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喜欢吃泡面?

押玩同way


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喜欢吃泡面?

其实我觉得,泡面的味道真不错,我也喜欢吃泡面。但是因为多吃了不健康所以不吃。

家里偶尔也会买包泡面放着,有时候突然差那么点饭,不想煮饭,就泡碗面吃。

我老公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也懒的做饭,就煮泡面吃。

还有,我每逢坐火车,就想吃泡面,一碗泡面吃下去,就上卧铺睡觉哈哈。

去国外旅游,不得不带些泡面,因为考虑到国外的食物不是很适合自己,有时候也担心夜间会饿,就准备些泡面。

还有,等飞机的时候饿了,机场的东西很贵,为了省钱,也可以泡碗面吃吃。

煎个荷包蛋,放几片香肠,还是不错的早餐,


老妈爱做莱


正处在法国旅游途中,看到这个问题心有戚戚焉。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秀一下在旅途中收集的法国当地美食。




如何?看上去很有诱惑吧?法国人很引以为豪的“美食之都”文化!

一路体验下来,我总结法国饮食、或者可以大而化之的西餐特点如下:

凉食很重要:喜饮凉水、冷饮、果汁等,尤其是夏天。凉拌沙拉(一大堆蔬菜空心菜,凉豆角,西红柿拌在一起,加几片火腿或烤肉片,海鲜),辅之以橄榄油、盐、胡椒粉调味,再配上面包(法国以法棍为主),就是夏日最常见的一餐(见下图)。或者就是三明治,类似于汉堡包,面包中间放几片火腿,一片菜叶。



奶酪黄油很重要:包括意面,绝大多数热菜凉菜,奶酪黄油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对于国人来说,体验就是一个“腻”。



“甜”的元素随处可见。甜点、果酱、蜂蜜、方糖每日必不可少的饮食点缀。法国也有类似中国的煎饼,但是要蘸上巧克力酱吃的。

夏日烧烤是法国饮食中的“大餐”。烘烤烘焙,一般周六周日,或者招待亲朋好友来访,烧烤(牛肉、猪肉、羊排、鸡肉),再加上沙拉,就是很好的“待客之道。”

海鲜也很重要:海鲜的烹煮和制作讲究原汁原味。生三文鱼、生牡蛎、煮过的大虾、螃蟹也是法国人热衷的美食。



观察这个西餐特点,与我们中国饮食在很多方面“南辕北辙”:中国人偏爱热菜热水。米面、炒菜、煲汤缺一不可,在五味中偏爱酸辣咸。烹饪方式蒸煮炒烫煲轮换。蔬菜主食种类繁多。

中西饮食的不同导致了:如果你有一张“中国胃”,10几天持续西餐会导致严重“水土不服”,中国胃紊乱。再加上很多旅游地点延伸至巴黎之外,中国餐馆极少,且很多中国餐馆已经被西餐调和到“四不像”,很不地道。这样一来泡面就成为国人异国他乡旅游的“上上之选”。

当然,泡面选择也有其他原因:比如节约旅行成本;团体统一行动协调太难,旅行到达旅馆往往已经很晚,很多饭店已经打烊,只能泡面……

此刻在旅行途中,无比渴望一桶简单的泡面,只恨没有事先准备。有鉴于此,强烈建议国外旅行的同胞带一些桶装泡面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这个问题应该指的是上了年纪的国人吧,近几年大爷大妈出国游的可不少,泡面应该是他们行李中的必备品。答主父母出国游倒是没带泡面,但外出没几天一见超市就往里钻,到处找泡面呢。

其实不仅是出国游,长辈们即便国内游,外出住五星级酒店都会带着泡面和电饭煲,这和他们长期以来饮食习惯和“节省”的心态有关系。


我觉得可以理解吧,出国行无论远近,一般都要去个十天八天的,吃惯了白米咸菜、馒头面条的大爷大妈们哪里受得了天天吃西餐,就算现在中餐遍地,导游也不可能总是安排中餐。

应该说泡面是最对中国胃的速食品。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样是个事实,就是亚洲人的胃不如欧洲人那么皮实,欧洲人冷的、硬的、生的全部不在话下,你让他喝点儿热的他还不乐意呢。而中国人就不行了,尤其是岁数大的中老年人,吃多了生冷的食物胃就受不了,而西餐多以面包、肉扒类和蔬菜沙拉为正餐,别说我们的父辈,就是年轻人也无法忍受这样吃个十几天。


早年冬季出差去美国,吃了一个星期的西餐,搞到一肚子的冰凉。同行的女同事还赶上生理期,开会时手脚冰凉,脸色惨白,人家还没有温开水提供。晚上赶紧去唐人店买了方便面回来,热乎乎的热汤面吃完,什么都暖回来了。后面几天,同事都是晚上靠方便面熬过的。这个桥段只是想说明中国胃,无论老少,都时刻要奔着温暖的中餐去。一杯泡面,热水一泡,热气腾腾的汤汤水水下肚,治愈我们“娇嫩”的中国胃,简直就是立竿见影。所以中国人在外旅游不仅吃泡面,中国大妈们还会带着保温杯到处跑。

吃泡面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别带去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吃,在酒店也别用烧水壶来煮泡面,吃完做好清洁。

更多旅途轶事,个性美食美宿,敬请关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绘。


SophyJiang慢旅绘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我在斯里兰卡旅行了近一个月的那次经历。真的是太想念方便面的那个味道和口感了!


斯里兰卡的饮食以咖喱居多,米粉面条不常见,中餐的话更是寥寥无几。那边的水果大部分是热带水果,芒果、木瓜、菠萝和香蕉。而且斯里兰卡和印度距离不远,所以吃菠萝和青芒果时撒盐和辣椒面的习惯是保留下来了。对此我是初期是新奇的,后来真的是无语的!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去斯里兰卡旅行之前,还真是有先见之明的,带了多包泡面和冲泡的酸辣粉,外加一些榨菜、大头菜和一个小号开水壶。然而,一起旅行的其他几个伙伴并没有带这些东西。旅行过半时,我每次拿出来一包泡面或者榨菜,旅伴们的眼睛都放光!所以每次冲泡面我都放很多水,最后大家每人可以分一点汤喝。吃榨菜也是,小心翼翼,异常珍惜。


分析原因,那就是中国味和中国味蕾,真的太有依赖性了。时间短还好说,时间一长,真是扛不住,想来点熟悉的,适口的,热乎的,汤汤水水的。那必然会选择方便面,好携带,好烹饪,味还重。在热切的味蕾需求面前,营养什么的先放一放,来口热乎的,汤汤水水的,呼噜呼噜吃上,先过了瘾再说!所以在国外吃到的泡面比国内美味,俩字——舒坦过瘾!


关注@桔猪 看不一样的世界!


桔猪


这个问题我一直也在想,为什么无论到哪里但凡有旅行的地方都有泡面?之前在火车上也有泡面,后来又一次自驾游,我在休息区发现有人竟然带了一后备箱的泡面,俄后我不得不反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说实话在火车上是很不方便饮食,那么吃方便面也就显得很正常了,但是自驾游的休息区,确实吃的很丰富,价格也不算太贵,但是为什么还在吃泡面?

然后我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第一每个休息区或者火车上都有热水,那么中国人都希望吃饭的时候吃热饭,喝水的时候喝热水,所以,泡面自然就成了最经济又方便的东西。第二我觉得休息区确实有很多吃的,但是我吃了几个休息区后,我发现有的休息区食物很好吃价格也便宜,但是有的休息区却贵的离谱而且超级难吃,不吃吧又浪费,吃吧简直是痛苦,所以基本上买到难吃的东西等于花钱买罪受,所以我觉得泡面虽然很难吃,但是对于一般饮食又挑剔的人来说,至少保险不会吃到令人恶心的东西。第三就是成本了,泡面成本应该是最低的,我觉得这个也占了很大一个因素吧,所以综合来说,泡面应该是比较省心省时省钱的一种食物,再者中国人出去旅游,可能根本没抱着饮食观赏以及享乐与一体的旅游,而是抱着只想出去看看的心态,所以吃的就随意应付的一种态度


长尾的猫咪


就在前两天,外国媒体又报道了中国游客在意大利旅游景点内吃泡面的事,与前两年“中国大妈在Gucci店前吃泡面”的新闻如出一辙,再次将“泡面”推到风口浪尖之上。的确,我也遇到过很多人外出旅游随身携带方便面,不仅是到国外,甚至在国内都这样做,因为中国人对饮食比较挑剔,难于适应不通过国家或者地区的饮食习惯,而泡面则成为最方便、最能适应的一种食品。

2016年,阿里旅行曾做过一份关于“出境游和泡面”报告,调查数据惊人的显示为“31%的出境游客有过带泡面的经历,也有高达58%的游客会在目的地购买泡面”,可见泡面是中国出境游客的真爱。因为经常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我的胃口比较能适应不同国家饮食习惯,即使有的地方饮食非常难吃,但是也可以通过披萨、意面、面包填饱肚子。不过,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或者登山徒步时,总要买两包方便面,犒劳一下我的中国胃。

中国人为什么出门旅行喜欢吃泡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 无法适应国外的饮食。东西方饮食差别太大,甚至同属于东方的国家,东亚与东南亚、南亚饮食也有着天壤之别。对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级比价大的人,很难适应奶油、芝士、咖喱的味道或单一的饮食种类。对于很多年轻人,前往像日本、韩国、越南或者华人比较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时,携带或者食用方便面的情况则少很多。

  • 食用方便,节省时间。就像西方人在街边吃热狗、三明治、汉堡一样,吃泡面可以又方便又节省时间。无论是外出旅行,还是长期在国外生活,做泡面是最简单。只要煮开水,花个三五分钟就可以搞定一顿饭,如果再开一罐老干妈,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 节约旅行费用。对于一些游客来说,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物价还是比较贵的,对于不少游客从国内携带方便面可以节省旅游开支。前些年,去马尔代夫度假的游客很多都有带方便面上岛的情况。

  • 改善伙食。对于很多跟团游客,每天都是酒店自助或者团餐,吃不了两天就已经腻了,所以晚上回到房间,煮点泡面,可以改个口味。

  • 特殊情况下的无奈选择。有时候长途旅行,有时候遇到寒冷低温天气,这时候最想吃一碗热乎乎的汤面,不过在很多地方却很难找到,迫不得已只能求助于泡面。连汤带面一起吃掉,简直是人间美味。

大多数中国人,很多时候的确很难适宜不同的饮食习惯,吃泡面成为无奈的选择,当然在国外也应该学会如何“优雅”的吃泡面。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斯里兰卡小妞


有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数据是:中国出境旅行的人中,31%会带着泡面;而有58%的人,会选择出国后买泡面……
这让我想起了15年的一个新闻报道:在意大利Gucci专卖店前,几个大妈蹲着吃泡面▼
当时还有好多网民大骂丢脸,中国人买得起奢侈品,却连吃饭的钱都舍不得花?
事实真是这样?我看未必。
其实这与钱根本没关系,不过是一种文化差异而已。
中国人在旅行时对于泡面的热情,确实挺令歪果仁震惊的。作为一个爱吃如狂的美食大国,都舍得花钱出国了,却不舍得花点餐费吃顿像样的饭?
当然不!我身边有个月入2万的朋友,依然会在旅行前买点泡面塞行李箱里;前段时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就在酒店煮泡面开小灶;连《花儿与少年》这种综艺节目,明星也会在国外大啖泡面……
究其原因再简单不过--吃不惯外国菜!
外国菜多偏爱油炸、生冷,对于习惯于爆炒和炖煮的中国人来说,尝尝鲜也就罢,顿顿吃真受不了,再高级的美味,都不如关键时刻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来得安慰啊~
有些跟团的游客,被乱七八糟的团餐折磨得不要不要的,那泡面对他们来说也是人间美味……
而且,并不是只有中国人出境游喜欢带着特殊的必备物品--日本人爱带味增汤、韩国人出国爱带着泡菜、法国人出国爱带奶酪、英国人出国爱带茶包……我们没有人手一罐老干妈,已经相当克制了好吗。
P.S.不排除去马代这种一岛一酒店,一顿上千元的地方,吃泡面可能真是为了省钱。
旅行其实很简单,点击右上角,关注头条号【爱飞乐游】,尽享海量旅行资讯,旅游问题一站搞定!

爱飞乐游


哈哈,我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好吃完一盒泡面。

欧洲人在饮食方面是比较落后的,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是欧洲的后代,所以也落后。他们吃的东西特别简单,弄点肉,撒点盐,撒点胡椒就完了,完全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做的还特慢。尤其是吃菜,只有沙拉菜叶子,还不如东北蘸酱菜丰富呢。

美国还稍微好一点,因为移民多,食物多样化,起码汉堡什么的也行,我们也能吃。而且,美国人吃东西比较随便,不太注重什么礼仪,因此美国很快就被中国食物征服了,美国到处都是中国馆子,我在机场观察那些快餐店,只有中国的盒饭卖的是最好的,老外买的超多。

而欧洲就不行了,欧洲比较传统,吃的东西也讲究传统。比如波兰人爱吃饺子,那叫一个难吃啊,饺子馅好像是罐头里的肉,要多难吃有多难吃。英国的炸鱼,又油又肥,而且配薯条吃,简直是要把人吃死的节奏。像意大利和西班牙还好,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吃多了也不行,意大利的披萨一开始吃特好吃,吃多了就吃不下去了,而西班牙的海鲜饭,也是一开始吃好吃,时间长了,米都是夹生的,越来越受不了。

法国巴黎虽然是世界美食之都,不过真没吃到啥;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一块,简直就是吃肉王国,德国肘子奥地利的肉和土豆,一大块一大块的。要是你天天吃奥地利的传统食物,超过不了三天就崩溃了。最有意思的是在挪威的时候,最后一天挪威朋友说带我们去吃中餐,我们欢呼雀跃,结果去了以后,就是一碗汤里面放了几块炸肉,我以为是前餐呢,结果没了,这尼玛牛肉面起码还有面呢,面去哪儿了?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老外以为这就是中餐了。

所以,泡面、摘菜都是出国必带的事物,要不然真心受不了。日本菜吃多了也受不了,韩国还稍微好一点,符合东北菜。泰国菜越南菜也还可以,其他东南亚国家就真的是一般般了。如果去了印度,千万别乱吃东西,最好多带点方便面,以免中毒。

传说中的波兰饺子

奥地利传统的铁锅炖,一开始吃很好吃,时间长了就吃不下去了。锅里的酸菜都被同胞们瓜分了,肉都剩下了。

德克萨斯牛排,这快头也太狠了。


老迟


我们中国人喜欢吃蒸煮、炒炖的食物,味道也多样化,一桌饭菜至少包含酸辣咸等口味,很少吃汉堡、薯条、七分熟的牛排或者凉食。虽然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很受欢迎,但大家只是尝鲜而已。

方便面有多种口味的料包,都是根据我们的喜好量身定制的,面呢?更不用说了,普遍受中国人的欢迎。如果在国外旅行一段时间之后,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泡面,简直是人间美味了。

国外的饮食单一,烹饪方法就是那几种,看上去觉得新鲜,但吃上几顿就够了。还有一些生冷的东西,女孩子吃不惯的。韩餐和日本料理,勉强能接受。

所以,到国外旅游带上几桶方便面是明智之举。

关注@寒江,分享更多精彩世界~


寒江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不习惯国外的饮食。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普遍比较穷,老百姓很少有出国旅游的,甚至一些公务出国的政府官员为了省下一点国家给的出差津贴,都喜欢带一些方便食品,其中泡面就是最主要的品种。那时候,过海关的时候行李检查,查出大半旅行箱的方便面,让老外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改革开放40多年了,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每年出境旅游早已突破了1亿人次,这种纯粹为了省钱吃泡面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吃不惯国外的食品。咱们中华美食自成一派,在中国养成的中国胃,如果几天吃不上中餐,是会闹情绪的。无论是欧美的西餐还是奇葩的南亚食品,除了几个东亚国家的饮食我们尚可接受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饮食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很难克服的一大困难。即便国外的一些“中餐馆”口味也是改良过的,并不合国人口味。


所以适时来一碗带着家乡味道的泡面,对在外国旅行的中国人来说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拯救中国胃的方法。有的人为了泡面,还会自带一个电热水壶 (很多国外酒店都没有开水壶)。一些洲际长途飞行航班提供的餐间轻食,只要是飞中国航线,哪怕是外航也会准备一些杯面以满足中国人的胃。


说实话,长时间出国旅行适当带一些中国的食品(例如泡面、小包装的雪菜、榨菜等)很有必要,但在国外吃这些食品的时候,必须注意场合和当地习俗。像前一阵子流传的几个华人游客在意大利街头喷水池附近席地而坐吃泡面,吃完后又在“圣水”池子里清洗餐具的做法,的确很扎眼,引发众怒丝毫也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