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期間,我試著教兒子幾首古詩,除了“聊贈一枝春”之外,我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杜甫的詩。

杜甫這個人吧,給人的感覺老氣橫秋的,他這一生,彷彿沒有多少開心事,醒著、睡著、走著、停著,都有操不完的心,發不完的愁,讓人無端的跟著他悵惘。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別人寫朋友相逢,是“把酒話桑麻”,是“相逢意氣為君飲”,是“兩人對酌山花開”,杜甫寫與朋友相逢,是要麼感慨“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要麼就是“落花時節又逢君”,說不出的滄海桑田,道不盡的辛酸無奈。

在這個動輒就被警告“要讓孩子快樂”的今天,這樣的杜甫,實在不適合小孩子來讀!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但是,越讀他的詩,就越覺得老杜可親。“在中國的詩人裡,杜甫的感情是最正常的,而且是最合乎倫理道德的一個人,他對於他的妻子、兒女、兄弟、朋友都有一份很深厚的感情。”(葉嘉瑩)

想妻兒時他說“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掛念兄弟時他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關心朋友時他說“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也許他真的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是每當他仰望天空時,從沒忘記過腳下的土地。

春天來時,他能看到深紅淺紅的桃花,聽到潤物無聲的喜雨;秋風過處,路邊的菊花、雙飛的燕子也能引起他的遐思。

他關心國家、心繫家人、牽掛朋友,也關注身邊的一切生命。沒有自命清高,也沒有目下無塵。

他真的是一個很接地氣、很真實的人,與我們一點也不“隔”。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杜甫後半生飄零,流落各地,沒有官職,喝的是濁酒,吃的是粗菜,甚至自己種菜,《除架》就是寫這些事。杜甫在家裡搭了一個架子,種蔬菜瓜豆,架子是用一根一根的木頭搭的,植物爬上去,結了果實一串串垂下來。在初秋之際,那瓠瓜的架子已然零落,到了該拆除的時候了。

我能想象這個場景的。我家在農村,小時候,很多鄰居都會用粗木棍在家裡搭瓜架,架下種菜種瓜,等到夏天,瓜藤順著木棍攀爬,一直盤滿整座木架,不久,那一個個可愛的絲瓜啦、葫蘆啦就探出腦袋來,而地上的冬瓜、南瓜也一天天變大。

杜甫是一個很有感情的人,不管是一匹馬,一隻雞,一朵花,一場雨,還是一個搭瓠瓜的架子,都投入了自己的感情。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束薪已零落”,薪就是搭架子的木棍,零落,就是已經把捆在一起的木棍架子一根一根拆了。“瓠葉轉蕭疏”,到了秋天,樹葉飄落,瓠瓜的葉子也不可倖免凋零。由此,瓜的一生,就結束了。

從種下到發芽,從開花到結果,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它的生命已經是一個滿圓。人也一樣,沒有遺憾了,該做的都做了,給經歷的都經歷了,看開了,也看淡了。

“幸結白花了,寧辭青蔓除”,當年該開的花都開過了,還幸運地結了果實。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後,這些枝葉也都不需要了,可以剪去了。

“秋蟲聲不去,暮雀意何如”,瓜架雖然拆除了,它遺留的痕跡依然引起杜甫很多感情和思念——在瓜架底下還有蟋蟀的叫聲,晚上的麻雀原本有時會落在架上,只是現在已經沒有架了。

“寒事今牢落”,天冷了,一切事情該結束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對瓜來說,它結束在該結束的時候,但是它結束時有了果實。所以,它實在想問一句:人生亦有初。一個人的一生,你原來有過什麼願望嗎?它結了什麼果實沒有?

看了杜甫的這首詩,我才知道自己的花開得多麼潦草

詩經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人都有一個開始,但是很少有人能把這一生好好地完成。

看了杜甫這首詩,我真的很慚愧,很多次,我是那麼隆重地開始,卻又那麼潦草地收梢!回望我的花,每一朵竟都開得那麼潦草!

備註:註釋部分來自葉嘉瑩《給孩子的古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