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你认为谁会成为小康社会第一省?

沙漏遗爱


福建吧。

小康社会要看人均,福建几个城市之间,人均最接近。

这几个省份都是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来说,广东当之无愧长期第一,其次是江苏,福建在这几个省份中,其实是排在最尾巴的。但福建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福建省内各地区是最均衡的。

广东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太大,深圳与广州两个大城市非常强劲,但粤西北其实不少地区还很落后。

江苏也一样,苏北与苏南之间也有一道鸿沟。江苏13个地级市中,在2018年有8个城市人均GDO超过10万元,其中无锡更是以17.4万元遥遥领先。

但江苏宿迁,2018年人均GDP只有5.58万元;连云港也只有6.13万元。也就是第一与最后一名之间,是三倍的差距。

浙江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但头部城市与尾部城市之间,差别太大。2018年,浙江第一城杭州人均GDP为13.78万元。

而浙江丽水,2018年人均GDP只有6.34万元,也就是丽水的人均还达不到杭州的一半。同时,浙江还有一个城市,就是衢州,2018年人均GDP也只有6.66万元,也是不到杭州人均GDP的一半。

福建在这几个城市之中,可以说是不显山不露水,经济总量与这几个省份差距还是蛮大的,2018年福建GDP只有3万亿出头,全国排名第十。差不多只有广东的三分之一左右。

2018年,福建人均GDP是9.2万元,略高于广东的8.7万元,但不如浙江的9.9万元,更不如江苏的11.5万元。江苏也是全国唯一人均GDP超过10万元的省份。

但福建有一个特点就是,全省各地市之间,经济均衡度最高。

2018年,福建人均GDP最高的是厦门,人均GDP为11.94万元;最低的是南平,人均GDP为6.69万元,南平与宁德差不多,非常接近。也就是福建最落后的城市,其人均GDP达到最发达城市的越60%左右。这种均衡比浙江、江苏都要好一些。

换一句话说,如果按照去年的汇率,美元兑人民币1:6.7来计算,福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城市人均GDP过万美元的省份。


波士财经


驽马从各项数据显示来看:浙江会成为小康社会第一省


从各省经济总量来看

这四个沿海省份都进入全国十强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四个省份都可谓是富可敌国。


人均GDP角度来看

刨除直辖市的因素,这四个省份的人均GDP是所有省中是前四位的存在。

  1. 江苏2017年末年全省常住人口8029.3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189万元。

  2. 浙江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657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057元。

  3. 福建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11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76元。 

  4. 广东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169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089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浙江、江苏、广东、福建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浙江以42000元排在四省第一。


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比较

从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和最低城市的比较可以看出,浙江省各城市之间发展更为均衡。


  

  

  


驽马小卒


就看是GDP还是真正民富了。真正民富的福建和浙江差不多,浙江是巨富很多比如吉利老板,马云等,福建巨富就很少了。但是福建是真正的平均,也就算民富的较多,不是被平均的。福建垄断很多行业,很多人都不懂。比如,隧道,黄金,建材,石材,高端红木家具等。就我接触的很多人在国外做小生意,传统的东南亚(马拉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不说,老挝,柬埔寨等都是福建人,非洲更是。这些是数据上根本看不到的。你们出去打工,福建很多出去是做生意的。

看GDP没意思,这四个省民营企业最多比率的是福建。最低的是江苏。被平均的没意思。那钱又不是人的。只会造成税收多,政府有钱。政府最没钱国家投入最少的是福建。

这四个省只有福建飞机场民间投资的,高铁民间投资的,高速公路民间投资的,学校民间投资的。其他三个省都是国家投资的。


jtl3171156499


一、地处长江金三角南翼的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是吳越文化、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最好、最活跃的省份。浙江下辖11个地级市,在中国"小康城市百強市"中,杭州、宁波、舟山、嘉兴、绍兴、湖州、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11个城市全部入选全国小康城市前50名名单中。2017年浙江人均收入42046元,稳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毫无疑问,浙江应该成为中国率先步入小康社会的省份。

二、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是依山傍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交通极其不便捷、森林复盖率全国第一、經济极其落后(全国23位)的台海前线省份。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中国最主要的侨乡。福建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历經图治,成为了中国首个九地市通快铁的省份,GDP产值挤身十強省份。人均GDP82582元,仅次于江苏、浙江,居全国各省第三位。福建下辖9个地级市,在中国"小康社会百強市"中,厦门、福州、泉州(前50強)、龙岩、莆田、三明、漳州7个城市入列全国小康百強市,宁德(人均GDP62072元)、南平(61132元),都高于全国人均59502元的水平。人均最高的厦门108509元与最低的南平差距并不大,因此福建也是发展最均衡的省份。福建人口3911万人,其中85.2%的人口基本达到中国"小康"水平。宁德、南平二市555万人,在未来2、3年内,可以更上一层楼。丿

三、江苏地处长江下游,地理条件优越,绝大部分为平原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經济、文化、教育最发达的省份。素有"江南水邑,鱼米之乡"之美誉。GDP产值居全国第二,省域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位,人均GDP产值107390元,全国各省第一。江苏下辖13个地级市,在中国"小康城市百强"中,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前50名)、徐州、盐城10个城市入列全国小康百強市。江苏人口8029万人,其80%人口步入全国小康水平。未进入小康百強的淮安及低于全国人均GDP59502元的宿迁(53126元)、连云港(51804元)三市人口1617万人。

四、广东是自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省份,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自1989年以来广东GDP产值始终居全国首位,是中国經济第一经济大省与第一人口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1/8。广东下辖21个地级市,在中国"小康城市百強"中,深圳、珠海、广州、中山、佛山、东莞、惠州(前50名)、江门8市入列全国小康百強市。广东这8个城市地处珠三角地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占广东面积18万平方公里的22%強。8市人口5701万人,占广东人口11169万人的51%。8市GDP产值73559亿元(堪比山东),占广东总产值的81.8%。8市人均GDP达129028元,是广东最富裕的地区,因此所面临的问题是近一半人口經济相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如何加快发展奔小康的严峻实现问题…

,


知研42791366


小康不小康,全看手里粮

浙江、福建、广东、江苏,这四省都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

广东省常住人口11169万人,江苏省常住人口8030万人,浙江省常住人口5657万人,福建省常住人口只有3941万人。

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18年广东省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增长速度8.5%;江苏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8096元,增长速度8.8%;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5840元,增长速度9%;福建省是32644元,增长速度8.6%。201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228元。



其实没有比较GDP的必要。我们国家并没有多少区域限制,人口与资源是完全相互流通的,最主要的还是看大家的收入水平了。

相对而言,每一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地缘优势,比如广东省包含了深圳,毗邻香港、澳门,国家正在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福建省毗邻台湾,是台商投资企业的最集中地方;江苏和浙江,毗邻上海,是著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的核心部分。




用小康社会这个比较复杂的标准来评判会非常难。毕竟现在发展龙头就是北京、上海和深圳,深圳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7万元,上海市是6.4万元。

真要进行排名的话,可能只能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了。应当是浙江、江苏、广东和福建。


暖心人社


浙江、福建、广东、江苏都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最高,江苏第二,浙江第四,这三个省份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福建经济总量稍弱,位居全国第10。

但要说谁小康社会第一省,小编这主要还是看人均,比如人均GDP、人均收入,还有看发展均衡度等。综合各项数据来看,小编认为浙江会成为小康社会第一省。

论人均GDP的话,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是我国除了四大直辖市之外人均GDP最高的四个省份,其中江苏最高,浙江其次。这几个省份中,广东的人均GDP虽然不低,但广东是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因为其人均GDP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均GDP基本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在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浙江是完胜其它三个省份,其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两大直辖市。从某种程度上讲,判断一个省份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比人均GDP更具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网上综合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民富发展水平的对比,表中数据比较全面,共有31项,而浙江省有14项数据是位居第一位。通过各项数据对比,无疑浙江省更有可能成为小康社会第一省。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左右。浙江民营企业多、老板多,把生意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有统计数据说,浙江出门在外的经商群体每年可以再造一个“浙江省”,因此有说浙江省是我国民富第一大省。


锦绣中源


首先,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强省,且都在南方。从经济总量来讲,广东和江苏肯定排在前列,分列一、二位,接下来是浙江,最后是福建。但是,要成为小康社会的第一省,发展不仅要快要好,而且发展要均衡。

从均衡性来看,四个省当中,无疑浙江是最均衡的。其他三个省中,广东的粤北其实发展的很慢,也很落后,像梅州、河源、韶关、云浮这些地方,即便是放在江西都是落后的。同样,福建的闽西地区和江苏的苏北地区发展也比较慢,与本省发达地区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在发展的均衡性上,远远不如浙江。

各省发展均衡情况请看下图。浙江在均衡性上排在第二。而第一的河北在总体发展程度上比浙江差的远。而江苏最落后的宿迁、广东最落后的云浮以及福建最落后的宁德,都比浙江最落后的丽水要有一定差距。在各省人均收入最低的市中,只有上海的崇明比浙江的丽水发展要好。

反观浙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建设的很好,很干净很漂亮,虽然省内的大企业不多,即便有也几乎是民企,而且民营经济发展的很好,农村也有钱,总体发展非常均衡。

因此,浙江最可能成为小康社会第一省。


孤舟钓江雪


讲经济总量,排序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讲人均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讲民富的话,排序应该是浙江、福建、江苏、广东。

广东和江苏的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其人口也很多。尤其是广东除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都很落后,河源的经济总量还不到1000亿;还有江苏,虽然苏南三市和南京很发达,苏中也不错,但是苏北相对落后一些;浙江和福建的人口规模没有那么大,不过由于台湾和多山地丘陵的原因,福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相对低一些,除了闽南和福州周边,闽西的经济也比较落后。但需要说明的是,福建虽然穷一点但是福建人却不穷,很多福建人在外面做生意积累了客观的家产;浙江最穷的丽水和衢州,其经济水平也不是很差,经济发展相对平均。

再看经济发展的模式,广东基本上是一些现代的大集团,比如盘踞在广州的房地产企业,比如恒大、万科、保利等;江苏基本上是很多家族企业,比如沙钢集团、华西集团等;只有福建和浙江,一些民间中小企业很多,这些企业最能够藏富于民,最能够扩大就业,所以讲民富,可能浙江要好一点。


青年史学家


浙闽粤苏四省确实是全国经济四强省,至于谁最先进入小康社会第一省,以笔者之见,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四省的排名应为苏浙粤闽,理由如下:

一.江苏地处长江平原、江南水乡,苏南从古至今历来是中国最富庶的渔米之乡。苏北改革开放前确实还比较落后贫穷,但改革开放后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是现在日新月异,与苏南不但逐步缩小了差距,也已具备与苏南齐头并进的实力。另外江苏的乡镇企业模式也是领先于全国,贫富差距较小,所以现在以江苏的综合实力,人均富裕的程度是应该最先能进入小康社会的第一省。

二.浙江是一个以丘陵地区为主的经济强省,改革开放前,杭嘉湖地区、宁波舟山地区是浙江的经济支柱,改革开放后温州地区也犹如一匹脱疆野马飞奔而出,其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但浙江地貌由于是丘陵为主体,其地理环境受到限制,故除浙北、浙中、浙东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外,浙西浙南地区相对落后。尽管浙江有很多大老板,但贫困人群在浙西浙南地区也不少,贫富差距较大,所以与江苏相比仍要滞后一些。

三.广东是华南地区第一经济大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并驾齐驱,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领头羊。但广东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全省贫富差距太大,尤其是粤北粤西地区,还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仍未摘掉,所以尽管广东GDP总量较高,但人均GDP都低于江苏、浙江两省,故要进入社会小康省还需努力。

四.福建是一个崇山峻岭的省份,历史传承沿海地区一向经济发达,尤其是福建还是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回乡投资家乡事业也非常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建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深入到山区后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当地的老百姓很多还处在半封闭的状态,故全省老百姓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要跨入社会小康省还任重道远。


风帆


肯定是福建。

作为本地生活领域优质问答者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有人或许会问:你这么回答的底气在哪里?讲话讲道理,咱是不是空口说白话看看我的观点就知道。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就看我一一分析。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谁未来的发展最有潜力?最有潜力,自然未来发展更好,自然就越快奔小康,对吗?

首先,先看广东。广东在这四省里面积是最大的,但是人口也是最多的达一个多亿,广东是一个典型的、如果不问人口和面积经济数据看起来很好看的省份。不可否认广东人民的勤奋努力,但是广东人均GDP就是在那四个省里垫底,不要不服这是事实。广东典型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省份,除了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几个地市,粤东粤北粤西哪个不是经济塌方地带。广东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

其次,看浙江和江苏。他们优势差不多,都属于用最少的土地最少的人口创造了最多的GDP,人均也不错。但是有个共同的问题:发展后劲不足。为何?因为旁边有个极为强势的上海,把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吸走了。浙江和江苏是上海的腹地,上海绝不会坐看江苏和浙江做大。举个例子就能看出来:为何没有苏州直达杭州的高铁,为何非得从上海经停?这样例子太多,就不一一赘述。

再次,看福建。福建看起来地小,人口少,地势也不平坦,是最容易被人小看的。其实福建的民富绝对能进全国前三。这几年发展更是在加速。讲潜力,福建自然资源匮乏,也没有人口及矿产优势,但是劣势也是优势,这反倒激发了福建人民敢拼会赢的精气神,我单单说下面三点,就可以让福建傲视群雄:1、侨胞资源。单凭这点,哪怕国内经济不发展,福建人民的生活也好过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这些侨胞资源用起来可以看看改革开放后的福建,短短40年,用3500多万的人口,创造的经济奇迹。2、政治资源或者说是政策资源,看看在中央从政的福建人或者有在福建主政经历的官员数量,以及国家这几年给福建的政策。3、对台资源,福建是国家对台的桥头堡,福州和厦门未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早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