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今天的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网红纪元”。

网红像一瓶万金油,一抹就灵——

网红包包,网红冰淇淋,网红奶茶店,网红小猪贴纸……

网红也像一根指挥棒。

据新华网的调查,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中,选择“主播、网红”的占据了54%。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网红”这两个字为何如此富有魅力?

因为它在很多人眼中,约等于:

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好像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系统的训练,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你还规规矩矩,干着本职工作?

那么新闻每天都会告诉你,你out了。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给我们的感觉是——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老实人。

真的吗?

今天Sir偏偏想介绍一个很小,很“落伍”,很没流量的奖项。

香港金像奖设立于1990年的“专业精神奖”。

专门表彰杰出的电影幕后工作者。

今年的获奖者杨蓉莲。

从事电影工作30年,如果不是获奖,你绝对没有机会听到她的名字。

因为,她的工作是——

茶水。

也就是一个在剧组端茶倒水,管演员盒饭的后勤人员。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普通吧,平庸吧。

但,她能让成龙专程飞回香港为她站台,为她压麦。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也是她,让当晚典礼现场的所有明星、工作人员都站起来为她鼓掌。

杨蓉莲的专业精神,实至名归。

在片场的工作人员都叫杨蓉莲为“Pauline姐”,上世纪80年代迈入了香港电影圈,成为一名茶水工。

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人,成了演员和导演最贴心的人。

袁咏仪说:

在开工之前Pauline姐就会问你吃什么然后准备好

只要她在,就一定会把你照顾得很好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吴镇宇对她的评价是,“我以为每一个茶水都叫Pauline”。

她已经成为“茶水”的代名词。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只要Pauline姐在,导演就会觉得舒心,剧组的伙计们也觉得踏实。

而她热情开朗的性格,也成了剧组的开心果。翻一翻香港老电影,还能看见她在里面客串。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算死草》里的Pauline姐

如今,Pauline姐这份茶水工的工作一做30多年,跟了100多部香港电影。

和许多大明星相比,她或许微不足道。

但在辛苦工作后,吃上一口热饭的幸福感,却是Pauline姐能带给他们最大的安慰。

像Pauline姐一样,在幕后推动电影行业进程的还有很多。

去年香港金像奖的专业精神奖,也是颁给了另一个幕后的工作人员。

他不参与拍摄,不参与幕后,可能他连剧组的明星都接触不到,但他也伴随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代——

阮大勇。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一个海报师。

如果不是资深的香港动漫迷的话,他的名字可能还没有什么人听过。

但只要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把他的名字和香港电影的辉煌联系在一起。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许氏兄弟系列、周星星系列

阮大勇之所以成功,也是他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法则。

他总能挑出电影里最精彩的部分,融入海报里,让观众从海报开始对电影就有期待。

像是《摩登保镖》这张海报。

许冠文一手拿勺吃药,一手塞枪口里的样子,都让人猜测剧情的发展。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这种提前预告电影的体验,竟然有点现在电影预告片的作用。

随着电脑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绘海报这种产出慢、宣传面窄的作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但,就算是笨功夫,还是有不能取代的地位。

Pauline姐用咖啡陪伴了香港电影的创作人员,30年。

阮大勇用海报记录着香港电影,30年。

这些都是投入在笨功夫里。

胡定一,也是用笨功夫在记录着台湾电影,40年

如果,不是他去年获得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这个奖的话。

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人知道,拟音,是一个什么工作。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因为在部分电影拍摄过程中,为了音效能呈现出干净、自然的效果,现场是不收环境音的。

所以,拟音就是补充电影画面缺失的声音,让画面更有立体感、真实感。

怎么拟呢?

简单说就是,暗地里,把电影里的戏份再演一遍。

然后单取声音。

演员吃饭的时候,胡定一也要跟着吃饭。

演员刷牙,他也刷。

如果是女生在走路的时候,要穿上女生的平底鞋或是高跟鞋。

他就跟着演员的步伐一起走。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而且要“一人分饰多角”。

每个角色都要配出不同的脚步声,揣摩他们的性格、动作。

每配一种声音,就要换一双鞋,换一种步伐。

这,就是一个非常笨的办法。

因为现在电脑技术这么发达,这种工作完全可以用音效库里的声音去代替。

但他相信,只有人做出来的声音才是活的。

胡师傅在拟音这一行一待就是40年,没有老师教,完全靠自己悟。

两把薄的挫刀放在一起摩擦,出来的就是宝刀出鞘的声音。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把算盘从地上滑过去,就能有推滑窗的感觉。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把纸巾沾湿,扔在锅里,就有打鸡蛋的感觉。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拟音这一行,虽然是电影里的笨办法。

但投入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却是能诞生一件艺术品的。

一个人的情绪

喜怒哀乐的表情

所有的音效我都给你呈现出来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电影幕后到底有多少个像Pauline姐、阮大勇、胡定一这样的人,默默无闻从事着几十年如一日,不曾被人知道的工作。

Sir不知道。

但在每一部电影背后,有着成千上万这些默默无闻奉献、投入的工作人员。

才让电影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

他们投入、专注,让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无愧于心。

在这个据说“每15分钟诞生一个网红”的时代,我们相信一炮而红、一蹴而就。

仿佛默默无闻地坚持,都是在浪费生命。

其实,很多事情的价值不在于出不出名、红不红。

而是你越投入,就越幸福。

何止电影,体育也是如此。

就如我们的国球教练刘国梁,经历过数不清的大赛,夺得过数不清的金牌,一投入就是36年。

但到头来,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不懂球的胖子”。

到底为什么——

| 时长:01分50秒 |

大家说刘国梁是网红,但对他自己来说,站在球桌前,心才是最红的。

比起万众瞩目的金牌,刘国梁知道,每一次当下的投入,每一份在场的幸福,才是他前进下去的原动力。

正因为如此,哪怕暂别赛场,他这辈子也不可能离开热爱的乒乓球桌。

奋不顾身,沉浸其中。

你就会发现,幸福藏在手头的工作里,藏在专注的爱好里,也藏在每一项不被人知的技艺里。

5月6日即将四周年庆的爱钱进投资APP,就和《南方周末》一起搞了一件大事:搜集每一个人家乡的特色技艺。

寻找对家乡技艺投入时间、精力的匠人们。

就像那些专注于电影幕后几十年的人,让我们帮这些匠人们从幕后走向台前。

一个小奖,凭什么半个电影圈都在捧它!

Sir想和你一起,颁出这座我们自己的“专业精神奖”。

点击阅读原文,为家乡的技艺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