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才是曹操統一天下的巨大阻力,讓他只能一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馬哈魚12


東漢末年爆發黃巾起義,一時間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在經歷官渡之戰後,曹操奇襲烏巢,以少勝多,一舉滅掉袁紹奪取冀州、幽州等廣袤土地,為其日後成為一代梟雄打下堅實基礎。

曹操統一天下最大的阻力,就是劉備的蜀國和孫權的吳國。蜀國依託地利易守難攻,並通過聯吳抗曹的策略,大有和曹操死磕到底的態勢。而吳國利用長江天險和強大成熟的水軍,一直偏安一隅,曹操也是拿吳國沒有辦法。所以在三國鼎立時期,一直採用防禦觀望的態度對付蜀國和吳國。從這點看來,荊州四郡很可能是曹操故意讓出來,成為蜀吳兩國爭端的導火索。因為從地理上看來,荊州四郡處於兩面受敵之地,防禦起來難度很大,不如讓蜀吳兩國來搶,再假意退去,這樣就在蜀吳兩國之間買下了芥蒂,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大軍攻吳國被陸遜火燒連營,其實最得利的還是曹操。

另一方面,曹操陣營中的大臣,分為勳貴和士族。勳貴以夏侯和曹姓大臣為代表,士族以荀彧等潁川派為代表。士族派在曹操時期是重要的謀士力量,出謀劃策的都是這些人,治國理政離不開他們。而士族出身的大臣,在當時還是以漢臣自居,畢竟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人家心裡至少覺得他們效忠的是大漢天子。這使得曹操再專權也不敢廢掉漢帝,自己登基做皇帝,因為這樣不僅自己內部會出現分裂,還會造成蜀國和吳國以剿滅反賊為由合力攻打曹操。

所以,在當時既要穩住內部局勢,又要不斷激化蜀國和吳國矛盾的情形下,曹操是不會登基自己做皇帝的,他也只好一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







嘿絲朵瑞


當時曹操的對手分別是劉備和孫權,當然他們也都非常的強大 。在綜合實力上曹操雖然三國最強之一,但是也沒有到碾壓對手的地步。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

1、年齡問題,失去當年的雄心壯志,英雄已暮年。

2、北方半壁江山已定,古代人的觀念中原就是正統,況且已有長江以北的半壁江山,統一是遲早的,時間問題而已。

3、對手太強,最後雙方都疲憊了,都統一一個觀念,留給下一代人來解決,這時候就到拼兒子了。

4、內部問題,那時的曹操已經為魏王,並非當時的為漢朝打工丞相,他要為下一代考慮很多事情,內部黨爭問題要妥善處理。

由於常年征戰,曹操只注重戰略和內政,忽視了集團內部人員之間的一些事宜(例如繼承人),這些在魏國後期的時候都統統化為各種問題。

曹操認為他人生最大的傑作,是他為曹魏選下的繼承人 。他是很自信拼兒子不會輸的吧,然而曹丕四十歲的時候就掛了,連續的幼主即位最後白白便宜了司馬氏。

在曹操本人還沒掛就已經有人在造反了,他自身的統治基礎都不敢說特別牢固中原連年戰亂,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消滅孫劉兩家了。其實我覺得曹操不能統一全國的關鍵轉折點是赤壁前後,或者再往前追溯應該到呂布襲擊徐州,劉備來投奔曹操的那個時候 如果那時曹操採納了郭嘉的計策先軟禁劉備,解散劉備的武裝,再找機會殺死他,後果或許會不同。

當時的軍閥有能力或有潛力與曹操抗衡的只有孫權和劉備,而曹操在關鍵時刻決策出現失誤,沒有幹掉劉備,甚至放走了劉備,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消滅劉備集團的機會一去不復返。

至於孫權則是有父兄打下的基礎,又有長江天險,再加上孫權是個“守成之君”,以他的能力維持現狀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曹操短時間內沒有機會消滅孫權,赤壁戰敗後消滅孫權更是希望渺茫。

奈何曹操生命終點已經到頭,隨後一番內部鬥爭與爭權奪利,即位後的曹丕也不及曹操那樣的果敢和謀略。

曹操後期軍事實力相比蜀吳倆國合力沒有太大優勢,加上倆國各有天險很難打下來。


大片播放器


曹操不稱帝實因“內憂外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明確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現代人所瞭解的曹操大多數是通過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特別是以此為劇本拍攝的電視劇而得來的。《三國演義》是小說而不是史書,本身就是一個有傾向性並經過藝術加工了的作品。這部作品塑造了“三絕”即“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和“奸絕”曹操,

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對於這三個歷史人物的描寫存在很多的虛構成分,為了突出他們的“絕”可能會把別人的功勞和事蹟歸功於他,比如赤壁之戰取得勝利的主要領導者和戰略制定者是周瑜而非諸葛亮,關羽也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那麼傳奇,同樣,史書裡記載的曹操也不像小說裡描述的那樣奸詐。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出身行伍之間,靠自己的智慧與膽略在群雄逐鹿中逐漸脫穎而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鮮卑、高麗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他精兵法,善詩歌,

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現在正式回答問題。

在三國中,曹魏勢力最大,雖然可以稱帝,但曹操一生以漢臣自居,最高被封為魏王。與其說曹操不敢稱帝不如說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在眾人勸他稱帝時,他說了一句話:“若天命在我吾,吾為周文王。”

瞭解商周歷史的人應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把“稱帝”的任務交給“武王”兒子吧。做出“不稱帝”的戰略選擇是在他分析了“內憂外患”以後做出的,下面我們就逐個來分析他所考慮的“內憂”和“外患”。

曹操的“內憂”主要有三個:首先,“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自己政治崛起的最大戰略優勢,諸葛亮《隆中對》中指的“天時”,

曹操可以用漢帝之名來討伐任意一個割據勢力而不用承擔“出師無名”的風險,曹操的一生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而統一了北方。如果曹操稱帝,他不僅會喪失這個政治優勢還會在史書丹青上落一個“多權篡位”的罵名,“君君臣臣”的思想在曹操的內心仍然是個最大的障礙,即使後來曹丕稱帝也是通過“禪讓”的方式來取得政權並善待漢獻帝;

其次,曹操飽讀史書,以史為鑑。“春秋五霸”當時的實力都可以取西周王室而代之,但沒有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都借西周王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戰國七雄”中也只有秦國經過幾代人的積累統一了其他六國而取東周而代之;

在三國當代,袁術以為得了傳國玉璽而稱帝,定都壽春,國號仲家,在位不到兩年就被群起而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當時曹魏領導集團中以荀攸、程昱等代表的士族至始至終以漢臣身份追隨曹操,他們接受不了曹操稱帝。

由於魏國地理位置的原因,魏國與吳國、蜀國相比面臨的外患更多,西北方向有匈奴、鮮卑和蒙古,東北有高麗,西南有蜀國,東南有吳國;而吳國只面對魏國與蜀國,蜀國只面對魏國、吳國和南蠻。但曹操所面臨最大的“外患”還是“吳蜀聯盟”,據史料記載,當時最能代表國家實力的三個統計指標是人口、州郡與兵力;曹魏政權這幾個指標大約等於吳蜀兩國之和,加上吳蜀兩國都有“天塹”為屏障,魏國並不能迅速消滅吳蜀,這也是曹操不急於稱帝的重要原因。 但作者認為,曹操不稱帝的因素種“內憂”大於“外患”。

所以,曹操去世以後,曹丕即位,很快就導演了“禪位”而稱帝。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回答,希望對大家瞭解曹操有所幫助。


晨曦說人物


在封建王朝,朝代的更換是很頻繁的,但是曹操從起兵開始到最後離世三十多年,卻還沒有登上皇位,天下也是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由一下幾個原因造成

1:曹操名聲問題,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曹操恰恰沒有得到民心,曹操在徐州的時候一怒屠城,殺害數十萬無辜百姓,並且在曹操佔領鄴城後,野心膨脹,大修土木,如銅雀臺,供自己享樂,而後又自任丞相,並藉著天子的名義任命自己“參拜不名、劍履上殿”,此後,又讓自己加封其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擁有自己的文武百官。此後,又讓漢獻帝繼續加封其為魏公,可以做到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的禮遇待之。此舉讓很多大臣將領不滿,世人更是稱曹操為國賊,同時朝廷大臣也是敢怒不敢言,因為曹操不得民心,內部基因不穩定,所以導致與他每次外出親征,總是不能長久,因為他害怕他的內部出現問題,這一點讓他很是被動。

2:曹操的戰略問題,在曹操一統中原的過程中,有兩此機會可以一統天下,赤壁之戰,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爭,赤壁之戰之前,曹操過於自大,如果能先在荊州站穩腳步,再收復弱小的益州,最後東吳只能投降,可是當時的曹操卻急於攻下東吳,輕敵劉備孫權,而又因手下士兵水土不服,又不善水戰,加之孫劉聯盟,周瑜的反間計,導致曹操的幾十萬大軍被一把火燒個乾淨,第二個機會是,川蜀的張松,在張松拿著那張川蜀圖的時候,可以說得到此圖,便可輕而易舉取得川蜀,可當張松帶著此圖想去獻給曹操時,曹操卻每日宴飲,先是讓他在譯館等候,後來面見後又加之羞辱,導致張松十分生氣,因此去了荊州劉備哪裡,由此不由得嘆息了一聲,曹操當時喪失了統一天下的絕妙好時。

3:曹操人品的原因,他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在曹操起兵初期,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禮賢下士,這讓得到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他的缺點卻讓人避之不及,他好色,喜怒無常,多疑,視人命如草芥,,如夢中殺人,酒後殺人,隨意殺自己的小妾。殺孔融,殺楊修,,他的暴虐性格造就他會在大事上出現錯誤。

4:社會背景原因,大漢王朝400多年的統治裡,社會還是很穩定的,百姓也安居樂業,人們對當時的漢朝是十分肯定的,各大名門望族要麼姓劉,要麼受過劉家的恩惠,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可是大家口號也都是,“除漢賊”。沒有人敢提出:誅滅漢朝”的,不管是群臣還是各路諸侯,對於大漢王朝還是肯定的,最後因為後來的懦弱君主,導致與斷送了祖宗的江山。其他的起兵反抗的都是殘暴的政治,打著為天下蒼生的旗號,可是大漢本來就挺好,還為什麼要更換朝代?

其中在最後時期,曹操的實際權力比皇帝還大的時候,依然沒有統一天下,稱帝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說易如反掌,但是得到天下得到民心卻很難,所以直到最後,曹操也沒有完成統一

天下的大業。


邸家姑娘


什麼才是曹操統一天下的巨大阻力,讓他只能一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

軍事原因:赤壁之戰的失敗

孫劉聯軍大敗曹操,使得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這次戰爭之後,曹操便退回了北方,在今後的征戰歲月中,他再沒有機會像赤壁之戰這樣大規模的南下攻打荊州。

赤壁之戰的失敗導致三國鼎立的局面發生,促使孫劉聯盟形成,從而達到,攻打劉備,孫權支援,攻打孫權,劉備支援的戰略目的。

出身原因:曹操不是士族勢力階層

歷史發展到東漢末年,士族地主階級已經壟斷了仕途,這就是佔領了上層建築;已經控制了輿論,這就是掌握了意識形態;已經成為了豪強,這就是把握了經濟基礎。東漢帝國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全部都掌握在士族手上了,士族地主階級就應該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個帝國的統治階級。

但是曹操自己不是士族,他建立的是“寒門法家之政權”,與士族儒家的勢力相牴觸,劉備謀士法正所謂的“內有憂逼”,即是此意。

曹操與士族勢力鬥爭了一輩子,甚至後來為此與荀彧翻臉,但最後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荀彧的胳膊擰不過曹操的大腿,曹操的胳膊擰不過士族地主階級的大腿。等他死了以後他兒子馬上就和士族地主階級妥協了,歷史又回到了士族階級所希望的那個軌道上。

歷史證明:最適合帝國的統治階級,就是庶族地主;最適合帝國的意識形態,卻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後的政治路線,既不是袁紹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

但這隻能在經過了魏晉南北朝369年試錯之後才能實現,以司馬家族為代表的士族政權也有歷史的必然。曹操既超前又失誤,豈能不敗?


左史右經


問題表述不是很清晰啊,究竟是曹操一統天下的阻力呢?還是廢漢自立的阻力呢?

1.如果是武力上一統天下的阻力,那結論是顯而易見的,赤壁之戰後,曹操已經對孫劉聯盟無能為力了。後來,最多也就是拿下了西涼的馬騰韓遂,漢中也沒拿下。三國鼎立,已成為均勢。曹操集團確實無力一統天下。

2.如果是政治上廢漢自立,那問題就複雜了。這是一道道眾多的無形的牆,想要衝破也是不可能的。

3.其實世上本無三國,只因為陳壽先生寫了《三國志》,後世才默認了三國的存在。因為漢獻帝一直在,即使曹丕稱帝以後,漢獻帝也一直在。皇帝在,王朝就在。這應該沒有邏輯問題吧?

4.因為漢獻帝一直在,曹操只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確實並無稱帝野心。曹將軍曾說,如果天命歸曹家,那就讓曹丕稱帝。

5.巨大的氏族阻力。袁紹為什麼一開始呼聲很高呢?人家祖上是“四世三公”啊。曹操呢?宦官之後,那身份地位不知道低了多少多少個等級。大家讀過司馬遷《報任安書》,就知道太監之地位是如何悲催了。

不可否認,治理國家還得靠文化人啊,文化人不僅替皇帝掌管著國家機器,也左右著輿論導向。文人士大夫眼裡沒有曹操,曹操就坐不穩皇帝。

荀彧就是一個例子。荀彧對於曹操來說,就是第一功臣,身兼張良、蕭何之重任。但荀先生可是反對曹操稱帝的,就連曹操封魏王都不屑一顧。

曹操集團本質上是個武力集團,最多是個寒門或者低等士大夫集團,是抗不過天下煌煌氏族輿論的。

6.劉備為什麼敢率先稱帝?人家是皇叔,天然代表著皇權。在道義上居於至高地位。這是曹操所不能比的。

7.曹丕為什麼後來敢稱帝呢?因為情況變了,陳群使出了九品中正法,一下子就把氏族吸收過來了。

8.曹操在軍事上、政治上都不具備條件,那是否敢硬稱帝呢?結論是敢,也能,但不划算。袁術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不稱帝還能多活一二十年,妄稱帝,立馬就玩完了。曹操可是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的,豈是袁術那般見短識淺之人。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鋤揚軒


古人結婚講究明媒正娶,打仗講究師出有名,稱帝自然也有講究——天下歸心。

不得不說,曹操能有如此成就除了自身的實力外,還有著比較好的運氣。從原本曹操被董卓追殺,到後來逃過一劫;從原本漢獻帝已經是袁紹的囊中物,到後來被曹操半路截獲;從原本已經敗走華容道,到後來遇到守將關羽...

凡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曹操的天時之勢已經近八九成。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論是誰,想到這都會認為曹操完全可以廢了漢獻帝,自己稱帝了。但是他沒有,他心裡有桿秤。

董卓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對於曹操來說,可能彷彿就發生在昨天,最後被天下諸侯引以為敵,死在了自己的乾兒子的戟下。誰也不能保證,在曹操的身邊不存在這麼一位看似與曹操親近,其實早就有殺曹之心的人。

其次,一個人的死讓曹操遭受了很大的打擊。他就是荀彧。荀彧是一位王佐之才,曹操也很重視他,他們的私人關係很好。當年曹操見到剛從袁紹身邊逃出來的荀彧,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這是我的張良啊。

雖說荀彧在曹營這麼多年,無論是徵呂布、伐袁紹、討烏桓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荀彧也是個死腦筋,他始終不忘自己是漢臣,一輩子只認大漢,不認曹操。所以,在一個重要的問題上,兩人有不同的看法:曹操是否應該進爵魏王。漢代忠臣荀彧堅決反對。曹操束手無策,派他到前線監督軍隊。然後派了一位使者來給他送蛋糕。當他看到蛋糕盒是空的時,他明白了。被迫服毒自殺。

我們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就連曹操的老朋友荀彧都對大漢忠心耿耿,誰知道朝廷上有多少人還聽命於劉而不聽曹呢?因此,曹操從未成為皇帝,更別說統一天下了。

當然,前面說的都不是曹操不能統一天下的最大阻力。還有一個人,是曹操的前車之鑑,他就是袁術。袁術家門顯赫,四世三公,手裡拿著一枚傳國玉璽,於是產生了妄自尊大的念頭——“玉璽在手,天下我有”。結果袁術引來了四方諸侯的征討,死在淮南。一切並非定局。如果他成為皇帝統一天下,他很可能會像袁術一樣,沒有堂堂正正之名,成為天下之敵。

說到這不由讓我想到龐統。劉備當時完全可以直接攻入川地,但他沒有,反而搭上了龐統的性命後,才舉兵入川。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師出無名啊。


奉史為師


阻止曹操統一天下的阻力:

一是臉厚之劉備,臉不厚心不黑的孫權;

二是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阻力

二敵: 劉備 孫權

  • 三分天下,細窺三人的內心可以看得出曹操心是極其的黑,劉備臉是極其的厚,孫權是臉厚不及劉心黑不及曹。

曹操之特長,全在於心子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豪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到極點了。

劉備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東竄西走,而且生平善哭,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俗語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劉備與曹操可謂是雙絕,二人煮酒論英雄時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你無奈與我,我無奈與你…只見曹操說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孫權與劉備同盟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不比曹操,跟著向劉備求和…他與曹操相抗,忽然在曹操駕下稱臣,臉皮厚彷彿劉備,無奈又不比劉備,跟著與魏絕交。雖然他心黑不如曹操,臉厚不如劉備,但二者兼具,三人可謂你征服不了我,我征服不了你,於是三分天下。

(我們依以上之解,看司馬懿,他能欺曹氏孤兒寡母,心黑比肩曹操,能收諸葛亮巾幗之辱,臉厚比肩劉備,心黑臉厚,天下歸司馬也是常情。)

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雖得北方,勢大力強卻仍供奉漢末小皇帝,就是為了獲取民心。有了皇帝在旁,曹操就可稱自己為正統護衛,無論做何事都名正言順。

那麼為什麼要有皇帝才名正言順呢,實力不行嗎?當然行,但要分時候。朱元璋剷除勁敵一統天下後方才命人殺死小明王,曹操有劉備、孫權二敵只能以天子為幌子以做擋箭牌而不能讓自己稱帝。

誰都會想,你能稱帝我為什麼不能,你有10萬人稱帝,我雖有百人但我也稱帝…人人都這樣想,最後是分崩離析,而此時若選一個人人都認同的“帝”就會有效的遏制這種現象,這個“帝”不幫你也不幫我符合大家的利益,這個“帝”壓榨我也壓榨你人人心裡都平衡。“利之所向,人必趨之”,獨劉備打著復漢的口號卻為自己著想,要去壓榨別人,孫權獨為自己之利不想被人壓榨,縱曹操手握皇帝也奈何不得。


書生3000


最主要的應該是曹操在自己軍隊不善水戰以及仍有一些殘餘勢力尚未平定的情況下,錯誤的急躁的妄圖攻打東吳而造成赤壁之敗,損耗了自己的實力使自己的絕對優勢被消弱,而給了劉備和孫權壯大自己的機會。為求自保孫劉聯合抗曹是曹操難以實現統一的重大阻力。





小諾視頻剪輯


曹操未能一統天下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實力不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經過彼此的長時間征伐,最後形成了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政權;以孫權為首的東吳政權和以曹操為首的曹魏政權的三國鼎立的形式。曹操若是想一統天下,那麼就必須剷除蜀漢和東吳。首先說蜀漢政權,經營蜀地多年,物阜民豐,不要說曹操來滅它,單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歷時七年,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就讓曹操吃不消了。而孫權據江東虎視眈眈,時不時的還想要從背後來一下,撈點好處。因此,曹操想要一統天下,還是實力不濟使然。

其二:禮法不服。

三國鼎立時期,雖說三方政權實力強大,但是代表著漢室正統的漢獻帝劉協尚且在位,且不說其有無實權,但人家還是正兒八經的皇帝,是受命於天的帝王,雖然曹操此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劉備孫權並不買賬,劉備還打出了興復漢室,恢復中原的口號,曹操若是想稱帝,那是不合禮法,不能服眾的。

其三:民心不附。

曹操的至理名言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樣的心態下,做出的許多事情肯定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別人磨刀要殺豬款待他卻都能被他殺了全家,這樣的人,肯定是不會有好名聲的,因此登上大統之位,肯定是不能合民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