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武俠是一代年輕人追捧的書籍之一,他們喜歡這裡俠肝義膽的兄弟之情,也希望擁有飄然若仙的伴侶,更是沉浸在武俠這個玄幻的世界裡久久不能出來,似乎也盼望過相忘於江湖的豪情

這個世界受人如此追捧可能還是因為它的簡單,以一個“義”字便行走江湖。金庸先生曾經說“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是他刻畫的人物。也是在教導做一個怎樣的人,在他武俠書籍如此暢銷之後,那些背後的女人有著怎樣的經歷?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長在浙江。常說,看一個人的文字,便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金庸本人也是十分的嫉惡如仇,曾經因為公開譏諷訓導主任而被開除,後轉入衢州上學。再一次考試時考入重慶的中央政治大學,又因為對內部人員的不滿而退學。他的求學之路並沒有一般人學業上的困難,有的只是對於這個世俗的厭棄。

之後,金庸一直在一個圖書館任職,這個職位方便了他的學習,在這期間他也閱讀了大量書籍,為以後的寫作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抗戰勝利之後,金庸返回家鄉,成為一名記者,參與報社的工作。雖有了工作,但他後來依然選擇了進去學校學習,也曾擔任過翻譯外交這一方面的工作。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真正讓金庸進去大眾事業的時候,就是他在刊物上連載《書劍恩仇錄》的時候,一時之間受到無數人的追捧。1953年,他開始涉及電影劇本已經電影評論員。因為劇本的精彩,也讓人看到金庸的很多面。這一生,金庸也去過許多的地方,甚至一些地方是當時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他被邀請到臺灣與蔣經國見面,其中蔣經國是蔣先生的大兒子,也到過香港參與編輯報刊,創辦公司,起草政治法案等等,多年的學習讓他整個人更加的豐滿充實,也讓世間留下他許多的文明財富。

金庸一生的經歷如此輝煌,他的感情生活也是讓人想要了解的。

他的第一任妻子叫做杜冶芬,時值1947年,金庸人在杭州,因為主管《東南日報》的幽默專欄而與杜冶芬的弟弟相識,慢慢地就認識了杜冶芬。杜冶芬本人是十分漂亮的,她就像金庸筆下的黃蓉一般,如此靈動怎能不讓一個稍有些木訥的人欣喜。1948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結婚後,金庸被外派到香港,因為忙於工作,妻子認為對自己冷落了,就開始尋求自己的事業,她想成為一個電影明星,便隨著金庸採訪時,看看是否有機遇。正是一面之緣也讓杜冶芬牽線搭橋上電影公司的人。

慢慢地,兩夫妻漸行漸遠,杜冶芬在外面也有了自己喜愛的人。這令金庸內心感到十分氣憤,終於在1953年的一天,金庸在香港報紙上刊登了他與妻子離婚的聲明,

自此以後兩個人形同陌路。

金庸的第二個妻子叫做朱玫,她與金庸一樣是在報刊任職,不過分管類型不同。朱玫主管新聞方面,為人也是知性大方。兩人於1956年結婚,後來一起在報刊最艱難的時刻創立了《明報》。當時的報業十分不景氣,朱玫也曾將自己的珍藏首飾變賣為丈夫籌錢。金庸和朱玫在創立報紙的過程中,他們的孩子也出生了。

本來兩個人的生活,又加上二男二女,生活勉強還是過得下去。幸好,金庸在報紙最不景氣的時刻挺了過來,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他們的婚姻生活維持了二十三年,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金庸在他們的這段婚姻裡出了小差。曾經第一任妻子是這樣的情況之後,金庸十分氣憤,可能當時他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也會這樣。朱玫一直勤勤懇懇的擔任妻子得角色,最困難的時候挺了過來,卻遭遇這樣的事情。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不過,她也平靜的接受了離婚。但是朱玫是有要求的,她希望離婚後金庸能夠付給她補償費,還要後來與金庸結婚的妻子不再有孩子。婚姻已經沒有了,朱玫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離婚前為孩子爭取最大的利益。一個女人能做到如此實在不容易,甚至金庸再次結婚的時候朱玫也曾到場祝賀。

晚年時的朱玫是孤苦無依

的,最終於1998去世。沒有人為她收斂屍骨,最終還是一個醫院的工作人員為她收殮的。每當回想起這個妻子,金庸總是感到十分愧疚。

金庸的第三位妻子叫做林樂怡,相比於金庸的其他兩任妻子,這個妻子的似乎並沒有多少才識,也沒有很好的家世,只是一個酒吧的服務員。最為主要的是,金庸與林樂怡相戀時,她與朱玫的婚姻還在。他們兩個人之間或許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或許朱玫的強勢已經不在是金庸理想中妻子得樣子。金庸與林樂怡認識起始與1976年,金庸大兒子因情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讓他無法平復,便開始酗酒的生活。就是在這個時候,金庸認識了林樂怡。她是金庸書籍的忠實讀者。

丈夫偷歡在外,23年婚姻轉瞬即逝,她晚年孤苦無依,屍骨無人收斂

在金庸最悲傷的時候,林樂怡用最溫暖的話安慰他,令他減少了一些心目中的悲傷。甚至是生病時,林樂怡也是衣帶不解的照顧他。這令金庸感到十分窩心,情不自禁地握住林樂怡的手,希望他們可以在一起。

林樂怡開始是有點慌張的,但對於偶像的感情最終站在上峰,她欣然同意。之後兩人也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林樂怡此時才二十三歲。婚後的生活十分平靜,他們兩個人如同現代版的楊過和小龍女一樣。雖是忘年夫妻,但相處中總能讓周圍人感受到一種甜蜜。

金庸先生一生的情感生活十分豐富,這樣的情況也使得他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格外靈動。對於他的第三段婚姻可能讓人頗有微詞,但金庸先生可能追求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妻子,而不是向朱玫一樣的女強人。在《神鵰俠侶》中,他曾寫到“兩個都喜歡,便是一個都不喜歡。”雖有許多爭議,但他與其夫人的感情還是如此堅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