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景区、酒店等场所如何防疫?中国疾控中心给出八点建议

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做好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对巩固前期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至关重要。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现阶段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有关情况。针对公共场所,如旅游景区、酒店以及高速服务区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一方面要强调恢复开业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物资的准备,包括采购足够的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另一方面要对场地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包括卫生间、宿舍、餐厅等公共区域。营业过程中,要做好八方面防控工作:

图|周村古商城

一是对进入的游客或顾客的体温进行测量。在任何一个场所,体温测量是最重要的。

二是加强场所内空气流通,可以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出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特别要确认厢式电梯的排气扇以及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

图|文旅台儿庄

三是加强场所内清洁消毒,对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开关等部位要加强频次进行清洁消毒。

四是垃圾应当分类并及时处理。垃圾筒及地面和墙壁要保持清洁。

五是卫生间应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设施要确保运行正常,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无积粪,有条件的还可以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和感应式手消毒装置。

六是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合理安排员工轮休。

七是设置应急区域,特别是遇到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当及时到应急区域内进行暂时隔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是在场所内显著区域要有健康宣传,包括滚动视频或者张贴宣传资料。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乘客密度逐渐增加。他建议乘客要关注时刻表,避免过早到达人员密集、比较封闭的环境;要在进站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少接触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喧哗,最好隔着座位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