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以色列空军被戳穿”是怎么回事?

傲世宝宝


了解过事情的前因后果,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场“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争辩!前段时间,以色列国防军发布了一则视频:以色列空军利用导弹攻击了部署在叙利亚北部的俄罗斯产“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最终将该系统摧毁。

看似是一出在战争环境下稀松平常的攻击事件,却在俄以两国之间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因为俄方在此之前曾一直大肆宣扬自己的“铠甲”S-1防空系统是如何生得“三头六臂”、如何战功赫赫、如何让以色列瑟瑟发抖;而以色列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在击毁叙军的S-1后更是放出视频,其意图很明显,就是告诉全世界:俄罗斯的“铠甲”S-1并非不可摧毁!

接下来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互打嘴炮!以色列军方表示:“在俄军眼里性能出色的“铠甲”S-1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我们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见以色列公然诋毁自己的武器,也站了出来:“S-1可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近程防空导弹之一,以色列能够将其击毁完全是个偶然!”意思很明显: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

不过,根据当时的视频显示,叙军的S-1在受到攻击之前,似乎真的是没有做好准备。因为视频中能清楚的看到,事发时几名叙军士兵还站在离导弹车不远的地方聊天。虽然有士兵在导弹来袭前发现了敌情,但为时已晚。而俄方也认为正是由于叙军的不专业才造成了被以军袭击的结果。

熟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铠甲”S-1防空系统虽然属于“铠甲”S系列,但其更多的是借鉴了研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通古斯卡”防空系统,尤其是地盘和炮塔设计。只不过为了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S-1更多的采用了轮式机动,但也可以安装在履带上。

S-1作为一款近程防空系统,其在防御上的标准配置是目标截获雷达、光学跟踪器、热成像仪;攻击方面则装备12枚射程在二十公里的57-E6地空导弹以及两门最大射程为4公里、最大射高3公里的30毫米口径的防空火炮。根据俄军方给出的数据,“铠甲”S-1基本可以实现20公里内的360°无死角防空。

而且在俄军的多次实弹演练中,“铠甲”S-1系统也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而且早在2012年,叙利亚军方也曾表示:叙军利用S-1曾击落过土耳其的侦察机;另外,在近几年的叙利亚战争中,俄军的“铠甲”S-1也曾先后击落过美国和以色列的无人机。所以说,以色列此次成功击毁一台“铠甲”S-1并非就证明其一无是处。同样的,俄军也不能自大的认为自己的防空系统就是无懈可击,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克星,只是出现时间早晚的问题。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矛和盾”的故事。推销盾的时候就对人说自己的盾可以抵挡任何锋利的矛,推销矛的时候,就说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可以穿透任何盾。以色列和俄罗斯就摧毁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相互间打嘴炮,无非是争论以色列的“矛”厉害还是俄罗斯的“盾”厉害。其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界上万物都有相生相克之道。每件事发展的结果,既有自然的优廉比较,又有人为的因素在影响。就拿此次以色列成功摧毁俄罗斯的铠甲s-1来说。虽说俄罗斯的此套近程导弹防空系统可以覆盖360度,无死角。但是也要依靠非常专业,训练有素的系统操作人员来使用才能发生效果的最大化。这次被以色列摧毁的铠甲s-1的操作人员远离系统,玩忽职守,在聊天抽烟,当然也严重影响了铠甲s-1对以色列导弹攻击的反应速度或错失拦截机会。同时也要强调的是,面对俄罗斯的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以色列也不会掉以轻心,一定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比如说以色列可能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小直径的有源光电制导雷达导弹GBU53,它是由雷声公司研发的全天候,可以末端制导,临时改变攻击目标,专门对付移动的车船目标。它可以说是铠甲s-1的克星。再加上以色列电子战机对铠甲s--1的雷达系统的针对性干扰。导致了以色列摧毁俄罗斯的铠甲s-1成为了可能。

由此可见,万事无绝对。有矛就有盾。有盾就有矛。相生相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俄罗斯和以色列相互争论不休可谓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只是各站在自己的立场各说各话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