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 前 言 —

水木清華,眾秀所鍾。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百餘年來,清華大學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發展貢獻了無數人才,也為中國文化的綿延保留了一絲血脈。

於文化而言,功利未必比動盪優越多少。幸好清華還有這樣一些學養深湛之士:他們執教上庠,傳道授業,專精而通博,深得古典之精髓。同時,在傳統文化尤其是書畫領域,有著極高的成就,卻又淡泊自處,極見風神。他們是中國文化真正的守護者。

福建詔安,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書畫之鄉之譽。其書畫之風興於唐代,大書法家鍾紹京即曾仕宦於此,經歷代書畫家的辛勤耕耘,丹青耀眼,名家佳作層出不窮,至明代已臻鼎盛。清代道光、咸豐年間,謝琯樵、沈瑤池等詔安畫家群起,形成了冷逸淡雅的“詔安畫派”。

在國家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堅持文化自信的今天,在建國七十週年之際,清華大學十六位書畫藝術家的力作佳構,蒞臨詔安,將水木清華的厚重與靈動,從遙遠的北地帶到閩南,惠及南國的萬千觀眾。明代大文人楊士奇有“白雲三萬頃,水木共清華”的千古佳句,擷而名之,語帶雙關,亦虛亦實;本次展覽的追求、意義、乃至情懷,正在於此!

策展人:項堃

學術主持:劉石

藝術指導:杜大愷

開幕 | 01.18, 10:00

展期 | 01.18 - 02.09

地點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沈耀初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美林,1936年生於山東濟南。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世界華人協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委員會會長。代表作有:書法作品古文字集錄《天書》;巨型城市雕塑《迎風長嘯》、《大舜耕田》、《百鳥朝鳳》等;設計作品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航徽、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新航空飛機內飾、2008申奧會徽、2008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等。出版有:《山花爛漫》、《美林》、《豆蔻梢頭——韓美林人體藝術作品集》、《韓美林巖畫藝術集》、《閒言碎語》、《韓美林自述》、《前面是未知數》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美林 巖畫之一 49×69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美林 巖畫之二 49×69cm 紙本設色

二十多年來,我關注的目光緊隨著他。一路下來,我已經眼花繚亂,甚至找不到邊際與方向。一會兒是一片粗礪又沉重的青銅世界,一會兒是滑溜溜、溢彩流光的陶瓷天地;一會兒是十幾米、幾十米、上百米山一般頂天立地的石雕,一會兒是輕盈得一口氣就可吹起的郵票;一會兒是大片恢宏、變幻萬千的水墨,一會兒是牽人神經的線條,或剛勁或粗野或跌宕或飛揚或飄逸或遊絲一般的線條。一切物象,一切樣式,一切手段,一切材料,都能被他隨心所欲地使用乃至揮霍,他要的只是隨心所欲。

他的藝術是由三種基因編碼合成的。一是遠古,一個現代,一是中國民間。……因此說,美林的藝術既是現代的,人類性的;又是地道的華夏民族的靈魂。

——馮驥才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大愷,生於 1943年8月8日,山東龍口人。

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留校任教,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所長,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執行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大愷 嶗山夕照之一 41.5×29.5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大愷 青橘 29.5×41.5cm 紙本設色

今日世界社會道義與人之心性已成膠著,難分難解,道義須心性相攜,心性惟道義相助,道義與心性已成共謀,俾傳承與革新非水火之不容,其難在此,其樂在此,這第三個時期於今仍是初始。天下滔滔,存亡順逆,古尚不惑,何況如今。人心之不可違,時勢之不可違,惟樂觀其變,為仁為智耶。

——杜大愷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巨德,1946年出生,蒙古族。1970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3年任雲南美術出版社美術編輯,1978年考取龐薰琹教授研究生,研學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與西方現代藝術之比較,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學位委員會主席。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協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著《圖形想象》、《面對形象》,出版畫冊《劉巨德素描集》、《劉巨德中國畫作品集》、《劉巨德油畫作品集》、《劉巨德寫生作品集》、《劉巨德陶藝雕塑作品集》、《劉巨德扇面百圖集》、《渾沌的光亮—劉巨德藝術作品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巨德 壽桃 29×71.5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巨德 聽香 29×71.5cm 紙本設色

劉巨德常以莊子「渾沌」喻解藝術創造之路,其著眼點側重藝術創造的無限可能,藝術創造須憑藉藝術家本性,藝術創造又是難以規範,更是不可違心違性地改造定製的。古人論詩,有「氣以實至,志以定言,吐納英華,莫非情性」之說。劉巨德繪畫藝術之引人入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憑藉本性的自由發揮。在他的畫前,我們感受生命自然流動的韻律,感受畫家舒暢而又沉著的創作心態,那正是他所向往的自然萬物「投入心泉的倒影」。

——水天中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蘇士澍,1949年3月生於北京,滿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文物出版社名譽社長、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書法叢刊》主編、西泠印社理事。主編多卷本《中國書法藝術》、《中國法書全集》和百冊《中國曆代法書精品大觀》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蘇士澍 杜甫詩句 69×46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蘇士澍 自強不息 69×46cm 紙本墨筆

文學是人學,文學是一切藝術之母。書法作為藝術之中的一個門類,亦離不開文學。因之,文學和書法相互滲透,相得益彰。文學和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文化大視野中,書法和文學都是表現心靈情韻的藝術。書法受文學觀念和審美模式的影響,在藝術審美大視野中,書法與文學、繪畫、印章具有十分緊密的關係:詩文不僅是書法家最重要的表現內容,而且將豐富的情感內容外化到書法的情感線條符號中,使以線表情的書法成為中華民族深層心理的藝術形式,並稟有了獨特的文化意蘊。

——蘇士澍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玉良,1949年生於山東煙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龐薰琹藝術研究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會委員,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玉良 水墨造像之一 66×40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玉良 水墨造像之二 59×48cm 紙本墨筆

玉良最初學中國畫,後來又從事水彩、水粉,因為重視多方面的修養,所以後來所作水墨山水,意境筆墨很有內涵,為同行所稱道。

王玉良的路子比較寬的,因為他很早就關心史論,好讀書,又有紮實的水墨基本功,能夠深入傳統,同時注意信息。由於思想活躍,而不為傳統所束縛,借鑑西方,但不為西方所制約。他最近創作取材多為典型的文物遺址,或古老街巷。他的取景構圖有時參照攝影角度,但能與筆墨結合,新鮮而不勉強……同時我也有一點擔憂,即是:不要把自己的風格定型得過早,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引起一批追逐者;應該作為一個探索過程,則前面的路子會愈走愈寬廣。

——張仃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馮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教授。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馮遠 天邊 193×102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馮遠 心幡 268×146cm 紙本設色

馮遠屬於典型的學者型畫家,他酷愛文史,博覽群書,撰寫了大量學術論文和繪畫評論,不僅文筆流暢,詞采華茂,而且條理清晰,見解深刻。他作為學者型畫家睿智的地方,就在於他對學院寫實(寫意)、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三種繪畫,都能夠採取理性分析和科學批判的態度。立足於學院寫實(寫意)繪畫的基點,追求在古今中西融合的基礎上建構當代中國人物畫體系的藝術理想,是他相對恆定的價值判斷標準。

——王鏞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戴順智,1952年生,北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戴順智畫集》、《戴順智線描集》、《線描造型藝術》、《戴順智小品畫集》、《戴順智肖像作品集》、《戴順智水墨畫集》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戴順智 牧牛童之一 59×48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戴順智 牧牛童之二 59×48cm 紙本設色

和牛之間的這種重構關係,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非常喜愛,而且是樂於傳承的一種品格,這種內在美是沒的說的,那麼講究形式的時候,就體現出藝術規律,在他的作品裡邊,可以看出學院派的藝術家,他的強項,他的優勢,畫面上的疏和密,濃和淡,墨和色,這些之間的對比關係,組合構成關係,這是藝術規律,這是藝術技巧,他在這一方面,是用心研究的,經得起推敲的,他在用色,他在構圖等方面,包括造型等方面的探索是非常大膽的,都有很大的突破,他的畫既來自傳統,取法宋元,同時又極具現代感,他的牛,和李可染,黃胄的牛截然不同,相比之下,他的牛生活氣息更濃,畫面氣氛更真實,更細膩,也更感人。

一一劉曦林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唐緒祥,1955年生於廣西陽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金工藝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傳統工藝研究協會理事,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編委。多次在國際國內舉辦和參加展覽,多次出版個人畫集,藝術理論專著曾榮獲國家一等獎與特等獎。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唐緒祥 山水之一 68×68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唐緒祥 山水之二 68×68cm 紙本設色

剛開始看唐先生的畫,多少有一種“滿”的感覺。“滿”處理得好,是一種氣勢,處理不好,便是“塞”。中國畫講究構圖上的“留白”,“留白”既能讓作品產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空靈效果,更有整體上“計白當黑”的美學要求。所以,不斷深入地賞讀唐先生的作品後,眼前始終都有幾朵祥雲輕輕地飄過,這委實是他的高明之處,這幾朵標誌性的白雲,既成就了畫裡的氣眼、又補充了“留白”。這就極好的解決了“滿”的問題,讓“滿”留白,讓“滿”透氣!

——鍾廷良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敬偉,1957年生於瀋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有《中國畫的意與色》、《中國畫質地表現》、《韓敬偉畫集》、《國畫寫意山水繪畫手稿》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敬偉 林泉清幽圖 50.5×40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韓敬偉 天清遠峰出 40×50.5cm 紙本設色

韓敬偉不獨在“行萬里路”中磨鍊自己,又喜讀群書。他和他的同代人同樣喜讀卡西爾、蘇珊朗格,卻又嗜讀老莊哲學和古代畫論。所以,他在傾向於現代時不忘民間,在20世紀90年代國學回歸的熱潮中,又做藝術的大幅度調整——題材上向山水畫的集中,形式上向傳統筆墨的迴歸,並於世紀之交趨於成熟。在那些繁皴密擦的滿構圖上,穿插著墨霧、祥雲、老屋、色樹和裝飾性的田壟節奏,墨與色、枯與潤、密與疏交錯諧和於他喜愛的黃土高坡上。

——劉曦林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魯曉波,1959年生於湖南,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科協全國委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設計產業聯盟理事長。出版有《數字圖形界面藝術設計》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魯曉波 鷹 136×68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魯曉波 小趣 68×136cm 紙本墨筆

當我見到野生丹頂鶴的時候,它動作舉止的優雅和翩翩起舞時的儀態萬千,讓我深受感染;除了它呈現的那種美的姿態以外,它還象徵著純潔和高尚的美德,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鶴也有長壽、高潔之意。在我深入瞭解鶴的過程中,我發現,鶴在當今的生活環境並不是很理想,我們現在想要觀察到鶴,拍到鶴必須要到一個生態環境很美好的地方去,所以對鶴情有獨鍾也是因為自己的一個情懷,就是希望能通過畫鶴,表達我對自然生態的一種嚮往和對目前環境問題的一些思考,希望以此喚醒更多的人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如今,雖然我專注繪畫時間有限,但我很珍惜自己有這樣的情結和創作衝動。我想,這就是一個人對理想的執著吧。

——魯曉波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臨,1959年生,吉林白山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重彩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現代工筆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外聘教授。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臨 惠安女之一 41×32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臨 惠安女之二 41×32cm 紙本設色

我的創作總體上趨於清新、淡雅,“透出淡淡的書卷氣”,這正是我努力探索的美學風格。對色彩的追求歸於恬淡、含蓄、內斂,努力營造和諧、“純’”、“靜”的審美樣式。我在工筆畫色彩處理中,主觀因素極強,一般不按客觀真實再現,追求色階和純度的微妙變化,在淡色系中找變化,注意處理墨與色的互補關係,墨色薄透靈動,色彩清純典雅,生機中不乏凝重,強化高雅和灰度的平衡關係,營造自己的色彩理念,釋放獨特曼妙的情懷。

我嘗試在傳統神韻與現代形式語言中尋找新的工筆畫造型語彙,使自己作品既保持傳統的承傳基因,又不失為自由的、意向性的甚至超越邊界的個性化形態。

如何尋找新的突破,如何在審美意識、表現形式、技法與精神品格上釋放現代情懷似乎是當代工筆畫家探索和思考的新維度。無需絞盡腦汁地去創造若干種“新技法”以圖醒目,更切忌在製作上“玩花樣”而背離工筆畫的本體。有意味地創新和融合是催生現代工筆畫的孵化器,旁徵博引是豐富這一古老畫種的科學態度。少些“粉飾”,去掉“雕琢”,不為“取悅”,留下真實體驗,讓畫面表達自己的境界,融入自己的精神,而外化為個人品格。

——劉臨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陳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當代藝術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仃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及論文發表於《美術》、《文藝研究》、《裝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美術報》等刊物與報紙,出版多本學術專著及個人畫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陳輝 晨寺鐘聲 26×67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陳輝 堤岸誰家煙雨中 26×67cm 紙本墨筆

他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寧和靜謐的無人之境、悠遠雋永的形式韻致,使他逐步形成了獨有的風格特徵,在每次畫展眾多的作品中脫穎而出,而且以它鮮明獨到的視覺形式奪人眼目。

在陳輝的筆下,一是解決了畫面虛實和大塊黑白灰對比的圖式效應;二是解決了繪畫作品內涵中歷史文化與當下的時間、空間含義;三是使作品的主題內容通過虛實相間的整合再造,突顯了傳統文化精神與審美趣味相諧的濃厚氛圍,引人入勝、發人遐思,意味繞樑。

——馮遠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石,1963 年生,四川大邑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研究,曾在美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多國高校任客座教授。出版有《書法與中國文化》、《蘇軾詞研究》、《有高樓雜稿》、《有高樓續稿》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石 捨得 46×69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劉石 萬里江湖一葉身 69×46cm 紙本墨筆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它的奇妙也許就在這裡:書法是寫字,人人都會寫字,卻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書法有技法,技法的掌握雖不容易,更難的卻是技法之外的學識涵養。蘇東坡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代表了古往今來典型的文人書家對書法藝術的認識,也應當成為當代愛好書法的學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劉石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入選國內各屆重大美術展覽並多次獲獎,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與個人收藏。出版專著、畫冊多部。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巍 雪霽涼山州 190×180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王巍 九月涼山風 210×195cm 紙本設色

王巍接受過嚴格的學院派繪畫基礎訓練,基本功較強、悟性好,再加上多年的速寫、素描、寫生、創作的勤奮實踐,具備了紮實的寫實造型能力,王巍筆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健康陽光的,沒有病態、做作的成分,這跟他純真樸實的性格和他對畫中人物生活的體驗分不開的。他作品中線條的韻律、節奏、張力都煥發著大氣磊落的氣息,在筆墨背後使直觀的形象轉化為有生命特徵的意象形式。他具有組織大場面多人物大型創作的駕馭能力,並且是一位多產的青年畫家。他的藝術天賦與造詣在他的同齡人中是較為突出的。

——馮遠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鵬飛,1970年生,遼寧人。曾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現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14年起擔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美術學院書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清華大學教工書法協會會長。自幼習書,雅好書畫收藏與鑑賞,業餘從事民國美術史研究,出版有《百年清華學人手跡選》、《姚茫父先生編年事輯》等。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鵬飛 臨清華簡 69×69cm 紙本墨筆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杜鵬飛 且誦好詩供素飲 69×69cm 紙本墨筆

吾亦愛吾廬,時還讀我書。

撫琴梅雪後,觀鶴桂香初。

好飲良朋遠,耽詩古硯疏。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杜鵬飛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丁葒,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獲中國青年國畫家大展銀獎、全國第二屆工筆畫大展銀獎、世界遺產大會國際書畫大賽展銅獎等榮譽。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成都現代美術館、溫州市美術館、年代美術館、香港Anna Ning Fine Art Gallery收藏。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丁葒 酴釄為枕睡為鄉 58×110cm 紙本設色

白雲萬頃——清華大學十六教授書畫展詔安開展!

丁葒 四分之一 121.3×130cm 紙本設色

丁葒生長於江南水鄉,從中國美術學院附中到國美的國畫系,後又在清華美院讀了碩士,再到現在的博士,直至留校任教,一路走來,既經歷過嚴格的西方美術造型訓練,也體驗到了中國畫筆墨的趣味。

清代惲南田曾說:“寂寞無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丁葒的作品既有清澈高曠的《水上煙》,也有繁花錦簇的《神秘園》。但所有這些景色盡被作者籠罩在一片清淨脫俗的寂境之中。

當我們走入這寂境,感覺到時間在她的畫中凝固。身處喧囂中的我們看著畫中的他們,彷彿注視著內心中的自己,看到那已經久違的安寧和寬廣,瀰漫開來。在我們的心靈曾經棲息過的地方,依稀喚起許多年前的記憶--許多先輩們曾經相信和執著過的東西。

也許會有那麼一天,她的藝術會帶你進入永恆之境。

——張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