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雖然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落下帷幕將近一個月時間,但有關它的八卦和趣聞卻仍未停止。就在世界將目光轉向柏林電影節之時,奧斯卡傳奇人物哈維·韋恩斯坦被判有罪的消息讓大家將目光再度投向好萊塢。而能引發這一關注不僅僅因為他是今年奧斯卡影后芮妮·齊薇格的前任老闆、“Me Too”運動的頭號反對人物,更多的是昔日他在日落大道上書寫下的傳奇往事。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作為全世界最優秀電影的製作工廠,好萊塢除向世界推廣的電影外,為這些電影撕下獎項的公關團隊做出的努力也是坊間茶餘飯後的話題。就在2002年,米拉麥克斯和迪斯尼因為財務問題而關係緊張加上上半年的影視業績平淡兩方面原因,第二年初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原本已經準備考慮擱淺米拉麥克斯的參獎影片。然而下半年隨著《時時刻刻》和《芝加哥》等獨立影片的上映,哈維·韋恩斯坦以旗下電影40項提名的絕對優勢主導著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頒獎走勢,除此之外,哈維·韋恩斯坦也成為80年來唯一一位創下了在次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自己公司的電影獲得40項如此重量級數量提名紀錄的電影公司老闆。 而在這一項紀錄之外,哈維也創下了自1968年以來至今的50年,唯一一部以"歌舞片"題材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紀錄。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一部歌舞片,為何會一舉擊敗其他影片拿下當年奧斯卡的重頭獎項?難道哈維·韋恩斯坦真的一手遮天到如此地步?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部電影能夠拿下獎項一定有它拿獎的理由,而《芝加哥》之所以能夠拿獎,除公關方面到位,更多的是它自身的魅力及影響。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影片開頭可以從威爾瑪眼中看到大女人的霸氣和槍殺不忠丈夫與背後搞鬼妹妹後洩憤的快感

改編於百老匯著名舞臺劇,影片《芝加哥》講述的是因殺夫而鋃鐺入獄的兩位歌舞女演員洛克茜·哈特和威爾瑪·凱利在州律師比利·福林的運作下逃脫死刑,最終合夥上臺表演成為芝加哥劇院的當紅歌舞二人組的故事。該片以歌舞的形式戲說這兩女一男為脫罪而進行的一系列炒作、造勢、作偽證等活動以及媒體為追求時事熱點和報刊銷量而不顧真相和他們自身所處社會環境被虛假的繁華景象包圍。而影片除了具有諷刺性的劇情和激情四射的歌舞演繹之外,兩位女演員教科書級的表演即便是在未來的一百年,也值得拿出來討論一番。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當年在《芝加哥》一氣之下怒殺親夫的名媛劉玉玲如今也懂得在《致命女人》裡和同性戀老公保持和平了

出演《芝加哥》之前,芮妮已經通過《BJ單身日記》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而兩部戲的兩位女主雖然性格皆為天真,但兩個人卻是兩種不一樣的天真與無邪。區別於布里奇特·瓊斯那種傻大姐的天真來說,洛克茜·哈特更多偏向於未涉足名利場前對於成名在望過於簡單、單純的遐想和期望,而忽略了成名之路上可能遇到的障礙和打擊的單純,那是一種宛如沉睡的猛獸、帶有野心的天真。所以,雖然芮妮在人物外在表現上面塑造出了一個天真女子,但從人物內在來說,芮妮的人物塑造其實是失敗的,這一點在片尾的歌舞《Nowadays/ Hot Honey Rag》尤為體現。

每一個獲得提名的影后的參選影片都有一個最具有獲獎資格的"高光時刻",對於想要拿下從優擇優的重量級獎項的演員來說,決定他們拿下獎項的就是這些瞬間即永恆的"高光時刻"。對於《芝加哥》的女主洛克茜·哈特來講,她的"高光時刻"在於死裡逃生、四處碰壁終於成為當紅歌星後站在臺上謝幕時的氣質和神態,但是很可惜,蕾妮座位的氣場卻在結尾處被同臺的凱瑟琳·澤塔-瓊斯碾壓,一百分鐘的努力最終功虧於結尾的五分鐘。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當時的蕾妮正值拍完《BJ單身日記》就轉戰《芝加哥》,短期之內減重雖然在形象上對人物進行了精準的刻畫,但卻欠缺內心情感的表達,這樣更多流於表面的表演即便提名影后也無法獲獎。在好萊塢有相同問題還有克里斯蒂安·貝爾,雖然身為"魔鬼筋肉人"但他的表演卻始終缺乏內心情感的表達,因此常年提名拿不到獎亦或有的時候連提名都拿不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而作為女配的凱瑟琳雖然戲份不如芮妮,但她每次出場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從鋃鐺入獄的當紅歌女那種自認為高人一等的氣場,到後期隨著名氣、風頭逐漸被洛克茜搶走的失落、不甘心和為了復出而不得不向洛克茜低頭的無奈,她的眼神將內心情感變化逐一精準刻畫表達。每一次她出場就會感受到"女人為何殺夫"的憤怒以及名利場物是人非的落寞,所以相對於芮妮的女主身份來說,凱瑟琳的女配光芒要更高一些。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結尾威爾瑪發現洛克茜看到自己的窘境,眼神一閃而過尷尬和無奈後又重新燃起她作為實力女星的驕傲與攜手洛克

除了兩位女演員的表演,影片的敘事方式即使在今天也頗具新意。該片的敘事剪輯手法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快!順!藏!",乍一看該片是舞臺劇一般穿插歌舞的順序敘事手法,但實際上本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回憶錄型歌舞片。影片開始鏡頭逐漸拉進威爾瑪眼中開始回憶整件事情的開端,稍後從洛克茜的眼中也可以看到兩塑料姐妹的身份地位的轉換的起始點。

就以兩位歌舞女脫罪事件始末為回憶穿插在現實當中已經登上舞臺靠昔日的犯罪事實為賣點進行表演。正是這種需要進行深入思考才能知曉其奧秘的神奇敘事手法,所以該片在獲得最佳影片的同時獲得最佳剪輯這一技術類大獎。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對於重量級電影獎項來說,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一定要具有人文價值、社會價值,有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為什麼說《芝加哥》區區一部歌舞片能夠擊敗群雄拿下大獎,這還要從2002年美國的社會環境說起。當時距離本·拉登襲擊世貿大廈不到兩年時間,美國在經濟、政治、衛生醫藥、社會治安以及人權隱私方面皆持續著低迷的局面。民眾生活不如意、國家經濟萎靡不振,而本該帶領國家走出陰霾的政治領導人也接二連三鬧出烏龍。

在如此難以讓人振奮的局面下,美國的電影行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而當時的美國環境讓人聯想到20世紀30年代在成功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狠賺一筆之後紙醉金迷、人民只知享樂的美國。雖然閃耀著熠熠光輝但卻短暫,當時的世界首富美國正處於被現代人稱為"爵士時代"的黃金時期,作為當時全美第二大都市的芝加哥其娛樂也極度開放。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原本州律師比利·福林這一角色原本是準備讓約翰·特拉沃爾塔飾演,因為特拉沃爾塔拒絕而後找到理查·基爾。影片製成後,雖然舞蹈功力差特拉沃爾塔一些,但理查·基爾塑造的這一顛倒黑白、道貌岸然的律師角色的效果意料之外地成功。而理查·基爾能有今天的成就最要感謝的人非約翰·特拉沃爾塔莫屬

"沉迷紙金醉,眾生皆享樂。",影片《芝加哥》說的就是那個時期,無處不在的謊言與把戲成為美國資本主義玩弄權術與民眾思維的手段,一次次美國夢破滅中資本主義的醜惡嘴臉最終顯現,將經濟大蕭條時期下的美國上層社會的精神面貌展露無餘。由此,對當時社會環境諷刺滿滿而在結尾繼續讓人對"為美國夢而奮鬥"抱有希望與憧憬、鼓勵人們不要放棄未來的《芝加哥》成功拿下次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眾生享樂雖好,關注發展也很必要。昨日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就是明日別國的苦難與煎熬,雖然歷史的車輪一直轉動,但是不幸的悲劇卻也在不斷循環。今日的他們重複著昨天的故事,即便無法阻止他們登上破船我們仍需要在夾縫之中謀求生存。正如影片當中所說:"我們一個月或許可以賺上幾百塊、幾千塊!我們值那個價!"

它憑什麼成為50年來唯一一部問鼎奧斯卡的歌舞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