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公務員是鐵飯碗,可是有些人卻想辭職,究竟是什麼原因?

最近在網上看見在職公務員想辭職去培訓機構上班,下面看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

在職公職人員一:

我是省直機關不安於現狀的苦逼公務員一枚。在單位混了近十年,每天努力工作,有時也是白+黑,5+2的幹。題主的問題我也認真的思考過,甚至是試圖去嘗試過,也瞭解了一些情況。談談我的想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首相,要給自己一個人生定位。政府部門就是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想當年,我們也是擠破頭才考進來的眾人眼中的佼佼者。但是進來以後,或許會發現機關單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單純和美好,當年雄赳赳氣昂昂的要大幹一番報效祖國的凌雲壯志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的。不但如此,可能你的自身價值追求都會埋沒在文山會海之中。因此,趁現在,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人生定位,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你追求仕途榮光,那就安下心來踏實工作,但如果你追求放蕩不羈的豪放人生,那就趁早開溜。

其次,給自己一個職業規劃。你現在在市直單位,應該是升到主任科員只是熬時間的問題,但要熬成處級幹部就應該比較難了。我現在是主任科員,就單位目前的人員狀況和職數來判斷,我這個小媳婦兒要想熬成婆婆,至少要8到10年,而且能否熬上還是個未知數,基本上屬於沒奔頭兒的那類,更談不上什麼規劃了。其實現在公務員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今年2月份,我們單位就有2人辭職了,還都是40+的哥哥姐姐,很有魄力。所以,只要你規劃好今後的路子,還是鼓勵你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的。

公務員是鐵飯碗,可是有些人卻想辭職,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職公職人員二:

周圍不乏私下給人輔導筆試及面試的同事,但辭職去培訓機構的,一個都沒有。

原有有四:

1.培訓機構的講師的門檻,比公務員要低很多。我有不少朋友,就是因為沒考上公務員,所以才去培訓機構當了老師。因此,去那裡是舍大求小,丟了西瓜,撿了的不知道是不是芝麻。

2.公務員收入在當地肯定是中等偏上,如果在同一個城市的話,普通培訓講師的收入不太可能比公務員高。當然,如果在業餘時間還有其他兼職的話另說。

3.培訓機構講師的發展前景有哪些呢,是不是也是一步一步來,跟公務員的晉升也差不多吧?關鍵是,等到了50歲,培訓機構還容得下自己嗎?當然,以其為跳板,別有所圖另說。

從短期利益而言,無論是工作環境、職場晉升或者工資福利,培訓機構肯定比不上同層級的公務員。

從長遠眼光來看,如果題主已經下定決心離開體制,培訓機構只是其中的一站,接下來準備走公務員培訓之路,也許這是一個機會。當然,這要根據個人情況來綜合判定,包括年齡、現有職務、家庭狀況、所處城市等等。

據我觀察,公務員離職後,過得比較好的,大多是四條路:一是去金融機構,剛過去工資就翻好幾倍,按我同事的說法,管他有沒有前景,幹個幾年就賺了公務員一輩子的薪水了;二是去房產公司(現在效益已經沒以前好了);三是去業務對口的企業(現在管得很嚴,但各地情況不同);四是自己創業。

在職公職人員三:

沒必要,做兼職就好。

我不知道為什麼你想放棄公務員而選擇培訓機構。

是因為培訓機構工資比公務員高?

還是因為覺得公務員工作沒什麼挑戰性?

還是因為覺得公務員的水很深?

我是事業單位的,我結合我自己的情況說。

我覺得總的來說,公務員的工資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比我以前在各種小私企的工資都要高。但是公務員的工作很看重關係,遠勝於人的能力。基礎能力是必要的,但能力超強並不會額外給你加分。基礎能力只是基礎分,加分的是和領導搞好關係。這是我最深的體會。公職工作內容本身不會使我疲勞,令人疲勞的是人之間的關係。你沒做什麼,也可能躺槍,因為別人看你不順眼就要幹你。

我回想起以前的私企,人際是比較單純的,最多是工作內容多點疲勞點。但我不敢放棄公職,因為如果沒有錢,一樣沒自由。雖然公職也沒自由,但起碼有錢!

看了以上網友的回答我想說我記得有句話說的有意思,屁股決定腦袋,一個人的立場是不能自由選擇的,他所站立的地位、環境、利益衝突決定了只能做某些事情、說某些話,都為自己的利益階層說話,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努力工作,老闆會讓你升職加工資嗎?”

在員工的角度。我都這麼努力工作了,居然沒點獎勵嗎?那還有什麼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

在老闆的角度。老闆要考慮的是你給公司的利益,是為公司發展帶來的好處。努力工作?哈,那不是應該的嗎?其實無所謂好壞,無所謂利弊,有舍有得罷了,關鍵還是看自己的風險喜好。

更多考試詳情點擊閱讀:http://nantong.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