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讲真的,好的电视剧真的很能打动人心,六六关于房子的两部电视剧,我都看过。《蜗居》中,海萍两口子为代表的小人物为了房子的无奈,到现在我依然能清晰的记得。而绎宋思明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又是那么的肆无忌惮。整部电视剧,真的很震撼当时的我,虽然那会我没有有买房子的需求,但是还是让我心里留下了些许阴影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今年刚开播的《安家》。却又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我。不管是这部剧关于社会小人物的工作描写,还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家常理短,总能在我的心里找到共鸣。也许是因为我们已经成长,我们的关注点也跟着我们的成长,变得更为细致,我们心里也多了一些细腻的感性思维。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大家今天就来看看《安家》中的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都是农村家庭。都很平凡,但一个相当的另类,一个却是很普通。这就是包子铺的严叔一家,以及房似锦和潘贵雨一家。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严叔一家很普通是因为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父母辛辛苦苦的工作挣钱,为自己的子女铺垫好一切,任劳任怨,不求汇报。大家看严叔老两口,经营着早餐店每天凌晨就起来做包子蒸包子,一直要忙到下午或者晚上。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没有休息日,没有早九晚五,没有定时上下班,甚至到老了的时候,也没有养老保险,没有退休金可以领。他们的一切都给了自己的儿子,到老了的时候也只能依靠儿子。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潘贵雨呢?也一样,为了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自己的小儿子,他们家的小五,房似锦唯一的弟弟也是心甘情愿的付出。都还没有工作,就为儿子买了房子,甚至还要为儿子还房贷。如果大家不知道真相,或者只是单方面的去看她,还会觉得这样的母亲真是无私。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但她这样单方面的付出,却是建立在她的四姑娘房似锦的痛苦上。她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买房子付首付,逼着房似锦给钱。房似锦没有钱就逼着去借,房似锦欠着翟副总的钱,被翟副总逼着做一些她不愿意做的事情。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潘贵雨,可以为了钱,跑到房似锦的们店去闹,让房似锦好无颜面,可以堵在房似锦的房子门口闹,让街坊领居看笑话。可以毫不考虑的接受张乘乘的恶意,差点让房似锦丢掉工作。在徐姑姑的劝诫下都毫无作用,还是在自己的儿子得到了房似锦的许诺后才答应录视频澄清事情。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这两家的父母有着一个同样的共性,都是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为了房子背上几十年的债务。

严家夫妻,选择苦自己。虽然徐姑姑建议过让他们买房的时候做一部分贷款,但考虑到儿子刚工作,不愿让儿子承担,所以选择了全款购房。并且在儿子儿媳的诱惑下在房本上加上了自己儿媳的名字。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结果,就像徐姑姑的担心那样,他们的好意并没有换来儿子儿媳的同心和孝顺。辛辛苦苦的买了房子,装修好后,让儿子儿媳先住进去,老两口准备等自己的出租房到期以后再搬过去。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等他们房子到期以后,准备搬家的时候,亲家母住进去了。他们敲门的时候,来开门的亲家母俨然以主人自居,儿媳妇看着他们大包小包的直接甩脸子,理都没理他们。儿子更是用言语将他们拒之门外。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两个白眼狼,在骗老人加名字的时候那嘴甜的,到房子到手以后就翻脸不认人。老两口也是太实诚,为什么当时买房的时候不加上自己的名字。好歹是自己华全款买的房子。到了最后还是安家门店的各位帮助了老两口,在老两口搬到工业园区去的时候,他的儿子儿媳尽然没有去送。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严家夫妻是慈父慈母,有着善良的本心,所以最后的结局,仍然是在宽慰自己,并没有过多的去抱怨。

但潘贵雨却不是个善茬,她对儿子的爱和付出,纯粹的是建立在自己女儿的痛苦之上,建立在不断剥削房似锦上。她对房似锦是没有任何爱的,小的时候要把房似锦淹死,大了要读书了,又不让房似锦读书。到了最后房似锦小有所成了。就无休止的索取。

她为了儿子可以不要任何脸面,可以不给女儿一点生机。这样的母亲,一面慈母,一面强盗。对儿子无谓的宽容,对女儿无止境的刻薄。

安家:严家和房家父母,同样的共性,潘贵玉更显自私

严家夫妻有着中国普通父母那样的宽容,忍耐,和委屈。而潘贵雨,却是母亲中的另类。虽然他们有着一样的共性,却在一体两面的不同极端之上展现人性。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