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正确的都是相对的,错误的都是绝对的吗?

活动中心17653708


再来说一下正确的事情是错误的,现在的人们都爱宠下一代,看似爱孩子实际看是害了下一代。所以说眼见不一定为真,背后不一定是假的说法。🌻🌺🌴


李生宝938


其实正确的、错误的都是相对的。只是你看问题的方向、角度的不同而已,所以才有是非对错之分,这是个很高级的问题,一般人也理解不了。这需要一定的智慧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打个简单比方说:某个人比较普通贫穷突然间一夜暴富赚了好多钱好不好呢,肯定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很羡慕,很希望自己也能这样一夜暴富,从此以后风光无限。但是有智慧、有眼光的的就不会这样想,他还会觉得很危险!因为他知道他很快就会飘起来了,人一得意忘形就会招来灾祸最终走向灭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同宗的一个堂哥他父母身体都不好,家庭条件从小到大都是村里最差的,受尽了白眼与人情冷淡,没有几个人看得起他们的!经常受人家欺负,这也使他的内心变得异常坚强、坚韧,非常吃苦耐劳,也非常的诚实、聪明、懂事!十四岁就出门打工了,后来他去建筑公司工地上干活,由于他吃苦耐劳,聪明诚实的品格打动了老板!后来慢慢的提拔他成为了公司高管,听说前几年还分了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给他,现在他年薪加分红都有三百多万了,在我们那偏僻的农村算得上首富了。

世上所有东西,事情,是非、好坏、对错都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

祝大家幸福安康,心想事成,感谢您们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清静虚无


题中观点,我不认同。

没有永远的正确和错误,正确和错误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我的理解如下:

1、没有前提条件或参照物的结论,本身就是立不住脚的。

无论给出的结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在一定背景和特定对象下得出的。比如:一件事情,你认为别人做错了。但这只是你站在你的立场在评判,无法看到他人的立场,更无法完全复制当时他人面临的情景。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应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

相信没有绝对,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真的动力。这不是说怀疑一切,是在一定条件下选择了相信,是为了更方便我们去追求真。纵观历史,追寻真(也就是绝对正确)的脚步从未停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人类才一直不断的在进步。


黑色昵子外套


我认为在一些标准,数据上谈正确错误的界面比较清晰,在生活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个生活态度问题,观点,视觉,角度,层次,职业,都取决于看到的问题心理反应,就是生活的哲理太多棱化,也只有理解和不理解之比,有关对与错还是对保守一点比较客观。




学友紫气东来


正确与错误都是绝对的,要么是真理,要么是谬误。所谓相对,那是我们在逻辑认识上出了问题,没有掌握到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方式方法。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仅次于数学的第二大重要学科,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它撤出教材。现在,高等学府也很少重视逻辑学,只是将它列为选修。近30年来,因为少了逻辑学,我们涉及到需要分辨正确和错误的时候,就出现了思维混乱,乃至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现象类同万事万物来一起认识。譬如说自然界弱肉强食,狼捕食羊是出于生存需要,之于狼就是正确。但是从羊的角度来看,又是错误,弱者也要生存啊?因此,我们就认为正确只是相对于老虎,对羊就不正确了,正确就不是绝对。反过来看,狼不捕食羊会饿死,显然是错误的,对羊来说就是正确了,原来错误也是相对的。这样看来,就是正确与错误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

从相对的观点来看,也就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因为各有各的立场啊!我们抱持相对的观点,就会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就不能分真假、善恶、美丑、好坏、对错了,存在即合理。所以,我们现在最流行存在即合理的说法。

其实,稍稍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看问题应该抓住本质。狼捕食羊是弱肉强食,可是我们很少听说狼捕食狼。在自然界,同类相残是极其罕见的现象,同类相助才是普遍现象。人与人是同类,怎么可以套用动物界不同种类才有的弱肉强食法则?无论是从动物界来看,还是从人类社会来看,同类相残都是绝对错误,同类相助都是绝对正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博弈,同一物种只能从同类相助才能实现强大。所以,从同类来看问题,正确与错误就都是绝对的!

人类能够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是因为形成了社会。维系社会存在的根本,就是普遍可以同类相助,同类相助体现的就是绝对正确的智慧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同类相残,其实都是绝对错误的愚蠢行为。

异类之间遵循的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同种类的弱肉强食属于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没有正确与错误,才可以说是存在即合理。

真理与谬误,体现的就是绝对的正确与绝对的错误。譬如真善美,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要受推崇。诚信与正义,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要被认同。我们之所以愿意推崇和认同,就是肯定了这些都是绝对正确的真理!

我们都不想要烦恼,都不想要痛苦,都不想要恨;都希望有喜欢,都希望有快乐,都希望有爱。我们从烦恼、痛苦和恨,可以知道哪些是绝对错误。我们从喜欢、快乐和爱,可以知道哪些是绝对正确。

但是,分辨绝对错误与绝对正确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要有把握真理的智慧!



刘德山杂谈


二者都是相对的,主要发展进程和立场。

简单举了例子:

武松血刃潘金莲,站在武松角度,这叫有仇必报,彰显兄弟情义,我杀的是坏人,所以我是对的。站在官府或现在角度,他这叫罔顾法度,滥用私刑,是错的,所以将他发配。

可以看出,武松错?官府错?他们双方都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同理,双方也不会认为彼此都对。

望有助!


雨城子拓


【正确的都是相对的,错误的都是绝对的】?

这个命题很大。

可以很简单的从浅层次的,就是社会大众一般认知来解释,这个命题是错的,对错是相对的。

也可以很复杂的从哲学意识形态认知来解释,是对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说明一下:

1.先从本质来说,

(1)所有的对错判断,都是有标准或依据的,或者说是相对的。

(2)这个依据或标准的适应范围,决定了大众对这个对错判断结果的认可度。

(3)判断对错的依据适用范围越广,就意味着,对判断的结果,或对或错,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2.从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人际关系、科学领域、哲学领域、意识形态等来分析命题。

(1)先从大家熟悉的社会大众认知层面,和人际关系领域来说,对错的判断。

人A与人B之间的交往,A认为对,B认为错,是A和B的判断标准或依据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很多琐碎事,产生对错争执不休,就是这样的原因。这也是大多数我们面临的对错。

所以从大家熟悉的社会大众普遍认知来说,这个命题是不对的。对错是相对的。

(2)其次科学领域的对错。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认知的深入,昨天的对,今天就是错误的。比如地心说,日心说,在过去是对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是错的。

同理我们现在的科学认知中很多认为是对的,将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能力的提高,会推翻现在的科学结论。

从这个层面来说,正确的都是相对,错误是绝对的,这个命题是很有道理的。

(3)再次从哲学领域来说,

a,唯物辩证的角度来说,正确的是相对的,错误的也是相对的。

b,唯心辨证的角度来说,尤其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说,这个命题又有新的解释。

c,我们尝试着简单的,从佛教经典的第一义来说此命题。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判断正确和错误的言语、文字之相和心理活动,都是虚妄之相,对错都是妄执而已。判断对错的依据也是虚妄之相。所以执着与对错,不是正知正见。

经云:‘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才是正知正见。

从见诸相,到见非相,到见非非相,直到圆融无碍,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又是不同以上的所有解释。

最后,回到一般认知来说,错误和正确是相对的。

附赠:

当面不识佛如来,

翠竹碧叶自性栽。

有来有去非非是,

如来无去正在怀。

竟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祝福大家吉祥如意,节日快乐。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加油!


愿以此身化明月


世间本无对错,一切只不过掩人耳目的说辞罢了

区分对错只因秩序规则存在,为力求体系中力量平衡稳定渐形成的差强人意的社评体系而已

一阴一阳谓之道,凡对的只不过使得了阴阳平衡,凡错的不过走极阴极阳罢了,偏废了其一

虽做不到恰到好处,也不可能尽如人意,只要无愧天地人心,差不多就行


七见泊


其实不然,前一句应该改为“正确不都是相对的”,因为实践证明正确也有一些是绝对的!但是错误都是绝对的这句话就太过绝对了,事实和实践证明错误有许多也是相对的错误,历久弥新许多的错误却成了正确,一句话,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存在,只有相对的存在;存在决定意识和思维,但是意识和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和认识确是受制于客观世界的制约。


老爷上轿


事物是永远处于变化状态,所以错误也不可能是绝对的。相对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相反,绝对意味着不随时间和环境而产生变化。如果说这世界上所有人,无论何时,还是在何种情况下,自然需求不一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有一个全球性的正确或错误的学说,您说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