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常聽德雲社的觀眾一定會對“要想學得會,先和師父睡

”這句話有印象。

這幾乎成為了德雲社的一句名言,每個徒弟一說到老郭這句話肯定被引用。這其實是一句老話,要知道教會徒弟可就餓死師父。

養家餬口的本領又能輕易教給別人呢,鴛鴦繡取憑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相聲絕對是一門博大而精深的藝術,除“說、學、逗、唱”以外雙簧、口技、數來寶、捧哏、逗哏、單口、對口、群口都是要求掌握的。而能夠精通一兩樣的就是名家了,三四樣的絕對是大師。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比如“單口大王”劉寶瑞、“麒派大師”侯寶林、“笑話匣子”張壽臣。樑子、使活都是技術,同一句話一個人說會響,換一個人說就可能涼了。

就連要捧紅一個“角兒”都是有技巧的。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在相聲界一個人如果要被師父捧成

“角兒”,那關係估計比親兒子還要親。何雲偉、曹雲金、閆雲達、張鶴倫、岳雲鵬、大林都被老郭“扒馬褂”的方式捧起。

《扒馬褂》究竟有什麼魔力?會成為捧紅德雲社眾位角的重要方式。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扒馬褂》本來是一個群口,由甲乙丙分飾三角。

甲為貪小便宜,巧舌如簧之人;乙是中間人,戲份不多;丙的定位是自視甚高,鬼話連篇

主要看點是丙扯謊的離奇和甲圓謊的巧妙。而德雲社願意把力捧的角兒放在“甲”的位置上。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丙”的位置會給人極不靠譜的感覺,會影響“角兒”在觀眾心中的形象。自視甚高也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而“甲”的角色要,雖然貪圖小便宜,這樣反而更接地氣,不會給人厭煩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人設”。看他替“丙”圓謊的情形不僅會令觀眾發笑,甚至會引起觀眾的同情心理。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這個群口一般是由老郭、謙大爺帶著徒弟說的。這就像老師經常說的,這裡是重點哪裡是重點一樣,這是老郭在給我們劃重點。德雲社百十來號人,每個觀眾的關注點也不一樣。要把所有的觀眾目光彙集在一個人身上,就要用德雲社兩個最大的IP把“角兒”帶出來,提高他的曝光率,蹭一下熱度。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雖然主要戲份在“甲”,要把爛熟於心的詞像“撲盲子”(周雲鵬表演方式)一樣說出來。其實量活兒的人尤為重要,量的好包袱才可以使出來。兩位師父要為“角兒”掌握節奏與方向,甚至用其豐富的表演經驗去救場。兩個師父給了表演足夠的張力,才會增加“角兒”在觀眾心中的印象與喜愛程度。

“甲”的戲份本來就很多,兩位師父不給面時的“怒”,佔了便宜的“喜”,圓謊時“急中生智”

。這是給“角兒”展示才華最好的機會,演好了就會是一個生動、有層次的角色。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不只是德雲社,相聲前輩也是這樣培養新人的。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在捧他們共同的大徒弟馬季先生時也用了《扒馬褂》的套路,小嶽嶽在捧他的徒弟時也不例外。

德雲社“捧角兒”有多重要?看看《扒馬褂》就知道了!

如今的時代不再是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時代,倒像是離開師父餓死徒弟的時代老郭是對相聲抱著多大的赤誠,對徒弟又是何等的情義才把金針度與人?師父再有手段、方式也算外力。

殊不知迷者他度,悟者自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