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降为二级防控,女儿提礼品回娘家,娘家不让进门。你怎么看?

人都有毛病


我认为娘家做的太过分,虽然疫情降为二级,女儿回娘家不合适,但自古就有母子连心,更何况遇到这场特大的疫情,作为女儿想念妈妈、想看看妈妈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可能在疫情期间,女儿因家庭矛盾已坚守不住了,本想回娘家寻求安慰,可是,她的母亲居然不让孩子进门,这种情况在情、在理、在法都说不过去,难道说作为母亲,就不能让孩子进门说几句话吗?


詹礼治


这事真叫人揪心,都是疫情惹的祸!

女儿想回娘家看望父母,这是她的孝心驱

使。但应先电话告知父母。在这非常时期,

做父母的肯定担心女儿的健康,出于母爱,

一定会极力劝女儿千万别出门,不要回来,

宅在家里。

但既然回来了,如果是我,我不会将她拒

之门外。我会准备一盆热水放在门外,叫

她先脱下自已身上的最外层衣裤放在我预

先准备的朔料袋内,然后洗手,换上我给的

衣裤(包括拖鞋)再进门。接着洗头冲澡,戴

上我家的新口罩,就餐时不能戴口罩就都不

说话,用公筷……。

这样的做法虽然有点无可奈何,但大家都能

理解,亲情不会受到淡化和稀释的。


广法居士


按照国家疫情防控,分区分类,精准管控的要求。具体要看你女儿家是什么风险等级地区。还要有居住地出具疫情防控方面的证明材料。目前看,二级防控地区的重点就是防止外来输入性疫情。按照规定,所有外来人,包括女儿回娘家,也要实行居家隔离14天的规定。不能直接进娘家屋。如果已经到达娘家居住地,可以在娘家居住地附近,临时隔离点,隔离14天。然后再与娘家人团聚。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是整个防控工作的大局,每个人都应该服从遵守。这样才能把疫情彻底消灭干净。才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Y北斗星Y


我赞成这样的母亲,像我们这样的年纪也不怕生死了,所以说还是担心别把孩子们传染上新型肺炎疫情,所以说小心翼翼,防患于未然。在这个世上哪有父母不喜欢儿女的,哪有把儿女们挡在门外的,要不是这万恶的新型肺炎疫情的是要横行,哪会有把女儿放在门外不让进来的道理?所以我说作为女儿的要理解母亲父亲的苦心。等到疫情结束以后你天天吃喝,她娘家都没有问题,但是现在疫情肺炎严重的传染。虽然等级是降低了,但是防患的念头却不能降低,要时时刻刻都有一种防范疫情的警戒心理,所以说老人这样做你要理解的。

新型疫情发生以后,有多少父母之间难得见一面了?我父母家的楼区就离我家有20多分钟的路程,可是我们伊春这边城市管控非常厉害,要求我们在家的必须要遵守两天一出门,而且不能出门时间太长,所以说,有一天母亲给我打电话说他的痛风犯了没有办法,我只能告诉那个小区里我的同学替我跑了一趟腿儿,给父亲母亲买了许多药送去了。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这种非常时期,所以安全谨慎无小事,还是仔细的防患疫情最重要。所以说就别怪父母了。


伊春美食美客


遇到这样明事理的父母还是不容易的。东西放在门口,等父母出门拿,自己回家就可以了。疫情使大家长久不能相见,思念是难免的。可以约个空旷的地方,隔远一点戴起口罩聊聊天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二级防控了,该注意注意。


鸡毛蒜皮的小日子


不让回就放下礼品在门口走呗。下次提前打个电话商量好。就如很多老人一开始不理解封锁隔离,进入状态慢一样,很多出状态比年轻人也一样多需要点时间。多打打电话讲解讲解让老人也逐渐放松。


我家的三个男孩儿


我也觉得应该小心点好,潜伏期长不说,还有无症状的病例,娘家不让进门是为了你好,难道不该反过来想一下吗,自己本身是否也有携带病毒的可能呢?毕竟新闻有报道过买菜十五秒就被传染的,你怎么知道在你买礼品或者回娘家的途中,是否接触过感染者呢?

所以安全起见,还是到防控解除后再回娘家吧,


高傲的洒脱


首先恭喜你,遇到了这么明事理的娘家人,她们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女儿的一种保护。疫情降为了二级并不代表疫情结束,这正说明了我到了打赢这场疫情战役的关键时刻,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和麻痹大意。这还远没到我们放松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要聚集,也不要走亲戚串门。不要让我们举全国之力打赢的这场战役功亏一篑。


冯冯31223061833


娘家人比较理性,做法值得点赞,首先娘家应该不只一个人,既便是很想妈妈,但也得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一路从自己家到娘家中途会接触人,你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携带病毒或接触过病毒携带者?对于别人来说也许人家会认为你也不安全。本着敬畏生命, 互相尊重的原则,疫情解除之前除了复工等不得已的原因之外,还是安心在家呆着!


用户zbl9438672326326


娘家这样做是不二的选择,因为生命大于天。女儿带着礼物回娘家,如果进了家门,万一了呢。特殊时期,举国上下倾尽全力防疫,不能因为某个人心存侥幸,为一己之私,使疫情死灰复燃。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活着,日日回娘家也未尝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