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紅樓夢》中王熙鳳也是大家閨秀為啥不識字呢?

暴曬的鹹魚


熟讀紅樓夢的都知道,鳳姐是識字的,第五回寧府賈敬壽宴上,鳳姐接過戲單,從頭看了一遍,點了一出《還魂》和《彈詞》。二十八回寶玉從鳳姐門口路過,鳳姐叫寶玉給她寫幾個字,寶玉覺得沒頭沒尾,又不像賬目,沒辦法寫,鳳姐說她自己橫豎明白就行。抄檢大觀園的時候,鳳姐更是明明白白把司棋和潘又安的信讀了一遍。

那麼為什麼大家總說鳳姐不識字呢?因為書裡有人這麼描述的,所以就造成了鳳姐不識字的觀點。

那麼這句話是誰說的呢?

薛寶釵。

我相信看到這個名字,很多讀者就會心一笑了。

薛寶釵在四十二回當著李紈三春寶黛的面直言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

於是我們就記住了這話,下意識就認為鳳姐是不識字的。

我們會產生這種誤區,書中人當然也會。所以鳳姐不識字竟成了事實,搞得後來者們紛紛叫嚷王熙鳳沒文化,連字也不認識,王家的教育真奇葩。

我看回答裡有幾個都在分析王家教育問題,這簡直是扯到爪哇國去了。

鳳姐不識字的假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造成:

1、薛寶釵的無心之言

寶釵為什麼要說這句話,是她不瞭解鳳姐,還是她隨口一說?這無從探究,但在博學的寶釵面前,認得字的王熙鳳的確粗俗,王熙鳳的微末文化和寶釵一比,也確實等於不識字。

2、鳳姐的自卑或自謙

鳳姐在平兒面前說探春: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

知書識字的確是鳳姐的短板,但這麼一說,就好像是說鳳姐不知書也不識字。實際上這是一種對外的說辭,賈母用這種話來形容三春: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黛玉也說過這樣的話,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所以鳳姐的說辭可信嗎?

3、彩明的招搖過市

彩明是鳳姐的專用書童,唸書念賬本點名都靠彩明,彩明的存在似乎就在昭告大家,鳳姐不識字,完全靠彩明。

所以鳳姐真的不認字嗎?

------------丸------------


祁門小謝


大家閨秀,不識字的多了,何止王熙鳳一個?

“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根本就不重視女兒的文化教育。

鳳姐不識字,但到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已經通過看賬本讀帖子,自學到能夠讀懂一般書信的地步。另外,在蘆雪庵聯詩,她還念過一句“一夜北風緊”,被眾人盛讚。可見雖然不識字,她還是嚮往文化的,不管是從實用的角度,還是被“文采風流”的氛圍所吸引。

書中沒有明確交代薛姨媽是否識字,不過“兩宴大觀園”時,她可以行酒令,也博得了眾人的讚賞,算是不過不失。最奇葩的是王夫人。

王夫人嫁到書香門第、文采風流的賈家已經二三十年了,丈夫賈政“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長子賈珠十四歲進學,女兒元春因“賢孝才德”被選入宮,寶玉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王夫人,在賈家生活這麼多年,居然沒受到一點感染。同樣是在“兩宴大觀園”的場合,輪到她說酒令了,“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她的文學水平,居然連劉姥姥也不如!

由王夫人,可以想象王家的文學教育、尤其是對女孩子的文化教育重視程度了。同樣出身在王家的鳳姐,目不識丁又有什麼奇怪?

反而是比較隨和、善於聽取合理建議的薛姨媽,大概受到丈夫與女兒的影響,才會得到文化的薰陶,至少在行酒令這樣的場合,不至於掃興丟人。


棲鴻看紅樓


若根據大環境來看,四大家族之中的王家,並不注重女子的才學!


《紅樓夢》中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都是王家的女眷,一致的是,她們三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王熙鳳不用解釋,連字兒都不認識幾個,雖然後來通過自學也認得了幾個字兒,但終究還是脫離不了“文盲”之列;王夫人宴會上行酒令,還是別人替說的,可見王夫人也沒什麼才學,薛姨媽也一樣!

所以,在古代,大家閨秀並不一定就是才女,女兒是否有才學,那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才華橫溢的林黛玉,她的父親乃是巡鹽御史林如海,本就是書香門第,林如海注重文化教育,甚至還專門給黛玉找曾為進士的賈雨村當老師,這才培養出一個才華橫溢的林黛玉。


再說說另一名女子——李紈,她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相當於教育部部長,可這位父親卻堅信“女子無才便有德”,於是只給李紈看一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書,導致李紈雖然愛好詩詞,卻並無作詩本領,這就從根兒上被父親給耽擱了,大觀園眾姊妹一起舉辦詩社的時候,李紈只能當社長,卻沒辦法參與到作詩的行列中。

所以,王熙鳳不識字不足為奇,在男權本位社會,女子即便才華橫溢,胸有抱負,也根本沒有地方施展,讀不讀書,識不識字,其實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最多也就是娛樂而已,王熙鳳從下被王家當作男兒生養,更加註重的是她的管理能力,將文化放在末位,由此形成了“王熙鳳出身貴族卻不識字”的奇特現象。



紅樓不紅


王熙鳳不識幾個大字,有以下幾個因素:

1清代奉行程朱理學,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連李紈的父親清貴為國子監祭酒,尚不能免俗。

2王家為武勳家族,王子騰等又沒有武轉文的意願,所以更加輕視文化教育。書中王家三個出嫁女,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都文化程度極低。基本上略識幾個大字,但宅鬥經驗並不差,屬於家族老人口耳相傳類教育。

3王熙鳳本人

王熙鳳從小就喜歡群體遊戲,殺伐決斷,領導、指揮別人,既然家庭教育在文學方面要求不高,由著天性發揮,她自然不會自己去認真學習。


旁觀者嵐


王熙鳳雖然是大家閨秀,卻大字不識幾個,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在這種思想的毒害下,很多的家庭不論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不論是貴族家族還是平民百姓,很多人都不願意讓而女兒讀書。女孩子在家做針線女工才是最重要的,傳宗接代才是女人的任務。像《甄嬛傳》裡邊沈眉莊去參選選秀之前,沈眉莊的母親對他進行的培訓時就說如果太后問你讀過什麼書,你就說沒有讀過什麼書,如果沈眉莊說《四書》、《史記》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撂牌子,不會被選上。《紅樓夢》裡邊薛寶釵也經常說這句話,說女子還是以針織女工為主,而不是多去讀書。

二、在封建社會里男子才有機會出去工作。養家餬口是男人的責任,女人是不用出去工作養家餬口的。所以女人只是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做好家務,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工作,女人是不用讀書的,所以女人通常被稱為頭髮長見識短,也是因為沒有讀書的緣故。王熙鳳的孃家是貴族大家庭,所以對這種封建禮教的捍衛會更加嚴格。

三、因為王熙鳳可能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紅樓夢》裡只是說王子騰是王熙鳳的叔叔,王熙鳳的父母並沒有出場,可見王熙鳳可能根本就沒有父母,王熙鳳養在叔叔的家裡,可能是不被重視的一個,也沒有人教養他讀書,所以他就沒有讀書的機會。

四、可能王熙鳳的孃家雖然是封建大家庭,但是並不注重兒女的教育,王熙鳳的堂兄王仁甚至把自己的外甥女都給賣了,說明他的他的人品也不怎麼樣,同時說明王家對兒女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綜上所述,王熙鳳不認識字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隻小杜鵑


其實王熙鳳不是不識字,只是沒讀過什麼書,管家看賬本之類的事還是做得來的。王熙鳳與王夫人皆是王家女兒。“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金陵王,王家教養女兒便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念,書中王熙鳳、薛姨媽、王夫人皆識字,只是沒有展露出文學才華。


王熙鳳識字

1、林妹妹剛進賈府,王熙鳳的出場與眾不同,彩袖輝煌,恍若神仙妃子。書中這樣描繪王熙鳳的身份:

黛玉雖不識,也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叫做王熙鳳。

既有學名,便是上過學的,說王熙鳳不識字是站不住腳的,頂多不向別人博學廣文。管家、理事、看賬本之類的肯定是會的,否則豈不是有可能被底下的丫頭管事耍的團團轉都不知?


2、薛姨媽進京前,給王夫人來信說薛蟠打死人的事,王熙鳳可是看過那信的,如果她不識字,王夫人可能需要念給她聽。


3、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在迎春院子裡查出了司琪的表弟寫給司琪的情書,一百多個字的內容王熙鳳一字不漏的念出來了。

鳳姐因理家久了,每每看帖看賬,也頗識得幾個字了。


這並不是說王熙鳳不識字,只是識字的概念不同,請接著往下看。

何為識得幾個字?

1、賈母的封建思想,認為女孩子“無才便是德”,王熙鳳此舉符合賈母的想法,該裝傻就裝傻。賈母說三春的學識,不過是識得兩個字,不是個睜眼瞎罷了。

賈母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就罷了!”

按照這種理解,王熙鳳雖然不一定有三春的才華,也是識字的,而林薛二人就是稍微多識了幾個字的文豪了!


2、四大家族發家晚,靠的是從龍之功,全是武將,沒有文人,看書中,只有賈政一人在讀書,而且是死讀書,不曾有過功名。書香傳世的人家瞧不起這樣的武夫,而四大家族也瞧不上那些讀書的人家。所以從書中,我們能夠看到與四大家族往來的也就是四王八公,這些靠軍功起家的,不曾有詩書世家。唯一的例外就是不曾出場的賈赦的原配妻子,詩書世家,可惜早早離世。

所以可見四大家族對於子孫後輩讀多少書是沒有傳承的,略微識字也就可以了。


以上為頭條號“晴空莽莽”的回答,頭條App搜索關注“晴空莽莽 ”與您分享更多文學、詩詞、歷史趣聞。


晴空莽莽


  • 謝邀。紅樓夢中有一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很形象地說明了問題。
  • 王熙鳳生就男兒性格,自小就不喜讀書,行為如男孩一般無二。由於父母的溺愛,也就隨她去了。
  • 見慣了人來人往,薰陶著的環境歷練,兼之殺伐決斷的男兒心性,成就了鳳姐的管家才能,以至漸達爐火純青之境。是耶?非耶?甘苦自知!

溯路之行2


王家就不教育女兒,王夫人還是文盲呢!王熙鳳後來識字了,我估計都是林黛玉教的!王夫人狂妄自大,始終不學習!目中無人,利用金玉良緣跟賈母作對!一肚子壞水!



屠爾佳哈知玉齋


“女子無才便是德”,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出自清代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明末·陳繼儒之語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前者的翻譯是,“男人有德相當於有才,女人無才也就相當於有德,這句話有點兒意思,但也不能說對。”老狐狸。後一句就更直接了當了,意思是說,“女子識字,見識就會廣泛,心就野了,不好帶了,不如不識字,這樣就會謹守婦道,女子無才便是德。”要知道在古代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常被看作是男人的私有財產,最好沒什麼見識,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男人才比較放心。其實古代男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開放的多,哪些風塵佳人們哪個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文人墨客們,又把結交這樣風塵佳人視為風雅,甚至於誰的風流韻事多,誰的聲望還會更高。風流才子,風流才子,風流二字都包括什麼無需多述。但是,風流別人可以,自己家絕對不行!看多了女人識字後果的才子們,對自己家那可是嚴防死守,而這些文人們又是把持各個朝代禮儀教化的中堅力量,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也就變成了堂堂正正的理法世代相傳。

翻過頭來再看看王熙鳳,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中王家的小姐,王熙鳳不識字,現在看來可能是個笑話,但在曹雪芹寫書的那個年代,再正常不過。大家閨秀更要循規蹈矩,“三從四德”更是從小就要灌輸的核心思想,當然也包括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理念。咱們再看看金陵十二釵的其他人,要麼是私生女,要麼是小三小四兒,學問上個個都是琴棋書畫絕不稀鬆。唯獨王熙鳳不同,字不識一筐,看似荒唐,其實是表現了王熙鳳身份上與其他人的不同。所以王熙鳳不識字是非常貼近史實的,也表現了曹雪芹在《紅樓夢》細節處理上的精緻,只不過現在看來有些突兀。

王熙鳳不識字,其實有誤,王熙鳳會寫字,要不然賈府的帳就全亂了,王熙鳳那可是被推崇為現代經濟管理學經典案例的人物!把持賈府經濟大權的人不識字,想必不太可能,只不過是只認識該認識的而不識經典罷了。





人世繪


在紅樓的世界裡,並不是所有的大家閨秀都識文斷字,比如王熙鳳,就是個文盲,她所認的字,大部分都是管家之後看賬本學來的。

可見,王熙鳳在沒出閣之前,卻是個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和薛蟠的文化水平不分上下。

薛蟠出生在書香世家,不識字是因為他媽給慣得。那王熙鳳身為大家閨秀,文化水平怎麼就比不上李紈、惜春等人呢?

1. 王家的姑娘少讀書

從書中,我們多少會發現,其實王家走出來的女兒文化水平都不高。

比如,在三宣牙牌令一回裡,大家要玩酒令,那薛姨媽就推脫不會。她的推脫可不是什麼謙虛,這樣場合沒必要謙虛。她姐妹王夫人還勸她,玩就玩,大不了多喝幾杯而已。

可見薛姨媽在這方面確實是短板,也是她少讀書的緣故。

而王夫人的文化怎麼樣呢?她的牙牌令我們卻看不見,是鴛鴦替她說的,想必連鴛鴦也知道,讓王夫人玩酒令是有些難為了她,所以自己替她說。

還有一個側面的點,可以推測王夫人的文化水平。

鳳姐每當需要看字兒的時候,都會讓一個叫“彩明”的念給她聽。

賈家僕人起名很有趣,各有各的風格,卻只有王夫人屋裡的僕人都是用的原名的樣子。比如金釧、玉釧,就是一對姐妹花;而彩雲和彩霞,估計也是有些血緣的。

那麼鳳姐這個彩明,會不會和彩雲、彩霞有關係呢?

王夫人文化低,看賬本是否就能得心應手?說不定這個彩明就是王夫人給鳳姐的,讓他幫鳳姐念字兒的。

這也證實了,王夫人也曾讓彩明給自己念賬本。

2. 王家尚武不尚文

鳳姐孃家的王子騰,王夫人的兄長,他在前八十回一直升官。從他的官職來看,他一路走得都是武將的路子。

古代武將不愛讀書的太多了。武將以“武”而生,自然更加重視這方面,而輕視文化的重要性。

比如我們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是馬背上得的天下,最初是很接受不了讀書識字的。後來在漢化的影響下,才開始讀起書來。

賈家就是這樣,先是以“武”掙下的基業,之後又轉而要從文。只是賈家最初沒有文化底子,所以教育孩子也是“打”,可見家風。

從武的人,向來性格也是豪爽的多。比如鳳姐,爽利勁兒讓賈母多稀罕。再比如,王夫人,據說她出嫁之前,在王家也是個響快人。

王夫人治家如何,我們沒看到。轉而看看鳳姐,那樣嚴厲,像不像看慣了武將治家模樣的人?

3. 鳳姐不喜文化

那時候雖說女子不讀書就好,然而那些大家族的女孩兒卻都讓讀書。比如李紈、三春、黛玉、寶釵,就是寒薄的李綺、李紋、邢岫煙等人,也都是腹有詩書的。

可見這些女孩子讀了書,才能向主流靠攏。

可鳳姐卻從不把這類對女子的標準看在眼裡。她對平兒的要求就能看出來,她說平兒,難道說話溫柔就是美人嗎?

鳳姐對美人,對一個女性該有的樣子,是有自己的定義的。她認為好的女孩兒,就該像自己、探春、林紅玉這樣。

鳳姐的這一觀念也是在王家養成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她對文化的認識。

為什麼說是影響到了她對文化的認識,卻不說是“決定”呢?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鳳姐在沒出閣之前,就已經時常出入賈府了。當時賈家賈母的丈夫應該還在世,重視文化的氛圍還很濃。鳳姐在濃郁的重視文化的氛圍中,依然沒有受到感染而學習起來,想必也是她很有自己主意的緣故。

鳳姐起初不識字,還不大上心。可後來,嫁入賈府久了,那些妹妹們也都長起來了,也讓她看到有文化的好處。這也是為什麼,她在讚美探春的時候,會認為探春有文化,比她更厲害。


細數紅樓,共話人間——關注 不做惆悵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