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知青朋友于六八

于六八是上海的知青,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已经是当地的老工人了,他在防火检查站上班,主要工作是在一个检查站看路口。那时候的检查站监管着双重的工作内容,一个是防火期的时候不让个人上山,还有检查进山的工作车辆有没有戴防火罩,还有检查进山人员的身上有没有代火种的。还有就是检查站要24小时检查过往车辆有没有私代木材的,或者有冬季拉烧火柴的车有没有拉好的木材下山。这个工作很累,而且休息不好,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个车,所有过岗的车辆都必须要检查做记录。

于六八的爱人也是上海人,他们是同学并且一起上山来到这里,他们有一个儿子那时候已经落户上海了。他们要等到退休了才能回去,他们两口子都在一个岗上,是个模范的夫妻岗,当时这个岗还得到过地区的表扬,一张奖状粘贴在墙上,上边写着于六八夫妻模范岗的字样。那时候的检查站岗就是在进山公路的两侧埋上木头,上边横一根长长的木杆,用人工抬抬放放,夫妻两个坚守这个地方好多年。

这个地方离镇里比较远,所有生活用品都是夫妻二人用自行车代过来的,不大的砖房里是林业特有的火炕,炕上的行李洗的特透亮而且干净,生活用水每天都是防火大队的水车送过来的,林业的检查站很多直到现在还有。在砖房外边自己搭的两面用木板钉的偏煞子,偏煞子里边就是锅台,碗筷放在旁边的简易箱子里,地上放着劈好的柴火,柴火摆放的很整齐,两口子虽然在这里工作了近10年但是磨灭不了他们原来在大城市生活的精致。一说一做都显示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火炕的三面是用木板做的围挡,围挡上雕刻着图案,而且用红色油漆涂着,图案是两口子自己设计的,也是夫妻二人一刀一刀精细雕出来的而且打磨的特别的精细。我问他们是那个学校毕业的,他们只是淡淡的一笑说:是学设计的,没事的时候练练手,当时我想他们上山到这里而且看守道口,真白瞎当年学的技术了,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挥平台。

我们熟悉之后能聊的话题很多,他们给我讲了上海的好多故事,还讲了外滩的风景,说了黄浦江的过去,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我问他的家庭他说什么都不告诉我,只是和我说:他爷爷在68岁那年,他父母才生了他,所以起名叫于六八,再后来我从别人那听说,他们夫妻的父母都是同济大学的教授,他们的文化层次都很高的。

那时候没有电话,在我调走的头一年,于六八夫妻已经回上海了,走的时候给我留了地址,后来我去上海几次出差,找过他,他的家人告诉我他已经去苏州生活了,具体地址和电话他的家人不告诉我,所以也就没找到他们,但是我在外滩上对着苏州的方向给他们送去了好多的祝福,祝福他们的生活永远顺心快乐。

知青朋友于六八

知青朋友于六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