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感覺城裡人少了,農村也越來越少,人都到哪裡去了?

街角在-等待


現在很多開商店的老闆都在探討這個問題,說生意難做,感覺人越來越少了,其實從我國人口的增長速度來看,目前中國的人口還在屬於上漲的趨勢,有專家預測我國將會在2029年達到人口數量的峰值,也就是即將達到14.5億,而人口的增長趨勢從2030年開始將進入持續的負增長,所以這種感覺人少了的現象,只是人們的主觀感覺,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首先農村人口少是事實,現在很多的農村人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有數據統計過,現在農村平均每戶家庭中有1-2人外出就業打工,現在農村很難見到30歲以下的年輕人,所以這部分人的常見外出打工導致了農村的人口逐漸減少,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基本都會在城市落戶安家,所以農村人口越來越少。

其次是北方很多中小城市的人口數量也在逐漸減少,這是因為雖然本地城市的人口會有一些附近的農民進城進行補充,但是城市裡年輕人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就業機會比較少,都轉而去了南方的一些發達城市,這也符合人往高處走的規律,在一些大城市發展機遇和工資待遇以及生活保障方面都比小城市有優勢,所以也造成了現在普通二、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流失,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化。

再有就是目前城市的擴張速度比較快,雖然城市人口在不斷增加,但是大城市的拓建和發展的速度更快,人口增加的速度比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所以就給人們造成了人口比以前少的感覺。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原因,還有就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現在的電商、外賣以及移動支付方式的拓展,很多年輕人在業餘時間的一些出行採購需求都可以直接在家裡完成,所以除了正常的上下班會出現早晚高峰人比較多現象,日常看到的人就會很少。通信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溝通聯繫多通過網上解決,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也產生了人“越來越少”的感覺。

城裡人少了!農村也越來越少!人哪都到哪裡去了?歡迎大家交流探討,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題主的問題,我也來回答一下吧,對於這個問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想必大家以前都會覺得,農村的人口多或者少都沒有深入思考過吧,就拿我個人而言,我生長在農村的一個偏僻角落裡,村裡的經濟方法也不是很富裕,就跟普通村落生活水平一樣甚至更差。全村人口也就在兩千左右,當時我們班同班同學數來數去也就只有24個人,隨之人們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改變,後面我的同學一年比一年少了,直到最後剩下17個同學,其餘幾個都是被家人帶到城市裡就讀了。以前只有不捨,不明白為什麼同學一個個離開村裡,到外面常年不回來,回來之後已經都不認識我們了,當時特別失望,後面長大了才慢慢理解為什麼我的同學會越來越少了。以前村裡教育水平基本上也都不高,讓我感悟很深的就是,上了初中才發現,我們一個個都跟不上節奏,基礎都落人一大截,根本跟不上,甚至因為教育的一些事情家長跟老師大打出手,想必我不說大家都知道,大概能多多少少猜出一些原因。村裡能出一個大學生也都是普天同慶,全村出名的節奏。轟動全村,夠家人風光一陣了。甚至村裡鎮裡都有一些獎勵。我想題主所指的問題,大概教育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所在吧!這個就是村裡人口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那對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城裡的人口也越來越少了。這個也讓我有所感觸吧,接以上原因,因為教育,所以越來越多的小孩被帶到城市裡就讀了,甚至因為小孩的教育問題,各個人都成為了房奴,為房子奔波著。就是為了孩子能在城市裡更好的落腳,如果沒有房子很多也只能讀私立學校,也有一些混的差一點的,全家在外租房,也就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因為一個貿易上的關係,很多因為這些事情造成工廠倒閉,另外房地產徵收,造成各地房源緊張,隨之經濟水平提高,工資又停留在一個階段,很多人因為各種問題壓力增大,也被迫跑到一些城市邊緣甚至郊區留守。所以很多還是選擇留在城市,沒有選擇回農村。進而也有了一些城市人口少農村人口也少的問題吧!這些只是個人周邊反應出來的問題,或許說的不全,但應該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吧!好了,文化知識不高,望大家海涵。哈哈哈


鄉達人


我也覺得農村人減少了,我家附近一座農村中學有70個教職員工,今年學校只剩下100個學生了,平均一個教師教兩名學生。還有農村平時很少有人出來走動了,田野上天天難得見到一個人影子。村子裡僻靜、很多人家關門閉戶,常年“鐵將軍”(門鎖)把門。孩子們少了,每天年輕的奶奶們,只帶幾個孩子到村裡小超市玩玩。

不僅如此,城市裡也出現了“用工荒”,加工製造業、服務商貿業裡也招不到員工,企業無法滿員生產加工。現在人口老齡化了,無論城鄉,都是老人多,滿大街上找不到幾個青少年人。現在不僅城市育齡夫妻不願生二胎,農村青年夫妻也不想要二胎了,眼睛是用來觀察事情的,農村彩禮重,要房、要車、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越的生活,多生一胎,就要多玩命賺幾百萬塊錢才行,多子未必多福!農村人的生育觀已經發生顛覆性改變了。

目前,農村新生兒童在增加,二胎比例也在增加,今年我們一小學一年級新生高達60人,去年報道新生只有45人。但農村老齡化,老人減員比例在增長,僅今年我們25000人口的農場,自然減員(死亡)的人口己達百人了。人去哪裡了?到該去的“地方”去了。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人們覺得人口是不是少了?其實人口老齡化了,老人大多蝸居在家,平時不大出門,都在室內娛樂活動,在大街上,鄉村道路上再也見不到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了。還有一部分人喜歡宅在家裡。

現在農村的孩子進城讀書了,農村的中青年人進城打工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者都是50歲以上的農民夫婦了。沒有一名小夥子、大姑娘留在農村創業就業。很多年輕夫妻在城鎮定居落戶了,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就拿我們生產隊來說,一百來人口,常居人口只有40多人了,而且有20多個60多歲以上老人,剩下十幾個50來歲的人承包了1000畝耕地。

現在城市化步伐加快了,城市在擴張,在延伸,人口分散開了,空間大了,就覺得人少了,人口不再集中在某一區域居住,人口流動性大。今天在這居住,明天有可能一窩蜂地遷出,到別的地方生活。一二線城市人滿為患,三四線城市人煙稀少,而農村人口更是少之又少。

人是生產力,而且是永不落後的生產力。任何事物都需要人來主宰,過去需要人丁興旺,現在也需要炎黃子孫生生不息,將來更需要子孫後代開枝散葉!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生育不僅是權利,更是一種義務和責任!


長江三農


孤村老樹寒鴉落 ,古屋殘陽紫燕歸。大家好我是一個既會吟詩又會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題主的這個感受我也有,就拿我們村來說,我們村原本也是一個有著上百戶幾千口人家的大村,但是現在回到村裡就會發現,村裡空落落的,除了一些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基本上都看不見。

說完村裡再說城市,我們家所屬於的這個鎮子,每個陰曆的逢二逢七是趕集日,小時候的我最喜歡和我媽去趕集了,印象中每逢趕集日街上人山人海,有逛街的,有做買賣的,有扎堆閒聊的,各色人等都有。然而如今鎮子上的趕集日,雖然人也挺多的,但和印象中小時候趕集時的人相比卻是差遠了。


農村人少了,屬於城市的鎮子上的人也少了,但中國的人口卻並沒有減少,那麼這麼多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呢?

1、農村人去哪裡了。

農村人去了哪裡這個比較明顯,自然是去了城市。我小的時候外出務工的人還比較少,村裡的大部分人還是在家以務農為生,因此村裡老年人有,年輕人也有,小孩更不用說,整個村子的人加起來總共有上千口之多。

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外出務工,現如今村裡人越來越少了。40歲以上的人中,還有人是在農閒時節外出打工,農忙時節在家種田。40歲以下的人基本上就沒有在家種田的了,全都跑去城市打工了,所以我們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農村的人變少了。


2、城市的人去哪裡了。

以前人口流動數量較小,這不僅僅指的是農村人,城裡人也是一樣,基本上哪個城裡人就生活在哪個城裡,一般不會去別的城市。後來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以及交通條件的改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人們都在往條件更好,經濟更發達的城市湧去。

這樣就導致小城市的人越來越少,大城市的人越來越多。題主覺得城裡人少了,那一定是三四線的小城市。在北上廣深和每個省的省會城市,一樣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每當你在這些大城市坐地鐵或者找工作時,你就會發出類似中國人口真的是多啊這樣的感慨。


總結:農村裡面的人越來越少,那是因為他們都去了城市,城市裡面的人越來越少,那是因為他們都去了更大的城市。


搬磚的農村娃


在農村這種小地方沒有什麼就業率,有些農村在山區的除了田地就沒有其它什麼東西了,如果農民靠種地為生的話估計生活會很難,畢竟現在物價都這麼高。所以農民工為了生計放棄種田紛紛出去打工,打工一個月賺的錢幾乎可以抵上種地一年了。

我這裡是小縣城的農村,以前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種田,而現在田地都被人賣去搞工業廠了,我們這裡工業崛起後就有全國各地的農民工就陸陸續續來到我們這裡進廠打工,他們基本上也是一年才回家一趟。我們本地人也沒有種田了,大部分也都是進廠上班。

現在很多農村人基本上都有經濟能力讓自己的兒女上大學,享受高等教育。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都有著嚮往大城市發展的夢想,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怎麼樣,他們不甘心呆在我們小縣城這種地方。很多年輕人在城市有了好的職業和前途後就會選擇在城裡買房,安居城市。這也造成農村人越來越少的原因。

你要說城裡人少了估計這是不可能的,城裡只會越來越擁擠。我以前在城裡一個工業園上班,裡面不管做什麼都有,比如汽車配件,奶茶銷售,快遞,服裝等很多,就拿我同事來說吧,基本上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是想來城裡闖出一片天。還有每次做動車回家的時候那種人山人海的場景還記憶猶新。如果去去到那種小縣城的動車站你會發現和城裡根部沒法比。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題主的觀點跟我的親自經歷只能是部分苟同。農村人越來越少的現象是對的,但城裡人並不是越來越少,而將會越來越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村人越來越多湧向城裡,為的是能在城裡有一席之地,施展自己的才華。而在農村,發展機會少,農村相對比較落後,所以人口的分佈越來越不平衡。作為農村人,我來談談我的親身經歷。

農村人口現狀

老一輩人已經習慣農村的生活了,若讓他們去城裡生活,大多數會不適應,所以他們也習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對於年輕人來說,農村交通不發達,娛樂設施基本沒有,發展機會也沒有,只能跟老一輩子一起種田,這樣的日子已經完全不適應現在年輕人的風格。農村的年輕人也喜歡玩,喜歡享受生活,通過去田裡幹活不是他們想要的。再加上年輕人不出去外面闖,就會被鄉里人說懶惰,不求上進,浪費青春。在我們村裡,像張三,王大槐這樣的人太多了,早些年,初中畢業,天天在家玩遊戲,不幫父母幹農活,村裡的風言風語一下子就傳開了,也成了”反派“人物,說不好好學習,不去外面打工就會跟他們一樣,荒廢一生。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畢業後就留在城裡工作,或者初中畢業後就跑到城裡去幹活。錢賺多賺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避開家裡人的唾棄聲。久而久之,農村人口只會越來越少,留下的是老年與小孩子。

城裡人口現狀

城裡人口到底是少是多,我們只能用實際經歷來說明。以前上班的時候,坐車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到公司,現在坐車要1.5個小時;以前吃飯不用排隊,現在吃飯要排長龍隊;以前去景區玩,看到的都是風景,現在的景區都是人頭……這些現象已經可以活生生的表明了城裡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題主一定是看到人口分佈不均勻的一面。過年回來的年輕人,都是在城裡好玩,人又多,發展機會也大,從沒有人說過城裡人越來越少的現象。

農村與城裡人口分佈不均勻已經表露出很大的差距,比如基礎建設,交通便利,發展機會,娛樂活動等,而這些現象的差距越來越明顯,這些都是造成人口分佈差距的原因。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討。


老趙談三農


過去八九十年代,農村很少聽到死人的,前年回農村,一個星期,天天都有做道場,不包括其它的人家,就我們那個農村家收到六封請貼,全是死了的六十多的老人!一路上來回,見埋葬的人也有!農村,沒事幹了,光死人了!真嚇人!


一方同


說到農村,自然就想起了我美麗的家鄉,曾經自己住了幾十年的村莊,我的家鄉特別美,山清水秀,空氣特別的好。那個年代還沒有什麼人出去外面打工,的那個時候的農村,每天天剛亮,你就會看到一家家的屋頂,吹煙嫋嫋升起,香噴噴的飯菜,遠遠就能夠聞到香味。而我們這些放牛的娃也就知道這個時候要回家吃早飯了,吃完飯好去上學,那個時候農村一片祥和,左鄰右舍非常的和睦。

記得很清楚,那個時候每天早上天剛矇矇亮,就會被父母叫醒去放牛,然後到早上七八點,還要敢去趕去讀書,等到下午放完學又得去放牛。而媽媽早早起來把飯做好,爸爸會扛著鋤頭去地裡幹活,那個時候的農村,都是燒柴火做飯,媽媽要在早上把一天的飯做好,等到中午回來,炒一點菜就可以吃飯了,雖然說那個時候艱苦一點,但是那個時候真的很快樂。

後來隨著打工潮的到來,大部分的農村人都外出打工,大家都大包小裹的往城裡跑。就這樣沒過幾年,有些人在外面打工賺到錢了,都在城裡買房,還有些人乾脆在大城市安家,都不回去了。就這樣有些人把全家都接到城裡生活,雖然有些老人不願意在城裡生活,不習慣,但是也沒辦法,因為自己年紀大了,沒人照顧,所以不得不跟著子女到城裡去生活。

特別是最近幾年,大部分的農村人都在城裡買房,加上現在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多,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城裡生活,雖然現在有在農村還有一部分人,但是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外面打工。這也就是說在這一批老人百年之後,農村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雖然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選擇回農村去創業,但是他們也會選擇在城裡居住。因為畢竟城市的管理比較規範,再說現在小孩讀書都在城裡讀書,所以很多人現在都是生活在城裡面。

隨著現在農村越來越少的人居住,有些人在農村做了房子都沒有人住,房子都空在那裡,所以現在農村很多的宅基地都浪費在哪裡,因此部分農村因人口減少的原因,國家就進行了資源整合,把村莊合併,這樣也可以利用土地資源發展。所以說以後的農村人會越來越少,城市的人會越來越多。





鄉野小莫


我覺得現在農村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就說說我們村裡吧,我們農村這結婚很多女方家都要求要在城裡買房,還要買車,還有彩禮 ,因為結婚女方家要求要在城裡買房,我們這適婚年齡的青年都買房到城裡了,一結婚都搬到城裡了,家裡就剩老人了,雖然很多人都在城裡買不起房,有的貸款,有的找親戚朋友借,也都付不起全款,大部分的都是交個首付,每個月按百分之幾還房貸,像我們村那一家,兒子到結婚年齡了,父母也沒什麼本事掙錢,在城裡買不起房,相親一次黃一次,孩子長的很精幹,就因為在城裡買不起房,現在快30了還沒結婚了,他的父母天天都是愁眉苦臉的,現在的農村人越來越少是因為都搬到了城裡!


鄉春


我家鄉貴州的 大概四十五歲以下的,都跑到浙江,廣州,福建這些省份打工去了 只留了老人小孩。有些是一家人都出去打工,留老人在家。本地經濟發展不起來起來。沒有工廠。有國國企煤礦,可是工資太少了,養不活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