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限薪令也影响归化球员和外援,中超2025年前扩军至18队,这样对国足未来会好吗?

用户3680785518826011


随着2019赛季中超联赛即将结束,中国足协近期也开会商议政策调整,而记者肖赧近日就爆料,目前足协已经落实了未来国内联赛扩军一事,在2025年之前,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都将会有更多球队参与赛事角逐,而目前中超有16支球队参与,未来将会增加2支球队,逐渐与欧洲顶级联赛靠拢。

(中国足协)

有更多的球队去争夺联赛冠军,对于联赛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利好的,中超作为国内最顶级的联赛,增加2支球队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不仅可以提升联赛的竞争力度,还能让更多本土球员参与进来,未来国家队筛选国脚的时候,参考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这无疑是一件利好的决策。

不过,中超联赛并非一般球队玩得起,有没有俱乐部有野心冲击中超联赛,也是一大问题。

(中超联赛)

除此之外,足协也正在讨论即将推出的“限薪政策”,无论是本土球员,还是归化球员,都很大可能会受到限薪政策的制约,新签订合同的球员,薪水会有一定幅度的减少。逐渐将球员的薪水降低,也意味着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未来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除了留洋别无他选。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球员“走出去”,而不是留洋镀金回来大肆赚钱。

(留洋小将胡睿宝坐拥千万年薪)

虽然足协现在才来调整政策有点晚,但也没办法,如此不健康的风气,必须大力整改,否则只会不断祸害下一代,未来好的苗子只会越来越少。

必须营造一个艰难的环境,才能够让球员奋发前进,想办设法提升自己的水平,未来的本土球员才能让我们看到希望。

而现在的金元足球,高薪球员轻轻松松就日进斗金,如此安逸的环境,试问里皮还怎么敢依靠他们冲击世界杯呢?


绿茵集中营


据悉,中国足协将出台国内球员的薪资水平的最新规定。也就是中超各俱乐部的国内球员,最高薪资(税前)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我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目前中超球员的薪资是被某些俱乐部炒高的,他们为了得到(吸引)某个优秀球员,将薪资定在了高于其他俱乐部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这些俱乐部为了能留住该球员,也不得不将整体的薪资都提高。如此一来各俱乐部都开始仿效,这也就成为今天这样的天价薪酬。

限薪令出来以后,也直接影响着归化球员和外籍球员。短期内会有直接影响的是,吸引不了一些大牌再来淘金。但对各俱乐部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它会促使各俱乐部的引援更理性化,引进球员也会找性价比高的和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2025年前中超将扩军至18只。我认为是件好事,而且越快越好。

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球员的比赛场次,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战锻炼,更能为国家队挑选人员,提供更多的人员选择。

另外提一个建议,就是升降级的队数可不可以增加到三个。让中超的倒数第三名和中甲第三名,打一场附加赛来决定最后的升降。




赵国俊5


中超早就该扩军了,现在参与的球队还是有点少。中超现在热钱非常多,参与的企业热情都非常高涨,造成了如今球员工资飞涨的局面,这并不是企业想看到了,谁也不想每年投入几十亿都打水飘。

企业都在被动投入,足协限薪早就该出台了,韩国和日本联赛也有限薪令,只不过他们的工资比我们少太多了,人家顶级球员工资才合人民币300万左右,而我们限薪居然顶薪还有1000万,这是什么概念,一家小型企业一年的收入可能也没有这么多,一个踢球的居然一年能挣1000万,钱来得太容易,就造成了他们懒惰的现状,没人愿意再为国家队效力了,为给钱的俱乐部效力才是他们愿意做的。

个人觉得中国球员也要和日韩球员看齐,工资上限也应该在300万,对外援也应该限薪。实际上外援才是球队工资输出的大头,像塔利斯卡这样的欧洲的二流球员在中超居然能拿世界级前几名的工资,拉维奇刚来的时候他的工资据说是天价,快赶上梅西了。看看现在华夏幸福,也是苟延残喘,掉血太多了。足协合理的限薪也是在帮助企业,帮助联赛健康成长。

这些制度足协说会在联赛结束后公布,到时候会出台正式的制度,这对中国足球是有利的,通过这些合理的制度,联赛会越来越好。


黄金后腰


不管是限薪令还是中超扩军都是好的政策,但好的政策还是要看落实。中国足球⚽️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工程,就像国家努力缩减贫富差距一样,要照顾到“贫困”的球员,毕竟足球需要根基,不是光靠几个能较强的,还是要重视普遍性的,更需要整体、本质质量的提高。

限薪只是一种方法措施,其内在还是国家需要性价比高的球员,真正自愿为国家荣誉而付出,而拼搏的人,把自己踢球不仅当为职业,更作为事业的球员。中国足球需要“普遍撒网,普遍培养”!


阿琨眼睛


中超限薪和扩军,包括归化和外援政策的一些调整,都是联赛和国内足球上层生态环境的变动,出发点是为了中国足球尤其是男子足球的发展,但是不是就会让国足变好,还要看实际效果。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几乎所有与联赛有关的决策和规划,其实最终的目标,不都是为了国足的成绩能得到提升?

不说别的,引外援、发展中超球市、强制上U23球员、归化。。。这些举措,其实都是为了让中超繁荣、让球员有成长的好环境、让我们选拔国家队成员时能可选性更多。。。最终有效提升国足的实力和成绩。

结果怎样?只知道球迷们看球的笑脸,始终是轻松愉悦的少,沉重迷茫的多。

不是说足协的努力不对,只是认为,既然是足协挂帅国内足球尤其是国足的方方面面,那么,努力不努力当然是第一考量,方法对不对,更是需要得到监督和事后追责。

限薪能刺激球员努力提升和外出留洋打拼、扩军能让足球参与者更多、归化和外援政策的调整会让这些更适合中国足球。。。这些,都让人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

但是,不管这些政策出发点有多好、实行过程中是朝令夕改,还是持之以恒、个人认为,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责任:足协推出一项决策,能有人为之承担责任,这才是第一要素。

唯有这样,我们的这些出发点堂而皇之的政策,才会更科学、更让人期待:就像里皮这两年在国足层面的折腾,最后让全国球迷痛骂国脚就不了了之,这就让人看不到希望!


瓢泼而下的冰水


经历了世预赛客场负于叙利亚,里皮愤而辞职的风波之后,中国足协痛定思痛,下决心乱世用重典,实现球员限薪,联赛扩军的重大目标。

中国足球的军备竞赛,始于恒大,终期未有,在于投资人的动机。短期内广告效益,长期是政策投机,如果按正常商业逻辑来看,行业协会是不应该参与俱乐部自身管理的。

但中国的国情确实不同,放之四海皆准的西方自由经济学理论在国内从来都是垃圾理论。中国治理的特点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点在足球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足协限薪前兆!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现状,中超平均工资是国民平均工资的160倍,高居全球联赛第一,而国足成绩仅排名全球第68位。中超明显进入了性价比超低,泡沫泛滥的那个阶段。因此球员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年轻球员坐拥高薪不愿意出国深造,甚至于有经纪公司"出口转内销",扰乱各级国足正常选拨的情况出现,都是这种现状衍生出来的一些恶果!

恒大外租名宿的年薪引起争议,名闻天下的恒大球探在哪?

足协乱世用重典,顺应了民意,但会不会"一统就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足协的治理能力根本搞不定足球商业大佬,最后能不能治本,我持质疑意见。

政策既然制定,当然要内外援及归化一视同仁,超国民待遇在国内舆论场已是人人喊打,没有市场了。

至于中超职业联赛扩军,中超扩充到十八支,中甲扩充到二十支,中乙扩充到四十八支,我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这么看重联赛扩军,是因为我们要迅速扩充职业球员的基数,增加青训人才的出路,有助于青训小球员的培养。中超增加两队,高质量联赛增加四轮,加上足协杯,基本上保证了高水平联赛必须的强度和密度,有助于球员水平的提高和俱乐部的商业运作。中甲及中乙扩充,有利于俱乐部的区域普及,尤其是中乙,采用分区域主客制+决赛主客制,允许高水平中超、中甲二线队参加,能更多的培养年轻球员,更大地普及带动足球落后地区的足球氛围。具体到球员质量问题,俱乐部运营问题,自然会有市场来调节,相信在青训体系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现在的问题是,2025年太久,只争朝夕!


文湘一


智道11月21日讯 足协官方发布了暂缓国内职业球员签订工作合同的通知,这是“限薪令”来临的征兆。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防止金元中超让本土球员失去上进心,但“限薪令”只是缓解这一症状的下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彻底放养中超并扩军方为上策,原因如下:

第一:据悉,“限薪令”将会在2020赛季实施,中超本土球员的税前年薪上限为1000万元人民币,而参加2019年亚洲杯和40强赛的国脚可增幅20%。这意味中国男足国脚在“限薪令”之后仍可以拿1200万元的年薪,国内拿着千万年薪,过着安逸的生活,还有哪位国脚愿意去留洋,以目前国脚的能力在欧洲能拿100万元年薪就不错了。国内球员年薪封顶,那么归化入籍球员封不封?外援封不封?国足目前5大外援入籍球员(艾克森、阿洛伊西奥、阿兰、高拉特、费尔南多)均已经与恒大签下高薪大合同,艾克森的年薪就超过5000万元,这些球员需不需要封顶?这对今后新入籍的外援也会产生影响。还有中超球队最大支出还是外援的薪水,比如上港的胡尔克和奥斯卡,恒大的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足协单单限制本土球员的薪水,远远不能制止金元中超的继续蔓延。

第二:限薪只是解决表面的问题,若中超球队开出高额的赢球奖金又该怎么算?只有让市场决定球员的价值,才能真正的限制金元中超,那就是放开外援名额限制,彻底放养中超,并扩军。如果中超可以放开外援名额限制,本土球员的身价和薪水自然而然一夜回到甲A时代,各中超俱乐部会选择务实的非洲、南美球员或欧洲球员,会挖掘各大洲的年轻外援,而本土球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能力不行的请去中甲、中乙。中超仅16支球队,每赛季降级2支,这远远不够,球员比赛少,薪水多,足协应该扩军中超,最好学英超西甲20支球队,密集的比赛更加能锻炼球员,多几支中超球队可以带动中国足球气氛。


老拿推荐


限薪令不但是对归化球员还是外援,加上国内的部分球员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是毫无疑义的!

国足扩军至18支球队,是势在必行!我认为,扩军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利大于弊!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限薪令的产生的后果

这个限薪令,对于国内俱乐部想继续引进世界级的大牌球员无疑是设置了一道门槛,按照限薪令的标准,产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以后在中超的赛场上,我们将再也看不到世界顶级的球员在场上驰骋的身影了,因为现在世界上顶级的球员年薪可远不止这个数。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限薪令是从下一赛季开始实行,这个从足协发出停止新赛季球员续约和签约的通知就可以知道。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但假如之前已经和俱乐部签订合同的又怎么算?据报道,恒大的大腿外援保利尼奥和俱乐部签的合同就是到2023年,难道这些合同早已有约定年薪的球员,合同要重签吗?

那么问题来了,估计好多个俱乐部有很多球员的合同都是之前签订的,如果撕毁合同重签,合同的违约金可不少,这笔违约金是俱乐部承担呢还是中国足协承担?



其次,关于中超扩军的问题

为什么要扩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五大联赛的情况,在五大联赛,除了德甲是十八个球队之外,其他四大联赛都是二十支队伍。

中国幅员辽阔,一个超级联赛仅仅只有十六支队伍无疑是太少了,这对于提高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还有一点就是与中国球市的火爆完全不匹配。



现在中国足球的球市火爆,中超扩军,增加了比赛场次,这对打造一个地方的城市名片和促进足球经济的发展无疑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有时会插手联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了!(天津泰达不能降级的故事大家听说过了吗?)

因此,对中超扩军,相信也是地方政府和很多球迷喜闻乐见的,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这么好的事情干嘛要拖到2025年才实施呢?

各位球迷我说的对吗?你又是怎么看的,欢迎发表一下,大家一起探讨。


长发波圣


这一举措很赞。限薪令对外援、归化球员一视同仁,也是中国足球深入推进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最迟在2025年,中超联赛、中甲联赛、中乙联赛都将完成扩军。具体的规模为:中超18支球队、中甲20支球队、中乙48支球队。看上去职业球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但实际上这样的规模才是当今世界足坛的主流要求。只是之前因为球员普遍的高昂工资,很多职业球队无力生存、组建,才限制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规模。如今限薪令一推行,职业球队的运营成本大大下降,也会有更多足球运动员、社会资本注入,为中国足球添加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