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如何看待孩子教育,追求望子成龙,还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

李先生茶余饭后


中国有句古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就是中国“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子女教育的热点问题。为了子女成材,众多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为了子女成材,众多的父母可以不惜代价不惜成本;为了子女成材,可以舍弃一切乃至牺牲自己的事业,中国的父母恐怕是世界上最累最累、最苦最苦的父母了,可是在子女眼中,父母无止境的付出真的就那么值得可敬可亲?这恐怕只能去问问做子女的。所以作为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一片心。现行的这种应试教育,无论对学子还是对家长对学校都是一种压力和负担。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不好,但是它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客观认识这一现实,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尤其学子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进行学习。因为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成败的最主要的尺度,只要有考试,就必须围绕应试的科目去学习,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中国父母基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情结,为了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一般都会认真的辅导自己的孩子,抓孩子学习。而如果顺其自然、按部就班,很多孩子可能不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发展,违背父母的期望,和父母最初的摄像背道而驰。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父母既不能过度限制,也不能顺其自然,要适时加以引导,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成长。





小高老师谈教育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我在理智冷静的时候是个好妈妈[捂脸],我在孩子上幼儿园不需要和小朋友比较的时候我是个好妈妈,可当娃娃上了小学后,我决定做个会教育孩子的好妈妈……

但事实是打脸的,我家娃娃算普通正常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班里每次露脸的时候都没有他,而平时做作业,会不会?会,全对了没?总会有点错,我开变得稍微严厉起来,但还是安慰自己,没事,孩子只是粗心,好玩而已,小学教育现在在学校老师讲了,回家家长得可劲的帮着辅导,做作业,我开始找自己的原因,还没等我完全意识到到底该不该在家下猛功时,课上完课开始期末刷题了,今天93明天88,后天可能就79,我开始动手了,不光动手辅导了,还动手打了孩子,其实不是孩子笨,也不能说是粗心问题,他见得题少,容易被误导,后来我才知道,好多家长刚开学就买了资料,试卷类,人家娃娃早就做多了,见多了,所以考的好,我立马也买了资料,短短几天,把难题易错题也让孩子做了做,孩子考试成绩上来了,我没有觉得娃娃学会了就是优秀,也没有觉得娃娃学会了就以后还行,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娃娃没被别人甩下而已。

讲了这么多,说了好多可能被大家认为是废话,其实我只想表达,也许冷静时我们觉得一个培养孩子阳光快乐成长的妈妈该让他顺其自然,但当现实摆在你面前,比较摆在你面前时恐怕你也会跟着趋势随波逐流[捂脸][捂脸][捂脸]。





薄荷微凉雨


(1)望子成龙的人对于自身要求和对身边的人要求比较高,这种人一般是很有主见,对于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当然自身条件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想法是我的客观条件这么好,我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好,他们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2)顺其自然的家长大多数想的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只要不违法,品格良好,具体的学习或者追求方面不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也不会要求孩子怎么怎么样,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宽容,放任一点,主观上的出发点没什么问题,但是孩子如果走错路,那么不可挽回。

不管是望子成龙还是顺其自然,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生活,小编觉得,在现在社会中,孩子价值观正确,诚实守信,善良,社会品德良好,只要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一件事持之以恒,那么肯定是会成功的。各位欢迎评论区交流[呲牙][呲牙][呲牙]


高考数学大神兰老师


孩子!我并不指望你能出人头地,只希望你能养活自己,不至于一生中总过这种节衣缩食,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生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前程,绝大多数家长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信心百倍望子成龙,可是事与愿违随着孩子不开窍不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尤其是进入初中和高中孩子还是不肯好好学习,连一个普通高中和普通大学都考不上的时候,面对现实家长都无可奈可的下调了期望!

最后对于孩子的学习只有一个目标:中考你考不上重点高中也要考一个普通高中,高考你考不上一本大学,也要考一个普通二本大学,

正如下图中这位初中生的父亲在家长会上所言:“在当下各行各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型国企、央企、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国考、本地知名企业等等,他们只招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学生”,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考高中上大学,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孩子在中考的时候就被提前淘汰出局了,还有的孩子在高考的时候,最后连一所最普通的二本大学也没有考上。面对这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家长心急火燎,可是又无可奈何,正数下图中这位父亲所言:在当下这个社会,孩子没有文化,连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都费劲,又怎么能指望让他去养活父母,不做啃老族就不错了!

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既不能给孩子制定过高的不切现实的目标,也不能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最起码也要做到以下两点基本的要求:

第一点,顺其自然很难让孩子通过中考和高考这两次改变命运的考试!

在孩子12年的求学历程中,小学就是彩排,初中的中考就是一场预选赛,高中的高考才是最终的决赛,因此孩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通过中考这场预选赛进入高中去参加高考这场最终的决赛,可是很多孩子在进入初中和高中以后却不努力学习,最后连一所普通高中和普通大学都没有考上,因此多年来我告诫这些不好好学习的初高中生:即使你考不上重点高中也要考一个普通高中,即使你考不上重点名牌大学,也要考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须知初中不努力,中考就伤悲!高中不努力,高考更伤悲!

第二点,在游戏的面前绝对不能让孩子顺其自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否则孩子就会游戏成瘾无法自拔!荒废学业!

游戏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家长可以看看身边那些成绩越来越差,而且不接受爸爸妈妈教育管理的孩子,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深深地沉迷于游戏之中而无法自拔,他们每天回到家中不想写作业,只想玩游戏,尤其是到了礼拜天寒暑假,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了,他们更是从早到晚手机不离手,这就是很多孩子中考和高考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下图中这两个成绩一塌糊涂,每天都要钻空子玩游戏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严师出高徒,所以家长无底线的顺其自然只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最后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和危机感,沉迷于当前这种应有尽有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很多孩子不但不好好学习,而且还要和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穿戴名牌使用名牌,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孩子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能够尽到责任努力学习,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

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是家庭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的把孩子培养好,让孩子最起码能够做到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正如前文所言,不要让孩子将来总过那种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的生活。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后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家庭教育感悟


如何看待孩子教育是追求望子成龙,还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应该说哪一位家长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是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教育的方法不同罢了!有些是谆谆教诲、因势引导、人尽其才,最终使孩子成功;有些则是行自己所想,迫使子女学习并达到目的!

强制压迫的教育是伤害

首先,我想先说说强迫孩子学习,而达到家长的既定目标这种情况。我是极不赞成的!因为这往往欲速不达,强迫的手段容易造成敌意和对抗,带来的是孩子的厌学!

压迫导致反抗

如果孩子天性直言快语,与家长对抗甚至升级,不可避免!要是孩子比较懦弱一点,他敢怒不敢言,不愿意也得强装,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后果更可怕!不是学业不成健康就出了问题,就是学业有成但埋下极端心理的隐患,各种不适应症及与人交流缺陷,会使人生之路多坎坷、甚至悲剧!

被迫顺从未必说到心里

高学历但人格不健全造成的悲剧不鲜见!到那个时候家长不要说:“我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啊!”说什么都晚了!根本上说,结果是父母的自私造成的,强制压迫,难道家长不是急功近利?没想着光宗耀祖?这些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吗?

受到鼓励的孩子多快乐

然后,再说说如何对孩子因势引导。想让孩子比较好的接受,①是家长对孩子的方法,②是孩子所学的内容。

民主、平等、尊重,朋友无话不谈

①家长对孩子方法上是谆谆教诲,态度上把对朋友的方法,用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语言上不用比如:“你要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等命令句式,或者“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人家某某都怎么好"之类贬斥性的话。孩子希望鼓励!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参加儿子家长会,老师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妈妈回家后孩子担心的问妈妈,老师怎么评价他,妈妈忍住眼中的泪告诉他“老师说你很不错!”就是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拯救了孩子!从此努力学习。

指责否定使人后退

②在孩子所教内容方面,教育上有个“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说,对孩子要求的学习内容,比孩子能够到的稍高一点点,他跳一跳就能拿到,使他越来越有自信;而不是费了好大力气也达不到,而毁掉他心中的希望!

其实,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前两种的融合,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就要谆谆善诱;但当孩子出现发展的偏差,尤其是坏习惯的矫正,就应该矫枉过正,采取一些强制的措施。

家长都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一样的方法和过程,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多花一些时间,多用一些耐心,陪伴他,发现他的问题,合理的方式就能够事半功倍,使孩子获得幸福感,取得教育孩子的真正成功。

开启心灵从陪伴开始


荒原十禾


我认为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得到好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做法,无疑是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在良好的教育中,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为孩子以后的成功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就要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孩子的人格是在父母的的长期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渐积累形成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娇惯孩子,不对孩子做无原则的让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学会与同龄人友好相处。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培养孩子认识犯了错误不能逃避,要勇敢的面对错误,要有敢于认错的勇气。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

孩子的思想品德是孩子做人的根本,是决定孩子以后人生道路的关键。所以,凡事要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宽容、学会独立思考,要有同情心。做事客观公正,遵守各种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是孩子以后走上人生成功的基石,当孩子有了进步,取得了好成绩时,都应该及时的鼓励和给以认可。不能嘲笑和挖苦孩子,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这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的打击、责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犯错误不要紧,要有敢于认错的勇气。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常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大脑会思考,双手会创造”,让孩子多做实验和手工制作,学会手脑并用。这样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还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还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兴趣爱好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感。要让孩子知道感恩,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只要有人曾经帮助过自己,就应该心存感激。不管在什么时候得到了什么样的帮助,都不要忘了说感激的话。不要认为别人帮助我们是应该的,我理所当然的,别人没有权利和义务帮助我们,只有让孩子知道了感恩,常怀感恩之心,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其正色


我的看法是,顺其自然。

我国情况,孩子教育从幼儿园开始,甚至有零岁教育。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不应该是具体的追求。

不同孩子的智力、领悟力各有不同,兴趣爱好也各不一样,性格更是千差万别。但不管如何,孩子都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或宽,或窄,或高,或低,或远,或近……

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条件,尽量可以起跑在先,在以后的道路上获得有利位置,这本无可厚非,可也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大自然本来就有其发展规律,人也一样,由不得你拔苗助长,所谓欲速则不达。

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自主见解,一切听从父母安排也就好了。如果父母不顾安全弯道超车,同时存在翻车可能性,那时有可就悔之晚矣。父母要做的是尽可能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给孩子自由自在成长,发挥孩子最好的发展可能。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坛坛众生,人中龙凤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凡夫俗子,安安稳稳过好以后每一天,为自己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足矣。


学渣的春天


作为一名辅导员认为,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按部就班呢?

我想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和一个家长的身份和大家一同学习一下,家长和老师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在我的孩子没有上学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好老师,加上孩子本就聪明,我甚至预期了孩子的美好未来,然而每个孩子从懵懂到形成独立思维这一过程,是需要好的方法引导的,如果引导的不当,对孩子的一生是灾难的。

孩子刚上学那会,成绩一直很好。

我和孩子妈妈认为很满意,一心工作,认为把好的平台给她了,她会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是为什么。因为环境所致,其实没那么简单我发现她从以前明事理,发展到了会一点小狡辩、小撒谎,孩子再怎样也骗不了一个成年的家长,于是在反复戳穿的过程中,孩子放弃了自尊,破罐子破摔,全家都失去了耐心,喜怒全凭心情。

说孩子重了,孩子奶奶不高兴,说轻了孩子根本不理会,我生气了吼几下,孩子的表情给我的感觉很委屈似的。

我看到那么多问题的女孩子都聚集在一起,我害怕了,有些孩子竟然喝酒抽烟、早恋,最主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无法无天,微薄的认知,承载着他们无知又年轻的生命。

孩子将来可怎么办?我真的要绝望了! 我很害怕!孩子的教育是一场直播,今生只有一次机会,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就是伤害,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能找出原因,并逆转孩子的人生。

我逐渐的感觉到

要改变孩子,先要从侧面多观察多了解孩子现在的情况,找到问题的根源。

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一步步实施,一点点改变。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未来可期!


辅导员之家


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在教育界,有两种父母:一种是望子成龙型,另一种是顺其自然型。当然,很多父母是前者,尤其现在大部分经过高等教育的85后90一代,很多年轻人追求质而不求量,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往往肩负着父母的全部期望。正所谓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强行送去学习各种特长,各种辅导班都报个遍,无畏其喜好与否,只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并发着与日俱增的青少年问题,儿童问题和问题儿童也越来越多。

当然也不是说顺其自然就是绝对正确的。其实两种教育方法都有偏颇之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育儿观出现了偏差,也就是缺乏家庭教育经验。

上海社科院青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在论坛上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夫妇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儿子的考试成绩却一团糟,这对夫妇非常头疼,无论请多少家教,儿子的成绩都上不去。后来他们发现儿子有一个“特长”,就是说,再复杂的手机也能拆开,但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使用了。几年前孩子在参加考试时,夫妻俩索性放手让孩子考上职业学校,学习电脑硬件维修。孩子就像水中的鸭子,不仅学习电脑安装,还额外自学汽车维修。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让孩子成为“成龙”并不是那么容易,而是让孩子成为“成人”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能做到的。这对夫妇应该被视为养育子女的成功者,他们可以直面现实,发现孩子的潜能,朝着培养的方向发展。男孩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会了生活的技能。

那么到底该怎么开展教育呢?

一是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乐。让孩子拥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前提,让孩子能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现代生活压力大,患抑郁症而轻生的事例屡见不鲜,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二是引导孩子的兴趣。

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其实,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动脑,不懂的时候,他们就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孩子还会学得自觉、开心,况且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家长不但不应该阻止他们做,还要根据孩子的这个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有关的书籍,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和比赛。聂耳之所以成为中国新音乐的奠基人,在音乐创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与他童年就对音乐有兴趣分不开的。所以许多事实证明了,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延误孩子的发展。

三是默默跟在身后。即不只是责骂孩子或要求不断,而是顺其自然地陪伴孩子成长。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以因材施教。同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些是积极的,一些是安静的,一些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一些是创造性的,所以根据学生的天资来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父母看育儿书或听别人介绍某一种方法很好,就赶紧把它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效果并不好。这种观点认为,父母不分析孩子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盲目地跟随子女养育学校的观点。因此,合格的父母都应该因材施教,创造自己的育儿观念,而不是随波逐流,为自己找借口。


九斤小米


【家庭教育徐老师】回答:你如何看待孩子教育?追求望子成龙还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

教育,有教和育两方面,教就是引导,启发,管理,孩子向理想的状态走,育是教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望子成龙和按部就班随其自然并不是对立面。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顺应孩子天性,把孩子的强项最大化,弱项得到提升,最大可能性的实现他人生的价值。在人生价值方面,既有家长渴望达到的目标又有孩子内心渴望的东西,对家长来说是望子成龙,对孩子来说是价值实现。那么这两方面能否统一,一是需要家长自身有正确的方向,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能够认同家长所培养的目标,如果能达成一致,必将是望子成龙便成龙,望女成凤便成凤!在这个过程中,按计划一步一步实现,就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所以这么解释,题主所说就并不会矛盾。

如果望子成龙的过程出现错误,必导致教育的失败,所谓的按部就班只不过就是失败后的妥协和放任!所以教育离不开家长、学校,和社会,还有孩子自身的智商情商综合素质,这一切都是教育所要做,并可能改善和达到的。

【家庭教育徐老师】独家观点,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