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长生活中的压力或者焦虑,能不能跟大二的孩子聊聊?担心是否给孩子内心造成困扰?

无心冰冷的唇


有什么不可以呢?大二的孩子已经算是成年人,他完全可以理解和分担起来。即使不是大二,中学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了解我们生活的真相,而不是一切事务或压力由老人来承担。

我们总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前程,一个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承担的孩子,即使大学毕业他也很容易吃不了苦。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两面性,给孩子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发奋的动力,懂得珍惜、感恩和努力,并且学会担当和负责。

如此可见,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真相,又何乐而不为呢?


芊悦快乐育儿学堂


你好!

我那会儿读大二的时候,我妈就不太常把家里的事跟我说,但是我也不傻呀,也是能从家里边儿的情况和环境感觉到事情不对,虽然有时候问的时候也不告诉我,虽然我也很着急,但是也没得啥用。

我个人感觉,虽然那个时候我妈没跟我说,也没造成我的分心,可是我的学习也就那样,我觉得如果说不告诉他的理由,是害怕他担心干扰他学习,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真的到了那种事情比较大的时候,满是瞒不住了,说不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能让他早一点理解到大人的辛苦和困扰,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吧,毕竟我们也是身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也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家做点儿什么。

当然了,这还是得看家长怎么选择了,但是我现在总是感觉,家里面隐瞒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总是把我当成一个孩子,也不愿意相信我,也不会相信我所做的事,这让我也很困扰。

如果以我为标准的话,我还是希望家长告诉我的,可能我也会烦,可能我也会分心,可能我也没有办法,那至少我觉得我应该知道。

其实怎么样都是可以的,我觉得还是说说比较好。


路遇少商


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分情况和孩子推心置腹的沟通。孩子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况且已经上大二了,是成年人了,可以为家庭分担一些快乐和压力,这也可以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多一些经验和责任。

我家女儿今年大三,想想在她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路沟通,分享着我和他爸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让孩子时刻了解家庭的状况,学会孝敬老人,分担家庭的责任。所以孩子在上大一下半年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在外面勤学打工,一个月收入也有2000左右,这样既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让她积累了工作中的经验,学会了担当。

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所以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及时的沟通,这样孩子会实时的了解家庭的实际状况,内心也会越来越强大。

不要低估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做为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要过度的宠爱,那样会让孩子永远长不大。如果你真正的爱孩子,就让他学着为你分担生活中的压力吧!一个好汉三个帮,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多一个人分担多一份力量,只要合理、适度,相信你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家庭也会越来越幸福的!


霜姐说说


家长生活的压力或者有焦虑,决不能跟上大学的孩子说,因为你要跟上学的孩子说了,对孩子学习有应响,给她曾加思想压力,孩子要产生分心。我们全家孩子上大学时,我从来就不跟她讲家里有什么困难事情!她什么时候问都说家里一切都好,她要钱我急时都给她转过去,从来就没担误过。一直都是这样,到毕业为止!


用户2287092520969


我个人感觉,虽然那个时候我妈没跟我说,也没造成我的分心,可是我的学习也就那样,我觉得如果说不告诉他的理由,是害怕他担心干扰他学习,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真的到了那种事情比较大的时候,满是瞒不住了,说不说也就没有意义了。


大海114496991


我觉得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是觉得可以互相聊聊的。如果说是在大学之前的话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对他造成一些困扰,但是已经大二的孩子了有些东西应该慢慢的去经历去感受。

我感觉从上大学后家人会跟我聊一些事情,让我对家里面的一些情况也比较了解,也能够及时的照顾到父母的情绪,而且如果他们找我聊天的话,我也会很主动的和他们聊聊我的近况,以及我近期和朋友相处或者说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大三阶段,关于考研还是考公务员?以及和宿舍舍友之间相处问题,那段时间真的是跟家人聊了之后才好得多,对有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多一个角度。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算是介于成熟阶段了,如果父母还是会对他有这样担心的话,那可能他将来直接进入社会,对待事情的承受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虽然可能感觉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觉得多接触一些这些事情,可以让人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责任感。

而且我更看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父母对他的信任,就像我当初父母跟我聊天的时候,让我感觉我在他们面前已经是一个可以慢慢开始思考事情的人,他们会在一些事情上询问我的意见。而且像这样的一个相处关系的话我会很乐意和他们交流,他们的经理和他们的一些对人生对事情的看法也会对我有一个影响,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

我觉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还是很有必要的,聊一聊的话虽然说不一定能够实际的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有个倾诉的对象,孩子也是家庭的参与者。


学习与成长的橘猫


我女儿上高中的时候,在县城上学。距离我家有将近200里的路程。我家住在大山深外。有时候,她两个星期回来一次,有时候是三个星期。

每当她回来,我就显得格外亲切,有种见到亲人的感觉。女儿都长这么大了,看到她总不由自主想把生活中的琐事,以及对老公的不满向她倾诉一下,心里才痛快。

当然了,平时,也会向小女儿和儿子说一些家里的事情。但想着他俩小,说的相对来说要少一点。同时,对他俩说了也不会引起共鸣,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大女儿就不一样了,进入高三学校举行隆重的成人礼仪式后,那意味着她已经是成年人了。

虽然,我对她说了之后,她作出的结论很武断,我也不会听。对女儿说这些,有两个目的,

一:见到亲人后,我的感情得到了很好的渲泄,在她面前我可以放肆的大笑,也可以泪眼婆娑,得到女儿的同情。在她那里得到心灵的慰藉。

二:在对她讲述这些事情的同时,只想用这些烦心事,激励她好好用功读书,提高自己的眼界和人生格局,将来有能力过上好的生活。

不知她能听进去多少,通常我说完家里的糟心事,最后说我对她的希望与期许。给她感觉好象是有目的性的针对她而言的。越往后就越不耐烦了。

明明是说家里的事,怎么把话题又转到她身上了呢?她就开始有些烦了。这时,我还是识趣的走开,不理她了。

我不想因为女儿读高中的关系,又面临高考就对她什么也不说了。考好考坏都是孩子和家长应该面对的现实。

也许,我家三个孩子的缘故吧,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个孩子的感受。但我会对他们说,只要他们肯上进,我和老公会全力以赴支持他们上学,最低完成大学的学业。

我知道,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要说,这要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缺一不可的。

女儿高考不理想,上了二本线,却上了专科。她着实体验了下心情失落的滋味。在大学里,她学的是学前教育。刚开始,她只是蒙着头学习,现在每天在家上网课,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学习起来也很用心。

这是她自己选的,我和老公支持她的决定,会给她提些建议供她参考,但不会干涉她的想法。无论她选择了什么,能对自己负责就好。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现在结了婚的年轻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还不断地主动学习。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高中努力考大学,也要看以前的学习状态,不能单一看现阶段的表现的。

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 ,不对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往后余生ZCX


李玫瑾经典育儿语录20条(建议收藏)

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

因为站在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整理了李教授的20条育儿语录,希望能帮助大家。

1、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滚,等他14岁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了。

从哪几个方面管呢?例如克制任性,防止压力,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学会挫折等6个方面。

2、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

尤其是家有儿子的,千万不要百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宠出来的。

3、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管考不考得上大学,不要紧,如果你想开店,我就给你启动资本,千万不要做一个无所事事的人。

4、挫折忍耐力跟意志力有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而是靠体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做些体力上的活,有好处。

5、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办?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6、孩子在1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是由母亲抚养。

人在生命早期是很无助的,认人是最早的情感依恋,父母才能给孩子安全感。

7、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

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12-18岁成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9、孩子的心理阳光成长比智力重要。

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

10、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11、4、5岁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期,所以家庭教育要重视人格教育。

12、一个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一个平和大度的人,其早年的抚养一定是到位的。

13、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

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他最容易倾诉的对象,了解孩子最好朋友的行为,也是了解孩子的过程;如果最好朋友不太好,就问问孩子他的优缺点,表达你的意见就好。

14、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

不管他学习什么状态,让他参与家中大事总是没有坏处的,起码表明你把他当大人对待了,他就会担起他的那一部分责任。

15、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他就会用什么方式回敬你;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自然不会尊重你。

16、真正的养育过程一定是唠叨的,这叫做有亲情抚养。

17、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遵循四个原则。

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18、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

19、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

有时候话说到了就可以,不一定非要逼孩子承认错误,写保证书,逼急了孩子反而会对你不恭敬,要让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得。

20、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

管孩子的成绩是老师的事,家长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每天放学问他在学校过的好不好,有没有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不是只问成绩。





学习做人


我是心理咨询师天蓝姐,我来回答好吗?

看情况,如果事儿已经很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也是大人极大的困扰,给孩子说说又如何?

孩子大二,已经是个20岁的人了,过去,这样的年龄,都可能担负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开始养家了。女孩子也可能成了一大家人的主母,总之,他们已经是大人,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一点也少不了。

孩子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既然他们迟早要领略到社会的残酷,不如早点替家人分担。不要小看孩子们,他们的坚强勇敢不亚于大人。相信他们会因此而长大,当然,大人就是把实际情况说明,不必要去抱怨孩子花销什么的。孩子也能更加理解父母。

你现在担心给孩子造成困扰,过两年直接进入社会,困扰一点也不会少。

这都是成长的代价,你不能不让孩子经历一点风雨就让他长大。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互相支持,再大的困难都能过去。

如果是高三,怕影响他高考的状态,不想说就别说。都大二了,孩子也大了两岁,还是相信他们吧!

心理学不是用来装能的,是用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大家觉得是这样吗?欢迎评论~~~


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应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苦辣酸甜和生活的不易。

别说大二有点晚了,应在孩子十四.五岁就可有意识地引导,或自己从事个体化生产实践,尽量利用假期将孩子带入作业现场,让孩子们参观或些力所能及的,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这些体验都能对孩子思想成长大有帮助……对激发孩子刻苦学习,立志成才,都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让孩子了解大人的辛酸不易,会使孩子懂事更早,使孩子树雄心.立大志,使孩子更加积极向上,迸发孩子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向孩子讲大人的不易,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干扰,孩子会想:我得好好学习,不能向父母那样累死累活干,过着苦日子。孩子还能节约花钱呢,心理还会成熟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