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 “最”經典的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千古名句,經常被人提起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這是出自北宋詩人蘇麒的《斷句》,不過這首詩的完整內容也就只有這兩句話,但至今卻經常被世人掛在嘴邊。

“最”經典的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千古名句,經常被人提起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臺,沒有樹木的遮擋,最先能夠看到月亮的影子。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自然也能最早形成春天般的長勢。”後來,人們就把“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作為人事關係接近,因而易於活得方便的意思,或簡作“近水樓臺”四字。

“最”經典的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千古名句,經常被人提起

關於這首詩其實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就要從范仲淹說起了,當年他在鎮守杭州時,不少人得到了他的提拔或晉升,因此大家對他都很滿意,然而當時擔任巡檢的蘇麟,因經常在外觀察,所以遲遲都未得到提拔,每當大家聚在一起,談論起自己的職位或者升遷之事時,蘇麟的心中都很不是滋味,難道是自己沒有什麼大作為就被範大人給忽略了,於是他就更加認真對待工作,杭州城裡幾乎很難見到他的身影。

“最”經典的一首詩,全詩只有兩句,卻成千古名句,經常被人提起

不過即便如此,蘇麟這個巡檢還是沒人理睬,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還冥思苦想了一個辦法,他因公事找到了范仲淹,待問題解決後順口提了一句,說要讓範大人給自己寫的一首詩提出一些意見,在范仲淹看了這首《斷句》之後,很快就會意的笑了,於是趕緊徵詢其意見和希望,並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這兩句詩由此流傳開來,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說的“近水樓臺”這個成語,不過這其中卻有了一些貶義,用來諷刺利用某種方便而獲得優先的便利或照顧,“易為春”也常常寫作“早逢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