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时尚圈影视剧比职场剧更难拍,雷剧比重奇高无比。


《是!尚先生》,天雷滚滚。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归还世界给你》、《我不是购物狂》,天崩地裂。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双鞋,谁穿谁丑)


即便TVB前几年拍过的《潮流教主》,也是各种用力过猛。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时尚圈影视剧,首先颜值要高,要高得优雅得体,不能有暴发户式的浮夸,不能有地主婆式的大牌堆砌。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片方不能仗着自己资金雄厚而持宠而娇,把时尚当成一种报复式扮靓。


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内核:剧情能打,人物立体,该有的审美一丝不苟,该有的行业细节层层递进。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意大利剧《意大利制造》讲述了70年代意大利米兰时尚圈故事。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一开场就列出时尚圈该有的姿态: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字幕组源:ANON匿名字幕组)


这套剧从复古风开始切入,复古风比现代风更难拍,流逝的岁月才最珍贵。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喜欢复古风的观众,这部戏可能会打动你。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女主Irene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是艺术史。


第一集开场先设定悬念:Irene拿着主编邀请函巧妙地冲进了时装周现场。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再倒叙。


Irene长相甜美,但绝不随波逐流,搭载着耿直心肠。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毕业论文答辩,她与老师的想法有分歧,老师走的照本宣科路线,他觉得学生背好答案就行了,但Irene偏偏不做填鸭式教学里的那只鸭。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那个年代的意大利,女权运动兴起,从思想到穿搭,女性都迎来了全新的解放。


紧接着就是时尚杂志社面试,一踏进门,她就感受到了一股莫名兴奋的快节奏,瞬间点燃了她的好奇心。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Irene分享了刚刚经历的论文答辩风波。


被问这是什么面料,Irene大方地问一句:我能凑近看看么?


她摸了摸面料,立马给出了正确答案。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Irene对各种布料毫不陌生,因为母亲一直在家帮人做缝纫补贴家用。


面试成功。


时尚杂志社的工作,从来都是外人看着风光无限,其实冷暖自知。


我很喜欢这种复古画风,办公室细节刻画精准。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风火轮的工作节奏,凌而不乱。


杂志社女主编Rita,属于那种内敛型的女强人,她给新人撂下狠话:


先给你几天试用期,要么做好,要么滚蛋。


Irene最开始的工作是做标题简报以及泡咖啡。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里,手工简报绝对锤炼基本功。


她属于一点就通的人,每天靠燃烧好奇心支撑全天能量。


这位新人还挺受照顾,大家忙里偷闲地给她介绍办公室氛围,顺便分享一些过来人心路历程:


远离办公室政治,独自美丽就好。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第二天,Irene被主编临时叫出去协助拍片。


这会儿镜头切到了另一位女同事,面露不爽:凭什么这位新人一来就有这么多机会?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Rita是我很喜欢的女领导:严肃但不死板,严苛与温柔并济。


她愿意好好调教新人,路上她会零碎说些自己的要求,并不是那种教条式的话术。


时尚主编很忙,她愿意见缝插针地说点自己的干货,或者自己的工作风格,也是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默契度。


甚至她还会开Irene的玩笑:小知识分子,我们不是图书馆,是时尚杂志。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Irene身上还有着很浓的学生气,喜欢背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主编觉得这不是坏事,但要拿捏得当,要懂得把这里面的朝气积极提炼出来。


Irene这次的工作就是负责整理服装和配饰,不能出差错。


Rita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记录各种细节问题,顺带着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镜头下的这个笔记本很旧,细节好评,我感受到了Rita多年的努力和付出。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尤其是纸张上的折痕,这些都是女强人留下的温柔痕迹。


拍摄过程是美妙的,可收工的时候,Irene发现一条宝格丽项链不见了。


Rita大怒:找不到的话,你也可以直接滚了。


这样的领导我喜欢,她完全是以业务标准来要求下属:你过程做得好,结果出错,我一样要骂。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最后Irene找到了配饰,却发现主编笔记本没有带走,她翻了下里面的日程计划。


这时候主编应该是去见业内大咖Walter Albini( 沃尔特·阿尔比尼),这是她仰慕已久的时尚成衣之父。


Irene决定把笔记本送过去,顺便想着能不能亲眼感受下大咖光芒。


Rita看到这位新人把错误弥补过来了,夸了一句:我喜欢头脑清醒的人。


她介绍新人给大咖认识的时候,补了一句:这可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Irene就跟在这群牛人背后默默学习起来。


有温度的时尚剧,会恰如其分地科普时尚史干货,哪怕只有匆匆10多秒的剧情。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中间有个环节是搭配设计,Irene被问到意见,她选择一条宽腰带,被大咖点赞。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大咖顺势拿起剪刀,在Irene身上咔咔了几下,裙子开衩,衬衫领子剪掉,70年代的时尚风潮来了。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与当下的女权运动不谋而合,时尚也要引入「解放自我」。


Irene亲身感受到了时尚的神奇魔力:原来做减法可以这么开心。


她还好奇地问了下大咖:你认为谁才是真正的时尚大师?


对方回答:没有大师。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工作结束,主编Rita又开始敲警钟:


采访就像是下国际象棋,你要提前研究对手,不要冒冒失失地提问。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说完干货,还是会安慰下新人,该有的勇气和自信不能抹灭。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前面说到的那位摆出阴阳怪气表情的女同事,终于开始作妖了,她害怕新人Irene冒尖,把她调到档案室去了。


Irene就像踏入了一座冷宫,满屋子的尘埃,飞进她的鼻孔肆虐。


可她觉得档案室才是一座宝库,她正好可以吸收各种时尚营养。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刚追完一集,就忍不住来推荐给大家。


这部剧的复古高颜值非常打动我,服化道做旧感很高级。


之前美剧《致命女人》、《广告狂人》、《宿敌》就掀起了一股复古风潮,尤其在网红风肆虐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经典元素来洗洗眼。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剧情干货很多,无论是时尚工业流程,还是职场那些事儿。


人物很有共鸣。


Irene的压力和如今的我们差不多,那个年代的意大利,社会观念保守,很多人对时尚行业都很鄙视,觉得这不是一份正当工作。


杂志社楼道清洁大叔、女主父母,都不理解她。


别看她一脸阳光,压力也是有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亲又属于那种男权家长,她只能靠自己谋出路。


可她懂得在工作中找乐趣,心无旁骛地做好当下的事情。


她比一般新人更细腻,时尚行业从来都不欢迎粗枝大叶的人。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她抗压力很强,工作中,她的心可以很大,即便遇到挫折或者被老板斥责,她脸上不会挂着丧感,也不会偷偷躲到小角落里哭哭滴滴。


她是带着热爱去工作,这能激活她的主动性。能把工作当兴趣,情绪管理自然能做好,只吸收工作中的畅快淋漓,其他负能量瞬间团灭。


这也是老板喜欢她的地方,第一集Irene踩了一些雷,但都懂得自己解决,不管是用最笨的办法,还是最聪明的办法,她都毫不迟疑地去找出路。


这是很难得的独立感。


Vogue女魔头Anna Wintour曾在牛津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说过:


不要在乎做任何杂事跟小事,你要在乎这些小事,什么事情你都可以蹲下来,弄脏你的手,不要说「我只要专业做一件事情」,不是的,你必须什么东西都学会。如果你这时候踏出校园,你就开始觉得你高人一等,你永远不会成功。


她当时用Burberry总监举例,说人家做到那么高的位置,什么活儿都会做,这才叫真正的独当一面。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区别于一般时尚剧人设,《意大利制造》里的主编Rita刚柔并济,她会先给你一些震慑感,但在实际工作中,她会给你各种提点,该骂的时候绝不心软,该给的鼓励一个都不会少。


终于看到了一个和《穿Prada的女魔头》不一样的女主编,梅姨演的女魔头很经典,已经是封神般人物。


Miranda不苟言笑,冰山美人,她有资本高傲。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女魔头原型Anna Wintour其实也有可爱的一面,别看她一脸严肃,她的工作状态是放松的。


电影《瞒天过海:美人计》里,Anna Wintour就本色出演了自己,气定神闲地挥挥手:这种事情自己处理哈。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女王还有一个「go ask Anna」快问快答Vlog系列,她会定期回答网友们的犀利提问。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么多年过去了,《穿Prada的女魔头》神坛地位依旧。


可这部神片也孕育了无数恐怖的跟风者。


比如各种拿腔拿调、孔雀开屏般的女强人。


陈冲在电影《爱出色》里演了一位时尚女魔头,这大概是她再也不愿回忆的角色了。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电视剧《辣妈正传》,邬君梅和潘虹分别饰演了两代时尚女魔头,虽然我也很爱潘虹老师,可她这个时尚女魔头真的不可。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还算是小雷怡情的。


10年前有一部国产剧叫《时尚王国》,完全就是山寨美版,剧情是天打五雷轰。


金马影后恬妞演的女魔头是这样子,一出场就和苏芒来了名利场的经典眼神对杀。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对,苏芒演苏芒。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原版不是有两个女助理么?这部剧里也有。


首席助理画着夸张的烟熏妆,每一帧都是大呼小叫的狰狞感。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新人助理浑身散发着一股土味……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时尚杂志的前台像是巴拉巴拉小魔仙里出来的,做花瓶也是不够格的。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里的时尚杂志社,更像是动物园。


如今的很多女魔头吧,都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粗制滥造,各种夸张失衡,仿佛是某种荷尔蒙分泌过旺。


顺带着祸害各种都市剧,之前重刷《双城生活》,女主去出版社上班,女领导叫Coco。


此时此刻,台词烧焦了:我叫Coco,Coco Chanel的Coco。(你叫Coco就Coco,请不要碰瓷香奶奶)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同事们继续捧杀:Coco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可惜这些剧播出的时候,荧幕上不会打出「剧情有毒,心脏不好的观众请提前准备速效救心丸」。


真正的时尚大片永不退色。


60多年前,奥黛丽·赫本拍过一部《甜姐儿》,她演一位时尚杂志的模特儿。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这部电影服化道完全经受住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考验,中间还穿插了歌舞片段,让整部大片的美学色彩更加浓郁。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真正的时尚女魔头,绝不会靠「扮丑」、「扮夸张」来出位博眼球,她们都不爱出风头。


气定神闲源于多年工作的历练,遇事不慌,她可以排除各种干扰项,集中专注力。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专注的人,没有心情去浮夸,这是时尚该有的态度。


就像《意大利制造》里提到的:我们总怀念以前的时髦,那会儿的人们知道如何打扮,如何生活。


这段场景,也正是我们当下的困扰。


终于等到了一部智商正常的时尚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