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贝母的功效有哪些,适合哪些人?

与你同行117521706


贝母 

【处方名】 川贝母 川贝 京川贝 松贝 青贝 炉贝 浙贝母 浙贝 象贝母 圆宝贝 大贝

【功能与主治】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用于:肺虚久咳, 痰少咽燥,外感热咳,痰火郁结,咯痰黄稠,瘰疠,疮痈肿 毒,乳痈,肺痈等证。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3~10g,研细粉冲服1~ 1.5g。外用: 研末撒或调敷患处,适量。

【新用途】

一、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将川贝与皖贝分别制成片剂,1日4次, 每次5片,每日用量相当于川贝或皖贝生药量6g,10日为1 疗程,小儿用成人1/2~1/4量。

二、外科

前列腺肥大: 贝母、苦参、党参各25g,水煎服。

三、儿科

百日咳: 贝母、百部,根据年龄确定用量。小于2岁者, 名10g; 2~5岁者,各15g; 大于5岁者,各20g。水煎2 次,共200~500ml。分3日服,每日3次。

浙贝2.5g,鸡蛋1枚,尖端敲1分铝币大小孔,将浙 贝粉掺入蛋内,搅匀后以纸封闭,孔向上在饭锅内蒸熟即成。 上、下午或频服,每日1~9枚,痉咳严重或痰有血者,可配 百部合剂,炙百部9g,玄参5g,麦冬4g,温水100ml,锅 内蒸取汁。日服2次,亦可频服或隔日1剂。

贝母10g,白花蛇5g,生甘草10g,共研细末。每次 1.5~3g,日 3次。

四、皮肤科

1. 面部扁平疣: 浙贝母30g,生苡仁10g研细末,鸦胆 子10g砸碎去壳,3药混合,搅匀共入菜子油50g中,浸泡1 周后备用。用镊子夹去疣表面角质层,涂上3味油液。同时 内服板蓝根汤: 板蓝根、生苡仁各30g,生地12g,木贼、 香附、丹皮各10g,地丁15g,蝉蜕6g,每日1剂,水煎 服。

2. 黄褐斑: 以川贝母、白芨、白附子为主药填加入西安 日化厂生产的一叶蓝软膏基质中,每盒40g,每日早晚各搽 1次。

3. 乳头皲裂: 黑、白芝麻各20g炒黄研细,川贝母10g 研细,2药混合过筛。视患处大小,取药粉与香油调成泥糊 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 若流血、渗液,先用药粉干撒于 创面,待脓水收敛后再涂敷。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 本品性偏于寒,故寒疾、湿疾患者忌用。

2. 反乌头。


中国医药养生


贝母产于四川、云南、甘肃、西藏等地为川贝母,产于浙江等地为浙贝母。贝母的功效是:1.润肺化痰:本品苦甘而寒,清气凉血,能解热润肺、下气宽胸、定喘止嗽、化痰止咳。用于:①内伤咳嗽:阴虚肺热而致咳嗽喘息,咽干舌燥者,用此清热润肺止咳,常与知母、杏仁、瓜蒌配伍。若痰浊蕴结化热,咳痰黄稠,咳嗽不畅者,则与黄芩,栀子、青黛、茯苓相伍,若肺阴亏虚,久咳痰少,咳振胸痛者,与麦冬、紫苑、桔梗配伍。若肺阴虚而干咳无痰、音哑喉燥,久不愈者,可与生地、玄参、麦冬、百合配伍。②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而致燥热咳嗽,干咳无痰者,常与桑叶、杏仁、栀子、前胡相伍;若风热痰壅而致咳嗽气逆、失音者,则与桔梗、白桑皮、黄芩、前胡合用;若风寒犯肺而致暴咳喘息者,与麻黄、杏仁、冬花、生姜同用。③咳血:热伤阳络,咳血、吐血、衄血者,用此清热凉血、止咳止血。2.清热散结:本品苦寒,能开郁结、行滞气、消痰核、破痰结、解热毒、消肿痛。用于:①气郁痰凝而致瘰疬、瘿瘤者,用此开郁行滞,消痰散结,与青皮、枳壳、牡蛎、海藻、昆布配伍。②肺痈、肺痿:热毒灼肺而致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或痰浊涎沫者,用以清热解毒、润肺祛痰,与天竺黄、硼砂、文蛤、枇杷叶同用。③乳痈:肝胃郁热,气血瘀阻而致乳房红肿胀痛,用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④郁症:痰气郁结而致精神忧郁,胸隔胀闷,食滞不消者,用此开郁行滞散结。⑤寒湿结胸者,用此消痰破结,与桔梗、巴豆同用。用法、用量:内服:6~10克,大剂量用至15克。使用注意:①性质寒润,善化痰热、燥痰,若寒湿痰嗽,当忌用。②久咳、燥咳、痨咳宜用川贝母;新咳、痰咳、火咳、瘰疬、痈肿,宜用浙贝母。


郭伟峰23


从前,有一个妇人,身体十分虚弱,她刚把孩子生下来就晕倒了,孩子生下来不久也因为身体太虚弱而天折了。妇人连生了两胎,都是这样夭折了,妇人十分伤心,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大夫治好这种病。后来,他们听说远方的一位大夫治好过这样的病人,于是不远千里去求医。大夫给开了一味药,让妇人每天煎汤喝,喝了三个月后,妇人再次怀孕了,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这个孩子没有夭折,家里人把他当做宝贝一样疼爱,而且妇人的身体也很健康,所以,人们便把这种药称作“贝母”。

贝母又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贝母的根有瓣子,颜色是黄白色,像聚贝子,所以称作贝母,贝母的根茎很细,颜色青,叶子像荞麦叶,贝母开的花是碧绿色的,形状像鼓子花。

在中药里,贝母有两种药,一种是川贝母,一种是浙贝母。顾名思义,川贝母主要产于四川的西部、云南的西北部以及西藏、青海等地区,生长在青藏高海拔4000 多米的草甸上。川贝母的个头大概1厘米左右大小,头部尖尖的,所以也有人叫它尖贝;浙贝母主要产自浙江省,又因为浙江省以象山地区为主,所以,浙贝母又称作象贝,它的个头要比川贝大,最小的就有1厘米,大的能够有2

厘米,所以也有人称作大贝。

上面提到的两种贝母都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作用。特别是治疗咳痰黄稠,舌苔红、口渴等有热象的咳嗽,效果十分好。另外,因为它们都有消痰的作用,而散结消肿又与消痰作用有关,所以,两种贝母都可以治疗瘰疬、乳痈、肺痈等证。

川贝母、浙贝母有很多相同的功效,但是它们也是有很多不同的。在治疗痰热咳嗽方面,川贝母的药性是偏甘润的,善于润肺止咳,适合阴虚肺燥的咳嗽,这类的咳嗽痰液都比较黏稠,同时,川贝母还有润肺的作用,更加适合用于燥痰;浙贝母的药性是偏苦寒的,常于清泄,所以,主要适用于痰热郁于肺部,或者外感风热而导致的咳嗽痰多。

川贝母比较名贵,所以常常不入汤剂,它的质地很脆,所以常常把它捣磨成细粉,直接吞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药材资源。

此外,川贝母由于具有很好的润肺作用,常常被用来作为药膳使用。

贝母梨:将新鲜的梨子洗干净后,在梨子的上1/4处切开一个盖子,将梨子的核挖去备用。再将贝母捣成粉末状放入梨子中,在最上面撒上一层黑糖,盖上梨子的盖子,用牙签固定,把上述的梨子放入蒸锅中,用旺火蒸1小时后取出即可食用。这道菜有很好的润肺止咳功能。

贝母炖猪肺:将猪肺切成片状,加上清水后挤出泡沫,新鲜的雪梨削去外皮,切成小块,将上述两种食材加上川贝母共同放入砂锅中,加入冰糖和清水,用文火炖煮3 小时即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