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宝宝要不要给爷爷奶奶带?

平常心00平常心


最好自己带,至少在亲子关系上不会缺位,但是自己带也要学习做一个优质父母,比如情绪稳定,尊重生命,否则还不如让爷爷奶奶带,据我观察老人带孩子多数也比较细致,情绪稳定,只是容易经常限制孩子照顾太周全反而让孩子缺乏体验,不管谁带为人父母要学习成长,保持与孩子的交流,孩子不是陪大的而是培养大的,至少要成为孩子精神思想的陪伴者,不会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投资学习成为优质父母非常有价值影响孩子一生,时间安排好与工作并不冲突,我的亲身体会与你分享。


奶爸阮老师


很高兴能回到这个问题对于宝宝能不能给宝宝带这个问题首先就是看看爷爷奶奶的情况吧

我孩子的爷爷奶奶干活没的说,不怕脏不怕累。我孩子的奶奶地里的活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家里的做饭照顾孩子就特别欠缺。不怎么收拾卫生,用我孩子爷爷的话说:“村里哪有那么多讲究要是扫地,拖地能出来钱,那我就用嘴舔,不用扫。”

还有就是嘴对嘴喂孩子,大家想想现在有几个嘴对嘴喂孩子的,我孩子爷爷奶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让说,什么事都是,我说别嘴对嘴喂孩子了不卫生,有细菌。我孩子爷爷立刻说了“让你妈看你吧,你妈嘴对嘴喂可以,你妈年轻传不上你病。”我说我也不嘴对嘴喂孩子,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争吵。夏天刷锅的水不倒攒着,一盆,两盆,三四盆,苍蝇万千宠爱,垃圾不扔,一袋,两袋,三四袋,无处下脚。

付图说明





来了智宝


亲爱的,如果条件允许,真的不建议。

首先孩子出生和父母是最亲近的,你是她的全世界,你能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这个就是这么神奇。

其次时代变了,教育思维变了,父母那一代的教育方式很多已经不适应现在了。就拿我公婆来说,我自认为是很会教孩子的了,毕竟我老公和他的姐妹们都被家公家婆培养得很好,特别是品行方面。但依然不适合现在,特别是节省的观念,每次我希望小俊俊爱分享的时候,家婆就说“不分了,都是俊俊的”“奶奶不吃,都留给俊俊吃”等等,我知道她很疼孩子,但我更希望孩子是个爱分享的人而不是自私的人。还有就是孩子犯错,他们习惯大声的喊,我也觉得这点对孩子来说很不好,孩子还小,大声喊叫会导致他变得胆小没自信。

最后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真的没错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就会无意中影响到孩子,就像我要求小俊俊守信用,现在他也会反过来要求我守信用,这些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我当妈后,很多陋习也改了不少,因为我不想孩子也染上我的坏习惯。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如果可以,建议孩子自己带,如果条件有点困难,那就尽量带一年再让公婆帮忙,然后你找份离家近的工作,每天可以见到孩子,也可以尽量教育一下。再再再没办法,那就每天发视频回来和孩子多沟通。


平子的数字育儿术


记忆里的小时候,爷爷很宠我。小孩子的情感认知十分简单,就是感觉这个和蔼的老人对自己很好、很亲近。我小时候淘气,反正衬托得堂哥、堂妹都是老实孩子,大家在爷爷奶奶家的时候,我不时就要欺负他们。爷爷总是偏袒我,我再闹腾也没有被他凶过,他会给我讲道理,也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在我的托儿所阶段,放学都是被爷爷接回家。

爷爷是个文化人,性格温和。奶奶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的孩童时期,她对我的一脸严肃总让我觉得她是不喜欢我的,起码在她那么多的孙子孙女里面,我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所以我给她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不和她亲近。我玩我的小游戏看我的动画片,偶尔目光得空瞥见她在阳台洗衣晒衣,眼神一碰,我便即刻收回。那时候的两个人基本就是这样的交集。奶奶还喜欢数落爷爷。奶奶不会做饭,厨房的事都由爷爷负责,爷爷做饭超级好吃,但奶奶还是会给他挑出些小问题。小时候的我大字不识几个,但不知道从哪就学来“鸡蛋里挑骨头”这句话,觉得用来形容奶奶特别适合。爷爷一顿饭菜做多了要被训,带我出去玩太久回家做饭晚了要被训,连爷爷吃饭哪个菜吃太少了也要被奶奶责怪两句。这在我某一阶段的成长中可能留下了阴影,我不懂他们那个年代的感情表达,只知道你怎么能凶我那么好的爷爷?小孩子在心里站队,自认为偏袒着爷爷长大到了二十来岁,和奶奶的关系依旧略显疏远。

爷爷比奶奶年长几岁,岁数大了,终是先离开了。爷爷是在睡梦中安详离开的,奶奶这么说的时候却哭得很厉害。这是我见过她最强烈的一次情感外露。爷爷走了,奶奶的话语也少了,没了这么一个人给她数落,纵然子女孝顺绕膝也显得有点孤单。回想一下,其实除去数落爷爷的那些言语,奶奶终究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爷爷走后的这些年,她在我的印象中更是寡言。

缺少了爷爷的中间角色,我和奶奶的交集一度甚微。踏入社会愈发忙碌的工作给了我减少去探望她的借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去奶奶家报个到。每次进门了喊一声“奶奶”,她会稍带微笑地应和一声,走的时候再说一句,“奶奶再见”。一次次的探望就这么完成了。仔细想来,这或许是夹杂着小时候形成的认知,觉得在她这么多的子孙中少我一个的嘘寒问暖无关紧要。这样子的思想一直延续了两三年,直到有一次隔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去探望她。那一次,印象深刻。进门的时候,奶奶黯淡的眼神瞬间有了明显的光亮。依旧是“奶奶”,依旧是老人家轻微的一声应答。而后的两个人依然没有对话得存在同一空间,我与其他的长辈聊着天,玩着手机,时间久了活动一下些许发酸的肩膀却偶尔发现奶奶的眼神一直锁定在我的身上。大家在房间里聊着天,傍晚的光景,开着的日光灯照得满室通明,奶奶一个人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座椅上,没有发言。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听大家的聊天,因为她目光里的感情太炽烈了,让我怀疑她已经没有空余精力去留意大家在聊什么。嗯,我没好意思与她对视,重新低下头假装继续玩手机。如此情况在之后的探望中,一次、两次、三番五次地存在。

觉得奶奶不懂得表达感情可能是我的错觉。后来有一次去看她正碰上晚饭时间,她原本吃着饭,结果放下了饭碗来拥抱我,我爸让她先吃饭,她却抱着我不乐意撒手。真的,记忆里的小时候都没有被她这么抱过。我对她说,“先把饭吃完”,她也就听话得先吃饭了。那一次,我有点体会到亲情的悸动,是这个老人所带给我的。

接下去每一次的探望,拥抱都成了她见到我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她的每一个拥抱都绵长,分开的时候还要抓着我的手来回摩擦,如同每次我探望她结束要离开的时候她的神色那么直接地能让人看出不舍。我不知道我是被她带出了不舍,还是我原本就对她如此不舍,多看一眼吧,多陪一次吧。不管是两个人不说话静静地坐在一起,还是我负责说她负责笑,奶奶的手总是抓着我的手。姑妈们每次见我到奶奶家,都会抓着我悄悄地说,“让你奶奶多吃点饭”;“让奶奶平时别想太多心情好点”;“你给她说的她听,我们让她吃东西她都像看仇人一样生气”;“你让你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不爱说话的老人变得这么听我的话了。我小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听过她的话。但确实,每一次我递给她什么吃的,她都会当着我的面立马吃掉。有次中秋节带了肉馅的月饼给她,我隔着碗就觉得有点烫,见她接过碗就开始吃,问她,“烫吗?”“烫。”“那你慢点吃,先放边上冷一下。”“嗯。”她一边应着一边继续吃。奶奶好像也没有很听我的话呢。

两个人之间是不是就这么变得亲近了?突然觉得亲近是一个形容起来很空洞的词汇。最近的一次,进她家门一分钟了还没见她来抱抱我,我没等得及便主动拥抱了她,像是一个索爱的小孩迫不及待想得到家长的怀抱。我抱着她的时候还在想,主动拥抱这种让人害羞的事情自从长大以后变得很少做了,特别是对家人。奶奶真的缩小了。我长高了,她变矮了,主动的拥抱好像更能发现这一现象。我能把她揽入怀,但她回馈我的是加深加紧的拥抱。有人形容爱情:如果你拥抱你喜欢的人,而他把你抱得更紧那便是幸福。渐渐发现,亲情里的幸福不明显,却深刻。

但愿我发现的尚不算晚,够我多拥抱你几年。





雲飛影视


我想我个人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在和老公恋爱期间他父亲就车祸去世了,我嫁给他的时候怀孕五个月,他母亲已经卧床残疾的状态。很多人疑问,为什么我愿意嫁?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从来没考虑过让别人帮忙带我自己生的孩子。我从来不认为孩子应该是除了父母以外的人带的,我们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冲着这俩角色,就得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自己带出来的孩子感情深,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灵发展和教育,带孩子的辛苦确实也曾让我一度崩溃,可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带娃,因为,我是妈妈。因为在这点从来没要求过有长辈帮忙带孩子,老公更能体会我的付出,夫妻两人一起看着宝宝长大的满足感,更能促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孩子也更加幸福阳光。


刺猬女孩闯天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资格来回答。

从我一岁半开始,还不记事的时候,我就跟着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嘛,从小我就在老家长大。

因为我一直跟着奶奶长大,所以从我记事以来,基本都只有奶奶的,不说奶奶把我带的怎么样好,就只说从我两岁到现在(我今年22了),我对我爸妈确实没啥感情。

记忆中就只有每年的过年期间爸妈会回来,尽管过年这一个月里他们对我百般补偿,但效果甚微,爸妈也并非不喜欢我,他们只是没有办法,只能把我放在家里。

如果你们也因为工作没有办法,可以给爷爷奶奶带,但不要让他长时间离开你们的身边,陪伴真的很重要!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谢谢!


小畅说育言


宝宝尽量自己带吧!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希望有所帮助!

我的情况跟你类似:老家没买房,也帮不上忙。一开始,孩子出生我就坚决自己带,因为觉得公婆脾气不好,文化也不高,主要还没原则。在孩子三岁之前我都是自己带,跟孩子爸在外面一起。三岁之后要上幼儿园了,这几年经济压力也挺大的,然后就叫婆婆过来帮忙带,出现了很多问题。

1.老人家溺爱孩子,要背就背,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管都管不住,为此我们夫妻还要吵架,小孩动不动就发脾气。

2.老人给孩子灌输一些落后的观念,还老追着孩子喂饭,逼着吃饭,一生病就吃药,小孩在这一年个子都没啥长。

3.很难沟通,总是她说的都对,还喜欢道听途说,同一件事我和她说的时候完全听不见,路上听来了反而放心上。

4.老喜欢让孩子吃不完、不吃的的说给妈妈吃。

5.小孩的坏脾气依着,然后到我这告状。

我一朋友两夫妻一起厂里上班还带俩孩子都过来了,还买了房。反观我自己,活的还不如他们,尽量自己带吧,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西至以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我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您怎么做。我是自己把儿子带大的。他1岁为止我做全职太太,1岁以后我开始上班,宝宝送幼儿园。现在马上就到3岁了,很健康活泼。是的,儿子小的时候的确很累,我也曾经抱怨过,就像你说的筋疲力尽。而且老公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帮我。我妈妈也曾经让我把孩子送给他们带,但是我不想离开宝宝,也不想让老人们生活得太累。年轻的我们都筋疲力尽了,更何况年迈的老人家呢。

回到原题。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科学上讲对孩子的成长是件好事,看着他一点一点成长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儿子很小时候开始就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现在每天9点左右就已经睡觉了。在带孩子期间可以阅读一些育儿参考书来丰富育儿知识,这样就会一点一点好起来的。你看我,靠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为大家解决问题,现在成为了育儿网友专家呢!

苦是苦点,累也是累点儿,但为了宝宝和老人们的生活,建议自己带!



红尘有爱我


我的观点是孩子在小时候一定要在自己身边成长,你可以自己带或者因一时困难可让父母帮你一块带。 原因如下:一、0至6岁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间,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当甩手掌柜全权交给老人去打理,他们的教育观念不一定跟得上。二.应该考虑孩子的感情,没有人能代替父母。说一个例子,我邻居家的小孩,从出生由奶奶带,妈妈在外地工作,只有假期才能看孩子。每天进进出出,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陪伴,她妈妈回家时,她拉着妈妈的手对别人高兴地说“我妈妈回来了,我也有妈妈”。这个四岁的孩子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大人能明白吗?三、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出去工作挣钱,要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可是钱挣来了,孩子却没照顾好,又有什么意义。孩子的成长中,因为父母的缺席,总会留有遗憾。而且小孩子长大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小时候的教养存在很大关系。希望我的回答能跟您提供帮助。





然妈记


我的经历和观点是,宁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要当甩手掌柜。爷爷奶奶只是我们由于上班无法在家时请来帮忙的人,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方面照顾孩子,但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教育孩子上我们作父母的责无旁贷。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孩子出世就一直和我睡,忍受着伤口疼和时不时的醒来,还要哄睡,而不是和老人睡等喂奶再抱过来。做辅食我亲力亲为,一点细节不放过,累却快乐着,因为宝宝健康成长就是最大的安慰。下班回家后,也要体谅老人的辛苦,接过照顾孩子的责任,陪孩子玩会,或者洗澡什么的,也是充满了很多乐趣。有句话说,有付出才有收获,孩子是自己的,不为他付出还为谁付出?我家孩子现在5岁,特别有安全感,也很依恋我,可以说目前在他心目中我是排第一。我很庆幸这些年咬牙挺过来了,虽不是全职,也尽最大努力做到他的生命成长里我没有缺席,这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