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在萬豪喜達屋的會員制面前,我高估了自己的理性……

我出差很多。一年365天,我估計有200天的時間,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

因為出差多,經常在外面住酒店。慢慢的,也有一些自己喜歡的酒店。比如威斯汀,比如喜來登,比如雅樂軒。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我打電話給助理,請她幫我安排一件事。在這個時間點,即使我還沒有開口說話,她也可能猜到了我要說什麼。果然。最後,在電話的另一頭,她說:“好的,我馬上安排一下。”

1

沒過多久,一輛車來把我接走了。

我要坐車從廣州到江門。從一個出差的地方,到另一個出差的地方。

司機非常熱情,一路都在和我聊天。

他甚至還問我,你要不要先吃點東西?

但是過了很久之後,我發現車子還沒有停下來,而是越開越遠,越開越遠,越開越遠,開到一個明顯人煙稀少的地方……

我突然有點慌了。

猛然又一想,為什麼?為什麼他要那麼熱情和我聊天?為什麼他要問我吃不吃東西?為什麼那麼久還沒到目的地?

這輛車就這樣開到了一座深山裡。

我很害怕。該不會……

突然,前面路口一轉,車停了。我看見一個黑衣男子打開了車門,出現在我面前。而在他身後,你猜我看見了什麼?

竟然……

是!一!家!酒!店!

原來,助理幫我把酒店安排到了這裡——鶴山方圓福朋喜來登酒店。

我也在想為什麼?為什麼她會把我安排到這麼偏遠的地方,住在這麼一家酒店?

這裡可是想要點個外賣,在方圓幾公里內,只有一家餐廳可以選擇,這家餐廳還是叫沙縣小吃的深山裡。

助理告訴我,因為她找了一大圈,發現附近只有這麼一個喜達屋集團的酒店。

是客戶附近沒有酒店可以住嗎?

也有。但就是要住喜達屋集團的酒店。

為什麼?

因為我是它的會員。

估計你看到這裡,突然張大了嘴,一口鮮血噴在了屏幕上:

天啊,你瘋了吧!你至於嗎?竟然跑到這裡來住酒店,酒店會員對你來說那麼重要嗎?

2

2006年,當我從微軟的技術部門轉到市場銷售部門後,就開始了大面積高密度的出差。幾乎每年都是上百天在外面奔波。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14年。

頻繁的出差,住什麼酒店就特別重要。

一點個人經驗是,儘量選擇旗下品牌相對較多的酒店集團。

這樣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酒店,服務不會太差。而且酒店的會員積分系統也是打通的。

因此,我當時選擇了喜達屋酒店集團(Starwood)。喜達屋旗下的酒店品牌有瑞吉、威斯汀、W酒店、喜來登、雅樂軒、福朋……選擇非常多,體驗也不錯。

喜達屋酒店集團規定,如果1年住滿10次或者住滿25晚,恭喜你就是金卡了,延遲退房,積分加速。

因為出差很多,很容易就達到了。後來因為每年都住得多,喜達屋甚至還給我發了一張終身金卡,我光榮躋身“終身俱樂部”。

那金卡後面呢?

喜達屋酒店集團又規定,如果1年住滿25次或者50晚,哇,恭喜你就是尊貴的白金卡了。白金卡更厲害了,隨時升級到套房。

有次我去深圳的威斯汀酒店,前臺免費幫我升級到總統套房。

一推門,不得了,不得了,光床就有五六張……戶外居然還有游泳池……一個人根本住不過來!

當時甚至還想,是不是應該定個鬧鐘在每張床上換著睡……

我默默想:這麼好的福利,這麼好的服務,要保住啊!

所以為了保留白金卡的會籍,每年我都要保證自己入住喜達屋集團的酒店至少25次。

怎麼保證?

---

每次去北京,如果只出差一天,我喜歡住東面的威斯汀。那出差三天呢?

我會住一晚西面的喜來登,第二晚換到隔壁10米的雅樂軒,第三晚,再換回喜來登。

為什麼啊?連續三晚住一家酒店不好嗎?太折騰了吧?省錢嗎?

不是因為省錢。給你1秒鐘猜一下……

好的,1秒結束。

因為前面提到,威斯汀、喜來登和雅樂軒,都是喜達屋集團旗下的酒店。連續住3晚威斯汀,在喜達屋的政策裡,只能算1次入住。

而3晚換不同的酒店,算3次入住。

整個北京,只有喜來登、和雅樂軒是緊挨著的。所以這兩家酒店,就成了“養卡族”用來“刷”入住次數的最佳選擇。

估計你看到這裡,又是一口鮮血噴在屏幕上:

天啊,你至於嗎?為了會員都瘋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