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欧阳修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的一首词,末句被誉为:不厌百回读

提起姓“欧阳”的文学家,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文章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在文、诗、史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著作流传后世,可见其博学多才。欧阳修在宋词的开拓上也有极大的贡献,他写过很多词作,对后世词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介绍的这首词,便是欧阳修影响力极大的一首。这便是《踏莎行》,欧阳修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同时,在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一首也是十分知名的代表作。

欧阳修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的一首词,末句被誉为:不厌百回读

此词的主题是离愁别恨,上片主要突出游子的离愁,下片主要突出思妇的别恨,上下片结合,从游子和思妇的两个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离别这一主题。全词意境优美,构思新奇,为我构造出了一种情深意远的绝美意境,是欧阳修最好的作品之一。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片开头三句写春天游子所见的景象,“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溪山行路图。旅社边的梅花早已经开过,现在只剩下几瓣残红,而溪桥边的柳树刚刚抽出了新嫩的绿芽,远行之人,此时正在这春风送暖、春草渐生的环境中拍马赶路。词人为我们选取了早春最具代表性的几件事物,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极美的早春行路图景,或动或静,不一而足,但是时间、地点、气候、人物无一不备,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

欧阳修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的一首词,末句被誉为:不厌百回读

如果说开头三句只是如蜻蜓点水一般暗示了离别,那么三、四句便直写出来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离开了所爱之人,所以离愁会随着离开的时间和距离而越来越浓厚,就像词人此时看到的这一江春水一般,迢迢不断,无穷无尽。这两句是借景抒情,而且是即景而成,自然贴切,蕴含无尽的柔美。

下片开始转而描述思妇对于游子的思念之情,“寸寸柔肠,盈盈粉泪”,以寸寸来形容柔肠,以盈盈来诉说粉泪,为我们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思念的深切缠绵,而词人知道相思是无法排解的,所以他遥劝爱人,“楼高莫近危阑倚”,思妇希望登高望远,看到游子的行踪,但是他们都知道,这只有徒然,只能更增思念,游子的体贴和嘱咐,足见爱之切。

欧阳修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的一首词,末句被誉为:不厌百回读

可是思妇还是禁不住想要登高远眺,而且已经登上高楼了,所以末二句写思妇所看到的景象,“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满眼所见,只有一片萋萋的芳草,而在远处视线的尽头,是隐隐的春山,但是所思念的人啊,却远在青山之外。但是,虽然眼睛看不见,心却能够思念到,此时思妇的心,怕是早已经飞到了天涯海角,飞到了所爱之人的身边了吧!此二句情真意切而又哀怨欲绝,令人不忍卒读。

欧阳修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的一首词,末句被誉为:不厌百回读

欧阳修的这首名作,写游子也写思妇,通过景物引出情思,层层递进,从两个角度将离愁别恨展现的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意味深长,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难怪卓人月评价说:“行人更在春山外”,不厌百回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