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评价中国公布核动力航母计划?

GBPSC


首先,中国建造航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武器。而作为航母中的巅峰之作,核动力航母也是中国海军的顶级目标。随着中国海军日趋强大和操作航母、建造航母实力越来越强,中国核动力航母也将随着时间曝光出来。

中国海军目前装备着两艘航母,分别是辽宁舰航母和国产航母,这两艘航母都采用苏俄结构建造,其技术思路源自于苏联时代。但是,跟美国航母无论在先进程度还是在搭载舰载机数量都远远不及。美军装备的核动力航母都是10万吨以上,采用弹射器都是中国的梦寐以求。然而,中国003型航母据说排水量也是8万吨以上,安装电磁弹射和常规动力。可见,核动力航母不是一朝一夕的建造完成的。

之前,中国已经公布未来海军目标:建造核动力航母。这里强调的是核动力航母,而不是常规航母。可见,中国研制核动力航母,这种航母可能就是004型航母或者之后的航母型号。

而且,关键节点是2025年。因此,中国海军未来走向大洋,也是伴随着航母的突飞进步。虽然,我们不清楚004型航母是否采用核动力。但是,既然中国已经有这样的计划,就代表顶级目标,会随着时间慢慢浮出水面。何况,中国在核动力航母很多技术都实现突破,例如核动力装置也已经部署到位,电磁弹射器也已经趋向于实战,特别是马伟明的解决了中国核动力航母的难题。

因此,随着中国003型航母建造,中国至少在大型航母具备很强的实力。接下来,就是突破10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只要中国在核动力航母实现零的突破,就必定让美国感到吃惊,毕竟这也是世界上第二个建造出10吨级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沐风谈兵论道


中国又以其特有的官泄方式公开了彰显其大国雄心的重大军事装备计划——2025年前下水并服役国产核动力航母。




继去年官方明确敲定在江南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二艘纯国产航母将在常规动力的条件下使用电磁弹射技术后,上述消息又一次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尤其是广大军迷的信心。

纯国产首艘和第二艘航母都是在开建了一段时间后才予以公开的,而第三艘(核动力)航母的公布时间显然是提前了,基本上是在刚开始建不久或者马上就要开建的状态下就公开消息了。


为什么要提前公开?!常看新闻关注时事的人肯定都知道这几天美国参院刚通过了《与台湾交往法案》,正等待总统特朗普签字。特朗普敢不敢签这个字?!有评论分析说他会否决这一法案以确保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不被彻底动摇,但他会时不时向中方晃一晃他手中这张台湾牌。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核航母我们就没有能力完成统一大业。但有了核航母,自己的底气会很更足,旁人有胆量插手的风险会更低。

还有,在最近的慕尼黑安全峰会上,德国外长加里布尔发言称:“自由世界正在受到修正主义的严重挑战,民主与强权的斗争再次启动,如果不做出反应,别人就会在全新的规范基础上建立一个没有自由的世界”。德国外长把西方优越论的心态和对中方“一带一路”战略的抵触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说回到核动力航母。今天在头条上看了一个军事评论员房兵参与的电视节目视频资料。其中,主持人先介绍说,美国想要再建一个造航母的船厂,但苦于找不到足够的工匠了,某媒体就说照目前中美造舰速度对比,中国海军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主持人问评论员房兵对此有何看法?

房兵大校一向语气激昂,大批某些媒体给年轻人打鸡血,质问超美的“时间问题”是多长时间?!如果是一百年、两百年,那确实是“时间问题”。房大校接着质问,人家多少舰,你多少舰?!房大校质问某些媒体给年轻人打鸡血,却事实上给慕洋犬喷子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在此视频下面的评论区中可以得到验证。而我对房大校百年论的质疑却被小编无情屏敝了。

在网上讨论第二艘纯国产航母是该使用蒸弹还是电弹时,我就想过,既然电弹与蒸弹之间没有任何技术继承关系,就果断上电弹。因为你上了蒸汽弹射后,喷子们会拿“福特号”电弹说事喷你用人家剩下的技术,喷你永远只会撵着别人尾巴赶不上人家。只有跨代直接上电弹,才是对喷子们尤其是竞争对手心里上最致命一击。甚至“常规动力+电弹”比“核动力+电弹”对竞争对手和喷子们的刺激效果还要好!最后的结果让局座都大呼没想到,马院士太给国人争气长脸了。

去年在上海某装备展览,就出现了几款核动力舰船平台的模型,基本上说明中国已掌握了核动力航母的关键技术,但真没想到好消息会来得这么快,而且服役会这么快!再过六七年,中国版电弹核航母就下水服役走向深蓝了。

只要抺平代差,中国海军就算大获全胜,傻子才会在自己手握“航母杀手”的情况下,去和对手比航母数量。这玩意太费钱了,和平时期花巨资养它的钱,还不如用来研发更先进的对抗技术。

世界航母百年,中国只用了一二十年走完。超越美国,何需百年?!又何需去数有几只航母?!


hwd4


建造中的我国003核动力航母动力分段

我国表明了自己将要发展核动力航母的意图。这个其实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国产核动力航母建造过半,大到超级船台的风雨棚已经放不下,藏不住了,年底可能要从陆地船台里出来去船坞了,所以不得不公开了。

我国建造中的003航母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的?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去年年初,中船重工发布了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等装备攻关突破,为我国海军2025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既然我国核动力航母的目标定在2025年实现,那么到2025年核动力航母肯定已形成作战能力,至少也要服役。考虑到我国第一次建造核动力航母,而且核动力航母建造、舾装、海试、形成作战能力要比常规动力花的时间肯定要更久一些,从航母建造的时间进度周期来说,目前我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应该已经开工,并处于建造过程中了。

那么,正在建造中的003航母到底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呢?在已经公开的资料当中,我们能否找到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建造中的003航母是核动力的呢?实际上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照片,已经足够作出判断了。我们知道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进排气管道,常规动力有进排气管道而核动力是没有的。那么对于有进排气管道的常规动力航母来说,进排气管道在哪里呢?

1940年服役的英国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光辉号

英国光辉号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部分结构图

上面这张图是英国二战时期建造的光辉号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结构图。可以看到常规动力系统的进排气管道从动力舱内的锅炉上开始出发前往舰岛,但是管道不可能直接向上直通舰岛,因为上方是机库,所以要向右收拢之后再向上。蓝色方框内是防雷舱,管道不会从这里过,从这里过会破坏防雷舱基本结构,这对动力系统的防护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管道最起码要越过防雷舱顶部,也就是越过船体的吃水线上方,因为防雷舱的高度肯定要覆盖从船底到吃水线的高度。而且管道向上时要尽可能绕开机库,这样只能尽可能的靠近外侧船体部分。红圈内是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可以看到动力系统的进排气管道穿过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前往舰岛。常规动力航母的进排气管基本上都是这样安排的,这是常规动力航母的基本结构特点决定的,二战之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也是这样。

美国CV60萨拉托加号常规动力航母

福莱斯特级是美国战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CV60萨拉托加号是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二号舰。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二战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结构,

CV60动力舱上方第一层舱室的结构图

我们找来CV60的舱室结构图,来看看进排气管道的布置情况。上面这张图是动力舱上方第一层舱室的平面图,上方为左侧,下方为右侧。可以看到船体两侧是防雷舱结构,黄色部分是进排气管道,从图上可以看到,管道从锅炉上方开始,跨了很远的距离向右侧收拢,在这一层的高度上基本上都已经贴到了防雷舱的侧面。

CV60动力舱上方第二层舱室的平面图

在这张图上红色部分向下一层就是防雷舱,黄色部分是进排气管道,红色部分和黄色部分已经出现重叠。可见进排气管道已经部分进入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

CV60动力舱上方第三层舱室的平面图

图上红色部分向下两层就是防雷舱,黄色部分为进排气管道,蓝色部分为舰体外飘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到。进排气管道到防雷舱上方第三层舱室时,已经完全进入防雷舱上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不管二战之前或战之后的常规航母,其进排气管道都要穿过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向上前往舰岛。

建造中的003航母动力舱模块

从已公开的这两张003模块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正在建造的模块是003的动力舱分段,模块中间的空腔就是动力舱。可以看到总共有两个动力舱。每个动力舱内有都有横向隔板隔开成一前一后两个舱室,前面小后面大。大的舱室又被一个纵向隔板划分为左右两个舱室。整个模块的侧壁,在水线以下部分为防雷舱(图上蓝色方框内),防雷舱往上还有两层舱室。在评论区仍然还有人称照片上建造的是艘十一万吨级的民船,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哪艘民船需要装备如此大尺寸的防雷舱。整个动力舱的顶部还没有封闭,因为整个动力舱上面还是大开口,为了防止变形,模块顶部焊接了几条横梁用于加强刚度。从照片上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防雷舱,以及上面的两层舱室。因为航母的舰岛通常都在右侧,所以如果003是常规动力的话,在模块右侧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的侧面位置应该有开孔或缺口,为进排气管道预留空间(在图上蓝色圆圈区域内)。或者第二层舱室顶部也就是现在整个模块的右壁顶部应该可一看到进排气管道的结构。因为常规动力航母的进排气管道体积相当大,所以在目前的照片上应该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目前公开的照片上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模块右侧的清晰结构,但是没有找到任何进排气管道的结构。

CV60动力舱段侧视图

那么是不是进排气管道没有经过现有动力舱的侧壁,而是直接向上越过现有模块的顶部然后才向右进入侧壁呢?我们知道美国在战后建造的航空母舰,不管是像小鹰号航母这样大型的常规动力航母,还是核动力航母。在动力舱分段,从动力舱向上到机库地板之间都有三层舱室。也就是说在防雷舱上方还有三层舱室,因为进排气管道体积比较庞大,转弯时还要留有一定转弯半径,所以在进排气管道在向右绕过机库前往舰岛的过程,不可能只在第三层舱室内穿过,而完全不经过下面两层舱室。这意味着在动力舱段,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肯定有进排气管道的结构存在。但是现在003航母动力舱模块上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构。

美国小鹰号航母的舱室基本结构

从目前公开的003模块照片来看,我国航母动力舱的基本结构和美国航母的基本结构相差不大。目前模块的建造高度已经达到防雷舱上方两层舱室的高度,对应于上图第七层甲板的高度,再往上一层舱室就会有明显的外飘结构了。其尺寸也会超出风雨棚的极限尺寸,所以第三层舱室部分只能到船坞里继续建造了。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建造中的国产003航母应该是核动力的。而后面的004航母肯定也是核动力的,否则我们在16和17号舰之外还要再专门发展一型常规动力系统。这对后勤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即使站在这个角度来说,003航母是常规动力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那么003核动力航母的排水量有多大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上面这张照片,这是外媒公布的照片。外媒根据照片分析认为这张照片上出现的就是我在建003航母分段。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巨大的龙门吊、风雨棚和已经出现的巨大船体模块。图上已经标出了其中一个模块宽度为41米,但是该模块的前后宽度明显不一样宽,这意味这这个模块所处位置不是在船身最宽处,而是在最宽处附近的位置上,最宽的地方应该在黄色箭头1的左边。

图2

图3

那么最宽的地方在那里呢?我们再来看两张图,图2和图3是左右颠倒的,图3上的黄色线条和图2上的黄色线条是同一个位置。根据旁边三个模块的位置,我们可以推测出来标着41米线的那个地方在模块2和模块3之间那条黄色线条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标着41米线的那个模块,在图3上刚好处于第二个风雨棚下方。两张图中的黄色箭头1指向的是同一个物体,这个物体是船体上方临时焊接的一个横梁,这种临时焊接的横梁是为了固定船体,避免变形,因为下方是个U字型的模块,开口部分比较容易变形。从图2上来看,标着41米的那个模块左边宽右侧窄,在图3上来看就是左边窄右边宽,而这个模块右面已经焊接了另一个模块,这个模块从图上看朝右是逐渐收窄的。这意味着整个船体最宽的地方就在两个模块之间,也就是说,船体最宽的地方就在小龙门吊正下方,大概二十米左右长的一段。这段船体最宽的另一个证据是右边模块船体侧壁上的三条竖线,也就是图3上箭头2、3、4所指的三条竖线。箭头2所指竖线和小龙门吊的立柱基本平行,这意味这条线也是垂直的,也就是说这条竖线所在的船体侧壁是垂直于地面的,这和美福特级航母类似。

建造中的福特号航母

上面这张照片是美在建福特级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图上箭头是船体最宽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脚手架旁边的那一段,长大概二十米左右。我们可以看到船体最宽的地方在船体的整个长度上是很短的一段。脚手架是紧靠在船体上的,这意味这这段最宽部分船体的侧壁基本上是垂直的。从这里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设计是类似的。

福 特 号

从上面这张照片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船体的最宽处,靠近水线附近的船体外壁基本上是垂直的。图3右侧模块船身上那三条竖线往右依次逐渐倾斜,这意味着这部分船体朝右是逐渐收缩截面积的,相应船体宽度也略有收窄,跟福特级类似。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虽然标41米的那个地方船体略有外飘,但到最宽的地方外壁却是垂直的,这意味着在建航母船体最宽的地方肯定超过41米了,剩下的是到底宽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最宽处船体水线宽跟模块顶部宽度一样也超过41米了。我们知道福特号的最大水线宽度为135英尺也就是41.15米。而003航母最大水线宽度超过41米,这意味着在建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肯定超过福特号。

从照片上厂房及龙门吊的宽度来计算,厂房内的模块宽度最大应该不会超过45米,可能的宽度在41~42米左右。另外从图3上看船体下部刷上了红色防锈漆,上部船体是灰白色的。两种颜色的交界处即使水线位置,依图上比例推算,在建大船吃水深度12米左右,和福特级差不多一样。福特级满载排水量112000吨,这里的吨是短吨,换算成国际标准,满载排水量在10.6万吨左右。

考虑到在建航母吃水线宽度可能在41.5~42米左右,吃水12米。那么在建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可能要比福特级大出1~2万吨,满载排水量可能在12万吨左右。我国第一次研制核动力航母为何就搞这么大的排水量,究其原因可能正是因为第一次搞,所以没有经验。对于核动力航母来说,做大要比做小容易。把船体设计大一点,留有一定的冗余,有什么设计不到位的地方也有空间可以修改。

手绘水平比较差 大家凑合着看 模块顶部左右两侧三角形虚线部分尚未焊接

下面说说003核动力航母的最新建造进度。近一两个月一些网站论坛已经公开了某船建造的最新照片,外网上也出现了这些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动力舱模块上面又加高了一层舱室,这层舱室顶部其实就是机库地板。船体模块外轮廓已经接近极限,受风雨棚尺寸的限制已经没法再扩大了。现在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动力模块最后一段的尾端面,最后一个动力舱内部设备还没有安装上去。但是因为这最后一层舱室是盖在动力舱顶部的,这意味这动力舱这个大坑可能已经封顶了。现在还看不到这最后一层舱室是否已经完全封闭,还是中间仍有大的开口。如果已经完全封闭,就意味着前面的动力舱中已经安装了核心的动力系统,只是后面动力舱还没安装汽轮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船的建造速度比我们此前的预测还要快,要在船台上将动力系统安装完毕后才转场去船坞。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避免模块在转场去船坞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形。因为汽轮机还没装,尾端面还没封闭,防水还没做,所以去船坞可能还要等一阵子,估计要到年底去了。

从最新的照片已经可以比较准确测量模块的宽度了,因为风雨棚的外宽度是已知的,简单测量后就可以知道模块的宽度,尾端面上没加盖最后一层舱室时模块的宽度是41米,这和谷歌地图上测到的数据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此处并不是模块最宽的地方,最宽的地方在此处向前50~60米的地方。从最宽的地方到目前模块的尾端面,整个模块截面是略有收缩的。也就是说没加盖最后一层舱室时,模块最宽处的宽度应该在41.5~42米的样子。这个宽度其实就是吃水线的最大宽度,因为在模块最宽的地方,船体侧壁是垂直的,还没有出现外飘。之所以要用没加盖最后一层舱室的模块宽度为参考,是因为最后一层舱室是有明显外飘的,现在受风雨棚限制,模块两侧的宽度还没到位,两侧最终还要焊接截面基本为三角形的模块。但是就只能推开风雨棚来焊接了。因为这些三角形的模块已经出现在风雨棚旁边,所以我们可能还有机会看到卫星照片拍到船台上这最后一层舱室的顶部,是不是常规动力就可以很快知道,不用等到去船坞。因为如果是常规动力,这层舱室顶部三角形模块区域一定可以看到进排气管道的痕迹,如果没有进排气管道的痕迹,那么这条船就铁定不是常规动力了。


尖端防务


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是必然的,中国比俄罗斯首先建造出核动力航母也是必然的。


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发展核动力航母?

因为环顾当今世界,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和法国,相对于常规动力航母而言,核动力航母的战斗力要明显强悍很多。

1、核动力能支撑更大的吨位。自从美军小鹰级航母退役后,世界上便不存在超过8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了。航母的吨位对战斗力的影响是巨大了,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指数式增长。一艘10万吨航母的战斗力可能是一艘5万吨航母战斗力的数倍。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辽阔的海上经济区需要守卫,又有不断增长的海外利益需要捍卫,更为重要的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所以,我国必然会发展大型航母,只有大型航母才适合我们,大型航母就必然要求核动力。


2、核动力航母有近乎无穷的续航力。航母往往需要海外派遣,需要部署到远洋,无穷的续航力将显现出很大的优势。

3、核动力航母有助于支持电磁弹射以及后续的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


综上所述,发展核动力航母是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必然!


用户105933878864


中国公布核动力航母计划。让以前一些西方分析家预测,中国可能会建造航空母舰,于美国海军最大的航母相抗衡分析。真正的应验了,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宣布了,将打造一艘我们国家自己的核动力航母计划。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决定推进一下及其雄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计划,最终可能会使航母舰队规模仅次于美国海军,可能只要十年的时间就可能实现。

核动力的航母最大的好处是巨大的发电潜力,预测表明这将越来越成为先进军舰的一项要求。未来航母和战舰航母将依靠激光和其他号垫较高的系统提供防御和进攻性武器,如果测试和开发进展顺利,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可以携带高能激光武器。电磁炮的先进设备。

这并非不可思议,而是终究要实现。我们国家公布建建造核动力航母,是让这一重大的举措,告诉那些帝国的强权们,现在的强盛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谁都可以任意欺凌的国家。而是我们巨大的航空母舰不再是原来的定远和镇远的那种历史了。这也标志着我们中国海军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伊春美食美客


我们发现核动力航母已经是一个被公开的新闻了,在2018年2月27日,中船重工官网上刊登了一篇《新征程、新谋划为题的未来远景纲要指向》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中国国产核动力航母方面的消息。我们看一下相关报道内容。




文章里说:“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新型核潜艇、安静型潜艇、水下无人智能对抗体系、水下立体攻防体系和海战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攻关突破,增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为海军2025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


从中船重工的文章中看到,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核动力航母。这也是我们在2025年的一个短期目标。从时间点上来看,和相关我国航母的新闻汇总来看,我们的航母发展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大胆创新的过程。
航行中的辽宁舰

我国最近以来都报道了相关核动力小型化方面,和海上移动核电站的研究。这都已经说明了我们的舰船核动力的成熟。尤其是在6月27日《科技日报》报道关于我国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咨询与服务外委项目。


核动力破冰船

从这样的报道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在船用核动力方面我们已经获得突破,要不然是不可能考虑的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那么我们未来的004型航空母舰上核动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核装置


核动力的解决,核航母就已经突破了最重要的技术障碍。对于航母的其他重要技术我们都已经获得了突破,并且开始逐步应用于我们的003型航母之上。比如电磁弹射器,全舰综合电力分配系统等
辽宁舰编队

而这些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都得益于我们的马伟明院士,这可是电磁领域的专家,国家的栋梁。他不仅解决了电磁弹射技术的超越,更解决了常规动力航母配被电磁弹射的这一世界首创的设计。


马伟明院士

在我们的003型航母上采用的全舰电力综合分配系统,是属于一种中压直流分配技术,这在世界上是首创的,领先世界10年的技术。并且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非常突出。在与未来的核动力航母匹配上将会让核动力航母发挥出更优秀的性能。
中船重工发表的003型航母图片


未来的004核动力航母上,配备电磁弹射和综合电力分配系统。将会为未来的激光近防武器上舰提供基础电力保障。还有一些定向能武器,全电推进系统等也会在未来逐渐成熟当中登上我们军舰,而这些高耗能的未来技术武器,必然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持,那么我们的核动力就会为其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来的发展必然是电磁化方面发展。只有拥有无限动力的核航母,才能引领未来的需求。才能让高科技武器发挥巨大的能量优势。我们未来的发展必然是走向深蓝,成为世界大洋上和平力量的主宰,成为世界世界共同发展的坚实后盾!!!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个人见解,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同时也谢谢点赞,转发和关注的朋友们!!!


淡然小司


在有些国家,看航母是航母,于中国不然,一者通过打造世上最复杂的武器系统促进技术升级,一艘航母有上万个部门做配套,正可向“工业4.0”崛进;二来增强“一带一路”的防护,配合国家发展大战略,以策远洋贸易的安全,所以我们发展航母的计划不会止步不前,不会满足于常规动力航母的制造,如人掰起手指一个个数,不过5万吨级的中型航母,不是核动力的,不是电弹射的,不是全电推的,不是十万吨的,可见国人咸有期待,不怕快,唯怕慢,随中国经济向好,我们今年4月中船重工称,“加快推进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技术突破”,希望到2025年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武器和技术发展。中国老话讲,“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裂帛就是打雷声,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得多少食瓜客纷纭不已,世界之大,啥人没有呀,对不?

最有意思者印度。我们知道,它打造的所谓“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从2006年开造至今,已过去了12年时光,今年嚷嚷着直说要海试,专家估计2022年也难以入役,要在80%以上的部件子系统,包括设计,用钢,舰载机等,全部要受制于人,一切要人家来配套,国内只能死等没有别的办法,要人家配套,你也得等着人家专门为你造出来才行,不只一个贵,主要需要时间。而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不声不响,今年即将交付入役,对此印度的心哪如苍天之云,极不平静,言辞不免过激,“穿过三个位于中国与海洋之间的天然岛链时,那些大型的航空母舰将会非常脆弱。印度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可是百发百中”,呵呵,我有BrahMos,布拉莫斯是神器,但一款并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导弹,也不致于派生出这么狂热的自信。

同时公布者俄罗斯。我们公布2025节点的同时,俄罗斯克雷诺夫国家研究中心,也有模型发布,命名为23000E“风暴”级。对此,我们相信,俄罗斯有技术发展各种航母,只是不是现在,罗锅上山——前(钱)紧,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航母工业不能健全,有很大一部分留在于乌克兰,所以发展航母,不能不面临这种麻烦,你懂得,这一切都要钱来说话,可眼巴前国家经济并不景气,嗯,设计得挺好的,留待以后再说吧。面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发展,俄有一军事评论员称,“在这个有着众多不同类型武器的时代,航母成为了靶子”,就军事角度上来讲,他说的没错,任何武器系统平台皆可是别人的靶子,可是接下来的话就过份了,“一艘航母在海底并不那么有效”,呵呵,隔这么远,魂舞大漠似可闻到一股刺鼻的醋意。

傲骄的美国。美国印度两重天,航母强弱有似冰火,一个造个小航母寒意凛冽,一个打造世上最强的无人能及,10艘“尼米兹”在役,早就成了世上航母建设的标杆,面对中国航母发展,其寻常百姓也有议论,说,“与印度类似的发展项目相比,这很有趣”,这意思,拭目以待,中国将比之印度能超过多少,明显就是不相信,中国不会发展这么快,至少美国难越;有的说,“美国愿意进行贸易,在任何时候都有三分之一的航母可以出动”,这个就有点不友好了,航母是今日美国吃饭的家伙什,纵横世界各大洋也有年,三分之一就是三艘,最大的最好的无人能比,中国吗不行。还有的相当骄傲,明知故问,“美国已经拥有11艘了,对吧?”你造吧,我就在前面等你,等的结果是,“等它们山寨完后我们都已经将它们淘汰了”,呵呵,这可真是个狂人。

我们的发展,有人以为,“it is a danger tothe world”,有人并不相信,中间者浓发醋劲,看法各有不同,我们该发展还得发展,从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所以又至建军节,魂舞大漠祝愿人民海军强大,走自己的路,让弱国等着瞧吧,让强国更强吧,让中等国家向前发展,中国海军能用善会就好。


魂舞大漠


中国公布核动力航母计划,是一件威慑性的好事,也是中国自由力量向美国霸权力量,发出最新制衡,避免被美国霸权主义力量,拖入国家混乱陷阱的有力之举措。

因为中国除了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需要守护,主要分为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渤海和黄海,各需要一艘航母常驻,东海和南海,各需要两艘航母常驻,再加上停港检修和巡逻替换的各两艘,事实上,仅仅是防御需求,中国至少需要10艘,才能守卫海洋领土。

而现在呢,中国只有一艘现役航母,一艘在建航母,这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安全需求。因此,这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至于说,中国和俄罗斯,谁先制造出核动力航母呢?毫无疑问,是中国,因为,通过前两艘航母的制造,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了航母制造链条产业,而且,最近五年以来,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英国、法国采用中国的核电技术,就明证。

这些制造核动力航母的核心要素,中国强于俄罗斯,再加上,中国比俄罗斯有钱,那显然,就是中国先造出来了。


董江波


自从中船重工2018年初发布《纲要》,首次正式提到国产核动力航母项目确实存在以来,网上顿时掀起了“核动力航母热”,

有舆论认为,2018年上半年,中国就会正式开建核动力航母,甚至认为中国将跳过常规动力弹射航母而直接上马核动力。

这种盼望国家军事实力强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核动力航母的问题上搞“跃进”,既不符合军工科学的规律,更与现实差距巨大。核动力超级航母这种最复杂的军工系统工程,不是喊口号就能喊出来的。

笔者一向支持核动力航母项目,对国产第一代核动力航母的综合指标超过福特级也很有信心,但在项目的具体操作上,却没有头脑发热、裤衩发红。军工高科技,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和工程统筹的步骤一步步来,不能一厢情愿、不顾现实,因此在此要给“国产核动力航母热”,兜头来一盆冷水。

第一,凡是涉及核和核动力的东西,都有相当的危险性。核动力优点很多,但缺点却几乎一样多。当代顶尖核动力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避免早年那种严重的核动力包泄露,造成全船报废的事故,但仍然必须确保有百分百的把握,在正式上马核动力航母前,在陆地和海上,都要经过完整复杂的试验,证明我们新设计的航母核动力包,具备绝对可靠的安全性能,才能上航母装堆,否则欲速则不达。

第二,核潜艇上的现成反应堆,用到核动力航母上是不行的。这个问题已经探讨过多次,不必再展开讨论。美法俄都曾经在这个问题上试图走捷径,结果都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拼凑出来的航母核动力包,在航母的整个服役期间,都是“病恹恹”的状态,导致航母提前退役,浪费巨大。

第三,核动力就一定比常规动力强大?这个观念必须扭转过来。

很多人对核动力认知不清,好像带了个“核”字,就好像航母携带了核弹或者能发射核弹,天下无敌一样。其实核动力航母大多数情况下和核弹没有任何关系。真要携带核弹,常规动力航母战斗群自然也可携带。

第四点,核动力航母就一定比大型常规动力航母战斗力强吗?同样未必。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因为航母毕竟是海上战斗基地,不是游船也不是吃饭基地。

航母的真正战斗力,主要体现在机库的甲板的面积与调度效率上,最终体现在舰载机性能和携带总数上。中国的003型常规动力航母,一旦吨位到8.5万吨,在综合战斗力上,就和美国的尼米兹级甚至福特级没有太大的差别。战场上真正要对比的,就是双方舰载机的性能了。

若我国有6艘常规动力航母,那么就可以只用6套人马,实现全球各战略方向的300天极限全勤部署。当前中国海军部分前沿舰艇,已经达到了一年部署超过300天的超美军标准。

2025年以前,建议形成4艘甚至6艘常规动力国产航母的规模。2025年到2035年,再制造4艘核动力航母,首艘004型争取2023年开工,2025年下水,2028年正式服役。

(兵说专家:瀚海狼山)


兵说


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国家中首先造出核航母的肯定是中国。

关于俄罗斯公布的那个方案,其实造模型谁都会,表面上看似中国在核动力方面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中国目前一步步正在稳定向前走,先是改造航母,然后独立设计建造航母,现在配套的弹射器就绪、003航母开始建造,所以对中国来说现在是稳扎稳打前进,核动力航母是早晚的事情。而俄罗斯目前经济状况比较差,对于10万吨级航母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建造,而且前苏联航母的诞生地黑海造船厂已经划归乌克兰所有,前段时间还破产了,也就是说俄罗斯境内目前没有具备航母制造经验的造船厂,这就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中国应该会先于俄罗斯完成核动力航母建造。

关于第一个问题中国公布核动力航母计划,有两个消息来源我们可以参考,一个是今年2月份中船重工的一篇文章,里面清楚地写着实现核动力航母建造以及2025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也就是说关于核动力航母我们已经有了规划和方案了。

另一个消息就是关于核动力破冰船的事,按理说破冰船和航母是两种类型的船舶为什么说和航母有关。其实核动力破冰船就是进行船用核动力系统的海上综合测试,6月21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发出招标建造核动力破冰船,也就是说我们的船用核反应堆系统陆上测试已经差不多了,即将进行海上测试。而民用核动力船只往往被认为是为核动力航母建造累计核动力系统经验的,美国和苏联都建造过大量的民用核动力船只进行测试,累积了不少经验,而我们应该也是走这条路子。

其他航母设备,比如电磁弹射器早就已经就绪,并且进行了上千次的弹射实验;平直通甲板目前的003航母正在建造也没问题了;电力推进系统由马明伟院士所带领的团队解决,所以实际上我们的核动力航母正在一步步准备完毕,就等核动力测试完毕开始建造。

虽然我们没有像俄罗斯那样高调宣布整体方面和实际参数,但是我们的工作已经暗中一步步完成,这比那个模型要重要多了,也来的更直接。所以如果评价我国的核动力航母方案,要我说这就是迟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