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幕后英雄 闪闪星光——高邑县医院王紫涵

王紫涵,女,高邑县医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党办室主任、人力资源科科长,1988年03月出生,2006年07月入党,2008年8月到高邑县医院人力资源科工作。工作11年以来,曾荣获高邑县优秀党支部书记、高邑县十大杰出青年、三等功奖励、记功奖励,连续两次荣获河北高邑演讲艺术节一等奖,多次获得县级嘉奖,并成功获批一项国家专利。自1月21日疫情布控以来,王紫涵同志不惧风险,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抒写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一、“战地记者” 迎难而上

新冠肺炎疫情的汹涌而来让无数的白衣战士、军人、警察、建设者们逆行而上,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人”。然而,还有一群人,他们虽然不是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抗疫一线工作者们最美的样子,为抗疫奉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一线同伴们最坚实的保障。王紫涵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特殊时期,宣传和监察这一块交给你,医院相信你!”

“好!”简单的一个好字,没有畏难,没有惧怕,撸起袖子往前冲。

医院、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支援武汉人员家中、隔离病房,王紫涵的足迹遍布在县医院防疫一线的各个角落。她用手中的笔和相机把这些最美丽的瞬间都记录了下来。只要有医务人员坚守的地方王紫涵都会不惧危险地去采访拍摄。疫情刚刚发生时,县电视台到发热门诊采访,这个红区有严格的进出制度,最终她只能和电视台一名人员一同进入,等录完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出来,摄像大哥说:“姐,咱们也算是过命的兄弟了。”一句过命的兄弟,不需要太多的阐述。

支援一线的战友们叫她“知心小姐姐”,有时在武汉遇到问题,晚上11点一个电话打来,可能谈到12点,可能聊得时间更长,“没事,我把他们送上飞机,现在能为一线人员做点事情,觉得踏实。”“缺东西了,医院给寄过去;家里有事了,放心咱们家里的兄弟姐妹去。”她自己笑着说:“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咱们支援武汉三名战士的‘老阿姨’”。


高邑 |幕后英雄 闪闪星光——高邑县医院王紫涵


二、把我放到最需要的岗位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王紫涵立即取消休假返回工作岗位,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向上级递交了党员请战书,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请组织相信我,把我放到最需要的岗位上。”2月22日医院召开新冠防疫动员大会上,她这样说。从那天开始,这个瘦小肩膀就爆发了强大的力量,每天在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布控点之间连轴转,跑上跑下,给前线补充物资有她的身影,检查人员在岗有的她的声音,党员请战仪式有她领宣的声音,华灯初上电脑前的她在编辑稿件、整理图片、上报人员排查表。医院在职人员将近600人,尤其是离退休人员99人,一通通电话打下来,嗓子也哑了,但是最欣慰的是这些曾经的白衣战士坚守在家,平平安安的。“小妮,我们在家呢,现在这岁数去不了战场了,但绝对不出去给政府添乱,放心吧!”也许这就是一代代“高医人”的执着和坚守。不论现在在哪个岗位上,就算在看不见的地方,也会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用使命、担当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从发现疫情开始,王紫涵一直加班加点的坚守在岗位上。春节、元宵节、甚至过生日,都在岗位上,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30多天没有休息。“疫情不止,战斗不息。”这是她的坚持,也是一名党员的决心。

三、执着与坚守

2019年下半年,王紫涵尾骨骨折,那时正值医院高级职称申报的关键时期,在家休息不到一周就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和同志们怎么也劝不住,因为她说这不仅涉及到员工的个人利益,也关乎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因为原工作地点在三楼,爬不上去她就在医技楼一楼借用了一间库房当办公室,指导同事填表、造册、成书,去市里审核,参加评审的同事心疼她,坐垫铺的厚厚,时间掐的紧紧,督促她每小时必须趴着休息会儿。

一天工作下来,尤其天冷的时候,她的尾骨总会隐隐疼痛,但是她总说“我是行政后勤支部的书记,如果我不上战场,不做表率,其他同志看到会怎么想,临床一线同志看到会怎么想。”轻伤不下火线,这就是她的执着与坚守。


高邑 |幕后英雄 闪闪星光——高邑县医院王紫涵


就像她写到的:共战疫情,共度难关,共克时艰。不论站在哪一个岗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坚挺的“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