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國資委明確“管資本”手段:優化監管方式、實行清單管理、分類授權放權

11月27日,國資委發佈《關於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有資產監管職能轉變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緊緊圍繞“管資本”這條主線,從總體要求、重點措施、主要路徑、支撐保障四個維度,以管資本為主加快推進國有資產監管職能轉變。

同日,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政策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改革舉措。

国资委明确“管资本”手段:优化监管方式、实行清单管理、分类授权放权

堅持放活與管好相統一

《實施意見》要求,轉變監管理念,從對企業的直接管理轉向更加強調基於出資關係的監管。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進一步釐清職責邊界,依法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其他直接監管的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將應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於企業,將延伸到子企業的管理事項原則上歸位於一級企業,確保該管的科學管理、決不缺位,不該管的依法放權、決不越位。

《實施意見》強調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在明確管資本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同步調整優化監管方式,實現監管職能與方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增強向管資本轉變的系統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以國資委權力責任清單為基礎,釐清職責邊界;以法人治理結構為載體,規範行權履職;以分類授權放權為手段,激發企業活力;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重點,提高監管效能。

翁傑明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進一步明確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改革舉措。針對《實施意見》明確的方向和路徑,細化工作措施,確保管資本重點任務落實落地。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撰文指出,我國國有企業已經進入了資產資本化、股權多元化的新階段,傳統“管人管事管資產”模式在監管內容、監管對象、監管方式等方面都迎來明顯挑戰和壓力。

文章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未來的市場主體構成將呈現“紡錘型”結構,“純國有”或“純民營”的企業比例將不斷縮減,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將成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目前在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已達70%。除競爭性領域外,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正在有序推進。

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如何突出管資本?《實施意見》指出,加強資本佈局整體調控,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功能作用。統籌國有資本佈局方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規劃,構建全國國有資本規劃體系。著力優化資本配置,堅持出資人主導與市場化原則相結合,大力推進國有資本的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佈局。通過強化戰略規劃和主業管理、制定投資負面清單、核定非主業投資控制比例等方式,引導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有效盤活國有資本。

此外,強化資本運作,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建立完善國有資本運作制度,加強國有資本運作統籌謀劃,加快打造市場化專業平臺。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作用,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作等,推動產業集聚、化解過剩產能和轉型升級,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優化國有資本運營,通過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培育孵化、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方式,實現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加強產權登記、國有資產交易流轉、資產評估、資產統計、清產核資等基礎管理工作,確保資本運作依法合規、規範有序。

記者注意到,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目前央企中已有21家投資運營公司,佔到約1/3。

2018年,全國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10.4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總額58.7萬億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佔比均超過60%、利潤總額佔比超過80%。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