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说儿女成家后,对父母的孝心远远不如父母对儿女之心之爱,为什么?

快乐每一天7496


题主问,为什么儿女成家后,对待父母的孝心远不如父母对儿女的爱心?这个问题提得好,涉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在人口趋向老龄化的当今社会,思考探讨这个问题,是有普遍而现实的社会意义的。

个人浅见,造成这种儿女和父母之间亲情不对等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从生物进化的自然属性上讲,一切生物的本能,首先是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然后是繁衍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而人虽然是有着高度发达智慧和情感的,是有一定的责任心,会对年迈的父母进行反哺,但情感的重心大都会向儿女倾斜,因为儿女的成长关乎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兴旺,这几乎是难以改变的自然定势。第二,从社会的现实状况看,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激烈,成家了的儿女们,既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又要照料好小家庭,而孩子的教育成长耽误不起,这也导致了儿女们对父母的关爱似乎变少了的客观原因。第三,儿女们头脑中孝心意识的缺失,尤其是那些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不懂父母创业之艰辛,自己怕苦不肯努力,成家了仍要依赖父母,成为啃老一族,这样的儿女要他们对父母尽孝,很难!

综上所述,成家了的儿女不能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对待父母,是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的。但这决不是可以忽视父母的理由,父母把儿女带来这个世上,又倾其所有把生命中最好的拿来,无私地哺育了儿女们长大成人,而已成家了的儿女们却能对年迈了的父母不管不问不予关爱反哺吗?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孝道,一个人只要是个孝子,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都会使人敬重三分,而一个对父母都漠视的逆子,不管在外面混得如何显赫光彩,也会遭到人们的鄙视唾弃!


志远586


这根据自己的情况,但总得来说,每个为人父母的都义务任劳任怨最少18年,这18年以现在的消费算最少也50万。就是以前的年代也是不小数目,父母从没要过,现在年青人自己不努力还愿生的不好,怎么不找找自己原因自己不努力,父母生怎么是给命,成才靠自己。父母况且还养咱们这么多年,咱们有的养几天就说这说那理由,有的有车有房的,没舍的给父母买件衣服,出去旅游就可以,回家看父母就不可以,自己消费可以,连给自己父母红包,礼品都不舍的。我说的有些狠些了,这是忘本呀,怎么有脸面。不看看自己是多么的自私自利。儿女不管有钱没钱现在不缺吃喝,父母付出那么多年,现在趁还健在不孝,找后悔吗?有的兄妹不合说父母偏心,如果真偏大一点,就不养那么多年,然后让你来抱怨,这不是恩将仇报吗?我也是父母死的早,父亲没等我孝就去世了,我也是埋怨过自己出生不好,现在想想父母健在就是福,当知道才发现我们是多么卑微!让我们真心真意对父母好吧,我们是该子榜样,你怎样对父母,孩子看在眼里,你就给他创造那么大境界,孩子怎么会感恩有您呢?我说的有些犀利!好好想想吧。往后的路。现在我们家就一个老人了,看看我们家,希望合家欢乐!




小老虎虎妈妈


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情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子女对父母的情是复杂的,第一有些人夫妻感情好的,将夫妻情放在第一位,子女第二位,第三才有父母心,古代故事,穿衣见父,赤肉见夫,外嫁外地远,不能时刻回娘家,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有女能嫁近些好,另有个我亲自经历的事,冬天很早有个老伯来我铺买早餐,我见他很老还种菜卖,我话叫你仔给些钱花,他说我儿子讲有钱养仔,无钱养阿爸,我等他仔来我铺我问他是不是这样讲,他说是,我问他将来你仔也是这样对你你怎样呢?他说理不了那么长远,不久那老人家去世了。自古有云:老子买鱼归哄仔,阿仔买鱼运路归。我自己检讨也不是很考顺,一般般的考。


母黄牛


我觉得很多都是眼睛往下看的多,往上看的少。可能是潜在的思想觉得小孩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而老人至少经历过。而父母也不会觉得儿女对孙辈好有无不妥,因为他们也是只要儿女好的。

我老公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孝顺到每天下班必去他父母家,陪父母吃完饭聊完天,睡前才会回来,每天如此。

可今年的春节因为新冠肺炎,老公考虑到孩子还小,竟没让我们过去他父母家一起吃年夜饭。两个老人自己过的年,我们一家三口单独过的年。

对于孝顺的老公而言,这已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也是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家长的眼光在孩子身上的更多。不是因为不孝顺父母,而是父母的心在孩子身上的更多。


芝麻辰小七


我女儿出嫁后,孝心满满。尽管在外资校方任付校长,工作繁忙,但时常忙里偷闲,给父母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特别是每年的父母亲生日,她都不会忘记,坚持操办生日宴。常听人说:只有记住子女生日的父母,哪有记住父母生日的子女?我要理直气壮地说:我女儿就是能记住、而且坚持每年为父母办生日宴的孝女。


成为达


古往今来,一直有“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你有听说过儿女对父母的爱“如山如海”的吗?没有。并不是儿女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比较而言,不够伟大。人从娘胎里爬出来,就无条件地接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一直到自己成家立业,刚刚有能力有条件爱父母孝敬父母,就娶妻生子,或嫁人生子,就把整个的爱给了自己的儿女。

待自己儿女长大,就要张罗着爱孙儿孙女,爱外孙外孙女了。悄悄的,父母走了,怎么着也轮不到把满满的爱全给父母。所以,在孝顺的意义上老人让步了,就出现了“顺者为孝”的俗语。意思是,我们做子女的,只要顺顺父母的心意,听听父母的唠叨,少顶撞父母就是很好的了,你就是算孝顺之子女了。

所以,我们做儿女的,爱父母不够是没有错的,只要我们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陪陪父母,不嫌父母啰嗦,不嫌老人老气,不给父母脸色就够了。当我们成为父母一天天老去时,千万不要对子女要求这要求那,不要动不动就拿“不孝之子”的高帽子给儿女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也是曾经父母的儿女。


心如莲花173349538


这个问题涉及两代人爱的话题,记得20多年前,《天涯》杂志上刊载了一位九十四岁老太最精典的话语“父母给子女的如牛毛一样多,子女给父母的不如牛毛一般长”,因为话语通俗,寓意深刻,所以这句精典至今记忆犹新,也时刻提醒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要尽量做得好些。从这句话给出的答案是,无论儿女成未成家,他们给予父母的都很少,所以就孝心而言,应该说子女做的都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子女要多克服工作、生活及距离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多照顾父母,多去尽孝心,多陪伴他们欢度美好时光。倘若作为子女,在你尽可能的条件下做了你尽全力的事,父母定会理解你、心疼你的,尽管届时他们已老弱不堪,但永远对子女好的心终不会变。对此,有的子女可能会疑惑,我对父母已尽力,但回馈父母还是太少了,怎么办?笔者的理解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多,我们给予父母的少,可是,我们给予子女的也多,子女给予我们的也会少,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只要我们对父母的晚年照顾好不留遗憾,只要我们也似父母一样给予子女的爱如牛毛一般多,那么我们就没留遗憾,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本就是“双向不对等”的。图片来源网络





渺星人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父母对儿女的疼爱远远大于儿女对父母的孝心。

为什么自古以来老祖宗就告诫后人要有孝心,不告诫后人要疼爱自己的孩子?就是老祖宗看到后人对老人孝顺不够,所以几千年以来,一代代一辈辈祖传的训导就是后人要有孝心。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这样?这可能真是人的天性决定的,小孩,小狗,小动物就是可爱,就是让人疼爱,别说自己家的小孩,就是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可爱都想亲亲,疼爱孩子就是人类天性所然,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就是这样吗?为了孩子,父母什么都可以舍弃,包括生命。

然而老年人就不可爱了,唠叨,糊涂,固执,从老年人本身来说肯定没有小孩可爱,所以这时就不能讲可爱不可爱了,只能讲孝心,父母操劳一辈子,疼爱孩子一辈子,现在老了,从感情上,良心上,从道德上讲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多体贴自己的父母。

尽管很多人都懂得孝顺老人的道理,但孝顺的程度,体贴的程度依然不如疼爱自己孩子的程度,生活中有疼爱老人超过疼爱孩子的人吗?似乎没看到。

所以我们看到不但老祖宗训导我们做人要孝顺,现在的社会也非常重视孝道,以孝为德,以孝为美,让孝爱成为社会风气,人人敬老尊老。

我们可能做不到疼爱老人超过疼爱儿女,但我们要提倡孝心,提倡全社会都有孝心,做到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照顾老人,关心老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动不了的那一天。


我是山东养老大姨


父母对子女的爱多如牛毛,儿女对父母的爱却是九牛一毛!

至于为什么?

我想,一言难尽中,答案也并不是难以寻觅!

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出生,吃奶,学着走路,上学,升学,早恋,上大学,结婚生子,带孙子……你说,我们的人生的哪一步,哪一个阶段没有父母的见证和参与帮忙呢?

他们为我们激动过,开心过,担心过,伤心过,沉默过……他们都始终存在。

而他们一出生的时候,我们并不存在。他们的成长经历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爷爷奶奶。

父母把我们从小养大,其中酸甜苦辣,也只有等我们为人父母后才能恍然领受到。而这时,时间的飞逝,也造成了子欲孝,父母老的局面!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用爱去充满父母剩下的时光。

实际上,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小如九牛一毛的,只要我们给出爱的阳光,父母的晚年必会幸福灿烂!


归零妙者


其实,我觉得无论成不成家,儿女对父母的孝心都比不上父母对儿女的爱,父母生儿育女,可以说养育的过程只有自己知道都曾付出了什么,尤其是体质不好的孩子,不知道让父母操了多少心,无论啥样的苦日子父母都甘心情愿的把孩子养大,起早贪黑,点灯熬夜,风霜雨雪,父母把孩子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

如果遇上懂事的孩子,长大成人了,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对父母很孝顺,所以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自己成家立业以后更懂得父母的苦,古时候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就是说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遇上不感恩的孩子,让父母寒心透凉,虽然长大了但一样还是啃老族,觉得跟父母要是应该的,孝顺对于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有的甚至犯法,锒铛入狱,所以说当今的教育中应增添一门孝顺父母的伦理道德科,人人知道孝,让所有的父母都拥有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