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事業單位的工資這麼低, 為什麼很少人跳槽去企業?

老萬


我來回答下:

要問我事業單位好還是企業單位好,事業單位指的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企業單位一般是指生產性單位。

1事業單位怎麼跳槽呀,什麼也不會,敢跳出去嗎?能在事業編制內混吃混喝就不錯啦,進去可能連乞丐都不夠資格。信不?好好學技術長本事。

2有些人不好好讀書。整天和人比工資比待遇,有個屁用!就是把你請進事業單位,一無學歷二無力也混不下去。還是靜下心來好好學本事,將來定有好前途。事業單位比企業好,

3一句話。哪怕企業單位目前收入高,但最後還是沒有事業單位收入高。朋友那會一個月800工資,問題是年終獎一年10萬,各種福利,過節費,加起來鬼才去企業。可不敢跳槽去企業,退休工資差一大截,企業里加班,沒有節假日,弄不好再給你一個買斷,扔到社會上沒人管,別聽別人忽悠你打死也不敢離開啊。但獎金少。大多數事業單位人員學歷技能相對較高。

4事業單位相對一些企業(小型私企)工資不算低。工勤人員相對於企業工人,少數。即使轉崗企業,大多數也是骨幹,也會拿較高的薪水。一般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只是自己感覺底了想想前幾年的那個什麼什麼的獎勵,購物卡等等看不見的東西。現在少了或沒了要動自己的利息了某某員也如此,原先怎不喊。咋會低?現在人都會說反話。5國家編制內。生怕競爭大,爭的人多,事業單位可是僅次於公務員,要考試的哦!跳槽去哪?會什麼技術?去了低工資待遇和事業差不多!高工資沒有那技術人家誰要?去哪跳槽。大家有誤區,不是事業單位工作的都是事業編制,一大局部只是合同工。勞務派遣,工資低,事情多。福利少。真正有事業編制的才好呢。大部分就是低沉打工的加上企業隨時辭掉你事業單位就沒哪容易辭掉職工。屬於自己的工資2500加車補700加1000公積金加1000績效合計5200其他下鄉費不固定。相比私企日夜工作也算過得去,

6問題是企業不一定要你除非你本掌握絕技。而且有時候還可以做其他事創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剪映學習


去年有一個同事從公司辭職,然後去事業單位工作,工資是她原來工資的一半。當時有同事非常不理解,曾經在群裡問過她原因。她的回答是事業單位的工作時間穩定,休假也穩定,能夠有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

她的回答其實只闡明瞭一部分的原因,事實上在事業單位上班不僅僅只有這兩個好處。

首先,事業單位是一種旱澇保收的工作,穩定性強。而在企業上班的不穩定性很高,畢竟大多數的企業員工都是普通人,能進入500強企業的人很少,他們能去的企業一般是縣城內的民營家族式企業或者大城市稍好一點的城市。如果本身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且自身的職場技能比較過硬,那麼在一個公司會比較穩定。但如果學習能力較差,也沒有過硬的職場技能,就很有可能遇到被公司裁員或者是強制調崗的情況。

其次,事業單位工資雖然少,但從長遠來看卻是穩賺不賠。以教師為例,雖然一開始工資很低,但是後面會逐漸增上去,而且退休的老師工資也會很高。很多老師到了60歲左右退休,每月拿著近一萬的退休金,還會被私立學校返聘,這對生活有很大保障。同時,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一金對買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很多企業都會繳納養老保險,可是,很多職場人一旦進入了40歲左右,會被婚姻、孩子、買房壓的喘不過氣來,很難會有精力繼續學習,也容易放鬆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導致最終被企業所淘汰。而在事業單位工作,所有的生活幾乎一成不變,只要不犯錯誤會一直做下去。

另外,雖說在企業上班工資高,相對來說壓力也大,且不說節假日是否能夠按照國家規定來放,光是平時的加班也能耗費掉很多個人時間。而且在企業加班雖然有加班費,可是身體和精神的壓力卻不是錢能解決的。

再次,社會地位。社會地位的存在關乎人的虛榮心,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很多人去事業單位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因為父母覺得在事業單位上班聽起來會比較優越,而且事業單位也相對比較穩定。

最後,工作時間穩定,節假日多。只要是結婚生子的人都會知道一個穩定的工作時間對生活來說有多重要。在企業上班需要加班甚至出差,不但會影響家庭和親子關係,還會失去很多空間。

但如果是在事業單位上班,生活就會很穩定,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也算是小康以上。如今,假期最多的職業是老師。這是很多人找老婆時最優選的職業。畢竟長大後,踏入社會,赤裸裸的現實會讓你看清楚一切。


湯帥


很多時候,你覺得別人的想法很荒謬,就像你說你理解不了事業單位工資那麼低,那裡的人卻不願意離開。我曾經也有著和你一樣的想法,但看完我朋友的成長經歷,我突然明白了:事業單位的人為什麼不願意離開!

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很多人進體制內的單位,像公務員、事業單位這種,都是靠考試進來的。進來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里面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做什麼。有的人是聽了父母的話,進來試試;有些人是為了讓家人安心,就來忍氣吞聲;但更多的人是因為追求所謂的“穩定”。但是,進去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個時候的放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多人捨不得放棄,因為一邊是熬,熬上去不僅賺得多,福利還好;一邊是出去吃苦,感覺好難。於是,倖存者偏差就發揮作用,大家都覺得自己一定能成功,就開始熬,結果熬著、熬著……就到了第二步。

二是“溫水中的青蛙動彈不了”。

在一個相對穩定、節奏偏慢的事業單位中,我的朋友開始適應了這種舒服的環境,包吃包住還能午睡,工作壓力不大,也還輕鬆,卻沒想到自己正一步步失去競爭力。幾年以後,當他發現身邊的朋友沒都開始好車多房時,自己卻還在為這雙鞋好幾百,有點貴而苦惱時,各種家庭矛盾便開始接踵而至。於是他開始考慮跳槽,找啊找,30歲的年紀有些尷尬,不願意從頭做起,又沒有太紮實的競爭力,於是就這樣開始新一輪的自我麻痺。

我沒有針對個人、事業單位的意思,只是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這樣,僅以他們為案例說明。


職場潘多拉


首先,薪資福利有保障

事業單位的薪資就剛剛就職的畢業生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有比較可觀的公積金和保險,有的還有住房補貼。在生活,子女的教育方面還是很有保障的,這些都是屬於隱形福利。不是內部人是瞭解不到詳情的。


另一方面,穩定性較高

就是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只要能有編制,只要不犯大的錯誤,一輩子的工作就算基本穩定了。


第三,工作時間固定

事業單位的工作時間比較規律,一般不會有什麼加班。需要佔用業餘時間的。只要有特殊的事情需要加班,而且都是帶薪的,按基本工資算,不過沒有績效工資。


最後,還有一點,算是隱性福利。

在社會人的眼裡,事業單位的人屬於官或者吏的階層,整體來說社會地位相對還是比較高的,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思維習慣,事業單位的人遇到點什麼事情自己不好解決的,一般都能找到人幫忙。比如說像醫生,教師等,只要他們有事情,很多人都會幫他們。


下面來談一談事業單位工作的劣勢

首先,還是薪資。事業單位薪資的起點比較高,是超過本地社平工資的。但是未來上升速度和上升空間就確實是不怎麼樣了。基本工資主要跟職稱或者職級有關,績效則跟工作量有關。要想工資漲得快,那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職稱或者職級,有很多事業單位的員工很多年職稱也未必能上一級,除非你多投入,在評職稱的時候才能多加點分,把別的競爭者比下去。參考工資上升的幅度,這個“性價比”就真的是不高了。


其次,就是升職空間的問題。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事業單位員工,很有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是同樣的位置。


再有,就是日常工作會比較枯燥和繁瑣。長時間接觸研究的都是同一樣事情,外人可能會覺得比較枯燥。


總體來分析,對於一些追求事業平穩發展,但是又想追求體制內保障的人來說,事業單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有趣、好玩、求職乾貨

老司機職前菌等你來喲~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應屆生求職網


我是剛從事業單位出來的,分享一下我辭職過程的感受吧。

一是事業單位工作工資穩定。雖然工資不高,工作四年工資扣完到手2200,但工作時間加班少又雙休,工資在小市也是能夠生活可以。

二是自身原因。在單位呆久了就習慣了那種模式,對於社會上的那種激烈競爭就恐慌,出來後不知道做什麼,也好像什麼都不會。

三是家人的問題,單位工作對於父母輩來說就是鐵飯碗,辭工作就是砸飯碗,如果想辭職會面對來自家人很大的圧力,有的頂不住圧力就辭不了。

我的同事中,有想改變這種現狀的,抱怨著但幾年來也未曾改變;也有樂於在系統的,安心穩定生活著。主要是看自己怎麼想吧。


用戶93652067370


事業單位的工資這麼低, 為什麼很少人跳槽去企業。其實有很多人跳槽去過企業,比較來比較去還是事業單位綜合評分高所以就跳槽回來了。


我有一次去一個事業單位辦點事情,正好碰到他們正在舉辦面試,大廳裡面或坐或站都是來參加面試的人,很多人一臉稚氣一看就是畢業不久,他們為了表示對面試的重視,特地穿了白襯衫和黑色西服,我當時和那個單位的一個老師說:一看就是沒畢業多久的,這衣服不該這麼配,看著像是制服。那個老師點頭表示同意。


我們因為在等上面領導的意見,所以有空坐在大廳裡面一邊對那些人評頭論足一邊聽著那些等待面試的人聊天。


很多面試的人都非常緊張,有些人是從比較遠的地方趕過來的,還帶了行李箱,箱子裡裝著正裝,特意到這裡換上。每個人談論的話題都圍繞著:會出什麼面試題目,往年的題目是哪個方面,評分標準如何等等。


但是也有些看上去就飽經風霜的人在一旁聊著別的。


一個30出頭的男的一邊抽著煙一邊和旁邊的男性聊著他的經歷。他畢業的時候考上了事業單位,過了面試以後就開始上班,他說“錢太少了,事情又蠻無聊,一輩子都看得到,我就跳槽了。”他邊說邊吸菸“後來到了企業,累死。天天到處出差到處跑,錢賺的多點命都快沒有了,然後我就又考了個事業單位,又過了筆試面試,進去了快一年,我開始的時候覺得蠻好,後來又蠻無聊,錢也少,死錢,我就又跳了。”


旁邊的男性笑死了“然後企業做快累死了,又考事業單位?”那個男的點點頭“又考上了這個,再看吧,反正都不是蠻滿意。”


我和那個老師相視一笑,這個男人的心態就是大部分人的心態。


總結一下:

1.事業單位裡面所有的福利工資待遇都是根據文件來的,領導再討厭你也不能剋扣你。企業就不一樣,員工的薪酬和待遇很多時候就掛在直接領導的嘴上。


2.事業單位的工作有時候非常繁瑣和無聊,讓人沒有成就感。企業裡面工作天天倒班出差,到處跑來跑去,剛開始覺得自己很重要但是熟悉了以後,也一樣覺得無聊和沒有成就感。


3.事業單位錢少但是按時上下班,節假日不能剋扣。企業裡面錢多,但是經常要求加班,如果節假日有需要是要隨時待命的。


職場力哥


談談自己的看法,我就在事業單位,而且我們單位的離職率非常低,也有考公務員的,但是是極個別的,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吧。

第一,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沒有公務員的好,但是也差不了太多,我們單位職工每個月都能拿到五六千,在北京是比較低,但是生活還是夠了。

第二,事業單位雖然工資低,但是付出和回報是對等的,也就是說你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是合適的。那些在企業上班的,賺的錢多,工作時間也長,容易過勞死,算起時間成本,可能還不如事業單位了。

第三,公務員也不是那麼好考的,就算筆試能過,面試還得拼關係,而且公務員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不如事業單位和諧啊。

第四,如果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比如發展一個什麼愛好,或者做個兼職,時間充裕,完全不耽誤啊。

我們單位離職率低最重要的原因是職工中子弟比較多,大部分都是本地的,父母子女一個單位,他們有房有車,就圖個穩定,一家人都守在一起。


家有兒女共同成長


我從國企出來,3000多,跟事業單位狀態差不多。為什麼呆在編制內,因為1,沒有技能,沒有證書,出耒和社會上打拼多年的大學畢業生競爭,行嗎?當普工,你也不願意2.穩定了,老婆孩子在身邊,真不想動,我就是工資太低了,不得己出耒。3.外邊老闆不是搞慈善的,沒有價值,就被解僱。我就經歷過一次,才知道體制的好。你50多歲的時侯,就算有技能,誰聘你?前面說在體制內專心培養下一代,我不贊同。你指望培養兒子,你兒子指望培養你孫子,一代指望下一代,永無盡頭。我出耒,就是指望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斷了我兒子指望我孫子的想法!


手機用戶82135045261


我就奇怪了,浙江舟山本地人,普通事業編制拿到手10萬,公積金3000多起步,兩口子要是都是最低層次的事業編就是20多萬一年,加上7000左右一個月的公積金,工作早九晚五,滿足大部分人的追求


A破破他爹


我35,到手工資2800,在本縣收入中等,工作的地方在西部小縣,這裡企業很少,工資也和事業單位差不多。事業單位優勢就是基本能按時上下班,能照顧上孩子。沒有閒錢交際,一般除了工作沒其他活動,談不上有錢,但能維持生活,想發財的在事業單位沒出路,公務員有車補,還派公車下鄉,等於給公務員漲了工資,事業單位人員沒車補,幹得活還要多。大家還是考公務員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