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黃河河南山東段為地上懸河,若抽河至地面河能否通航到鄭州,甚至浴陽、三門峽?

用戶54634456429


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形成地上懸河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和百姓們也一直致力於根治黃河水患的宏偉大業。



但是黃河水患從來沒有徹底的根除過,黃河基本上每隔數年便會發生一次決堤,每隔幾十年便會發生一次改道!這樣的情景使得黃河沿線的百姓苦不堪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經過對黃河兩岸的堤防進行加固和高標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才真正的實現了黃河沿線再無水患的目的!


黃河在進入平原地區之後,之所以不斷淤積形成地上懸河的奇特景觀。實際上是因為黃河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尤其是黃土高原地區土質鬆軟且植被覆蓋率低,每年有大量的泥土通過強降雨過後的產匯流的方式,隨著雨水一起流入河道之中。

這樣大量的泥土隨著河水流淌進入到黃河中下游地區,而由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地處平原,水域變寬流速變緩,水力無法搬運泥沙而不斷沉積。經年累月便形成了地上懸河的特殊奇觀。



許多人都為治理黃河的淤積和泥沙問題煞費腦筋。也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根治黃河地上懸河的有效辦法。另外黃河作為中國第二長的河流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又橫穿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許多人便在想黃河為何不能像長江那樣發展航運,進而帶動黃河沿線省份和地區的經濟往來和外貿出口。


但是黃河進入平原之後,由於泥沙不斷沉積致使河面不斷拓寬。使得黃河下游大部分河段常年平均水深只有不到3米。而且存在著不同的河底地形,有突起同時也有凹陷坑!因此根本無法滿足貨輪的通行需求和吃水深度。

而如果貿然的對黃河的河底的泥沙進行清淤,不僅不能夠解決黃河水深不足的問題,反而會導致黃河兩岸的大堤向內凹陷坍塌!畢竟大部分黃河中下游的堤防全是泥土築成。



而且黃河入海口的自然環境十分脆弱。為了保護黃河入海口大面積的自然溼地,我們也不會對黃河進行大規模的開發航運功能。保護好黃河的自然生態系統更為重要。


珞珈山的貓


先假設第一種情況,把黃河水抽到其它河通航,我認為就很難實現。黃河在經過黃土高原後攜帶著大量泥沙,僅厚度就達到了35米,而在鄭州到濟南段的黃河水深度僅2-3米。所以即便把黃河水抽到其它河也會攜帶著大量泥沙,造成其他航道淤積,並非長久之計。

再假設第二種情況,抽黃河泥沙在黃河通航,根本無法實現。

鄭州到下游入海口,僅黃河的泥沙每年造陸地就25-30平方公里,所以泥沙的儲量是一個天文數字,況且只要黃土高原存在,黃河還會繼續攜帶泥沙而來,這樣週而復始,目前我們的工業水平還達不到,並且鄭州以下的黃河水也很淺。

最後通到洛陽和三門峽更是不可能。鄭州以下是我國得第三階梯,落差小,尚且有討論的價值。但鄭州上游至三門峽是第二階梯,落差很大,黃河也不同於長江那樣穩定,無法在下游修建水壩,所以也不會通航到洛陽和三門峽。



總之,黃河中下游並不適合作為航道使用,但河南現在也在積極建設航運,在商丘、周口、漯河未來也會有航道通往入海口。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淨是違背自然規律的異想天開的科創之舉,考慮過嗎,財力,物力,生態,泥沙土的存放,從鄭州到東營入海口一兩千公里,上列那幾項能解決嗎,人可以改造局部,但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3914753067820


不可能的 抽沙以後黃河平原的生態都改變了 周圍的土地也沒辦法灌溉了 後果更嚴重



扎姑娘的小辮子


可以通氣墊船航行!應該是沒問題吧?


不去天山


綠化,綠化,綠化。控制水土流失,否則別談。


金哥57841484


有夢想就有可能!能!!!


盧氏微吧


還是改黃河在江蘇入海吧


用戶51123592009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為什麼黃河二岸沃野千里?這與他是地上懸河有很大關係!黃河每改一次道,看似有害,但必將給二岸帶來豐富的水利資源,水患不過一時,但帶來的豐收乃數年至數十年的!黃河假如改成地表河,在中國這極度缺水的北方,讓滔滔河水白白流入海中是得不償失的!


冀上布衣


說實話,我被你這個問題搞得有點暈,什麼懸河,又是地上河的。況且浴陽在哪裡還有待發掘,我不知道怎麼通航?

當然要想鄭州通航,那就把黃河入海口攔個大壩。在上游也建一個大壩,作用沉沙。水位就高了,即可通航。

不然就是往下挖,挖幾十米深,幾十米寬,也可以通航。

你說可以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