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阳春三月,疫情可控,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北京的各大景点会再次游人如织,趁着这春光灿烂,去去晦气。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说到逛北京,颐和园肯定是必去之处了,很多人来北京是一定要去颐和园拍照打卡的,不过,颐和园的背后有什么野史趣闻,您知道吗?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点点正史之外的颐和园,大家权当一乐,不必细究哈!

仁寿殿“天地一家春”

仁寿殿是颐和园的重要建筑之一,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并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我们今天见到的是光绪年间重建的。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在它的外月台南北两侧各有一对铜龙凤,铜凤的基座上刻有“天地一家春”的印记,是咸丰帝赐给慈禧的。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传说,当年咸丰帝趁慈禧怀孕时,从江南找来了春、夏、秋、冬四位美女,慈禧当时还是贵妃,得知此事伤心不已,咸丰为安抚她,就赐给慈禧一块印章。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上面写着“天地一家春”,意思是不管是谁,你慈禧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重要的,后来,慈禧便把这几个字刻在这里。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佛香阁“你不动我,我不动你”

继续说颐和园,据野史记载,明孝宗朱佑樘有一位宠妃,这个妃子精通玄学,能掐会算,有一次她陪皇帝游玩,到了翁山(万寿山)这里,她突然停下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围着这座山还转了一圈,之后便请求皇帝将她死后葬在这里。按照规矩,妃子是要葬在皇陵的,但明孝宗很宠她,架不住她的央求,就应了下来。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于是,在她死后,明孝宗就将她葬在了今天的万寿山。悠悠几百载,虽然历经朝代变幻,天下动乱,且早有摸金校尉盯上了这里,但却始终没人敢打主意。哪怕是在盗墓最为猖獗的民国时,这里也无人敢进,因为有个传说,墓门上刻有8字咒语,谁进谁就失心疯。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到了大清时,乾隆爷建颐和园,想把这墓移走,但有大臣进言劝阻,可乾隆根本不当回事,下令工匠们照常挖墓。结果,工匠们挖到墓门时,果然看到墓门上有8个大字,这下谁都不敢动了。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乾隆听说后,很好奇,还亲自去看了,结果一看,天不怕地不怕的乾隆皇帝也被吓住了,只见墓门上刻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这8个大字,字的周围还画着奇怪的符号。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大都是想念神鬼之说的。所以看到这8个字后,乾隆连忙叫人将墓修好,并在旁边建了一座庙,同时焚香超度她,以免惹祸上身。而这座庙,就是后来的佛香阁。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乐寿堂“小鬼索命”

乐寿堂是颐和园生活区中的主建筑,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堂前还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当年慈禧游园时,船就停在这里上岸,算是慈禧当年的"夏宫"了。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传说这里当年常常闹鬼,有一年秋天,园中老太监张权引荐了一位小太监,叫小六儿,他是张权的本家侄儿,按规矩,小六儿想入园,张权得孝顺李莲英一笔银子。可没想到,那一年张权老家闹灾,没钱孝敬,于是李莲英就怀恨在心。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小六儿在当值时,忽然染上痢疾,李莲英见此便抓住机会,设计陷害小六儿,慈禧罚其“杖刑八十”,生生把小六儿打死了。小六儿在死前破口大骂,诅咒慈禧不得好死,从那天起,太监宫女,包括慈禧在内都经常见到小六的鬼魂来索命,最后慈禧只好搬回紫禁城,很长时间不来这里。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败家石“摇身一变青芝岫”

还是乐寿堂,正堂前横卧着一块海青色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乾隆皇帝的手书:青芝岫。这块石头还有一个名字,叫“败家石”。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相传,这块石头出自房山县的大山深处,明朝时,有一位官员叫米万钟,爱石成癖,他在海淀修了一座勺园,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勺园大楼北侧。他四处搜集奇峰怪石,有一年,他发现了这块大青石,见其怪异悛严,便决定运回勺园。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明 吴彬 米氏勺园图卷(局部)

可这块石头太大太重了,根本没法搬运,有人给他献策:修一条冰道直达勺园,米万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雇了好多民工,先修条大道,道旁三里打小井,五里打大井,到了冬天就提水泼路,将路冻成一条冰道,今天房山、丰台那些叫大井小井的村子就起源于此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今天的勺园故址

为了运这块石头,米万钟耗钱无数,石头运到良乡时,他家就没钱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石头丢弃在路旁,当时的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勺园大楼北曲廊

等到了清朝,乾隆有次到西陵祭祖,回程时走到良乡,发现了这块大青石,就问刘墉:“这块大青石,为何弃置路旁?”刘墉闻弦歌而知雅意,便说:“这是明朝米万钟发现的一块灵石,当年他想运回海淀,但这块灵石嫌米家庙小,不愿意跟他走,就蹲在良乡不走了。”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乾隆一听,眯眼一笑。借着刘墉的话,便说这山石有灵,只有皇家才配享用。然后便传旨,命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焚香参拜,同时命人将这块石头运到清漪园。那时乐寿堂的院墙已经修好,而败家石又太大,乾隆便下令将门拆了,想把石头运进院里,可这时,皇太后不同意了。

野史里的颐和园,原来这么神秘(1)

青芝岫上的诗词

皇太后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不想让这石头进园,乾隆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刘罗锅出了主意,说这块石头像灵芝,不仅能给皇家增添瑞气,还象征人寿年丰。乾隆把这番话向皇太后一讲,太后转忧为喜,最终同意把石头运进来。乾隆达到了目的,一高兴,就赐名它“青芝岫”,还挥笔题写了“神瑛”“毓秀”四个大字,这还不算完,他又命大臣们题字写诗,刻在大青石上,以彰显其功。从此,这块青芝岫就名满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