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動脈粥樣硬化與β-澱粉樣蛋白沉積相關,或可提示痴呆?丨前沿進展

動脈粥樣硬化與β-澱粉樣蛋白沉積相關,或可提示痴呆?丨前沿進展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ICAD)是腦卒中的重要病因,但其與認知功能障礙和痴呆的關係尚不清楚。

儘管屍檢已經證實了willis環動脈粥樣硬化和痴呆之間相關,比如阿爾茲海默病(AD)特有的神經病理學改變,但直到現在,在解剖中進行顱內斑塊的評估能力仍然受限。

研究背景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與磁共振黑血成像(Black-BloodMRI)使血管壁特徵可視化。在ARIC-NCS(動脈粥樣硬化危險性的神經認知研究)中,使用該技術提示ICAD的存在和位置與判定的輕度認知障礙(MCI)和痴呆相關。這種聯繫是反映痴呆的神經病理學,還是僅反映MCI和痴呆的血管成分尚不清楚。根據主要假設,β-澱粉樣蛋白沉積升高是痴呆發病的主要因素,那麼,在中年人的血管危險因素與β-澱粉樣蛋白沉積升高相關,進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後,表明血管危險因素與AD神經病理學之間存在潛在的直接聯繫。

研究人員假設,通過粥樣斑塊及其數量的ICAD將與其他血管危險因素無關,與腦β-澱粉樣蛋白更具相關性,並且這些相關性遵循區域模式。此外,在二次分析中,研究人員假設APOEε4基因的關聯性最強。

研究人員認為ICAD與腦β-澱粉樣蛋白沉積相關,可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標誌物,為了驗證這一假說進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回顧

本研究為一項基於美國社區的隊列研究。經過篩選,最終納入300名70~90歲無痴呆的成年人,平均年齡76歲,女性佔56%(167例),其中132例為非洲裔美國人。94例樣本至少存在1個ApoEε4等位基因的攜帶者(31%)。

研究結果如下:

➤ 在30名受試者中,105名受試者(35%)患有ICAD,存在顱內斑塊比無顱內斑塊的受試者的SUVR值(平均成像標準化攝取值比例)更高( 1.34[0.29]vs 1.27[0.23];P=0.03)。

➤ 在校正模型中,患有ICAD的受試者與總樣本中SUVR值的升高無顯著相關性:斑塊的存在和頻率分別為(aOR,1.20;95%CI,0.69-2.07)、(aOR,1.10;95%CI,0.96-1.26)。

➤ 此外,顱內血管中度狹窄(狹窄>50%)與SUVR值升高無關(aOR,2.33;95%CI,0.82-6.60)。

研究啟示

研究結果表明,在無AD的人群中,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狹窄與腦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無關。

血管危險因素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導致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發生痴呆。瞭解這些機制有助於確定干預和預防的目標和可能的措施。在ARIC研究中,ICAD曾被當做AD的危險因素,但是ICAD的危險因素不僅與AD有關,而且與β-澱粉樣蛋白沉積有關,β-澱粉樣蛋白沉積才是AD發病的關鍵原因,而與ICAD無關。

然而,這項研究沒有得到直接證據證明,在未患AD的個體中, ICAD與腦β-澱粉樣蛋白之間存在直接聯繫的證據來自無AD患者。除了傳統的危險因素外,ICAD還提供了特定血管損傷的證據。

此外,在病理學上,血管標誌物和腦β澱粉樣蛋白相關的少數幾個領域已經得到證實:病理學解剖報告顯示,與非AD死者相比,罹患AD的死者存在ICAD的數量更多,這種相關性是獨立的,與人口統計學特徵和ApoE基因型無關,這一領域已經得到證實。在無AD個體中,ICAD標記物與腦β-澱粉樣蛋白之間的相關性可能表明,血管危險因素可能通過其他更為具體的機制發揮作用。

該試驗不僅表明進一步研究ICAD和腦β-澱粉樣蛋白兩者相關性的重要性外,還觀察到腦β-澱粉樣蛋白沉積的潛在機制存在種族差異。在ARIC研究樣本和臨床人群中, 非裔美國人ICAD的發病率高於白種人。因此,它證實此前公佈的澱粉樣蛋白比率的種族/種族差異的潛在機制,其中非裔美國ARIC參與者無AD,即使在調整了其他協變量和人口統計學後,其SUVR水平也高於無AD的白種人受試者。然而,該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ICAD與β-澱粉樣蛋白之間存在種族差異。

ICAD與β-澱粉樣變之間潛的機制可能取決於更大程度的狹窄,ICAD比健康個體的狹窄程度大,ICAD疾病晚期甚至可能比認知障礙患者的狹窄程度更大。在血流動力學上,狹窄可導致低灌注,這不僅可能是因為ICAD引起的,還可能導致ICAD和β-澱粉樣蛋白沉積;低灌注有助於Aβ寡聚體的聚集增加,長期會導致澱粉樣前體蛋白轉基因小鼠的腦血管重塑,但是很少有人有明顯的狹窄,近20%的人患有ICAD,但沒有發現狹窄,因此預測ICAD本身不會有明顯的低灌注。

醫脈通編譯自:Rebecca F. G,et al. Association of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With Brain β-Amyloid Deposition.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 2019.doi:10.1001/jamaneurol.2019.43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