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李想】

广东省第一批赴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员、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医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奖章”

汶川地震十周年前夕,作为曾经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广东医疗队的队员,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感慨万千。十年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汶川早已换了新貌,地震带来的伤痛在映秀已经看不出太多的痕迹,整齐漂亮的房子,依然美丽的青山绿水,从痛苦中走出的老百姓依然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十年后广东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再回映秀,来看一下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望曾经救治过的老乡。】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2018年4月22日,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医生李想在汶川映秀镇找到当年广东医疗队救出转到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的姚阿姨,检查她腿伤恢复情况。】

思绪再次被带到十年前的5月12日。一场大地震,8万多同胞失去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第一时间,全国上下一条心,捐款、捐物、到前线去……5月13日,我和几位同事作为医院派出的首批医疗队员跟随省医疗队奔赴汶川灾区。医疗队在道路阻断的情况下,身背医疗器械和药品,连夜步行数十公里,率先到达震中救援……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在抗震救灾一线,李想等医务人员火线入党!】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广东省中医院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员】

那场大地震,让青山绿水顿失颜色,在无数人的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抹灭的悲伤印记!但却也让我们看到了磅礴的中国力量!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生活还要继续,幸福已经来临!

【杨华伟】

珠海市第二批赴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医生

十年前,作为珠海市第二批援助汶川灾区的医疗队队员,奔赴汶川绵虒镇进行医疗援建工作。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地震的破坏力之大难以想象。一路上,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滑坡的山体、堰塞的河流和被泥石流冲垮的公路。特别是经过映秀镇小学,看到沉入地下的教学楼以及里面散落一地的书包,想起压在房屋下的学生,心里无比悲痛。

刚到汶川县绵虒镇,所有医疗队员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援助工作中,想尽一切所能,帮助灾区的人民。三个月的救灾工作,有痛苦,也有快乐,更有收获。

还记得镇卫生院院长张胜,副院长吕红军,给予我们工作的配合和生活上的照顾,感受到灾区人民感恩的心。

还记得深夜被余震晃醒,被山上滚落石头的声音震醒,最初心里还很紧张,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

还记得为了对全镇老年人慢性病情况进行调查,我们翻山越岭,深入全镇十三个村,为那里的村民进行体检、送医送药的同时,也受到山里村医们的热情招待。

还记得平时在镇政府食堂里打工的小妹,年仅18岁,平时活泼可爱,可当我们得知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好几个亲人时,都为她的乐观坚强所感动,纷纷为她捐款。春节,她从家里拿出腊肉送给我们过年。

转眼十年过去了,绵虒镇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绵虒镇卫生院的小伙伴们现在还好吗?

【劳成峰】

珠海市第二批援助汶川灾区的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医生

2008年11月14日,作为珠海市第二批援建医疗队队员,我踏上了汶川县绵虒镇的土地。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犹记得凌晨运送颅脑外伤病人到茂县。当晚我出诊,小面包车在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的公路上奔驰,一边是涛涛江水,另一边是大山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没有路灯。到了汶川县城后才知道设备故障,只能转到邻近的茂县县城,来回约4小时。由于道路毁坏,夜间不允许正常通行,茫茫的黑夜,一辆改装成急救车的长安面包车在路上疾驰,到处安静得只听见风声和水流声。幸运的是,病人安全到达茂县医院,得到及时的救治。

夜里也常会有一些特殊病人,他们不是身体疾病,而是精神疾患,焦虑、紧张、睡眠障碍各种表现,我们想尽办法帮助严重失眠的病人度过难熬的夜晚。当时医疗条件非常有限,还记得有一次抢救一位一氧化碳中毒而致昏迷的病人,是通过自制吸氧面罩为病人提供高流量吸氧。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当地的乡亲非常热情。每次到村中开展巡回医疗及义诊时,乡亲们总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

转眼十年过去了,你们还好吗?

【潘兰兰】

珠海市第二批援助汶川灾区的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护士

2008年11月,作为珠海市第二批医疗援建队队员,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到达受灾中心——汶川县绵虒镇,进行灾后医疗援建3个月。

灾后的绵虒镇用满目苍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小城镇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虽然在第一批援建队的帮扶下,各种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上个厕所也不用再跑2里路了,但援建任务仍然繁重,除了卫生院的日常工作、下到每个乡村送医、送药、预防保健、义诊、调研、讲课外,还要经受着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余震的心理压力。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还记得在一个寒冬的夜晚8点多,一次强余震发生了(事后报到有4.5级以上),没多久,一辆小货车送来一位被山上石头滚落砸伤,全身是血,意识模糊、生命垂危的病人来到卫生院,由于卫生院条件有限,我们只能进行简单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补液、升压、受伤部位止血包扎固定,情况紧急,必须立即送到上级医院手术抢救,当时余震不断,但我们二话没说,当地有经验的老师傅开着救护车,我院劳成峰医生和我主动请缨,护送病人去上级医院,在狭窄的山路上,滚石不断砸下,中间还被迫停留几次,在珠海武警援建队的协助下,平常40分钟的路程,硬是开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上级医院,很庆幸,虽然一路颠簸、危险不断,但在我们随时监测生命体征、静脉给药、压迫止血等等工作的努力下,患者最后顺利的进入了手术室进行抢救。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十年时间过去了,但我们和当地医护人员、父老乡亲的情谊却一直在!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想对那里的兄弟姐妹们道一声:愿安好!

【刘旭生 魏 琳 萧 惠 杨雯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灾情也同样牵动着广东省中医院医护人员的心。大地震发生后,医院马上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决定成立临时救灾病区,刘旭生、曹学伟、王云飞、萧惠、邱定荣等临危受命组建病区,接诊了22名灾区伤员的救治工作。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家充分体现省中医人的精神,排除困难,全力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疗效最佳”“服务最好”“心理关怀最到位”的好评。

——刘旭生

筹备临时救灾病区期间,我和杨雯荔等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去照顾伤员。在伤员到来之前大家想象了无数悲伤的画面,内心也想好了无数种抢救、沟通、安慰的方法,但当接到伤员后,他们虽然遭受着骨折等病痛的折磨,却又带着微笑向医务人员表达谢意,让医护人员更为感动。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期间,医院充分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和中医特色护理,解决伤员的病痛,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的伤员由于骨折或者截瘫,需要长期卧床,但又可能会导致便秘,医务人员采用穴位贴敷、腹部按摩解决了其便秘的问题;有的伤员因心理创伤而失眠,医务人员通过头部按摩、耳穴压豆促进其睡眠……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住院2周左右,她们开始想念家乡、亲人,有些病情较重的伤员也出现焦虑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四川籍的医护人员与其交流、聊天,并在病区走廊做了长达两米的“爱心墙”“相信明天,相信未来!”“有种温馨来自于心灵中的惦记,有种快乐来自于思念中的回忆;有种关爱超越了世俗的轨迹,有种温暖放在心中像彩虹一样美丽!”写着这样祝福的一张张心形的“爱心卡”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爱心墙,上面还挂着一串串五彩的千纸鹤鼓舞着他们,重塑信心。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十年过去了,已经回到家乡的邓叔叔,杨阿姨,你们还好吗?

——魏琳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编辑:宋莉萍 摄影:李想、劳成峰、 吴远团等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汶川地震十年|有一种牵挂,难以割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