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年初以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旅客列車人員相對密集

空間相對封閉

是疫情鏈式傳播的特殊戰場

而列車車廂裡的衛生間

則是一個特殊的最為關鍵的陣地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在這個陣地上

39歲的蔣明軼一干就是14年

先後榮獲全路優秀共產黨員

全路勞動模範、火車頭獎章

被譽為鐵路“時傳祥”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他把榮譽作為衝鋒陷陣的動力

把自己化作“抗疫”戰場上的一把尖刀

全力守護著旅客出行安全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蔣明軼

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

瀋陽車輛段沈北運用車間集便器維修工

上列車“鑽廁所”,下到車底“修集便”

和列車最髒的地方打交道

是他每天工作的全部內容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集便維修班組4個人

每天負責7組150餘輛客車

200多個集便裝置的檢修工作

今年春運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

給集便維修平添了幾分危險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1月末,一條“新冠肺炎病毒可能通過糞便傳播”的短視頻在蔣明軼班組傳開了,對集便器維修工來說,無論多小心仔細防護,總繞不過與糞便的接觸,大家心裡都免不了有些害怕。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作為班組老職工

蔣明軼知道

這個時候自己絕對不能打退堂鼓

一天交班會結束後

他主動發了言

“疫情越嚴重,我們越要堅守崗位!”

蔣明軼主動向車間申請

給自己安排途經疫情嚴重地區

列車的集便器維修任務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1月28日大年初四

蔣明軼剛完成一組

列車集便器維修作業

便被對講機緊急叫到庫內

即將出庫的K388次列車

有一節車廂廁所突然作用不良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憑藉多年工作經驗

蔣明軼迅速確認問題出在集便器蝶閥上

他蜷縮著偏胖的身子

胳膊伸進狹小的夾縫裡

徒手摸索螺絲的位置

隨著卸掉最後一個螺絲

集便箱內的氣壓

把一股汙水順著蝶閥噴了出來

惡臭的糞水順著胳膊流淌

蔣明軼顧不上髒臭

抓緊換上一個新的蝶閥

終於在列車出庫前處理完這個故障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回到更衣室,蔣明軼小心翼翼地脫下滿是汙水的衣物,深有感觸地說:“修了14年集便器,處理蝶閥故障起碼上百次,第一次換蝶閥的時候,連著好幾天吃不下飯,現在我都習慣了。”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蔣明軼根據單位下發的防疫手冊

結合集便維修崗位的特點

自編了一套集便檢修防疫順口溜

朗朗上口且方便好記

在他的帶動下

同事們漸漸地放下了思想包袱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疫情發生以來

蔣明軼班組集便器

檢修合格率始終保持100%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疫情期間

為保證自己和家人安全

蔣明軼穿上一身“新裝備”

每天工作前

他穿上厚重的防護服

由於作業空間狹窄

衣服穿太厚工作不方便

蔣明軼就在防護服裡邊

穿一件薄薄的襯衣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庫內溫度低

他就在開工前做十分鐘熱身運動

讓身體保持溫熱

由於更換防護服不方便又耽誤時間

為減少去廁所的次數

蔣明軼一天都不敢喝水

每天下班把衣服脫下來整個人都是虛脫的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除了防護服

護目鏡也成了蔣明軼每天工作的必需品

車廂內外溫差大

幹活時間一長護目鏡面上全是水霧

這讓蔣明軼工作難度加大

有時候任務急等不了水霧散去

他只能憑著模糊的視線

和多年經驗摸索著幹

時間一長,眼睛又累又酸

他只好常備著眼藥水

休息時候抓緊滴一滴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工作中

哪怕帶上兩層手套蔣明軼也不敢大意

每天工作結束

脫手套洗手這個環節

他最少要用10分鐘

洗一遍不乾淨,就再洗一遍

“總覺得有細菌,總覺得洗不淨。”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蔣明軼的妻子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

每天接觸很多南來北往的人

他笑言

“兩人都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疫情發生後

蔣明軼夫妻兩一商量

乾脆把10歲的女兒送到奶奶家

有時實在想女兒了

和女兒說說話

下班回家

兩人在一起聊得最多的

除了女兒,就是疫情防控


蔣明軼:戰“疫”中的鐵路“時傳祥”


不久前,在微信視頻裡,練習書法的女兒向他展示了一件作品,那是用工整楷書寫的毛澤東主席的《送瘟神》。那一刻,蔣明軼的眼睛有些模糊了。他在心裡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守住屬於自己的陣地,讓疫情早點散去,讓旅客平安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