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君士坦丁獻土"

公元476年最後一任羅馬帝國西部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路斯被日耳曼將軍奧多阿克廢黜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可以真正統治全西歐的政權。蠻族在西羅馬帝國的屍骸上各自封邦建國,日耳曼人的法蘭克部落在高盧建立了法蘭克王國,西哥特人和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先後建立了西哥特王國和安達盧斯帝國;汪達爾人在阿非利加建立了汪達爾王國,東哥特人和倫巴第人則在意大利先後建立了東哥特王國和倫巴第王國。尤其是6世紀查士丁尼時代結束以後,西歐的羅馬傳承最終斷裂。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受洗

由於西歐地區進入封建主義的中世紀時代,而希臘化的東羅馬帝國無力收復西部的事實已成定局。這標誌著中世紀的西歐再也無法實現政治上的統一,而宗教與精神上的統一,也理應隨之瓦解。但恰恰相反,羅馬教會以天主教的最高教會身份成為了中世紀歐西歐的主宰,掌控了西歐的宗教、文化與經濟乃至操縱政治。羅馬天主教會的領袖,羅馬主教也升格為教皇(或者叫教宗、聖座)。教皇在持續近千年的中世紀與近代早期,一直是西歐天主教世界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擁有著高於世俗社會的地位與權威。直到16世紀馬丁·路德掀起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教皇的絕對權威,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一元化思想專制才被打破。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

8世紀的教皇國

羅馬教會由耶穌的門徒聖保羅創建,在《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羅馬教會成為了早期基督教地位最高的教會。君士坦丁東遷之後,則逐漸與君士坦丁堡教會平起平坐。羅馬牧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耶路撒冷牧首、安條克牧首與亞歷山大牧首則是羅馬帝國境內正統基督教最重要的五個牧首與宗主教區。在經歷1054年的東西方教會大分裂以後,羅馬教皇則成為了天主教的最高領袖。但羅馬教會從一個地區性的教會,變成統治全西歐的教會組織;教皇從地區性主教演變為全西歐的最高領袖,則摻雜著複雜的歷史。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

教皇額我略一世

公元509年額我略一世(又譯格里高利一世)當選羅馬主教,被20世紀以後的史家認為是羅馬統治在西歐徹底終結的標誌。額我略一世一方面支持東羅馬皇帝,一方面為了維護教會的生存交好入侵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人。從他以後,羅馬主教將重心放到結交與控制西歐蠻族統治者身上,而非希冀於希臘化的東羅馬帝國。公元754年發生的"丕平獻土"則是天主教會歷史的轉折點。法王丕平為了得到當時為大主教的斯德望二世的膏立而登基取代墨洛溫家族為王,將其控制的倫巴第地區與羅馬城周邊地區獻給羅馬教廷。從此羅馬教會擁有了自己的領土與政治實體,從教會蛻變為"教皇國"。由此,通過自身領土上的政治軍事實力影響意大利諸侯,通過冊封與洗禮等歸宗儀式,羅馬教會將西歐各個蠻族封建國家授予宗教上的正統性;進而從宗教與政治上控制他們。羅馬教會至此獲得了中世紀西歐的最高威權。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

13世紀關於"獻土"一事的畫作

而在這個過程中,羅馬教會能夠分土建國,並接受"丕平獻土",進而控制西歐;依託的是一份《君士坦丁敕令》。其聲稱公元315年3月30日,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簽署諭令,將羅馬城,與意大利等整個羅馬帝國西部土地的統理權贈送給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及他之後的聖保羅的繼承人;而羅馬帝國的統治機構則移轉到君士坦丁堡。羅馬教會憑藉此敕令獲得了對西歐地區的最高威權,獲得了統治西歐的正統性。《敕令》也因而成為了教會控制西歐的憑據。

改變歐洲歷史傳承的大騙局,解密

法王矮子丕平

直到文藝復興時代以後,羅馬教會的權威逐漸衰退,人文主義者們得以考據《敕令》的真偽性。公元1440年,意大利著名人文主義者,文獻學家,歷史哲學家洛倫佐·瓦拉寫成《君士坦丁偽贈禮考證》一本小冊子。瓦拉在文字考據中指出,手稿中使用的語言可能追溯到8世紀而非四世紀,其偽造痕跡非常明顯,大概率是教會蓄意編造。瓦拉進一步辯稱,篡奪權力的教皇破壞教會,挑起戰爭,進而強化了"霸道、野蠻、暴虐的神職人員的統治"。15世紀末以後,天主教會承認了《敕令》為偽造,當時偽造目的是與丕平談判,並趁機攫取權力。

《君士坦丁獻土》作為西歐歷史山最重要的一次歷史騙局,為羅馬天主教會獲取到了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的西歐統治權,進而深刻改變了西歐歷史與基督教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