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大家好,我是行学美中学课堂刘老师。

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普遍不代表正确。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要认识到问题所在,教育从父母的自我教育开始。我也在其他地方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就穷家富养的问题,我来和大家一起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承认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家庭为了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穿最好的吃最好的,闯了祸尽其所能的为孩子挡。能够答应的全答应,能够做到的不惜一切代价,在为这种父母的付出表示崇敬的同时,也对他们表示心痛。有限的条件给了孩子无限的爱,对孩子伟大的爱让自己卑微。

这是溺爱。从小让孩子长在蜜罐子里,长在温室里,没有经历任何的挫折和磨砺,长大后面对社会的竞争与压力,会缺乏经验和勇气。从小任何事情习惯性的寻求父母的庇护,一旦失去这种庇护的时候,遇到问题容易退缩。

这是纵容。从小开始,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尽其所能的创造条件,出了问题闯了祸,不仅没有教训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而是一味的纵容、包庇。一旦走入社会,没有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剑痕容易将自己和父母推向深渊。最典型的离子就是“我爸是李刚”、“李天一案”等,无不折射出家庭教育对孩子责任意识培养的缺乏,纵容包庇最终将孩子推向无敌的深渊,毁了孩子的一生。

其次我们要理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家庭父母经历了自己的奋斗,有了现在的生活,对自己小时候吃的苦受的罪刻骨铭心,发誓不让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的路。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挚爱,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在痛恨过去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苦难也是一位好的老师,让人不断的成长、壮实。

有了上面两点做基础,我们就知道如何理性的教育孩子,给与其适当的环境。在教育中,要理性,长远的看待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利用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责任心和感恩心,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物质条件不具备,给予孩子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给孩子一生保驾护航,辅助孩子成人成才。


行学美中学课堂


我儿子一年培训费10几万,我给他安排了我能力范围最好的公立学校。琴棋书画他都学了,喜欢篮球,喜欢看书,喜欢历史。穿的衣服未必是最好的,倒都是运动品牌里最好的。鞋子也都是500到800以内的。他最喜欢的是手办,一个手办4000左右,但是我从来没给买过。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一年培训费要花10几万,我想说,因为他有兴趣。这些学习和玩的过程中让他明白道理,穷什么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是对的,但是首先你家不能太穷。还而且孩子很多兴趣和学习都是家长培养的。可能觉得孩子就应该穿一些百十来块钱的东西,为什么。孩子只要不穿奢侈品牌,确实应该穿一些好看的,能让他看上去有品位的衣服,这个是正常的。而且孩子穿什么为什么让他知道呢,他不知道不就行了。


薛淙焕mama


其实这个问题我真的有亲身的体会啊,我大姨家的哥哥就是这样,大姨从小比较溺爱我表哥,零用钱什么的都给的特别多,表哥从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小时候用点钱嘛,大姨还给的起。


可是随着我姨哥越来越大之后,用钱更是挥霍无度,又因为大姨溺爱,姨哥一点苦都不能吃,不好好上班,整天啃老,更夸张的是还偷偷在外面借了很多小额贷款花,最后还不起,又回来找我大姨还钱,大姨几乎是把自己身上的积蓄掏空了来还钱。


就算如此,姨哥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好好上班,各种花钱,前些年自己做生意,又不好好做,不能吃苦,赔了很多钱,又是贷款还不上,然后我妈妈舅舅和我们这些弟弟妹妹还拿了一些钱出来了去帮忙了。

反观我二姨家的哥哥,从小二姨家条件不好,二姨从小没有像大姨那样宠溺孩子,二姨家的这个哥哥毕业之后一直辛辛苦苦的工作,现在虽然不是说过的多么有钱,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现在姨哥人也失踪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大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我觉得心里肯定很苦的。


所以我姨哥就是条件一般,却被当富二代养孩子的悲剧,对于孩子真的要好好教育,就算不成才最少少成人啊。


乔治麻咪


大家常说孩子要富养

可不能委屈他们满足一切需求。

宁可自己吃咸菜加班跑滴滴也要给孩子买最好的钢琴,手机,买最贵的衣服.

我亲自见过一个家长,父母就是普通打工族

孩子3年级喜欢舞蹈,家长透支信用卡2万给孩子报了一个套餐,为的是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老两口不停的加班打零工,省吃俭用的

为了还信用卡,可是孩子又喜欢上了跆拳道

闹着父母去报班,父母带着孩子就又去

报了一年的套餐6000多,平时这位孩子什么都要吃品牌货,衣服必须是品牌零食必须是品牌

一旦父母不答应任何一个要求,孩子马上就耍脾气,责怪父母.完全没有任何怜惜父母的心.

俗话说的好-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所谓的富养指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富并不是指的金钱,而是父母正确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赞][赞]


晓耕奶爸


记得我刚当爸爸的时候,那时候被初为人父的喜悦包裹着,孩子的一切愿望,我都满足,孩子没有提出的要求,我也会选择性的帮他提出来,然后满足他,那时候,他看见我就说“爸爸抱抱,爸爸糖糖”。

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两年多,后来我发现孩子蛮横,且不愿意和人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等等情况,曾经一度我是悲伤的,我觉得我把我能给的最好的都给了他,但是为啥我就培养出来了一个自私、蛮横、且好买东西的孩子呢?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对他提出来的要求都选择性的满足,并且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会很严厉的惩罚他,批评和打的次数多了,又让孩子对我产生了深深的畏惧,我的孩子不再粘着我,不再当我一回家就嚷着爸爸抱抱,看着我的时候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没有当父母的朋友们无法体会到当孩子在被窝里偷偷给他妈妈说“我不喜欢爸爸,爸爸总是批评我”的时候我内心深处的苦楚,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只能翻过身,假装自己已经深睡,我意识到我对孩子的教育又出现问题了,我陷入了死角,我是一名教师,为什么我能培养出很多很优秀的学生,为什么我能让我手上的学生都深明大义且品学兼优,但是却培养不出自己的孩子?一次次看见孩子畏惧我的眼神,我内心也一次次的挣扎。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把我的苦楚向一位长者倾诉,长者默默的听完我的絮叨之后问了我第一个问题“你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才?”我呆了一下,是啊!一直以来我只是在按照我的思维固有的给他我认为最好的东西,但是却忘记了孩子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按照我所设计的路按部就班,我抬头看着长者想说,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时候他问了我第二个问题,“你认为怎样的孩子才是好的?”我没有犹豫的回答“像你家的孩子一样”,他微笑摇头说“那你知道他小时候拿酒瓶打我头上,把我头打破了吗?你知道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来家里拜年,等吃饭的时候他把所有人赶走,原因只是因为大人们看电视,而他看不了他喜欢的动画片吗?”我惊呆了,我无法想象我们看见的这样优秀的一个孩子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久久不能言语,长者又问了我第三个问题,“我的孩子优秀吗?”我刚想说优秀,但是脑海里想起他刚说的哪些话,我迟疑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站起身来拿着篮球说“优秀”,然后和他儿子去玩篮球了。

看着原本不会打篮球却有说有笑的父子俩,我若有所思,对孩子好,不是要我们用自己的血和肉去滋养他,而是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去满足他,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无休止的满足他的要求,教会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要求得不到满足的事情,教会他正确的是非观念,而剩下的就是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场互动的活动,而不是单独的管教或者单独的给予,如果用教学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自然大部分家庭会面临各种问题,只有打开他们的心扉,和他们一起成长,那么我们才能收获一枚优秀的“神兽”。

而提问者的问题里的情况大多都是有“溺爱”和孩子们的不正确的“是非观”造成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千千在线


现代社会,这种普通家庭,却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的现象太多了。

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个家庭是这样做的。作为家长,尽管他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满足孩子的要求,唯恐委屈了孩子。

所以任何什么东西都可着孩子来,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用的。甚至还有些家长,即使借钱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

他们甚至美名说:“不要让孩子输在穷的起跑线上”,或说“小时候学会花钱,将来才会赚钱”等等。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曾经我家隔壁的邻居,家庭条件很一般。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男孩,两个女孩,而最小的那个是女孩。

这个最小的女孩子从小被父母宠着,被哥哥姐姐让着,不管什么东西,都是要最好的,要品牌,要名牌,而且自己也养成了很任性的性格。

随着她长大,要求也越来越多,父母再也满足不了她的要求了。这时候,她开始了怨天尤人,天天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能多赚钱,为什么不能当官,为什么不能让她成为一个富二代或官二代,天天骂父母是废物,不是找哥哥要钱,就是找姐姐要钱,尽管哥哥姐姐已经结婚。

这就是普通人家富养孩子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也有例外,也有穷人家富养了孩子,孩子也懂得感恩。

所以,面对一个一张白纸一样纯洁的小孩子,是富养,还是穷养,该怎么养,这是每一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管你是穷,还是富。


秋日云


我赞同这观点。其实条件一般的家庭更应该多注重培养孩子情商方面。应该在学习上重点培养。平时穿衣,吃的,玩具什么的能省就省。比如:现在流行玩的乐高积木多贵呀,一般家庭可以选类似国产的给娃替代。不知不觉可以省下很多钱。比如:别人家的娃耐克,阿迪,普通家庭可以淘宝买买纯棉的就行不图牌子。再比如:父母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什么东西,可以跟娃一起去摆摊子。我婆婆手工做的凉皮,自己家里吃不完,我和娃和婆婆3 个人一起去地铁口出摊子卖凉皮。锻炼锻炼娃。再比如:别人吃进口苹果,我们可以卖超市做促销的10 元3 斤,一样的甜脆。告诉孩子不要攀比,做自己最重要。




吃胖了胖纸


是这样,很多家庭都是普通家庭,然后打着“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的口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周围就很多,给孩子买件体恤都要三四百,一双鞋大几百上千,然后一件衣服穿个三四年,一双鞋穿个两三年。但是,这我没资格评价人,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生活方式,但是,请你摸摸自己的口袋,咱没有那经济实力,就别充那大尾巴狼,成吗?一般家庭就按照一般消费就可以了,没必要超过自己的经济能力去消费。你不是把最好的给孩子,你只是斗富式养孩子而已。


长发过腰半萌半骚


这句话应该表述成把孩子当成我们以为的富二代在养。有个笑话不是说嘛,王健林给儿子5个亿,去折腾,王校长挣回40个亿。我花两块,买副手套,一天搬砖,投入产出比更大!我们的教育总在关注那5个亿,却没人关心那个两块,这才是普通家庭教育的悲哀。


用户2319231477961


老王观点:这正是目前社会的一大现状。家庭条件不好,却把孩子当成富二代,说明我们太多家长内心是极度焦虑的,多种心理作用:不想输在起跑线、不想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希望孩子什么都比别人强……这种作法非常不可取,往往会对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普通家庭养着孩子的具体表现:

1、给孩子买自以为最好的食物

有些家长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进口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海淘、代购越来越盛行。我们县城都开了好几家免税店,同学朋友做代购的也越来越多。

对有些人而言,即使是“made in China”,国外来的也比国内的强。难道国外的月亮真的比国内的圆比国内的亮?古人不是说“月是故乡明”吗?

而且,他们并不知道,很多代购回来的产品,其实产地还是China。

为什么现在专门卖零食的店铺越来越火?就是因为某些家长觉得超市的零食比较low,而那些专门卖零食的某某铺子、某某熊、某某家,里面零食各类丰富,价格昂贵,而且还有很多包装全英文的零食,逼格很高。

2、给孩子买名牌

作为一个老去的八零后,我是去年才知道AJ这个牌子的。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有家长说:孩子考试进步了,满足愿望,奖励一双aj。

后来有个孩子一对一,因为家境不是很好,我还给了很多优惠。学费也不贵,几千块钱,欠了大半年了,偶尔家长会给我留言说孩子他爸回来了就给。年前,孩子他爸回来了,学费依然没给,晒了孩子的新鞋,aj。后来通过这个孩子的朋友圈,又看到孩子购买过新的同品牌鞋。

这可能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吧!

3、送孩子上私立重点学校、国际学校

现在的私立学校价格都不便宜,当地普通家庭几个月的收入才够孩子一年的学费。国际学校的费用就更难以承受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这些学校读书。

在私立学校没有大量开设之前,私立学校大概是叫贵族学校。顾名思义,有钱人家孩子上的学校。现在呢,普通家庭的孩子拼命往私立学校挤。

对了,欠我学费的孩子,目前也就读于邻市一所私立高中。

穿着aj,上着贵族学校,欠着补习费......

4、参加昂贵的游学活动

中国的游学传统来自于孔子周游列国,这是一种传统。

游学(研学),顾名思义,就是一边“游”一边学,研究性学习,增加真实的体会与感悟。

最近几年,游学活动火得一塌糊涂。

名校游、文化游、出国游,美其名曰游学,实际和组团旅行差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而已。很多培训机构联合旅行社,开办各种名目的游学活动,学生累得苦不堪言。

而且游学活动,还没有一个便宜的,特别是出国游学,动辄数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


普通家庭富养孩子的危害

表面上看来,给孩子买昂贵的食物,衣物,送孩子上私立学校,送孩子去游学等等,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多花钱而已,家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能给予的最好的给予孩子。

但是这些方面的开支,对很多普通家庭而言,是很大的负担,而且对孩子也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

  • 虚荣:孩子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公立学校的学生,看不起穿不上名牌的学生,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富二代一样
  • 自卑:当孩子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富二代,不断进行物质上的要求,家长却渐渐无力满足时,孩子知道了真相,精神会瞬间垮掉
  • 攀比:看到同学买了啥,自己却没有,就会想要,当自己优先拥有的时候,又非常得意自豪
  • 自私:孩子会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只管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得到满足
  • 贪婪:越来越想要得到更好的,得到更多更好的,内心会渐渐扭曲

老王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生在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养法,生在普通家庭,有普通家庭的养法。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就可以了。孩子将来能否出人头地,家庭背景确实很重要,家庭背景一般,更要教会孩子努力上进,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有钱人家都在努力锻炼孩子,普通人家真没必要富养孩子,不仅拖累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