了解、熟悉的基础,大家都认同这种养老模式,在一起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关爱,才能使大家享受抱团养老带来的快乐,

最终目的:使我们的老

生活幸福安康!

以上是我的答题,不知你可认同,如有不同观点可与我互动。谢谢点赞关注!


邻家老冯


报团养老想法是非常好的!赞同这种养老方式!但是新闻也报道过。有报团养老的,最后都不欢而散了!为什么呢?

其中我认为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大家商讨。

一,首先抱团养老的人群肯定是大家都熟悉知根知底的,性格,爱好,身体状况,彼此都了解!平时开心不开心大家都经常在一起聚会唱歌跳舞的……,人老了,孩子都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家庭,没时间陪伴,老人这个时候缺的不是钱,缺的是精神上的需求!而抱团养老,就是为了满足这空虚的精神需求!

二,怎么抱团养老?1,居家。这个适用于家庭,亲戚之间!像俩亲家,兄弟姐妹啊,那家的房子大,就住在哪家,但是住在一起其中有的必须是相互的包容,体谅,适应,大家都要有吃的了亏才打的了堆的精神,才能长久!

三,田园,这种抱团养老认可的比较多!大家共同去选一个离家不太远,居住条件不差,交通便利,有山水花草,还可种地,空气也好的田园人家……。远离闹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一切带给大家庭带来能给生活,对老人的身体也非常好。 但是,还是那句话,大家在一起,必须要有吃得了亏才打的了堆嗯精神,才能长久

四,不管什么方式的报团养老,大家都必须共同协商拟定一份协议并遵守!1抱团养老,不是一两个人,所以大家必须推选一个总的负责人. 2 大家在一起,经济开支,对于记账和管钱的必须是两个人,就像会计和出纳一样!钱怎么花?每天生活计划多少?谁做饭?谁洗碗?每天是否有个计划排班表?那天如果有人生病了,又怎么办?…………在大家都商量并且都认可的情况下制订协议!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需要大家彼此的包容理解!大家不断的磨合,改进,才能长久!如果不然,发现问题如果无法协商解决,最后只能是半途而废。不欢而散

五,人老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开心快乐的过好自己的晚年,所以才有抱团养老的兴起,但是,抱团养老虽然想法不错,但是大家在一起,毕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习惯,谁去将就谁呢?所以,抱团养老想法虽然是不错,但是真的要走下去,需要大家的牺牲付出!很难!那最后就只有在家孤单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了!这个也是目前谁会存在的现象!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谢谢各位点评!如有不同的观点互动!谢谢!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嗯晚年!


冰冰姐不见不散


结伴“抱团养老”的双方有一个相识、接触、选择的过程,应为之搭建一个平台,让结伴养老的提出者和应征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相获取需要的信息。这个中介平台可以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运行。

这种养老形式的可持续,需要契约作为支撑,法律工作者可在政府的指导下,帮助制订结伴养老协议书,以保证其规范良性运行。

为使结伴养老的双方共同生活后,在职业背景、文化素养、生活习性上更接近,使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更融洽、快乐,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请专业社会组织进行预前评估,使“抱团养老”服务逐步科学化、人性化。

若干老年人以“抱团养老”的形式,居住在一个物理空间后,实质上这个空间就是一个“微型”的养老设施,政府部门应有一个统一规划,请专业建筑单位,对这个老年住宅无偿进行适老化改建,让住宅内的老年居住者,在日常起居中,可以无障碍地生活。

在结伴“抱团养老”服务逐步发展起来后,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各方,还应想老人所想,以老人为本,在医养结合、娱乐活动、生活照顾、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方面,疏通服务路径,使结伴“抱团养老”的老人们,与机构、居家养老的老人们一样,也能困有所帮,养老无忧。

老龄化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演变,养老服务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方国家,结伴“抱团养老”已成为时尚潮流而受到老年人的追捧,国内各种“抱团养老”的模式,也不时见于报端,很受一些老年人的欢迎。-





标峰理评论


答:看过五次报道——

1、《北大荒知青抱团五年散伙》报名一百七十二人,最后入住六十九人,慢慢地减少,最后剩五人,其中两人是情人,去购物,不回来了,最后三人中一对是夫妻,就这样不欢而散。

2、究其原因 —— 抱团;要勤劳、大方、豁达大度、心地善良、少说多做、见困难上,见舒适让,才受人青睐有加。

3、有私心杂念者,不适合抱团;话多者,招人烦;身体弱,添麻烦;懒惰者,讨人厌;邋遢人,众人愤;小气者,看不起;小心眼,无人理……





绥格格


抱团养老是一种养老方式。

也是有些人向往的生活,因为有很多好处。

最基本的是开心。

成功例子很多。

个人观点抱团养老要具备以下条件好:

一,三观一致。

二,爱好兴趣相似。

三,经济付出明确。

四,独立居住,一起就餐,一起娱乐。

五,分工明确,力所能及。

六,最好朋友,同事,亲戚组合。

七,生活基本都能自理,如果不能自理要有单独护工。协议要都明确。

八,要有一个人挑头,主持,这个人要有大局意识,德高望重,身体健康,驾驭奉献。


飞飞539


抱团养老相对于分散养老是未来的趋势,但在这里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是机构而非自发抱团,而且抱团的含义和表现也会不断更新变化。无论是正在制定自己养老计划的人还是想从事此行业的人,现在都值得对未来养老方式密切关注。

我国5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左右,老龄化趋势不言而喻,而目前整体的养老方式还比较单一,以传统的宅家各自养老方式为主,如果未来提升养老行业的水平和体验,规模化、集中化是必然的选择,这样才能降低成本、优化分享更加丰富的养老资源,也就是抱团方式,当然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式将会借助新的科技呈现出和之前不同的场景。

养老的类别主要有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三种,在家人陪伴照顾、环境熟悉、成本支出和健康娱乐资源获取等方面,三种类型各有特点,从国家的发展规划上看,总体仍以居家为主,社区和机构辅助;而养老的具体需求主要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金融服务和文化娱乐几个方面。

未来,具备多功能的养老机构建设,仍有较大空间,目前主要是保险和房地产公司在做,如泰康、恒大等已开始在各地建设养老园区、各种服务条件俱佳,并与其现有业务很好地融合,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又希望更多的照料、医护服务,现在考虑养老机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个人认为,居家养老的类型中,更会呈现出创新服务的空间和机会,针对养老的医护、生活、金融和文娱等具体需求,在任何一个垂直领域都可借助互联网等新的技术,针对养老需求,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用产品和服务将一个个原来分散的居家养老个体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化、抱团的养老网络,并发挥出网络自身的传播、影响、迭代等作用,形成一个个新的“抱团”商业模式。所以,对于居家养老的朋友,这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一般在开始时成本较低、服务较好,值得持续关注和尝试,让居家生活更丰富、体验更美好;对于打算进入此领域创业的朋友,可以在一个领域从小做起,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在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里,用趋势的力量加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


乐业老刘


抱团养老之我见

我与共和国同龄,目前正考虑着今后的养老问题。我认为抱团养老在今后几年有可能成为最受老年朋友欢迎的一种养老形式。其原因如下:

1.所谓抱团养老,就是大家聚在一块生活,其成员应该是大家相互了解并有同共语言的老熟人、老同事、老同学、老战友。互帮互助,同乐同享。

2.居住歺饮形式:可以参加目的地老年公寓服务机构或农家乐,包吃包住,无忧无虑。也可以在目的地租房,自己轮流买菜做饭,像居家过日子一样,自由自在。

3.居住时间可长可短:三个月、半年或全年皆可,也可中途加入或退出。

4.居住地选择: 民主协商确定,可推选出领导为大家服务。

以上个人认为是最佳抱团养老形式。如果抱团养老成员来自各地拼团养老,由于三观不同,生活习惯各异,成员须相互尊敬,宽厚豁达,以能温馨融洽,欢度晚年。


孺子牛1949


一半赞同一半观望,抱团养老都是要么儿女有工作很忙頋不上家中老人,而老人在经济方面还可以但是老人在家中比较孤单寂寞,抱团养老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困境,也是相同年级的老人相遇更能找到相同年代的生活话题而使孤单的心理获得慰籍;还有一部分是无儿女的孤寡老人,他们抱团养老也有许多新的问题产生如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理念不同还有经济消费观念的不同,而使抱团养老问题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